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雉,国家Ⅱ级保护动物,雄鸟的大覆羽、尾下覆羽、尾上覆羽、脚、头侧、腊膜均为红色,故称血雉。血雉的食物主要以植物为主,性喜成群,常呈几只至几十只的群体活动。血雉是高寒山地森林及灌丛雉类,栖息于雪线附近的高山针叶林、混交林及杜鹃灌丛中,海拔高度多在1700~3000m。有明显的季节性垂直迁徙现象。繁殖期在4月下旬至6月份。求偶时期,常常两只雄鸟头对头地猛啄对方,直至败者逃去,胜利者和雌鸟配对。筑巢于冷杉树木基部的树洞中,以干树叶铺于枯枝上而成。每窝产卵2~6枚,黄白色,有血色斑点。每年繁殖一窝,如果巢卵在产卵期时被破坏,会重新做巢繁殖。
血雉在全世界有12个亚种,依照《中国鸟类志》一书所写,12个亚种在中国均有分布,本文我们就按这思路来聊一聊中国的亚种。
血雉秦岭亚种
拍摄地:陕西秦岭
拍摄者:关克
分布于甘肃东南部、陕西秦岭、山西西南部及河南西南部。雄鸟喉乌灰或灰黑色,大覆羽的羽片呈棕褐色,上背的白色羽干纹较狭,白纹两侧的黑线较宽;雄鸟翅长175~212mm;耳羽灰色,胸杂以黑色点斑,胸仅微具黑斑,羽色较暗;背腰较少灰色,而多棕褐色。关克老师这张是在秦岭人迹罕至处拍摄到的。
血雉西藏亚种
拍摄地:西藏山南地区
拍摄者:魏东
分布于不丹和西藏南部达旺地区。这里的雄鸟喉红或沾红色,耳羽非纯黑,而具纵纹,眉纹红。这里是高海拔耐寒山区,食物缺乏,血雉有着顽强的生存能力,夏季食物多时生活在对面山上的不丹境内,冬季食物缺乏时下到我国境内来觅食。冬季藏人也有习惯主动给动物食物,所以血雉就在转山路上觅食,常常是人鸟同行,非常和谐。鸟友去西藏观鸟,一定要尊重当地藏人风俗习惯,请按顺时针转山寻找鸟,不要逆时针转山,这里藏民非常友好,在我们拍摄过程中,都送热气腾腾马奶茶给我们喝。
血雉锡金亚种(亚东亚种)
拍摄地:西藏南部
拍摄者:乡土牵情
分布于印度锡金和我国西藏南部,是印度锡金邦的邦鸟。雄鸟眉纹黑,最外侧的两对尾羽不具红色。西藏亚种和锡金亚种的分布范围有重叠地区,所以对锡金亚种的辨认相比其他血雉亚种要困难许多。
血雉指名亚种
拍摄地:西藏南部
拍摄者:Mikael Nord
国内分布于西藏西南部;国外见于尼泊尔、印度锡金和缅甸西部。雄鸟喉红或沾红色,耳羽非纯黑而具纵纹,眉纹黑,大覆羽的羽片呈灰色。
血雉指名亞种
拍摄地:西藏南部
拍摄者:Mikael Nord
国内分布于西藏西南部;国外见于尼泊尔、印度锡金和缅甸西部。雄鸟喉红或沾红色,耳羽非纯黑而具纵纹,眉纹黑,大覆羽的羽片呈灰色。
血雉甘肃亚种
拍摄地:甘肃康乐县 拍摄者:魏东
分布于甘肃南部和四川北部。甘肃亚种因其胸侧和翅上覆羽沾绿,被称为“绿鸡”;因其羽毛形似柳叶,且沾绿,又称为“柳鸡”。这里雄鸟喉乌灰或灰黑色,大覆羽的羽片呈棕褐色,上背的白色羽干纹较宽,白纹两侧的黑线较狭。甘肃亚种的血雉与川西和西藏亚种不怕人的习性不同,虽然生活在保护区内,却依旧非常怕人,而且它们生活的环境密林无光,是保护区核心区,在这里,我们必须按照保护区工作人员规划的路线行走观鸟,循着树上的标号走,因为这里没有路,血雉会突然就出现在离你不远处,必须抓紧按快门,它不会给你犹豫的时间,拍到这张照片着实费了一番功夫。
血雉四川亚种
拍摄地:四川雅江县 拍摄者:魏东
四川亚种分布从西藏东南部到四川西部,包括青海南部,范围广大,因此一般观鸟者说的血雉,都是指四川亚种,专业书也是以这里的血雉为描述对象,这里的血雉雄性喉乌灰或灰黑色,大覆羽的羽片纯绿色。拍摄地海拔4200米,每天太阳从东方升起时,血雉就准时从山上栖息地下来寻找食物。在这里,人鸟比较和谐,血雉也是成小群出现,一般都有4~10只,只要你慢慢靠近,它不会在乎的,或者,人不动,美丽的血雉会慢慢接近你!觅食约2小时后,它们就慢慢上山回去休息,下午太阳快落山时再次下山觅食约2小时。
血雉丽江亚种
拍摄地:云南白马雪山
拍摄者:三江主人
分布于云南丽江山脉。雄鸟喉红或沾红;耳羽非纯黑,而具有纵纹;眉纹黑;大覆羽羽片呈绿色。这里也是旅游景区,想要拍到必须天不亮就上山,辛苦才可能有收获。
血雉澜沧江亚种
拍摄地:云南大理
拍摄者:孙建国
分布于云南西北部澜沧江与金沙江之间地区。雄鸟喉红,额红,耳羽非纯黑而具纵纹,眉纹黑;大覆羽的羽片呈绿色。澜沧江亚种和丽江亚种分布地区高度重合,因为亚种排他性,在这里我和朋友们经过对比,认定这是澜沧江亚种。这里大部分被开发成旅游景点,鸟非常怕人了,必须天没亮就进山才可能拍摄到。记住,一定要安静寻找,不可惊动鸟儿。
血雉增口亚种
拍摄地:西藏波密县 拍摄者:齐嘉宁
分布于西藏东南部和云南西北部以及印度阿萨姆邦东部。雄鸟喉红或沾红色,耳羽纯黑。2016年元旦在波密寻找这种血雉,这里海拔不算高,可惜在转山路上转了半天,没有看见血雉,十分遗憾。这张照片是齐嘉宁老师在2017年元月大雪天拍摄的。
血雉滇西亚种
拍摄地:云南高黎贡山
拍摄者:咔嚓
分布于缅甸东北部和云南西部龙川江与怒江之间地区。雄鸟喉红,额红,眉纹黑色,耳羽向上延伸形成角状物,颈侧黑色并延伸至胸前,大覆羽呈绿色。这张照片是咔嚓老师在高黎贡山野外纯自然的环境下拍摄到的。
血雉西宁亚种
分布于青海西宁、门源、大通河以及大通山南部地区。雄鸟喉乌灰或灰黑色,大覆羽的羽片呈棕褐色或绿色,大覆羽的羽片棕褐色沾绿;背部底色暗灰,羽干纹白;雌鸟耳羽灰色,胸杂以黑色点斑,羽色较淡;背部和尾等均具灰褐的底色。遗憾的是,我和鸟友们都没有拍到过这种美丽的鸟儿。也是希望将来有那么一天,它出现在我们面前。
血雉南山亚种(祁连山亚种)
分布于甘肃西北部的祁连山及弱水一带。雄鸟喉乌灰或灰黑色,大覆羽的羽片呈棕褐色或绿色,大覆羽的羽片杂以棕褐沾绿;背部底色淡灰,羽干纹稍沾绿色;雌鸟耳羽灰色,胸杂以黑色点斑,仅微具黑斑,羽色较淡;背部和尾等均具灰褐的底色。祁连山辽阔,地大物博,目前还有很多人迹罕至的地方。但是,根据1981年的青海祁连山血雉调查,平均种群密度夏季为0.04只/公顷,冬季为0.06只/公顷。而1984年5月在甘肃祁连山的调查,平均种群密度为0.17只/公顷。30多年过去了,如今,我和鸟友们都没有人拍到过南山亚种的血雉。希望血雉还在这里自由自在地生活。
可以这样说,野生鸟類是生态环境的检测员、晴雨表,它们的生存状况能客观地反映出生态环境的细微变化。真心希望我们人人都来保护生态,保护自然界的美丽精灵。真正做到:同在蓝天下,人鸟共家园。
最后感谢提供照片的老师们,特别感谢北方老狼老师,为本文提供了专业知识和宝贵意见,并帮忙联系其中四位老师提供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