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彦蓉
(山西大学体育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6)
理论与方法探索
山西大学体育学院游泳课教学中安全问题的调查研究
朱彦蓉
(山西大学体育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6)
本文在查阅文献和专家访谈的基础上,结合山西大学体育学院游泳教学中安全问题的实际现状,对山西大学体育学院游泳教学安全事故的发生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及急救措施。结果表明,通过对游泳教学安全问题的影响因素分析,对在教学过程中的安全问题提出可行性建议,以便能够更加有效地提高游泳教学的学习效率,进而避免游泳教学中伤害事故的发生。
体育学院;游泳教学;安全问题
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火热开展,游泳作为一项最易于被大众所接受的运动项目,在日常的游泳健身过程中安全问题也受到了很大的重视。2013年5月1日,游泳、滑雪、潜水和攀岩等运动项目被国家体育总局列为高危险性体育项目。多年来游泳过程中出现的安全事故,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上升,各级、各部门领导也非常重视游泳中出现的一些安全问题,并且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以提高游泳者在游泳过程中出现安全问题的防范意识。在各大高校,游泳课也作为了必修课开展,游泳教学中要注意学生的安全问题,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处理易发的游泳安全问题,还需更加注意在游泳教学活动前开展必要的科学热身,进而减少游泳教学过程中安全事故的发生。
通过对高校游泳教学过程中教师、场馆设施、学生参与游泳课的过程等方面进行研究,找出其存在的安全隐患。从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增强学生自我安全意识、掌握基本的自救技能、场馆运行中处理安全事故的应急预案等方面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目前的研究主要是针对游泳教学中学生对水的恐惧心理、游泳教学中的教学方法、游泳场馆的建设对学生上课时产生的影响等方面。这些研究都只是针对游泳运动的某一个细节或某一个教学方法方面进行研究。国外游泳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安全教育知识方面,教师通过在课堂上对学生集中教授安全技能,使学生能自主意识到安全问题的重要性,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让学生在实践中不仅学习游泳的各种技术动作,还能培养其最本质的“生存技能”。国内的游泳教学相对偏重游泳的4种姿势的技术教学,国外游泳教学侧重于游泳安全问题的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游泳,使学生不仅学会了游泳,还学会了游泳的自救技能。
从新闻和网络报道中可以看出,游泳过程中安全问题频繁发生,其中以学生的溺水行为最多。其主要原因在于父母在游泳过程中监督较少、安全教育知识欠缺、在不具备游泳条件的室外和安全设施不完备的游泳场馆游泳、突发危险情况做不到冷静处理、下水前未做到充分的热身、自我安全意识的匮乏、盲目下水等。现在要提倡的是人人会游泳、人人学游泳,且要了解游泳有关的安全知识。教师和场馆方面要在安全问题上注重培养学生对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在教学中,教师要把急救方法教授给学生,使学生在遇到危险事故时,能做出安全有效的急救措施。游泳场馆要加强对安全问题的宣传,要让学生对安全问题深入人心,学生在学习游泳技能的过程中还要学会对自己安全问题的自救意识能力。
现代社会在要求全民健身活动的同时,还要注意游泳的安全问题,要在场馆内贴有安全注意事项,如游泳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要如何解决。同时,救生员要求配备一定的救生工具,定期培训游泳过程中出现安全问题时的紧急处理方案,教练员和救生员必须会急救措施,当游泳教学中发生意外事故时,能第一时间对学生进行急救和对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
3.1 学生参与游泳活动中的安全问题
在游泳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安全问题,学生在上课之前,要先检查自己的着装是否穿戴整齐,泳镜、泳帽是否佩戴齐全。要听从教师指挥,不能在水中嬉戏打闹,在浅水区不能跳水。教师在带领学生前往深水区练习时,配备好漂浮带和漂浮板,在下水前要注意学生的漂浮带是否系紧,告诉学生要拿好漂浮板再下水。入水时要从泳池的扶梯处下水,学生不可直接跳入泳池。由于学生是初次学习游泳,不能做跳水这类危险动作,再者不会跳水的学生冒然跳水,会影响周边的学生,造成其他学生受到惊吓而保持不了平衡,发生呛水或溺水事故。学生练习游泳技能时,也有可能发生抽筋的现象,这是由于热身活动不到位或游泳池中水温太低所造成的现象。
3.2 学生参与游泳活动时发生安全事故的因素
3.2.1 主观因素 学生方面,上游泳课时,要听从教师的安排,不能在水中嬉戏打闹,不能跳水、潜水,由于游泳池中池壁和池底都比较滑,如果学生在水中打闹,一不留神很容易踩空,滑入水池中造成呛水,如果不及时站稳还有可能会因为呼吸不到空气而造成窒息。所以,学生上课时要听从教师的安排,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教师所教授的动作。有些学生因为怕水,总是很紧张,教师教授的动作不敢去完成,这对学习游泳是一项艰难的任务,教师不仅要积极地引导学生,使其放松心情,身体不要太僵硬,还可以利用一些辅助器材来帮助学生适应水中的感觉,如漂浮板、漂浮带。让学生先适应水中的感觉,再逐步引导其完成教授的动作。学生自己也要在课下多加练习,尽量适应水中的感觉,放松身体,完成教师所教授的动作。
3.2.2 客观因素 教师方面,教师在教学前,必须要获得国家相关部门颁发的、用于教学的诸如教练员证书、救生员证书等资格证书。在学生发生危险事故时,教师要具备一些简单的急救措施,在上课前要数清自己所带学生的人数,下课后要核对人数,以免发生丢失,安全地送学生出游泳馆。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学会游泳,并且最主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在水中出现意外事故时,能有自救的意识,并且能正确地采取急救措施。当发现有学生落水后,应第一时间大声呼叫教师及游泳场馆的救护人员,及时下水进行营救,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3.2.3 场馆因素 场馆方面,游泳馆是学生上课的地方,要具备专业的救护措施,如救护人员、救生圈、长杆等。对场馆的水质也有要求,不能混沌污浊,水中不能有漂浮物,要定期换水,保持水的干净。进入场馆中要换成拖鞋,要保持场馆地面的干净。不能在游泳池中吃东西,以免食物掉入水中影响水的质量。在深水区要有标志性物件,提醒学生不能前往深水区嬉戏打闹。在场馆内,要有明确的标语牌,上面应注明一些急救措施,而且还要标注遇到抽筋、呛水应如何解决,在游泳池四周设立救生员区域,每个救生员的身旁要配备齐全的救生工具,发生意外时可以及时地救助遇到危险的学生。要求救生员上班期间穿戴齐全救生装备,不能携带手机,配备哨子和标语牌,提醒学生远离深水区。救生员要求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时刻注意水上的动静,要第一时间发现需要救助的学生。在游泳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教导学生行为应规范,教师要具有国家颁布的从事游泳项目相关的执教资格。学生与教师是互相信任的关系,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游泳,要保障学生的安全问题,学生练习游泳技能时,也要相信教师可以保障自己的安全,从而放心大胆地去练习,这样不仅学生能更好更快地学会游泳这项技能,还能体会到游泳是一项有趣的运动项目。
4.1 游泳教学中多出现呛水、耳鼻进水、腿部抽筋等,场馆设施不完善
在课程开始前,要对学生进行基本的安全教育,在游泳教学中多出现的呛水、耳鼻进水、抽筋等情况,首先要心态保持冷静,游至岸边进行处理,呛水时要保持呼吸平稳,调整好呼吸的频率。耳朵进水时,不要用手抠进水的一面,将头部往进水的一面歪倒,使其在耳中的水自然流出。鼻子进水是在游泳进程中,学生用鼻子进行呼吸,导致呛水,教授学生正确的呼吸方式可逐步避免此现象的发生。腿部抽筋,是由于下水前热身活动没有认真做,身体肌肉没有拉伸展开,出现抽筋要尽可能上岸,使腿部平稳拉伸,将抽搐的肌肉和韧带拉伸开来,可缓解这一症状。在游泳场馆内要配备救生圈、救生杆、救生绳等救生工具,在场馆内要配备急救室,如有意外情况的发生,要及时进行救治。当有学生发生意外,首先应下水营救,情况严重时,及时拨打急救电话。在等待救援人员到来之前,可先对学生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要正确地使用救生方法。
4.2 学生在水下时存在恐惧心理
水下环境与陆上环境最大的区别在于氧气的含量,学生在学习游泳时,要克服两种环境的转换,首先要使学生心态放松,要让学生从心理上接受在水中的环境,这样才能更好地学习后续的教学任务。
4.3 深水区教学的注意事项
教师带领学生去深水区教学时,要注意每一名学生的安全问题,下水前要检查学生佩戴的漂浮带、漂浮板等辅助器材是否系紧、拿好。在深水区教学,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批进行水下练习,提高安全保障。
5.1 结 论
游泳是一项高危险的运动,在游泳教学中不仅要教授学生游泳技能,更为主要的是要教授学生在游泳过程中的自救能力,培养学生自助学习的能力。在游泳教学中,学生安全意识、自我保护、自救能力等方面缺乏基本的认识理解。教师在课程中不仅要教授游泳技能,而且要更加强调在游泳时应注意的安全事项。场馆在游泳设施的安全问题上进行严格的排查隐患,目前针对突发意外实施急救等问题上做了很多工作,但还不够完善。通过对游泳教学中安全问题的调查研究对今后游泳教学中教师教授学生如何处理突发安全事故、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出现意外事故的急救措施及场馆在安全保障的完善上提出可行性建议,对今后在游泳教学中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5.2 建 议
在游泳教学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危险事件,教师在教授学生学习游泳技能时,要正确引导学生在游泳过程中解决容易出现的安全问题,如对个别学生对水的恐惧心理,教师要着重关注,积极引导学生消除对水的恐惧心理,课前、课后对学生进行心理开导;课程中普及游泳安全知识,下水前做好准备活动,场馆内配备救生工具,如游泳圈、长杆;教授学生正确使用呼吸方式,教学课程中可以采用深浅水交替教学,这样既能克服学生对深水区的恐惧,还能提高学生对游泳技术的掌握;初学者要正确、安全地使用学习游泳时的辅助器材。
[1]易强.生存教育理念下高校游泳教学的措施保障与安全策略——以重庆市高校为例[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4(9).
[2]谭华星,叶云海.农村中小学生游泳安全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农业考古,2007 (3).
[3]谷金波,那春艳.重庆市游泳救生员职业技能鉴定现状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 2014(9).
[4]黎明.基于安全—效益的我国游泳馆经营管理模式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5(2).
G861
A
1674-151X(2017)02-112-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7.03.058
投稿日期:2016-12-06
朱彦蓉(1994—),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