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里飞出个七彩凤

2017-03-15 12:00王连学
群文天地 2017年1期
关键词:青海歌唱花儿

八月二十四日,下班后陪着一位朋友去赴一个饭局,一进门,也许在座的都是清一色的男士的缘故,一位穿粉红色衣裳的年轻女子给人最初的感觉就是惊艳,短暂的问候和介绍中得知,她就是刚刚从被称之为“爬山调艺术之乡”的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捧着第二届“西部民歌最佳表演奖”的奖杯归来的优秀青年“花儿”歌手李力毛措女士,桌子上还放着她的奖杯和奖状——毫无疑问,这个小小的宴会是为她接风洗尘的,也是为她庆贺一下的,因为在座的都是她的老师和朋友们。

李力毛措1986年1月3日出生于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巴扎乡柏木峡的一户土族人家。李力毛措从小就有一个梦想,想当一位“明星”——这是一个处在爱做梦的年龄段的女孩们的共同的梦想!可是,命运似乎跟李力毛措开了一个玩笑(其实命运跟每一个人都爱开玩笑,制造恶作剧,叫人沉沦,叫人自生自灭),她只读到初中二年级就辍学了,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牧羊女。此后,不到19岁结婚,嫁到位于大山深处的互助北山巴扎乡甘禅台村,接着,又有了女儿,但这一切并没有使李力毛措的梦想破灭,因为梦想就像一粒种子,深深地植根在她的心田里,时时准备着破土而出。

也许是大山,或者说是大山的寂寞和空旷练就了李力毛措的性格,也练就了她的歌喉。2010年3月,刚刚解冻的大通河把一个春的消息带给了我们的女主人公,她在电视上看到了由青海卫视、湖南经视与天娱传媒联合打造的“花儿朵朵”大型歌唱才艺选秀活动在青海赛区选拔花儿歌手的信息。这个消息像一缕春风把李力毛措的心给吹绿了,并且吹开了花。她在几天时间里撺掇了20个跟她一样的山村姐妹,不顾家人的反对,翻越莽莽大坂山,走了100多里路,来到了省城的电视台,并且一路过关斩将,走出青海,走出河湟,最终于同年夏天两次赶赴三湘大地湖南长沙,捧回了全国最佳原生态奖,使她一夜之间名满河湟,同时也在自己理想的山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有一位叫屈铁钢的诗人这样描写被称之为“天籁之声牧羊女”的李力毛措和她的歌声:

早晨起来打开围栏,

把羊赶到浅浅的山岗。

面对着高原蓝天白云,

是善唱爱唱的牧羊姑娘。

只因有唱歌的冲动,

天天让歌声在高原上回荡。

青春在歌声中绽开花朵,

花朵在歌声中散发浓香。

云雀在野地叫得多响,

风骤雨狂也要把花儿歌唱。

不会觉得日子太长,

美妙的歌声在高原上回荡。

偷偷地从家里跑了出来,

想也不曾想名扬四方。

纯朴的姑娘放声一唱,

歌惊四座为之惊叹。

分明是神赐予的天籁之音,

偶然从天上降临凡间。

青藏高原灵秀之气所钟,

奇旖瑰丽的青藏茫茫。

昨天的太阳并未失落,

青海花儿不会久隐匿于乡野深山。

从此人们认识李力毛措,

一位善良纯朴的牧羊姑娘……

至此,李力毛措似乎已经踏上了她的梦想之路,但令人想不到的是,路转峰回,一座无形的大山又横亘在她的面前。就在她捧回奖杯不久,第九届环湖自行车赛要在互助县城开幕,但作为从彩虹之乡走出来的歌手,她却不能为故乡的乡亲们唱上一首自己钟爱的“花儿”,不能在开幕式上一展歌喉。因为,当环湖赛组委会接她的轿车停在她家门前的时候,硬是被她的婆婆骂了回去——毕竟“花儿”是情歌,在封闭的山野的人们心目中是“野曲子”。婆婆虽然固执了些,甚至蛮横了些,但婆婆的心里也是为了她好,因为她毕竟是自己的儿媳,有家,有丈夫,有女儿……

李力毛措虽然暂时绕不过婆婆这座“大山”,不能在更广阔的舞台上去歌唱,去找寻自己精彩的人生,去实现自己的梦想,但两次长沙之行,使她有了足够的自信。她坚信,只要自己有耐心,婆婆这座山即使是一座雪山冰山,也总有溶化的时候。总有一天,她会重返舞台,去歌唱自己喜爱的“花儿”,歌唱自己的人生。

婆婆终于没有挡住儿媳,她被儿媳的执着溶化了——李力毛措又唱起了“花儿”。

如果说几年以前的李力毛措把舞台当成了她的牧场的话,那么经过这几年努力和沉淀的李力毛措再也不能把熟悉的草场搬上她的舞台了——她深刻的感受了自己的不足和欠缺,那就是知识。李力毛措再一次离开了“花儿”的舞台,在老师和朋友的帮助下毅然走进了青海职业艺校,并且学了两年,此后又拜著名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张朵儿女士为师,学习她独具艺术魅力的“张朵儿声带小擞唱法”。

进来个花园四下里看,

四季花开下的好看。

阿哥是孔雀半空里旋,

尕妹是才开的牡丹。

尽管是为李力毛措接风洗尘,但朋友相聚,酒至半酣,还是免不了让她唱首“花儿”助兴。李力毛措也不推辞,轻启朱唇,先是款款唱了两句“三花嫂令”,其音色之优美,旋律之动听,直如清泉在山涧流淌,如羊群在草地上徜徉,使人禁不住想起田野里锄草的农妇,草原上牧羊的少女。这当儿,那旋律一转,直转到舒缓的“清水令”,一字一句从她口中慢慢吐出,那歌词时而为体,时而为用,情切切,意绵绵,说不尽的怅惘缠绵,难分难舍。尤其是她把衬词反复咏叹,直如那冰下之水,风中之弦,千呼万唤,心为之颤,情为之动,铁石亦能化成流水。

一曲唱罢,余音绕梁,拍手者有之,叫绝者有之,半天回不过神者亦有之。而我,更是觉得惊奇。因为,我虽然也生长在这片被称之为“花儿之乡”的土地上,却因为生计的缘故到处奔波,从来也没有听到过“三花嫂令”那样的糅合了藏族民歌元素的“花儿”,也没有听到过“清水令”那种独特的唱法,更别说是把一首“花儿”用两个截然不同的令随意唱出来,而且唱得缠绵悱恻、荡气回肠,這大概也就是李力毛措的不一般处吧。

别人演绎别人戏,我自轻吐我自情。让我们共同祝愿这位从七彩土乡的大山里走出的美丽的“花儿”歌手在她梦想的山路上唱出更多更美的“花儿”,走出更加精彩的人生。

(作者简介:王连学,别号涂月山人,男,汉族,上世纪60年代生于青海互助县农村,青海作协会员,有小说、散文、诗歌等作品散见于《中国作家》《青海湖》《雪莲》等报刊杂志,长篇小说《风雪一枝梅》被列入中国作家协会2016年重点作品扶持项目。)

猜你喜欢
青海歌唱花儿
全民阅读擦亮“书香青海”品牌
国家公园省 大美青海情
为你而歌唱
为你歌唱
大美青海
图解:如何把学习教育贯穿全过程?青海这样做!
会歌唱的伞
歌唱十月
春天的花儿
把“花儿”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