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心武小说中关于“北京胡同文化”的描述

2017-03-15 16:51李雨峰
青春岁月 2017年2期
关键词:分析

李雨峰

【摘要】刘心武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红学研究家,他的作品突破了传统问题小说表达方式,将笔触深入到北京胡同文化中,对胡同中小市民的生活进行了深入的挖掘,塑造出一个个生动的人物形象,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模式。北京胡同文化是刘心武小说创作的重要素材,让他的作品充满内涵,本文主要针对刘心武小说中的北京胡同文化进行分析。

【关键词】刘心武小说;北京胡同文化;分析

作为上世纪70年代的敏感性作家刘心武,创作了大量《班主任》、《爱情的位置》、《如意》、《立体交叉桥》、《钟鼓楼》等一类揭露社会问题和映射普通老百姓的作品。在《如意》、《立体交叉桥》、《钟鼓楼》这一类作品中为读者呈现了具有北京特色的胡同和四合院。并对生活在古城小胡同和四合院中的人们进行了描写,并成功的将读者引进了灰瓦白墙拥挤狭小的胡同地带,对胡同和四合院人们的日常生活进行了详细的描绘。北京独特的胡同和四合院文化也为刘心武的作品赋予了灵魂,成就了刘心武。同时,刘心武将北京独特的胡同和四合院的民间风俗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一、北京独特的四合院文化

北京独具特色的胡同和四合院被学者们称之文化,这一称谓名副其实。老北京被大大小小,排列各异的四合院组成,胡同将各个四合院相连,形成了古都独特的地域特色。所以有句话这样说到“有名胡同三百六,无名胡同赛牛毛。”形容了老北京胡同的数量多不胜举。其实在古代胡同被称之为火巷,是为了防火所预留出来的防火通道。另外北京的胡同还十分的有特点,这些称呼无所不包。比如以天上飞的命名的:铁鸟胡同、小鹁鸽胡同、鸦儿胡同等;地上的:驴市胡同骟、马张胡同、屎壳郎胡同等;河里游的:金鱼胡同和鲜鱼口街等。另外还有和柴米油盐有关的:细米胡同、油坊胡同、酱坊胡同等;北京作为北方城市自然少不了冰和雪有关的,如:雨儿胡同和雪池胡同等。在北京的各种胡同错综复杂,井然有序的进行排列着,形成了姿态万千的京城。无数个家身居在胡同中,再加上对故土的眷恋,来北京人对于胡同有着不可割舍的情节。北京的胡同呈现着古城的古老文化,彰显着独特的文化魅力。四合院是老北京典型的民宅模式,其建筑形式、结构和格局所形成的居住环境给人以安全和谐之感,是和平、安详、幸福生活的象征。“若在雨中观看,其意境更深,诚是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丛树万人家。”四合院建筑反映着老北京人的生活方式,也闪现着古老中国文化的光辉。

作为老北京最典型的民宅建筑四合院,因独特的建筑方式和布局组成了和谐、幸福、安详的生活环境。四合院以坐北朝南朝向为主,常建于高大的树木之下,并喜欢将紫丁香种于院内,取紫气东来的寓意。从天空俯视整个北京城,会看到以金碧辉煌的皇宫为主,在其四周是数不清各式各样的民宅四合院。就如王维《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中那样写到“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四合院是老北京人生活起居的场所,也呈现出来京城古老的文化底蕴。

二、刘心武小说中蕴含的北京胡同文化

刘心武说:“一个作者进入创作状态的时候,不可能社会生活的每个部分对他均等地起一种创作刺激作用,他的创作愿望的产生往往取决于他对社会生活的某些部分特别敏感。而这个东西是超行业的,超职业的。”依据北京胡同和四合院的深厚的文化特色,作家刘心武由创作社会问题开始转向北京胡同和市民的生活创作。正是从这里开始出现了小巷文化特色创作,刘心武开始了北京胡同和四合院的生活敏感区创造。在他的作品中融入了北京胡同四合院文化,寫出了《立体交叉桥》和《钟鼓楼》等作品,为读者带来了全新的阅读体验。她将北京胡同四合院文化描写的有声有色,同时独特的北京胡同四合院文化也使他的作品得到了升华。在《如意》中作者将背景设定在一个叫竹叶胡同的四合院,描写了文革时期清朝贵族后代金绮纹和石义海的生活及情感。通过竹叶胡同将整个故事串联起来,竹叶胡同“见证”了他们的爱情,歌颂了真感情,彰显出了人性美。而《立体交叉桥》通过描写胡同中的繁琐之事,表达出了人们内心的世界。进而引出了作者对社会的反思,将主题升华到了哲学层面。

以《立体交叉桥》为例,在这部小说中,刘心武塑造了一个个具有北京特色的“小市民”,给人们带来深刻的艺术感受,他非常擅长寻找人身上的特点,他大胆的直击人物内心,毫无掩饰的为读者描述了触目惊心的社会现实,探讨物质时代对人类人民造成的影响。如果说《如意》中描写了四合院中的人性美,那么《立体交叉桥》则描述了四合院中的纠葛,为读者展示了生活的烦恼和琐事,表现出了作家对于人生、社会的思考,并将基本的问题上升到文化与哲学层次。他创作的本意实际上是为了呼唤人性的空间,他认为,人的内心是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的,这并不是作家的自我安慰,而是基于社会现实提出的问题,他认为,“空间狭小”的问题总会解决,“桥”也最终可以建成。

三、刘心武小说胡同文化中的内涵

刘心武通常将普通人作为主要角色进行描写。他通过北京话筒套和四合院引出了这里的“普通人”。他传承了老舍以北京市民为描写对象的文学,他在北京胡同四合院开始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介绍。他通过描写各种“普通”的人物,将这些“普通人”的闪光点不断的挖掘出来,从而彰显了“普通人”的人格魅力,完成了历史性的创造。无论是在《到远处去发信》中老邮递员还是到《如意》中的石义海,都是极其普通的人,无论是对这些普通人的赞美还是批判,刘心武都描写的有声有色。而其中最为得体的当属《钟鼓楼》中的普通人,无论是内心的表述还是外貌特征都呈现出了普普通通的北京市民形象。在《钟鼓楼》中,刘心武将四合院文化与小胡同文化融入到历史的长河中,让作品具有了深刻的历史感。刘心武本身就有着强烈的历史意识,在小说中钟鼓楼这一民俗风情就是历史流逝的见证。钟楼和鼓楼是北京古代的报时中心,位于北京中轴线的北部极点,是一前一后的两座高耸的建筑物。一红一交,和谐美好。古代时鼓楼击鼓定时,钟楼撞钟报时,于是就称“暮鼓晨钟”。

随后刘心武创作出了《四牌楼》、《风过耳》、《栖凤楼》这些北京胡同的作品,将北京胡同四合院文化表现的淋漓尽致。北京胡同和四合院文化为作家们提供了写作素材,而作家们通过巧妙地手法将文学与之相结合,创造出了极具特色的文学领域。

【参考文献】

[1] 何君辰. 历史嬗变中的人物命运——《钟鼓楼》的存在主义解读[J]. 语文学刊, 2012(04).

[2] 冉利华. 从刘心武的“秦学”风波看当前中国学术场域的自主性[J]. 人文丛刊, 2009(00).

[3] 刘 江. 文学的胸襟:关于五四新文学和新时期文学[J].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 2012(03).

[4] 万海洋. 历史流变中的人物嬗变——《钟鼓楼》的历史感分析[J]. 名作欣赏, 2009(15).

[5] 段亚鑫. 民间语言美学价值的重新审视——读《当代小说与民间叙事》[J]. 世界文学评论: 高教版, 2016(01).

猜你喜欢
分析
导数考向分析
民航甚高频通信同频复用干扰分析
分析:是谁要过节
一道解析几何题的分析与探究
回头潮
一个递推数列问题的类化分析
万有引力易错题分析
三角恒等变换常考点分析
基于均衡分析的我国房地产泡沫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