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小飞
伴随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养老产业成为中国社会关注的热点,被认为是中国继房地产业后的下一个金矿。中国养老市场的巨大潜力吸引外资跃跃欲试。
中国养老市场“钱”景看好
3年前,因老伴罹患帕金森病,83岁的吴志高就和老伴一起住到了一家北京养老院,退休前他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老伴在这里受到精心的专业护理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这让他备感欣慰。
其实,吴志高一开始是不愿住养老院的。他与老伴伉俪情深,携手相伴走过55个年头,“怎么能在她生病后把她送到养老院呢?”他说。但是,儿子在上海创业、女儿在北京开公司,都无暇分身时时照看,吴志高一人照料负担太重。无奈之下,最终养老院还是成了他和老伴的最佳选择。
不过,现在吴志高已然把养老院当作了自己的家:卧室里挂着和老伴的结婚照,客厅里也挂满了温馨的家庭合照。吴志高向记者娓娓道来讲述着每一张照片的故事:这是儿子在美国攻读硕士学位毕业时与老俩口的合照,这是女儿大学毕业时的照片,这是小孙女的照片,这是1984年全家在天坛的合影……
实际上,吴志高只是中国面临养老问题的众多老年“大军”中的一员。来自民政部2016年公布的《2015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5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2亿人,占总人口16.1%。65周岁以上老年人1.43亿,约占总人口10.5%。同时,由于中国出生率的持续下降以及民众预期寿命的持续上升,老龄化进程将会进一步加速,这无疑催生了对养老产业的巨大需求。
与此同时,中国人的养老观念也在从“养儿防老”向“养老机构养老”转变。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2016年对2002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64.4%的受访者觉得现在“养儿防老”的观念比以前淡化了;44.0%的受访者选择养老院养老。
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养老服务市场消费需求在3万亿元人民币以上,2050年左右将达到5万亿元人民币。甚至有人预测,13-15年后养老产业将会替代房地产业,成为中国第一大行业。
而截至2015年年底,中國各类养老床位只有672.7万张,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仅30.3张。尽管养老床位较2014年已是有所增长,但相对实际需求仍有很大空缺。作为期待振兴的老工业基地,黑龙江将“养老产业”视作自己振兴的捷径之一,已在全省生态资源、旅游资源富集区域规划了100个“候鸟”式养老产业项目,正在引入社会资本投资建设。
合资老年公寓被看好
今年85岁的孙春芳是入住远洋椿萱茂(北京亦庄)老年公寓的第一位老人。这家养老院是北京首家经营性的中外合资的老年公寓,由中国房地产巨鳄远洋集团和美国哥伦比亚太平洋管理有限公司合资于2013年建成,双方各持一半股份,是外资试水中国养老市场的第一个成功者。
孙春芳在老伴去世后,一直独自生活。为摆脱“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的寂寥老年生活,她在养老院开院的第一天就打来电话咨询、当天就决定试住。而人性化、高品质的养老服务让她非常满意。这里除了大家一起读书看报、看电视、下午茶等固定活动外,还有手工、书法、舞蹈、周末影院等特色活动。她最爱下五子棋,曾因跟另一位老奶奶下过满盘,成为这里老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在这里住了3年多,孙春芳很喜欢这里的生活。面对价格高昂的收费(每位老人月均消费11000元,约1584美元),她表示,“养老院赚钱收费我们都理解,但价格要和服务相匹配。”为了住在这,孙奶奶把自己的房子出租出去,因为只靠退休工资根本不能满足这里的消费。
其实,孙奶奶不是没有考虑过公立养老院。她曾在2009年登记过一家公立养老院,但一直排不上队,那家养老院到现在都还没有给她打过电话。按照国外养老机构的最低需求,3个老人至少需要1名工作人员服务,但在大多民营养老院5个老人才能配上一个员工,公立养老院的数据更低,而在远洋椿萱茂,护理人员综合配比为1:4,工作人员整体配比为1:1.2。
“养老院不到3年就成功实现了满入住率,而一般的老年公寓则需要3到4年。”公寓总经理文波介绍说。目前,这里已住满100位老人。文波认为,远洋椿萱茂试水的成功与外资选择本土合作方有很大的关系。“真正到运营期,美方把管理权全部交给了中方椿萱茂。这是这家中美合资养老院成功的非常重要的一点。”他说。
面对中国养老市场的美好“钱”景,除远洋椿萱茂外,一些国外养老企业近年来也开始在中国开展项目。其中,引人关注的企业包括法国养老业的“老大”欧葆庭集团(Orpea),以及第三和第四大企业DomusVi集团和高利泽(Colisee)集团。其中,DomusVi集团选择与中国汉富控股合作,成立合资公司,携手开发中国养老市场。
针对外资企业如何了解“国情”的问题,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授、人口研究所副所长任远建议说:“外资进入中国养老市场前需透彻了解中国的法律法规,弄清哪些领域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
此外,任远还表示,外资机构进入中国养老市场可能会有一些水土不服和制度障碍等问题,与中国的养老文化和养老理念也可能会存在冲突。“这需要他们做好市场调研工作,把握好市场机会到底在哪里,不能贸然前来发展。”
外资进入将大有作为
面临中国养老产业设施、人员不足,国家老龄委科技中心主任吴玉韶表示,应对养老问题已成为国家战略,未来国家鼓励六大养老产业,分别为老年健康管理服务业、老年康复护理业、老年家政服务业、老年文化教育业、老年宜居服务业以及老年金融理财业。
2016年年底,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扩大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教育培训等领域消费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全面提升养老消费。
中国政府对外资进入政策也由限制到鼓励再到引导,外资进入中国养老市场的门槛正越来越低。国家发改委社会司副司长郝福庆指出,未来将进一步清除市场障碍,降低准入门槛,让各类市场主体充分发挥作用,不管是企业个人、营利非营利、内资外资都能进得来,留得下,能发展。目前,中国政府对营利性养老机构开出的土地政策、税收政策等优惠条件,外资养老机构也享有同等待遇。
中国养老行业内还未出现领头羊级的公司,多数仍处于早期布局状态。任远说,“现在是外资进入中国养老市场的最好时机。从产业资本进入养老产业来看的话,未来的竞争会越来越激烈。”
任远提议,大的外资养老集团早点进入会比较好,目前中国养老市场还未充分发展起来,外资可以先抢占市场,提前布局,以后收益会更大,但前期需要较大投资;小的外资企业晚一点进入可能会比较好。
养老服务业涵盖老年人衣食住行、生活照料、用品生产、医疗服务、文化健身娱乐等多个领域,涉及面广,产业链长,发展潜力巨大。“就养老服务业本身而言,外资可以扩展的市场空间还是非常大的。比如说,养老人员的培训等。”任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