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区域战略引领 世界级大湾区可期

2017-03-15 08:17中信证券冷云生
股市动态分析 2017年26期
关键词:旧金山湾湾区吞吐量

中信证券 冷云生

国家区域战略引领 世界级大湾区可期

中信证券 冷云生

作为一种成熟的区域经济模式,湾区是各国经济发展的龙头和主力,也是国际之间竞争的重要载体。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客观上亟需寻找新的突破口,打造新的增长极。同时,一国两制下的香港和澳门也需要拓展新的发展空间。粤港澳大湾区历来就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和前沿阵地,绝佳的区位,良好的基础条件,活跃的国际贸易,使之成为国家各项战略的集中交叉点。

基础优势突出综合实力最强

粤港澳大湾区行政区域总面积5.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面积的0.6%;常住人口总计6666万,占全国人口总数的4.8%。2016年粤港澳大湾区GDP总额达到9.3万亿元,仅用全国0.6%的土地和4.8%的人口,就创造了全国12.5%GDP,其中排名前三位的香港、广州、深圳的生产总值均达到2万亿左右的水平。从经济发展速度来看,2016年粤港澳GDP较上年增长9.1%增速超全国总体GDP增速2.4个百分点。从人均水平来看,2016年粤港澳大湾区人均GDP达到13.99万元,远高于5.39万元的全国人均水平。体量巨大且增速强劲的经济硬实力,为粤港澳大湾区奠定了坚实的发展基础。

区位优势明显,对外贸易发达。粤港澳大湾区扼珠江入南海的出海口,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是我国南部沿海地带重要的交通枢纽,区位优势明显,对外贸易发达。粤港澳大湾区是世界上集装箱吞吐量最大的湾区,拥有三个吞吐量世界前十港口(深圳港、香港港、广州港),2016年三大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总计达到约6232万标箱。2015年粤港澳大湾区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达到2万亿美元,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比重近40%,是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门户和窗口。

交通网络完善,枢纽地位突出。粤港澳大湾区处于全国交通运输网络最密集地区的核心。产业布局持续优化,粤港澳优势互补。粤港澳大湾区由“九市二区”组成,各个城市的功能和定位各不相同,在产业布局上的明确分工和优势互补,是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的有力支撑。截至2015年底,粤港澳大湾区内地9市共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0560家,约占全国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的1/7。深圳市连续三年位居福布斯中国大陆创新城市榜首,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超过4%,规模实现五年翻番。

国家战略升级世界级湾区可期

粤港澳概念是自下而上推出来的,2012年,在粤港澳合力下,三方协同并发布了建设“粤港澳优质生活圈”的愿景。2016年“粤港澳大湾区”写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上升至国家战略高度。2017年3月5日,《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推动内地与港澳深化合作,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发展规划”;4月11日,李克强在颁发国务院令仪式上明确表示,今年中央政府要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

助力“一带一路”,有望成为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主力军。2015年3月,“一带一路”顶层设计《推进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提出,“充分发挥深圳前海、广州南沙、珠海横琴、福建平潭等开放合作区作用,深化与港澳合作,打造粤港澳大湾区”。

接力珠三角发展规划,有望成为全国又一重大区域战略。泛珠江三角洲包括珠江流域地域相邻、经贸关系密切的福建、江西、广西、海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和广东9省区,以及香港、澳门2个特别行政区,涉及多个省区,发展程度不同,区域之间不好协调。从泛珠三角中划出核心区域粤港澳,作为龙头发展,目的是为了带动整个区域的协同发展。“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是十八大以来提出的“三大战略”布局。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规划接力珠三角发展规划,可以更加有效地整合优化发展资源,集中精力打造中国新一轮开放的新高地,有望成为“十三五”期间全国又一重大区域发展战略。

对标三大湾区 粤港澳潜力无限

主要经济指标处于领先地位,粤港澳大湾区具备世界一流湾区条件。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现实情况来看,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地区生产总值已达1.3万亿美元,已经超越旧金山湾区,与东京湾区、纽约湾区的差距逐渐缩小。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达6232万标箱,是东京湾区货物吞吐量的8倍;机场旅客吞吐量已达1.5亿人次,超出纽约湾区、东京湾区机场旅客吞吐量3000万人次以上,是旧金山湾区机场旅客吞吐量的2倍。可以看出,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在许多经济指标上相比世界三大湾区处于领先地位,国际交往功能、集聚外溢效应和规模效应不断提升,具备成为世界一流湾区的现实条件。

纵观世界三大湾区发展历史,都大致经历了港口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创新经济四个阶段。港口经济阶段,以装卸运输为主导;工业经济阶段,以临港工业为主导;服务经济阶段,以服务业为主导;创新经济阶段,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纽约、东京、旧金山三大湾区大多处在服务经济或创新经济阶段,区域第三产业占比超过80%,其中金融业占较大比重。相比起来,目前粤港澳大湾区除了深圳在创新研发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大部分城市仍处在工业经济阶段,整体来看第三产业比重明显偏低,存在较大转型提升空间。

区域协同和集聚发展是粤港澳大湾区未来的重点。纽约湾区和东京湾区都呈现出明显的“单核”特征,其中纽约市占据了纽约湾区85%的人口和89%的GDP,东京都占据了东京湾区37%的人口和57%的GDP;旧金山湾区则是“双核”,其中旧金山市作为商业和文化中心,占据了旧金山湾区55%的人口和59%的GDP,圣何塞市作为科技和创新中心,占据了23%的人口和29%的GDP。相比起来,粤港澳大湾区则显现出“多极”的态势,广州、深圳、香港各自占据了重要的分量,相互之间差距不大,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粤港澳大湾区聚合力相对较弱的现实。因此有效整合广州、深圳、香港以及其他城市的优势资源,实现进一步的区域协同和集聚发展,将会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向世界一流湾区迈进过程中的关键点。

猜你喜欢
旧金山湾湾区吞吐量
热闹的旧金山湾
东南窗口杭州湾
湾区一起潮:时代中国深耕湾区22载 与湾区共成长
擎动湾区制高点,耦合前海价值圈!
李万雄:湾区引擎,空港之芯
广州南拓 发现湾区新机遇
论《牡丹亭》的情味
——并与《罗密欧与朱丽叶》比较
2017年3月长三角地区主要港口吞吐量
2016年10月长三角地区主要港口吞吐量
2016年11月长三角地区主要港口吞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