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防水技术及新材料的应用探究

2017-03-15 17:53秦建华
中国市场 2017年6期
关键词:新材料建筑工程

秦建华

[摘 要]随着社会与经济的飞速发展,建筑业也随之得到蓬勃发展,建筑材料类型越来越多,相应的施工技术、施工工艺也不断增加,人们对建筑的要求日益提高。建筑工程防水技术区别于以往的建筑技术,易于施工和修复,防水效果更佳。文章从建筑工程新防水材料的类型出发,对建筑工程防水技术的内容及应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防水新技术;新材料

[DOI]10.13939/j.cnki.zgsc.2017.06.077

1 建筑工程新防水材料的类型

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选用新型的防水材料有利于提高建筑防水工程质量,延长建筑使用寿命。现阶段建筑防水材料种类繁多,科学合理地选用防水材料,可保证建筑的防水工程质量,新型防水材料可分为防水卷材、建筑密封材料、防水涂料、刚性防水砂浆,下面分别对这四大类防水材料进行介绍。

1.1 防水卷材

防水卷材是一种新型的防水材料,可分为高聚物改性沥青卷材、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前者在建筑工程上得到广泛应用,高聚物改性沥青卷材的主要功能是增强沥青耐高温特性,有利于提高沥青强度、沥青延度、卷材耐老化性能、低温弹性,使原有的施工方式得到创新,卷材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合成高分子卷材具有强度大、延伸率高的特点,其高低温性能较好,相较于原有的防水材料齐弹性与耐久性也比较高,运用单层冷粘法施工方式,适用于各种施工条件,有助于建筑防水工程质量的提升。

1.2 防水涂料

防水涂料在投入使用前,是一种可流动且黏稠的液体,对建筑外部及内部进行无接缝粉刷后,就会自然硬化在建筑表面形成一层防水效果佳的涂膜,保证建筑防水工程质量。防水涂料具有防水效果好、黏结强度高、施工速度快、温度适应性良好、易维修的特性,并且其特性均优于防水卷材。现阶段防水涂料可分為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丙烯酸酯类防水涂料、聚氨酯防水涂料、无机型防水涂料等,其中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挥发性高,经空气挥发后就会形成无缝隙的硬化防水层,可分为I型、Ⅱ型这两类,I型的主要组成物是聚合物乳液,加比例极小的无机活性粉料,将其混合后投入使用,待硬化后会在形成一层柔性涂膜。Ⅱ型的主要组成物是无机活性粉料,加比例极小的聚合物乳液涂料,将其混合后投入使用,待硬化后会在形成一层弹性水泥涂膜。

丙烯酸酯类防水涂料常用于建筑外部的防水面,能够适应任何自然气候,因此,在建筑暴露处得到大量使用。聚氨酯防水涂料可反应硬化,待其硬化后形成一层复合涂膜,此涂膜具有性能好、强度高、延伸率与弹性大的特点,密封性十足,但由于其中物质毒副效果明显,在建筑使用的过程中,应选用无毒、低毒溶剂,并对其用量进行严格控制。防水涂料应用范围较广,可在墙面防水、地下防水工程、屋面防水层中得到使用,还可用于防水卷材的添加材料,防水工程的后期维修也可使用。

1.3 建筑密封材料

建筑密封材料常用于处理建筑物缝隙的密封,此种材料具有一定的变形性能,不断加强其密封效果,使缝隙处于反复受力的影响下仍能保持密封状态。密封材料可分为硅酮密封膏、丙烯酸酯密封膏、聚氨酯密封膏、聚硫密封膏这四类,

其中硅酮密封膏黏结性好,能够适应任何自然气候,硅酮密封膏还可分为级别不等的拉伸模量产品,可由于建筑多种位置的缝隙密封,在建筑工程中得到大量的使用,玻璃胶属于硅酮密封膏的一种,具有室温固化、单给分、高模量的特性,常用于门、窗的玻璃黏结与密封。聚氨酯密封膏可分为单组分聚氨酯与双组分聚氨酯密封膏,此种密封膏具有延伸率大、变形力与强度高、弹性强等优点,适用于建筑中非外露位置。

丙烯酸酯密封膏是硬化材料的一种,属于单组分型室温固化材料,适用于含水量较高的基面,温度超过五摄氏度就可投入使用,此种密封膏具有价格适宜、密封性高、黏结性强的优点,在建筑的外墙板缝密封中得到应用,在修复含水周期长的建筑部位时,要求此种密封膏耐水性应超过百分之八十。聚硫密封膏具有良好的黏结性、耐老化性、耐油性、水密性、气密性,但价格相对较高,根据实际的建筑工程密封位置的特点、要求出发,选择最佳的密封材料。

1.4 刚性防水砂浆

刚性防水砂浆由防水混凝土、防水砂浆混合而成,将两种材料进行科学配比后,使其防水性、抗渗性得到提升,其中防水砂浆常用在迎水面、水面防水施工中。刚性防水砂浆适用于屋面、地下、外墙的防水工程中,其施工工艺要求较高,可表现在对水泥、砂、防水剂的质量及其使用参数的控制上,还需进一步管理施工质量与基层处理。

2 建筑工程防水技术的内容及应用

新型建筑工程防水技术是指新防水材料、新防水设计、新施工技术、新管理模式等应用与推广的一系列综合技术,防水工程是建筑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与建筑工程的使用质量与使用寿命息息相关,是保障建筑各项使用功能的基础。在实际的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从防水工程的特点出发,选用合适的防水材料,其相应的施工技术也应作出调整,按照防排结合综合治理的根本性原则,使新防水技术与施工工艺水平得到提升,从设计到选材,再由施工到管理一步不落,进一步实现建筑防水工程质量的提高。

2.1 防水设计

建筑工程的防水设计应从实际的建筑防水特点与要求出发,根据建筑防水工程位置的不同,将其分成多个分项工程,其中包括地下防水工程、屋面防水工程、厕浴间防水工程、外墙墙面防水工程、板缝防水密封工程等。建筑工程防水设计应考虑到工程防水要求,是否符合国家规定,当设计者在对建筑防水工程进行设计的时候,首先考虑到建筑的重要性,依据建筑的使用功能、防水年限、使用年限等制定相应的防水要求,设计防水构造图。设计防水工程还应考虑到建筑所在的地域、自然等因素,合理选取防水方案,由于建筑工程所在的地质、水文、气候、建筑结构等因素都会对整体工程质量造成影响,设计者应考虑到建筑建设的主次,选择最佳的防水方案,保证建筑工程的防水效果。设计者在设计时应考虑到建筑结构的特性,注重其与重点防水位置的结合,按照设计要求来严格执行防水工程的设计,贯彻落实防排结合的处理原则,注重防水层的整体性于结构的结合、其节点构造部位的防水能力、多道防水设防,选用适合的防水材料,运用最佳的施工方式,制定出适宜的施工方案。

2.2 合理施工是防水工程成功的关键

施工的好坏与防水工程质量有着直接的作用,新防水材料的使用离不开新施工技术与新工艺,施工是决定防水工程质量好坏的关键。按照可靠的防水施工方案,严格执行防水工程施工,坚持防排结合的基础原则,保证施工质量与效率。首先设计出科学可行的施工方案,这是施工的首要依据,一切施工活动围绕着施工方案执行,按照防水工程的设计要求,考虑到实际的施工现场环境、施工季节、施工要求,对施工要求与进度进行综合性分析,保证制订最适宜的施工方案与施工计划。

2.3 加强防水工程的维护管理

为了保证防水工程的使用期限,在防水工程完成后对其进行养护管理,减少对防水工程的损伤,加强维护管理。一旦防水层出现损坏,就要及时对其作修补处理,并对其出现损坏的原因进行分析,进一步预测防水层的损坏程度,制定科学有效的维修养护对策,尽量避免出现更大的损失,减少建筑防水工程的建设成本,延长防水工程的使用周期。

3 结 论

综上所述,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深入,建筑工程需求日益增加,建筑材料种类及其施工技术、工艺不断地推陈出新,建筑工程防水材料类型逐渐增加,相应的施工技术与工艺也随之完善。现阶段建筑工程新材料、新技术处于起步阶段,不适应目前整体的建筑技术发展,同样也不利于建筑工程质量与效率的提高,本文对建筑工程防水材料及其技术作出了探讨,以便实现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与推广,保证工程质量,实现建筑使用周期的延长。

参考文献:

[1]程华.浅谈建筑工程防水技术[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3).

[2]成玥.建筑工程防水技术及新材料的应用[J].门窗,2013(2).

[3]白金光.浅析建筑工程防水技术[J].青春岁月,2011(4).

猜你喜欢
新材料建筑工程
园林艺术中新技术以及新材料的应用
浅析材料在绘画中意义
建筑节能新材料应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