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彩杏++字丽云
摘要 总结了绿色食品的内涵及认证条件,阐述了发展绿色食品的意义,以巍山县绿色食品生产为例,深入阐述分析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绿色食品;生产现状;建议;云南巍山
中图分类号 TS20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2-0255-02
近年来,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已逐步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发展绿色农业、生产绿色食品是未来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可以说绿色食品生产是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举措,是维护社会稳定、公众健康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现代农业产品标准化、市场化、格局化的有效措施,更是推动农业生产方式变革、提高农业增长方式以及促进农业综合转型的战略选择。近年来,虽然巍山县政府对食品安全非常重视,一直也在努力解决农民脱贫致富,但由于绿色食品的申请认证和推广工作起步较晚,农民和企业对绿色食品的认证认识不够。现将发展绿色食品的意义、当前巍山县绿色食品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总结如下。
1 绿色食品的内涵及认证条件
绿色食品是指按照规定的技术规范,在优良环境下全程进行质量监控,进而实现优质、安全、无污染的施用农产品。1990年农业部正式提出发展绿色食品战略,绿色食品正式在我国拉开了帷幕。
绿色食品是指具备绿色食品标志的食品,而绿色食品标志是经过国家工商管理部门注册的,具有具体标志图形、文字(绿色食品或Green Food)或英文与图形组合等几种形式。其主要特点:一是无污染。绿色食品的首要特性便是无污染,在优良生态环境且严格限制化学产品使用的情况下生产而出,对环境无污染。二是生产工艺严格。绿色食品在生产工艺方面严格控制,对于油炸类、酱腌类等不健康类产品不予支持。三是优质。绿色食品对质量品质要求很高,理化指标均需达到行业标准或国家标准的一级、一等或优级以上。
绿色食品认证应具备以下条件:一是标准体系严密。根据数据统计,绿色食品相关认证已多达164项,其中有效使用的多达117项,产品类标准共计102项,另外有15项准则类标准。二是规范的认证体系。三是认证制度完善。制定了全程质量监控的技术路线,并建立了质量认证、两端监测、标识管理等一系列保障制度。
2 发展绿色食品的现实意义
对于农产品生产者和加工者来说,发展绿色食品可以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打造品牌,树立形象,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对于消费者来说,由于绿色食品在生产阶段严格控制化肥、农药用量,且对于高毒、高残留的农药产品严禁使用,更加推荐使用生物有机肥。此外,对农用水质应当严格要求,确保农产品安全可靠的前提下,还能保证食品口感好、品质优、营养丰富、安全、卫生,避免食物中毒,确保身心健康。
对于国家和社会来说,推动绿色食品发展有利于农业结构调整、生态环境的保护、农民收入的增加。此外,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将带动农产品的出口,以优质的产品质量向整个市场注入鲜活的血液,不断规范、整顿整个农业市场秩序,进一步促进生产标准化、管理规范化、流通标识化、消费健康化。
3 巍山县绿色食品生产现状
3.1 对绿色食品重视不够
巍山县是个典型的农业县,但由于巍山县的农产品生产大多还停留在自产自销阶段,人们尚未意识到绿色食品的经济价值,所以从政府到生产者,对绿色食品的相关知识了解不够。
3.2 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滞后
由于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工作经费不足,导致此项工作还很滞后,所以对农产品的农药残留情况缺乏必要的监控。
3.3 农民用药和施肥观念落后
农民普遍认为高毒农药即高效农药,孰不知高毒农药存在着安全隐患且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杀死大量害虫天敌,破坏了生态平衡,还导致用药量与病虫害相互递增的恶性循环,有的农民施药时不注重安全间隔期,致使农产品上农药残留超标,农田农药污染严重。施肥上,凭感觉盲目搭配,施用的农家肥不腐熟,危害作物生长,普遍存在重追肥、轻基肥的情况,施肥的不合理导致土壤酸化、地力下降,农产品质量不佳。
3.4 管理体制不够健全
目前,绿色食品工作除农业主管部门外,缺乏相关涉农部门的通力合作与支持,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体制和办法,再加上农户和农产品批发市场分散,给管理带来一定难度。
3.5 生产规模小,生产成本高
农业生产以家庭经营为主要形式,经营规模小、成本高、机械化程度低,物化投入比重。抗自然灾害和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较弱。组织化程度低,农民素质相对不高,这使得发展绿色食品生产任务更加艰巨。
3.6 农民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和生态意识薄弱
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目前巍山县农业生产过多施用化学农药、无机肥料,农民不合理使用激素、农药、化肥的现象普遍存在,造成巍山县农产品和土壤农药残留,土壤生态环境恶化;二是农村生活垃圾乱倒,农药废瓶乱扔,导致农产品灌溉水质下降,水系生态环境遭受破坏;三是种植技术和栽培模式相对落后,加速了病虫危害,导致部分农民用药防治,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4 巍山县发展绿色食品的建议
4.1 加强组织领导
为建设好巍山县的绿色食品基地,政府应成立绿色食品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所辖县区、乡镇政府成立主要领导任组长的相应机构,主要负责思想发动,计划落实,协调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确保此项工作顺利开展。改革和加快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增强专业化服务功能[1]。
4.2 深入宣传,提高质量安全意识,确立绿色理念
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对绿色食品意义和效益、绿色食品管理辦法、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绿色食品的标准以及农作物病虫综合防治、农药安全使用等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进行广泛的宣传。对典型情况通过组织技术培训和经验交流等形式传授给农民,落实到生产。
不断提升全民绿色食品、农产品安全意识尤为关键。首先,引导绿色生产习惯,对农业投入品方面不提供不合格产品,逐渐培养良好的绿色生产意识;其次,在生产过程中严禁使用有毒的生产材料,且在消费中不购买不合格的农产品,坚决抵制有害物质进入农产品生产过程中。
以相关法律为基础,各级政府积极开展绿色生产相关培训,培训内容涉及农药安全使用、绿色生产相关法律法规以及绿色生长农技服务等,在不断提升农民绿色生产技能的同时,也不断规范农民进行绿色生产,使得他们自觉遵守社会公德,以生产绿色食品为荣,积极加入绿色生产的队伍之中[2]。
4.3 食品安全与增产增效双管齐下
单纯一味地追求绿色生产是不可持续的,以发展绿色生产为基础的同时,又不可忽視对特色经济、市场营销,以及增产增效技术等方面的提高,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绿色生产,使得绿色生产与增产增效双管齐下、齐头并进,才能够保证绿色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4.4 做好示范带动作用
在推进绿色生产的进程中示范带头作用尤为重要,首先在试点区域进行小范围试运行,在运行效果良好、具备推广条件的情况下,再进行全面的推广。很多园区通常是只顾自身生产,并没有影响、带动周围农民加入大绿色生产中。因此,应当加强示范园区的建设,在示范取得成功后,积极带动周边地区参与到绿色食品生产中,不断扩大绿色生产规模,为绿色生产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4.5 加强质量监控,提高农产品质量,保障消费者身体健康
建立科学合理的绿色食品监管机制是促进绿色生产长足发展的重要保障。对经过认证的基地、产品进行定期质量检测,比如对农副产品超市、批发市场的绿色蔬菜进行月检,并按月通报,又如对生产基地进行不定期的抽检,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并要求限时整改,以确保产品从生产到销售全流程的安全可靠[3]。
4.6 控制生产源头,加强投入品管理
农药和肥料是从事农业生产的最为重要的生产资料,所以在绿色生产中农药和肥料的使用也最为关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管理条例》和《肥料登记管理办法》相关规定,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的农药,推广使用低毒低残留等农药,且在施肥方面尽量少用复合肥,推广有机肥、生物肥的使用。基于“完善县级、健全乡级、发展村级”的基本思路下,在农药销售方面采用建立农药连锁店、专柜的方式,使得农民能够买到放心的生产农药,从源头上控制了假冒、伪劣农药的流入,实现有效的农药监管。此外,建立各级行政管理和技术专人负责制度,通过技术指导或宣传培训等多种方式,将绿色生产深入到广大农民中去,并强化对使用假冒、伪劣农药进行农业生产的行为依法严肃处理。
4.7 扶持农业龙头企业,提高绿色食品生产和消费意识
对于绿色生产的龙头企业予以政策上的优惠扶持,比如减少收费、税收以及在用地方面予以扶持等。在县级财政预算方面,对于绿色生产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信息化平台建设、农技教育培训、农业保险、防灾防害、市场营销策划等方面予以资金支持或补贴。首先,应当在提高产品质量、扩大企业规模方面积极思考;其次,注重知名品牌的打造,不断扩大品牌影响力与知名度,将绿色食品生产和消费的意识通过企业采购、产品宣传等环节逐步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从而有效带动周边地区绿色食品产业的良性发展[4]。
4.8 培养人才,开发技术
人才是推动绿色生产的重要动力,应当注重对绿色生产从业人士知识的不断更新,让其掌握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所涉及的各种生产技术,并让其有更多的机会去接触国内外农产品质量和卫生安全标准的最新要求等,使得其在绿色生产中能有更加专业的无害化生产指导。总之,要重视提高农业生产者的科技知识水平,加快农业新技术成果的转化。
5 结语
综上所述,生产绿色食品是未来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可以说绿色食品生产是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举措,是维护社会稳定、公众健康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现代农业产品标准化、市场化、格局化的有效措施,更是推动农业生产方式变革、改进农业增长方式以及促进农业综合转型的战略选择。虽然发展绿色食品存在许多难度和大量的工作,但是前途是光明的,只要克服种种困难,在政府和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巍山县一定会建成一个远近闻名的绿色食品生产基地。
6 参考文献
[1] 吴文静.南平市绿色食品产业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5.
[2] 王晓玲.我国生态农业和绿色食品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7(34):11246-11247.
[3] 刘斌斌,余汉新.绿色食品生产资料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2(4):10-13.
[4] 陈继红,王德章.哈尔滨市发展绿色食品产业集群现状问题与对策[J].现代化农业,2006(9):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