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元竹
特朗普对中国必定是采取“围堵”战略,目的是阻止中国崛起,确保“美国第一”的国家利益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入主白宫已经一月有余。一个多月来,特朗普本人兑现竞选承诺,把一系列竞选政策变成总统行政命令,但也不时掀起阵阵波澜,其执政行为让很多人觉得出格。
“执政总统”在路上
初步统计,执政一个多月来,特朗普已推动26项总统行动,包括签署了12条具有法律效力的行政令和12条具有政策指导意义的备忘录,还在百忙的执政前28天中写下了168条“推特”。
1. 颁布的政策几乎兑现了竞选时大部分承诺。对照特朗普在竞选中提出的主张和已经实施的总统行动,他颁布的政策几乎兑现了当初的大部分承诺,包括废除奥巴马医改和平价医疗方案、提高就业机会、退出TPP、颁布“穆斯林禁令”等等。
在与中国关系上,特朗普采取的是胡萝卜加大棒战略。2017年1月24日,白宫新闻发言人斯潘塞宣称,美国将捍卫在南海的“国际利益”;2月8日,特朗普就元宵节和中国农历鸡年向中国人民致函祝福;2月10日,特朗普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通电话,表示愿意努力拓展中美合作、发展惠及中美两国和国际社会的建设性双边关系,美国政府尊重“一个中国”政策。
2.体制给特朗普发挥个人性格提供的空间有限。美国的总统体制的确给个人性格表现提供了较大的空间,但是美国宪法、司法、立法、党派、媒体以及国际既定的秩序和利益格局,又使得美国总统不能太偏离常规。执政满月,特朗普内阁需要参议院批准的23个职位中,包括商务部长、能源部长、劳工部长、贸易代表等在内的内阁成员还未获得参议院批准。
入主白宫一个多月来,特朗普正在从一个“成功的商人”、“总统候选人”、“电视明星”、“网红”、“当选总统”走向“现任总统”,从关注利润、观众、粉丝、选民、选票,走向关注国家利益、全局问题和政策实施效果。
当选前,特朗普只需要考虑如何扩大选民数量,当选后,他必须考虑国家利益,这就需要在一系列重大决策中左右权衡。比如1月27日,他签署名为“阻止外国恐怖分子进入美国的国家保护计划”政令,即“穆斯林禁令”。但“穆斯林禁令”对美国旅游业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全球旅行商业协会执行总裁麦克·麦考米克称,截至2月8日,美国旅游业因特朗普的禁令损失1330億美元,美国至少失去了7750万游客。美国国土安全部部长约翰·凯利表示,美国总统特朗普将很快公布一个“简化版”的关于移民入境美国的行政令。
针对特朗普喜欢发“推特”的行为,美国国会参议院多数党领袖、共和党人米奇·麦康奈尔2月17日指出,他不认同总统特朗普每天发“推特”的习惯,希望特朗普不要对无关的议题发表太多言论。麦康奈尔的表态进一步凸显了共和党建制派对特朗普一些颠覆传统的行为的不满。他在总统候选人竞选阶段就要求特朗普“按照剧本走”。如此看来,如果特朗普一意孤行,他可能会逐渐失去共和党的支持,从而使其政令走不出白宫。
从月初到月末,特朗普的政策出台呈现先紧后松,先硬后软。这个过程似乎表明,这个从出色商人一步迈入白宫的“草根总统”,正在逐步从“竞选状态”慢慢进入“执政状态”,从面对竞选群体转向必须面对包括竞选群体在内的全球范围的各个利益群体和国内各个利益集团。
对特朗普性格及其中国战略的基本判断
1.特朗普的世界观源于美国主流价值观。特朗普的战略选择除了受到选民影响外,美国既定的战略思想在他的思想和行为中打上了深深的烙印。例如,穆斯林在世界范围内大规模流动以及在美国定居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和媒体舆论,这是一个时期以来美国公众和战略家们关注的热点问题,美国民众对穆斯林人口、文化、社区扩张的担心,已经成为一股强大的社会思潮,不能不影响到特朗普的战略和决策。
2.特朗普娴熟战术,对谋略并不精湛。按照传统的政治惯例,特朗普可以私下与媒体、国会、内阁部门等进行沟通,这样既可以达到自己的目的,也不会招致大量的公开批评,自己也可以顺水推舟,得到民众点赞。要做到这一点,他需要有像富兰克林·罗斯福或者像林登·贝恩斯·约翰逊那样的政治家谋略,而不是直来直去的战术。
特朗普不是一个经验丰富的政治家,但是一个出色的商业管理者。特朗普的经商经验是,制定一个大目标、及时了解市场、学会宣传、控制成本、牵制对手、有力回击,这些在他上任后的一个月中人们也都看到了,例如关于修筑美墨边界墙等。在生意场上,特朗普一直很顺利,造成了他趾高气扬、极其自我、从不向人低头的性格,但在关键时刻,他也能审时度势,及时“认输”。从其经历的几个故事看,特朗普还是一个有正义感的人,同时也是一个美国利益至上主义者。
特朗普出格的言论犹如层层面纱,遮蔽了他的本来面目,让他以一种另类的形象展现在众人面前。在自传中,特朗普曾经这样说:“人们以为我是赌徒,事实上我在一生中从未赌过,人们以为我是主动进攻型的人,恰恰相反,在决策的时候我十分谨慎和保守。在做任何一桩生意的时候,我都会做最坏的打算。如果为最坏的结果做了充足的准备,那么剩下的就是接踵而来的好消息和理想的结局。”
作为一个商人,特朗普不注重意识形态,注重实在的利益。作为总统,特朗普背后有一个更大的目标,即让美国再次伟大。但是,他提出的发展实体产业的政见,能不能达到预期目标,还要看美国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其实,从克林顿到奥巴马,都提出了让美国人“回到工作中去”的战略,但并没有完全解决问题。
3.特朗普的个性特征导致其“怪异”行为。从特朗普的自传中看,他是一个思维异于常人的人。这就是所谓的不按常理出牌。商人特朗普的优点是智慧过人,拥有丰富的商业知识和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坚强意志。其弱点是根深蒂固的出言不逊的习惯。良好的家庭教育和严于律己的素养,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掩饰他的不友好倾向,但这些倾向不时会爆发出来,他的一些性格特征使他成为部分社会成员和政界人士眼中的异端。
从跟媒体的关系来看,特朗普是好斗型的,他选择的是冲突和对抗。在商业上,他以大险求大利,能三次破产,说明这个人就是敢冒险的。但是,他敢不敢拿国家利益冒险,就难说了。毕竟,这与他自己的商业利益大不一样,会受到宪法、国会、法院等一系列机构和制度的约束。
目前我们看到特朗普的一些“怪异”行为,可能的解释为:一是他缺乏政治技巧,从“商人”到“政治家”、从“竞选状态”转入“执政状态”需要一定时间;二是华盛顿建制派也需要适应和磨合,“循规蹈矩”的政治家对像特朗普这样一个“口无遮掩”和“随心所欲”的人的适应也需要一定时间;三是特朗普的家世、个人成长及商业成功的经历表明,他有自己不同凡响的过人一面,在根本利益问题上,特别是国家利益问题上,尽管他的政策颇受非议,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离规矩太远。
4.家世和个人成长经历决定了特朗普行为的有限边界。特朗普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商人家庭。从他的爷爷弗里德里希·特朗普开始,其家族就很有商业眼光。特朗普成长过程中,他的家族规定了许多规矩,每个家庭成员都必须遵守,父母千方百计要求孩子们打下良好的教养基础。他的父亲具有坚忍不拔的毅力,能够审时度势、把握分寸,特朗普继承了父亲的作风。
特朗普年幼时非常顽皮,为了管束他的野性,父母将她送往纽约军事学院学习,他在这个学院受到了严格的训练,成为学校的优秀学生和明星球员,晋升为军官。在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学习期间,特朗普学习成绩优秀,不仅掌握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也积累了大量的工作经验。
特朗普事业成功,子女个个优秀,没有一个有不良习性或丑闻。女儿伊万卡·特朗普虽然拥有20多亿美元的继承权,但毫无富家子女的坏毛病,且非常积极勤奋。特朗普尽管经历了三次婚姻,但竞选期间,他的前妻们都积极支持他的竞选活动。
5.特朗普性格对其执政可能带来的影响。特朗普的自尊、怒形于色的性格特征会因为自己的政策命运不济而备受打击,这一点可以从“穆斯林禁令”遭到法院拒绝后他的表现中看出。2月18日,特朗普在佛罗里达州参加自己支持者的大规模集会时说,自己在白宫住了四周,患上了幽居病,头疼且心情抑郁,心中沮丧。与其他美国总统比较,特朗普可能不是情绪健康的代表。眼下,他的“情商”让其在扮演美国人民赋予他的总统角色时还不能得心应手和游刃有余。
从总体看,特朗普的认知能力并没有受到他的情绪的侵蚀和抵消。与理查德·米尔豪斯·尼克松不同,特朗普不是一个情绪极不稳定的美国总统。事实上,特朗普本人的家世、个人成长历史和成功的经历都表明,他是使自己不断适应美国的商业环境才得以成功的,在此过程中,他彰显了过人的洞察力、善于抓住机会的本领、良好的沟通技巧等等。
6.特朗普对中国的战略不会远离前辈政治家约定俗成的“规矩”和美国公民公认的国家利益。从特朗普“美国第一”的核心价值观,到历届美国总统对中国实施的政治上以“民主”为名的排斥、经济上的“遏制”、军事上的“打压”、地缘政治上的“包围”、文化意识形态上的“渗透”,以及美国战略家关于“美国衰退”与“中国崛起不可避免”等认知,可以推断,特朗普对中国必定是采取“围堵”的战略,目的是阻止中国崛起,确保“美国第一”的国家利益。至于“围堵”的方式是“温水煮青蛙”还是经济和军事领域的“局部冲突”,则取决于世界格局的变化,以及地缘政治中的各种因素和突发事件。
美国走向衰退,是特朗普的关注点,也是他提出“美国第一”的着眼点。他和许多美国人都认识到,美国不仅是第一个唯一的超级大国,也是最后一个超级大国。美国前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曾预计美国即将失去世界霸权地位。在此之前,需要未雨绸缪,早做准备,建立符合美国利益的国际秩序。为此,美国必须防止另外一个超级大国的兴起和任何一种可能威胁美国霸权地位的反美联盟的出现。在这样的認知下,阻止中国崛起是特朗普的核心战略之一,这也是为什么他的国务卿戈克说“中国不是一个普通的国家,也不会被特朗普总统当成一个普通国家来对待”的原因。
另外,正如布热津斯基所分析的,“外界对中国成为全球性大国表现出的多疑和恐惧正在使中国变得坚定自信,并可能促使有关美中关系更加敌对的预言成为现实”,这样的一些公众认知和舆论引导也会导致特朗普和一些美国人对中国采取敌对和强硬的态度。例如,2月14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透露,他在与特朗普会谈时“为中国问题花费了很长时间”;谈及中国时,他对特朗普说“这是本世纪最大的主题”。由此可以理解,为什么特朗普执政以来对中国问题和中国议题谨小慎微。
在与中国开展外交沟通和伸出橄榄枝的同时,特朗普也是“两手抓”,与历届美国总统一样,特朗普并没有放松对中国的军事打压。2月初,美国国防部长詹姆斯·马蒂斯在访问韩日期间表示,美国军方计划对中国在南海的行为采取更果断的措施。2月18日,美国海军发布官方声明,卡尔·文森号核动力航母战斗群进入南海并开始巡逻。这是该航母自服役以来,第16次被部署在南海海域,也是特朗普执政后,首次在南海派军舰巡逻。
中美之间的博弈将是世界上两个最大经济体的博弈。布热津斯基指出,大国之间的博弈取决于“政治上的生命力、意识形态上的灵活性、经济上的活力和文化上的吸引力”。针对特朗普的中国战略,中国必须进一步加强外交沟通、文化交流和经济建设,同时,做好军事准备。
中国要特别关注特朗普限制移民的政策带来的机遇。针对“穆斯林禁令”对美国移民、人才和旅游带来的冲击,中国应当加快人才体制改革和制定相关政策,吸收高科技移民,发展中国科技,促进大众创业,拓展中国的旅游业。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和之后,大量移民和人才给美国带来了科技繁荣。从全世界吸引人才是美国长期维持强盛的重要基础。这些经验,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
(作者为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副主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