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TL494的双向Buck-Boost BDC高效开关电源设计

2017-03-15 09:24黄仲平
实验科学与技术 2017年1期
关键词:控制电路双向单片机

黄仲平,徐 航,沈 烨

(四川大学 电气信息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65)

基于TL494的双向Buck-Boost BDC高效开关电源设计

黄仲平,徐 航,沈 烨

(四川大学 电气信息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65)

双向DC-DC变换器;TL494;IR2111;MSP430单片机

1 目的、意义与可行性

在一个直流供电系统中,并不局限于单一的“充电”或者“放电”模式,往往需要能量的双向流动。如电动汽车中的燃料电池,给汽车运动系统提供电能的同时从压缩机处吸收能量,只有吸收的能量大于等于提供的能量汽车才能正常运行[6-7];太阳能电池阵也是如此,航天器外围的太阳能板是一个双向DC-DC变换器,即可以为航天器时刻提供工作电压,也需要不断吸收太阳能[8];不停电(UPS)系统中的放电单元和充电单元也可以理解为双向boost-buck电源[9]。随着科技的发展,双向DC-DC供电系统应用会越来越广泛。

针对现状,本文主要介绍一种双向DC-DC变换器的设计,它是基于430单片机的半智能型、功率因数可调的高稳定度和高精度的开关电源系统。该开关电源不仅可以满足大多低压系统电源供给,而且电路简单、可靠、稳压性能好,开关电源部分所用器件少,从而提高了开关电源的可靠性,并且完成了双向电源的任意切换,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2 硬件电路整体框图

该电源采用同步整流技术实现双向功率变换。该同步整流电路由两个N-MOSFET构成,通过PWM控制器和功率放大芯片驱动上下开关管,其分别构成具有Buck降压和Boost升压电路的双向DC-DC变换电路。同步整流电路中用开关管代替常规升降压电路的续流二极管,功率MOSFET的通态电阻远远小于二极管导通时电阻,能大大降低损耗,可以有效提高DC-DC变换器的效率。此方案控制简单,可以通过切换MOSFET状态快速切换电路的功率流向,操作易行,效率极高。同时电路的结构较为简单容易实现。双向开关电源整体框图如图1所示。

图1 双向开关电源整体框图

图1主要分为主电路和控制电路两部分。主电路部分主要是开关管的应用,利用不同占空比PWM波来控制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的关系。控制电路部分相对比较复杂:1)无论是Boost还是Buck电路均需要闭环反馈,保证输出电压的稳定,由采样电路、放大电路、比较电路结合TL494芯片共同完成;2)使用PWM波产生电路及功率放大电路,产生电路在比较了ARM-LM3S1138芯片、MSP430单片机以及TL494芯片后,选择了简单可靠的TL494芯片,同时功率放大也选择了外围电路较为简单的IR2111。最后显示和自动切换控制芯片选择了较为简单的MSP430单片机,用来完成电路智能控制、时时显示以及过压保护等功能。

2.1 脉冲宽度调制PWM波产生

常用产生PWM波的芯片[10]有TL494、SG3525、UC3842、TOPWitch及Ting-Switch等。依据外围器件数、频率范围、性价比和功率等方面进行综合比较,最终选择简单易用的TL494芯片。

TL494是美国德州仪器公司生产的一种固定频率脉宽调制电路,片内集成线性锯齿波振荡器和误差放大器,外置振荡元件包含了开关电源控制所需的全部功能,广泛应用于单端正激双管式、半桥式和全桥式开关电源[11]。外围接线如图2所示。

2.2 驱动电路设计

IR2111是一种高压、高速功率放大芯片,具有可靠的高低通道输出的MOSFET和IGBT半桥驱动芯片驱动端,为避免输出半桥的直通,提供了内部死区时间。浮动通道可以用来驱动配置在高侧运行高达600 V的N沟道功率MOSFET管或IGBT管[12]。

采用一片IR2111可以完成两个功率元件的驱动任务,其内部采用自举技术使得元件的驱动电路仅需一个输入,就可实现对两组MOSFET或IGBT的最优驱动,同时还具有完善的保护功能。IR2111芯片仅需要一路PWM波就可以同时驱动开关管和续流管,完成单项电源设计,优于IR2110芯片。其原理图如图3所示。

该模块中IN端接入TL494 PWM控制电路产生的PWM输入信号,因此,在输出端Ho和Lo分别可以输出相反的PWM驱动信号,实现对整流电路中上管和下管的驱动。

2.3 参数计算

2.3.1 变换器电感的计算

选择电感的主要依据就是变换器输出电流大小。假如电源输出的最大额定电流Imax,最小额定电流为Imin。

1)当电源工作在连续工作模式(CCM)时,周期T、输入电压Uin、输出电压Uout与开关管导通时间T0的关系为:

(1)

2)在电源输出最大电流达到Imax时,电感不能进入饱和且电流降低到最小时,不能进入不连续模式(DCM),需要满足:

图2 TL494电源芯片接线图

图3 PWM驱动电路原理图

(2)

联立式(1)和式(2),可以得出:

(3)

2.3.2 电容值的计算

首先由电源指标要求得到电压纹波和电感电流变化量;然后求出电容的等效电阻值;最后根据铝电解电容的特性电容值和等效电阻值乘积是一个常数,计算出系统应该选用的电容值[13]。

3 控制电路设计

3.1 负反馈电路设计

反馈电路一般采用光电耦合器、霍尔器件或者运放实现。

光电耦合器采样负载电流,通过放大反馈到输出端。该方案具有较高的精度和较好的稳定性,但是电路结构复杂,器件较多。霍尔元件线性度好,且精度较高,但因其价格较高且其要使用具有相当功率的正负电源供电,造成系统效率的下降而被放弃。使用OP07双极性运算放大器采样负载电流,因OP07具有非常低的输入失调电压,在很多应用场合不需要额外的调零措施。同时还具有高电源电压范围(±3~±22 V)以及较宽的输入共模电压范围(最小值±13 V),且高性价比等特点。使得OP07能够满足本系统对高端电流差模信号采样线性放大的要求。因此本文电源采用OP07来完成单片机与TL494之间的构成闭环控制系统。

3.2 双向Buck-Boost电路智能切换

双向Buck-Boost BDC既可以升压,又可以降压,需要设计对电压不同工作状态进行智能切换,通过控制PWM控制电路中的TL494芯片,可使其E1脚和C2脚分别输出两路反相的PWM控制信号,其中E1引脚输出占空比恒定为D的PWM信号,则C2脚恒定输出占空比为(1-D)的信号,如图4所示。通过Header3开关的转换,可以选择将其中任何一路信号送入IR2111半桥驱动的输入端; 设IR2111的2脚输入PWM信号的占空比为D1,则通过半桥驱动,Ho与Lo引脚分别输出占空比分别为D1与(1-D1)的驱动信号,分别对整流电路中的Q1与Q2进行驱动控制。如果受驱动后的MOSFET其驱动信号占空比为D,那么该管极为开关管,对电路的开关状态进行控制;而另一个MOSFET驱动信号占空比为1-D,起续流作用。

图4 控制部分电路图

因此,可以通过控制MOSFET Q1与Q2PWM驱动信号的占空比来控制电路的升、降压状态,从而实现整流电路的降压充电与升压放电的功能。

4 测试结果与分析

电源参数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对Buck和Boost电路分别从负载调整率和电压调整率两个方面进行测试。

表1 双向电源参数测试

5 结束语

针对双向Boost-Buck电源的要求,本文以TL494控制双开关管不同的工作状态实现主电路的升降压变化,控制电路以MSP430单片机为控制器,结合电流、电压采样电路,控制电路输出参数,可以对电源工作状态进行智能切换。该产品具有精度高、纹波小、效率高和性能可靠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各类小功率变换场合。

[1]刘学超,张波.带输出饱和电感的零电压开关三电平直流变换器[J].电工电能新技术, 2003, 22(4): 73-76.

[2]曹鑫,祝龙记.基于DSP 的电除尘器用高压脉冲电源的设计[J].电测与仪表, 2014, 51(6): 81-84.

[3]王允和.开关电源控制电路SG3525A[J].应用电路与制作, 1995, 621(10): 45-46.

[4]陈永真,孟丽囡.高效率开关电源设计与制作[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8.

[5]衡耀付,陈富军.一种基于UC3842 的新型开关稳压电源设计[J].电力自动化设备, 2009, 29(9): 133-136.

[6]王兆安,黄俊.电力电子技术[M].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7]曹发海,吕建平.基于UC3842 芯片的多功能开关电源设计[J].电工电气, 2012, 12(6): 26-28.

[8]张波,汪义旺,凌湘斌.基于UC3844 的反激式开关电源设计[J].通信电源技术, 2014, 31(3): 27-29.

[9] 苏玉刚,刘耀中,夏晨阳.变压及变压变频电源仿真模块的设计[J].重庆大学学报, 2011, 34(2):44-51.

[10]李学亮,宋建成,郑丽君.基于纹波电压补偿的单相PWM可逆整流器的研究[J].电气技术, 2008, 11(5):65-68.

[11]李燕,肖龙斌,尹晓林.基于TL494的井下高频开关电源应用分析[J].山东煤炭科技,2010(2):82-83.

[12] 穆云田.基于单片机控制的直流恒流源的设计[D].天津: 河北工业大学, 2007.

[13] 李娜,杨玉岗.本质安全BOOST开关电源的设计[J].电气传动, 2011(6):19-22.

Design of High Efficiency Switching Power Supply Based on TL494 for Bidirectional BDC by Buck-Boost

HUANG Zhongping,XU Hang, SHEN Ye

(School of Electrical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S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 610065)

bi-directional DC-DC converter; TL494; IR2111; MSP430 MCU

2017-00-00;修改日期:2017-00-00

四川大学2015年实验室教学改造项目(87)

黄仲平(1962-),高级实验师,主要从事电子技术应用方面的研究。

徐航(1987-),2601024236@qq.com

TN702

A

10.3969/j.issn.1672-4550.2017.01.004

猜你喜欢
控制电路双向单片机
双向度的成长与自我实现
基于单片机的SPWM控制逆变器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单片机的层次渐变暖灯的研究
2017款本田雅阁车控制电路(二)
基于单片机的便捷式LCF测量仪
2014款雷克萨斯CT200h车控制电路(一)
2018款别克GL8车控制电路(二)
2016款迈腾B8L车控制电路(一)
一种软开关的交错并联Buck/Boost双向DC/DC变换器
一种工作频率可变的双向DC-DC变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