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祥 吴汉亮 钱永健
【摘要】 目的 观察尼麦角林在老年慢性脑血管功能不全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12例老年慢性脑血管功能不全患者, 采取数字随机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5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尼麦角林治疗, 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6.43%高于对照组80.36%,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12周后的收缩期峰流速(Vs)、舒张期末流速(Vd)、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水平均优于本组治疗前, 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簡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评分均高于本组治疗前, 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 尼麦角林可有效的改善老年慢性脑血管功能不全患者各项指标, 提高治疗总有效率, 是一种有效的治疗药物。
【关键词】 尼麦角林;老年;慢性脑血管功能不全;应用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02.003
Application observation of nicergoline in senile chronic cerebrovascular insufficiency ZHANG Guo-xiang, WU Han-liang, QIAN Yong-jian. Guangzhou City Liwan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 Guangzhou 51037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application effect of nicergoline in senile chronic cerebrovascular insufficiency. Methods A total of 112 senile patients with chronic cerebrovascular insufficiency were divided by random number metho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56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treatment,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nicergoline for treatment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Clinical effect was compared in two groups. 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higher total effective rate as 96.43% than 80.36%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Both groups had better systolic peak flow velocity (Vs), end of diastolic velocity (Vd), pulsatility index (PI) and resistance index (RI) level after 12 weeks of treatment than before treatment,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better indexes after treatment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ir differences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Both groups had higher 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MMSE) score after treatment than before treatment,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higher indexes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ir differences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Both groups had no adverse reactions. Conclusion Nicergoline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all indexes of senile patients with chronic cerebrovascular insufficiency, increase total treatment effective rate. So it is an effective drug for treatment.
【Key words】 Nicergoline; Senile; Chronic cerebrovascular insufficiency; Application effect
老年人是慢性病的高发人群, 其中慢性脑血管病的发病率较高, 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较大, 因此需要适宜的治疗, 但常规治疗一般仅包括对患者基础疾病的治疗, 因此治疗效果欠佳[1]。该病诱发因素较多, 且复杂, 因此治疗需要从多方面入手[2]。本研究中观察的尼麦角林可以从多方面产生干预效果, 在常规治疗中加入尼麦角林可能对患者有利,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8月~2015年9月收治的老年慢性脑血管功能不全患者112例, 采取数字随机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56例。观察组中, 男30例, 女26例,
年龄60~80岁, 平均年龄(69.8±3.5)岁, 病程3~5年, 平均病程(4.4±0.5)年;对照组中, 男32例, 女24例, 年龄60~78岁, 平均年龄(69.5±3.4)岁, 病程3~5年, 平均病程(4.3±0.5)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对照组 本组采取常规治疗, 根据原发病给予有针对性的基础治疗[3]。
1. 2. 2 观察组 本组在对照组基础上, 采取尼麦角林治疗, 给予患者尼麦角林10 mg, 进行口服, 2次/d, 持续治疗30 d为1个疗程, 共治疗2个疗程。
1. 3 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①对比两组临床疗效, 疗效评定标准[4]:显效:临床体征、症状完全消失, 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后, 结果显示已恢复至正常;有效:临床体征、症状基本消失, 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后, 结果显示有明显改善;无效:与上述不符;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②分别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记录两组Vs、Vd、PI、RI水平[5], MMSE评分及用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观察组显效30例(53.57%)、有效24例(42.86%)、無效2例(3.57%), 总有效率为96.43%;对照组显效23例(41.07%)、有效22例(39.29%)、无效11例(19.64%), 总有效率为80.36%;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治疗前、治疗12周后大脑中动脉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对比 两组治疗12周后的Vs、Vd、PI、RI水平均优于本组治疗前,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12周后的Vs、Vd、PI、RI水平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 3 两组治疗前、治疗后的MMSE评分对比 观察组治疗前MMSE评分为(21.2±1.5)分, 治疗后为(24.3±1.2)分;对照组治疗前MMSE评分为(21.4±1.2)分, 治疗后为(22.7±1.4)分;
两组治疗后的MMSE评分均高于本组治疗前,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 4 两组不良反应对比 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不良反应。
3 讨论
慢性脑血管功能不全在老年人中较为常见, 并且可能诱发脑卒中。患者表现为持久性不断进展的神经功能障碍, 给日常生活带来不便[6]。该病的诱发因素为代谢紊乱、神经缺失以及神经递质改变, 患者会出现一系列症状, 包括注意力难以集中、眩晕以及头痛。慢性脑血管功能不全临床以药物治疗为主, 常规的基础治疗总有效率较低, 且见效较慢, 因此需要适宜的药物治疗改善[7-10]。
尼麦角林是治疗老年慢性脑血管功能不全的有效药物, 其为半合成麦角衍生物, 通过对α受体的有效阻断, 降低血管阻力, 改善脑组织缺血情况, 并且提高机体含氧量, 而脑动脉血管供血提升, 对患者十分有利[8]。尼麦角林是一种肾上腺受体阻断药, 其发挥扩血管作用是多方面的, 其可抑制腺苷酸环化酶, 增加葡萄糖和氧利用率, 而研究表明, 慢性脑血管功能不全和葡萄糖利用减少具有一定的关系, 因此上述也是尼麦角林影响患者病情的作用途径。尼麦角林对脑血管交感神经引起的脑动脉血管扩张具有抑制作用, 因此增加了脑部血供, 增加脑部血流量。最后, 尼麦角林对钙通道有阻断作用, 增加脑组织血供[9, 11-13]。除了对脑部血供的影响, 尼麦角林还具有抗凝降压作用, 而也可通过上述作用, 缓解患者症状。尼麦角林不仅可改善慢性脑功能不全患者症状, 还可提高患者记忆功能以及学习、认知功能, 该效果主要通过其乙酰胆碱水平提升作用有关, 因此尼麦角林是一种全面而有效的药物, 用于慢性脑血管功能不全患者的治疗中可能有所帮助[14, 15]。
本研究结果中显示, 两组治疗12周后的Vs、Vd、PI、RI水平均优于本组治疗前,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12周后的Vs、Vd、PI、RI水平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脑血管不全会影响患者的脑血管血流动力学指标, 而血流动力学指标改善则意味着患者病情有所改善。本研究结果中还显示, 观察组治疗前MMSE评分为(21.2±1.5)分, 治疗后为(24.3±1.2)分;对照组治疗前MMSE评分为(21.4±1.2)分, 治疗后为(22.7±1.4)分;
两组治疗后的MMSE评分均高于本组治疗前,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精神状态改善情况较对照组更好, 因此说明尼麦角林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改善了治疗效果。同时客观的疗效评定标准也显示出了两组的疗效差异, 观察组显效30例(53.57%)、有效24例(42.86%)、无效2例(3.57%), 总有效率为96.43%;对照组显效23例(41.07%)、有效22例(39.29%)、无效11例(19.64%), 总有效率为80.36%;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尼麦角林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 改善脑部血供, 提高患者认知, 降低患者血压、发挥抗凝作用, 增加氧、葡萄糖利用率, 因此总体收效令人满意, 是一种治疗慢性脑血管功能不全的有效药物。对尼麦角林使用安全性的结果中显视, 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 说明尼麦角林的治疗较为安全。
综上所述, 老年慢性脑血管功能不全对患者影响较大, 因此需要适宜的治疗, 常规治疗收效令人不满, 而加入尼麦角林治疗后, 可发挥多方面作用, 从而改善患者临床指标和临床癥状, 提高基础治疗的总有效率, 对患者有利。
参考文献
[1] 丁欣, 赵雷, 陈晓敏, 等. 尼麦角林在老年慢性脑血管功能不全治疗中的应用. 山东医药, 2011, 51(11):95-96.
[2] 苏峻峰. 尼麦角林在老年慢性脑血管功能不全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4(8):989-990.
[3] Martena V, Censi R, Hoti E, et al. Physicochem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nicergoline and cabergoline in its amorphous state. Journal of Thermal Analysis and Calorimetry, 2012, 108(1):323-332.
[4] 谢五平. 尼麦角林在老年慢性脑血管功能不全治疗中的应用. 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 2014, 26(5):575-576.
[5] 贾玉娟, 侯玉立, 侯敬天, 等.尼麦角林治疗慢性脑血管功能不全的系统评价.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15, 34(10):1141-1144.
[6] 贾彩荣. 尼麦角林治疗老年慢性脑血管功能不全疗效分析.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4(12):81.
[7] 施迎兵. 观察尼麦角林治疗老年慢性脑血管功能不全(CCVI)的疗效.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 8(7):147-148.
[8] 崔伟, 谢炳玓.尼麦角林治疗老年慢性脑血管功能不全疗效及安全性分析.中国伤残医学, 2015(4):119-120.
[9] 黄淮, 孙志华. 尼麦角林在老年慢性脑血管功能不全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中国医药导刊, 2014(3):546.
[10] 刘伯林. 尼麦角林治疗老年慢性脑血管功能不全的临床效果分析. 中国保健营养, 2016, 26(18):228-229.
[11] 陈源, 崔东涛. 尼麦角林在老年慢性脑血管功能不全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生物技术世界, 2016(4):119.
[12] 吴红林. 尼麦角林在老年慢性脑血管功能不全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9):86-88.
[13] 陈延玲. 分析尼麦角林治疗老年慢性脑血管功能不全的临床效果. 健康导报(医学版), 2015(2):18.
[14] 张艳. 尼麦角林治疗老年慢性脑血管功能不全的临床效果.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 9(18):169-170.
[15] 汪芮禾. 用尼麦角林治疗老年慢性脑血管功能不全的效果分析. 当代医药论丛, 2015(10):242-243.
[收稿日期:2016-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