亲爱的芋艿

2017-03-16 10:49柯平
文学港 2017年2期
关键词:芋艿芋头

柯平

在餐桌上见到芋头,正宗的奉化做法,切片为底,上铺半寸厚薄的大片五花肉,盛在罐子里,出蒸揭盖时上面再撒些葱花,服务员端着细步走进来,在桌子中间这么一放,不说鹤立鸡群,至少也是让人立刻眼前一亮。韦庄说,“芦刀夜鲙红鳞腻,木甑朝蒸紫芋香。”类似这样的诗,以前也写过一些,现在上了年纪,不敢再效当年的少年轻狂状,为赋新词强说愁,向往的是宋人陈著“园多芋栗佐清饮,剩把诗脾厌翠微”这样的境界了。说起来,此人也是奉化本地的骄傲,身为南宋亡臣,崖山之后无中国,隐居家乡雪窦西坑二十余年,自称嵩溪遗耄,闭门读经,只与二三遗老如戴剡源、黄东发、僧炳同等来往,绌于家计,肉自然非其所望,米面在当时也属珍品,赖于生存的主要食物就是一盆芋艿头,而且还是自己动手种的,所谓“可人本色山林屋,避世珍羞芋栗盘”,所谓“數窠岷紫破穷搜,珍重留为老齿羞”,虽说是无奈之举,亦不妨雅人风致。遗憾的是这样的好东西,现在网上发布的宁波十大名菜里居然没有它,实在是很让人失望,且百思不得其解,只能怀疑作者可能不是本地人,对芋艿感情不够,因有此疏漏。

芋的问世在古代是个重大事件,尽管是什么时候由什么人先学会种植的,文献无征,但说它跟玉米一样,堪为上古及先秦时代最主要的食粮,恐怕没人能够否认。而且形象清晰,档案完整,流传有序,不像其他的那些如谷黍米面之类,看了解释比不看还要糊涂,如《说文》释米:粟实也,象禾实之形。段注:禾黍曰米,稻稷麦苽亦曰米。禾是什么玩意呢?《说文》嘉谷也。嘉谷又是什么玩意呢?《诗经》生民诗:天降嘉谷。维虋维芑。虋芑又是什么玩意呢?《尔雅》谓之赤苗、白苗。转了一圈,基本白费。以《宋书》所记晋平王休祐在荆州市米一事考之:“以短钱一百赋民,田登就求白米一斛,米粒皆令彻白,若有破折者,悉删简不受。”如果说买的是米,还不如说是芋头更像一些。另外像果木类的兰蕙莲藕杨梅等就更加了,宋朝以前的人基本讲不清楚。比如屈原笔下的蕙,《尔雅翼》号称一干一花而香有余者兰,一干数花而香不足者蕙。按王逸原注:“蕙肴,以蕙草蒸肉也。”大概是荷叶芋叶一类,如杨士奇《游东山记》里就有“摘芋叶为盘载肉”的描写。苏东坡的杨梅,好像也是用来作粽子馅的,所谓“不独盘中见卢橘,时于粽里得杨梅”是也。还有莲藕,《升庵集》所引郭璞注“北方人便以藕为荷,江东人呼荷叶为芙蓉,蜀人以藕为茄,或用其母为子花名,或用其子为母叶号”。看来也是一笔糊涂账,弄不清他到底想说什么,跟倪云林在私家食谱里炫耀的:“灌熟藕,用绝好真米,入蜜及麝少许灌藕内,从大头灌入,用油纸包扎,煮藕熟,切片热啖之。”说的好像是两回事。怪不得连以博学著称的杨升庵也被难倒了,因此在书里只是引用,不作解释。

而我们现在讨论的芋艿可能要幸运一些,至少在国家现存最早的文献里,只要你愿意找,加上有足够的细心,应该能看到它那朴实低调的身影隐现在其中,哪怕有人为消除它的影响力,已经作了很多努力,但还是无法完全遮蔽。如《楚辞谬谏》:“拔搴玄芝兮,列树芋荷。”又《楚辞离骚》:“索琼茅以芋莼,命灵气为余占之。”后诗引见日本藏隋杜台卿《玉烛宝典》卷八,今传王逸注本已被改作“索藑茅以筳篿兮,命灵氛为余占之”。就是说这颗用以占卜的大芋头已经不见了。郑玄注《周礼》亦称:“凡蓄聚之物,瓜瓠葵芋,御冬之具也。”这是讲它为皇室冬天主要食物。又称:“粗者曰薪,细者曰蒸。”这是介绍烹制方法,即大芋头用火煨,小芋头上笼蒸的意思。《诗经》所谓“释之叟叟,蒸之浮浮”。其义似亦可并参。而《小雅斯干》又有“风雨攸除,乌鼠攸去,君子攸芋”之文,按朱熹的理解,这几句诗的意思跟芋头的生产环境有关,无风雨鸟鼠之害,上下四旁皆牢密,芋头就长得好。尤其强调:芋,尊大也。君子之所居,以为尊且大也。好像很动感情的样子。姚舜牧在《重订诗经疑问》里也说,“芋训尊大也,愚谓此芋字,即今榖食中芋头之芋也。凡芋栽之土中,子生甚众,廐畜马尚生息之,蕃库畜积,取栽培之意,此芋义之所由取也。”这两个古人,一个宋朝的,一个明朝的,尽管侧重点不同,但解释大致相当,可见芋头之为食物,其重要性不仅凸现在古代国家的餐桌上,谦虚务实的精神风度也广为人所赞誉。

此外还须特别指出的是,上面所引郑氏说的瓜瓠葵芋,瓜葵二字可能只是地名,表示产地而已,因瓜瓠在古人眼里是差不多的东西,要严格区别很难。而葵为地望,《左传》有记,始见于庄公八年传;僖公二十七年传又作暌;《洪武正韵》作鄈,说葵丘就是鄈丘;而出土清华简《楚居》又作(上二目下癸),为成王时楚国都城。另如《小雅》称:天子葵之。《大雅》称:则莫我敢葵。《周礼冬官》称:大圭长三尺,杼上终葵首,天子服之。而这个杼字,张玉书引《庄子山木篇》“衣裘褐,食杼栗”,说就是芋艿的芋。这样的话,实际上当年贵族阶层备以御冬的食物,就更有限了,大约就是瓠为菜芋为饭而已。怪不得东坡当年尝到他儿子孝敬的一碗芋艿汤后,视为生平奇遇,“过子忽出新意,以山芋作玉糁羮,色香味皆奇绝,天上酥陀则不可知,人间决无此味也”。并作诗自赞:“香似龙涎仍酽白,味如牛乳更全清。莫将南海金虀脍,轻比东坡玉糁羮。”这碗芋艿羮,想必其子偶因机缘获得西周宫廷秘法,精心烹调,因此吃得这么开心。

理解了芋艿在古人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后,以前读书时积存的一些疑问,也有豁然开朗之感。比如春秋最强大的楚国下面有个省的省长,官名就叫芋尹,现在看来,此人大约就是专管粮食生产储备的,而这个国家士兵当初的英勇善战,自然也有芋头的一份功劳。有关这位省长大人的名字,《左传》说他叫申无宇,还有个儿子叫申亥氏,在他死后继位任芋尹。而《国语》虽然也说他为芋尹,但又说他的名字叫范无宇,而他的儿子依然还是叫申亥氏。看来古人写书跟现在的网络作家差不多,有时候也是很任性的,这也不去管他。《汉书》和《后汉书》自也不敢落后,前者称芋为芋魁,后者称芋为芋渠,都是形容它如何体积尊大,又便于种植,利国利民的。当然这不是因为它交了广告费,而是写书的人天天靠它疗饥过日子,受恩图报,因此甘愿免费为它做宣传。

其中最著名的,自然要数西汉易学大师焦赣发明的那个有关蹲鸱的比喻,可谓是它古代最有影响力的形象广告。按字书的解释,鸱为狂鸟,亦称茅鸱。《广雅》说:今江东呼此属为怪鸟。郭璞的解释是:似鹰而白。这样对它的体积就有了印象,而蹲的字义本来以为古今无异,查了一下也是诸说纷纭,有说是踞的,有说是舞的,有说是聚的,其中《庄子》还特别强调了地点,即“蹲乎会稽”。考《永乐大典》残本(册一百卷九七六六页十六)“南岩在浙江绍兴上虞县西南二十里,世传任公子钓鱼之所。《庄子》:任公子以五十犗为饵,蹲于会稽,投竿东海,经年而得巨鱼。唐齐顗题南岩云:南岩寺,本沧海任公钓台,今尚岩侧有任公钓车、石棺蜕骨存焉。人掘其地,有螺蚌壳,云岩下乃海门也”。又是江东,又是会稽,则此鸟当为浙江产品无疑。想象中,它大约是传说中的任公子精魂所化,说不定古代种芋活民一事就是他发明的,对芋田有感情,因此喜欢在早晨或黄昏人迹稀少时踞在地头,圆硕的脑袋恰如一颗刚出土的大号芋头,如果不是我的理解有误,至少这个比喻的表面形象,大概就是这么一个样子吧。上述朱熹等说的尊大,还有君子的誉称,原因想必就在于此。而任为奉化大姓,当亦不为无因矣。

可奇怪的事情接着就发生了,焦赣芋头广告词的原文,按清代经学名家王引之《广雅疏证》所引《易林》豫卦,当为“文山蹲鸱,肥腯多脂”。这句话在今本《易林》里却找不到,要仔细翻检,才会发现它已被移到了同书渐卦里,文字也变成“文山鸿豹,肥腯多脂”了。而《史记·货殖列传》号称“吾闻汶山之下沃野下有蹲鸱,至死不饥”。作者当初可能忙着给文山的“文”字加水傍,让它变成了“汶”,而忘了交代这句话是从焦氏书里看来的。包括为他作注的唐人张守义,引《华阳国志》“汶山郡都安县有大芋如蹲鸱也”。同样这句话今本《华阳国志》里亦无之。《易林》为焦赣的力作,古代繼孔子后研究易学第一人,大名鼎鼎的京房就是他亲传的学生,因为司马迁的关系,古今学界一口咬定该书是伪作。《华阳国志》是东晋常璩的作品,约成于晋穆帝永和年间,即王逸少写《兰亭序》前后。全书分为巴志、汉中志、蜀志、南中志等十二卷,亦为追悼先贤,记述山川之作。他书里那个特大号的芋艿头,自然也是从焦氏的书里弄来的,而且同样在“文”字边加水变成了“汶”。当然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因为不久以后,郦道元先生就要给《水经》写注了,他大作里的长江,必须要从那里流下来,一直流到余姚来入海的。

现在的问题是,司马迁的鸟头因为他巨大的影响力,从而名闻天下,影响后世,绵绵不绝,而原创者焦氏的鸟头在自己书里却不见了,变成了一只莫名其妙的鸿豹,古今少有人知,就是偶尔有感兴趣的人,也以怀疑此书是否真实为多。为什么事情会弄成这个样子,原因很简单,因为蹲鸱为芋头专称,居然会有脂肪,不仅有,而且还有肥瘦多寡之分,让人很容易认为古代所谓的肉实际上就是去了皮的芋艿,那还了得,于是只好委曲它由植物变为动物。包括原文在书里的位置,也必须加以变动,因为十六卦是豫卦,这个豫字的本体是象山的象,《说文》说它是“象之大者”,有点敏感,只好委曲它躲到后面去,通过精心安排,新的岗位是在第五十三卦渐卦里,因为渐字的本体是斩,一刀下去,皮开肉绽,肥腯多脂这四个字才能真正落到实处。这样看来,编辑的水平应该还是蛮高的,尽管不知道是何方神仙,依仗的是谁的力量,但篡改时间大约不会早于唐初,因《史记》这部书虽为汉人著作,在如同群口相声般的三家注出来以前,实际上没什么人知道。与此相反的是,《华阳国志》要到北宋元丰三年吕大防守蜀时才印出来,且“载祀荒忽,刓缺愈多,观者莫晓所谓”,而张守节在唐朝开元二十四年写《史记正义》时就已在引用,颜师古注《汉书》本事更大,干脆在贞观十五年就把那个鸟头搬进了书里。

一方面是不产芋头的地方获得权威文献的强力推举,一方面是真正出产芋头的地方被有意淡化,几至湮没无闻。包括宁波当地著名的宋元七志,王氏《学海》,对此好像也很淡漠,几无一辞涉及,这就是今天地方历史研究者必须面对的尴尬。也就是说,我们现在继承的文献虽说源头可远至先秦,但都是经过前人反复处理的,真正靠得住的几乎没有。包括像《华阳国志》里提到的那些概念,如巴蜀,汉中,南中之类,按现在的理解自然相当遥远,但在古代并不如此。比如巴的概念,《说文》:“巴,虫也,或曰食象蛇(段注蛇作它)。”《浔江记》:“羿屠巴蛇于洞庭,其骨为陵,世称巴陵。”蜀的概念,《说文》:“蜀,葵中蚕也。”《尔雅》:“独者蜀。郭璞注:山之孤独者名蜀。”不过是一条蛇和一条蚕,巴陵为洞庭别称,蜀山等同孤山而已。再如汉的概念,《说文》:“漾也,东为沧浪水。”沧浪水即沱水,这是《禹贡》说的,去掉水旁,就是它山的它,孔灵符《会稽记》:“余姚江源出太平山,东至汉口入海。”这是有关汉口最完整的解释。南中的概念就更不用说,问问秦淮八艳就可以了,她们背后的恩公如钱牧斋吴梅村等自然就更清楚。即便是文山的话,本来概念也是相当清晰的,宋初官本《太平寰宇记》卷九十三引晋《吴兴记》:“邑有文山,水东南流为紫溪。紫溪中夹水有赤色盘石,长百余丈,望之如霞,名曰赤濑水。”又《吴兴备志》卷二十六:“智永禅师结庵琏溪,往来永兴寺。笔工萃于此乡,北取兔毫于溧之中山,南取绿管于越之文山,故其制独精。”不仅山在越地,而且还有两座,就因为有人在“文”字上做了手脚,事情就变得复杂起来了,连大禹的老妈也只好跑到汶川去把他生下来。至于这么远的路,即使坐高铁也要十几个小时,一个怀孕的寡妇,当年怎么个去法,使用什么交通工具,就不会有人管了。看来奉化产的这个芋艿头,搁在历史的心头沉甸甸的,颇令一些人如临大敌,煞费心机。

是的,古代的事情太复杂也太诡秘了,要想获取真实的答案相当不易,甚至全无可能。考其原因,一方面是时间长了弄不清楚,一方面也是有人不想让你弄清楚。这大概就是西谚说的“谎言跨越了半个地球的时候,真相还在穿鞋”的意思了。更何况就是弄清楚了,又能怎么样?只有奉化产的芋头好吃,品种多,产量大,到现在还是全国第一,或许这才是最重要的。这方面唐朝的异僧懒残大约是最懂得这个道理了。因此他天天用牛粪火烤芋艿,只顾自己吃得开心,从不与人家争辩。《甘泽谣》说邺侯李泌年轻时在他所居附近寺中读书,中夜潜往谒焉,望席门通名而拜。懒残正拨牛粪火出芋,啖之良久,取所啖芋之半以授焉,李公奉承就食而谢。且有诗自纪云:深夜一炉火,浑家团栾坐。煨得芋头熟,天子不如我。这样的风致,可为食芋头的最高境界了,令人千年之下尚追慕不已。而朱子当年所称“天地生出人物,如大芋头生出小芋头。大底有理与气,一下生出无限小底,却都随与他去”。又恰好像是对此事所作的理论总结。就不知道他吃的是不是奉化产的芋艿,有时间还真想考证一下。

猜你喜欢
芋艿芋头
芋见美味
入秋吃芋头止泻作用好
第一次种芋头
这里也有乐趣
美味的荔浦芋
中秋佳节话芋艿
“猴王”的芋头养生法
似玉如脂话芋艿
新毛芋艿
又到芋艿飘香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