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发呼情止乎礼”到“发呼欲止乎惧”

2017-03-14 16:35穆艳杰张峰铭
关键词:存在物本性肉体

穆艳杰,张峰铭

(吉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

从“发呼情止乎礼”到“发呼欲止乎惧”

穆艳杰,张峰铭

(吉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

人的本质或本性到底是什么?这是一个古老而又常新的话题,这一千古之谜一直激励古今中外的哲人们上下而求索。尽管始终没有获得明确一致的解答,但哲人们都或隐或显地感悟到人是一种悖论性的存在,即人是具有双重本性的特殊存在物。人作为自然界长期进化发展的产物,人首先具有自然属性,人作为肉体存在物,永远无法摆脱自然属性的羁绊;但人同时又具有超自然的道德、精神和社会属性,从而使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人的道德、精神、社会属性使人能够自觉遵循道德、礼教等社会规范,而人的自然属性和本能欲望,又使人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破坏社会道德规范。因此为了使社会更加规范、和谐,还需要对人的自然本性加以法律外在强制与约束。

双重本性;自然属性;社会属性

一、人是一种悖论性存在

一个遥远而古老的希腊神话——“斯芬克斯之谜”的诞生,第一次给人类提出了一个“认识你自己”和“我是谁”艰深课题,这一课题一直困扰着古今中外的哲学家和思想家,这个看似简单实则是最为复杂的问题,一是由于人性本身的复杂性,二是由于认识把握人性方式的复杂性。人及其人性问题始终是哲学探讨的核心主题,已故的高清海教授曾经提出“哲学的秘密在于人”,“人的秘密在于哲学”,应该说高清海教授已把人与哲学的密切关联性说得非常明白透彻了。

古今中外的哲学和哲人们对人的本性与本质进行了孜孜不倦苦苦求索,他们都有深切的感悟和体会,都或隐或显地感悟到人是一种悖论性存在,人是具有双重本性的特殊存在物。人作为自然界长期进化发展的产物,首先是一种自然存在物,作为肉体存在的人,永远无法摆脱自然本性的羁绊。但作为人他又不满足于自然本性的存在,他要超越这种自然本性,而成为具有精神性、道德性、神性、灵魂性的社会存在物。因此,人就“不仅仅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是人的自然存在物,也就是说,是为自身而存在着的存在物,因而是类存在物”[1]169。这就说明人不是一个单纯的自然存在物,而是有意识、有灵魂、有精神、有理性的、有自觉创造性的存在物。对此,西方哲学家罗素说:“在柏拉图的著作中可以找到灵魂与肉体的二元对立,这一理论曾被新柏拉图主义者所强调,它不但在圣保罗的著作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支配了公元四世纪和五世纪的基督教禁欲主义。”[2]378《圣经》记载,圣保罗悲叹道:“我真苦啊,谁能救我脱离这使我死亡的肉体呢?……我自己只能在心灵上服从上帝的法律,我的肉体却只能使我服从罪的法则。”[3]2圣·奥古斯汀在《忏悔录》中写道,“我扪心自问,‘你是谁’我自己答道,‘我是人’。有灵魂肉体听我驱使,一显于外,一藏于内。”“从亲身的体验,我领会到了,‘肉体与精神相争,精神与肉体相争’的意义,我正处于双重的战争之中……”[3]2。以上是中世纪的哲人们对人存在的二重性即人性悖论性的深刻感悟和体认。

近代的思想家和哲学家对人性的悖论性也有深刻的领悟与反省。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曾说:“有两种东西,我愈时常,愈反复地加以思索,它们就给人心灌注了时时在翻新,有加无已的赞叹和敬畏,头上的星空和内心的道德法则。”[4]164即人们所说的“头顶灿烂星空,心中有道德法庭”。在此,康德实际上是指外在的自然与内在精神的关系,亦即“自然律”与“道德律”的关系问题。将其内化为人的二重性问题,即人的自然、肉体本性与人的道德、精神属性的关系。作为人道德、精神层面需要遵循道德法则的要求;作为人的自然、肉体层面需要遵循自然法则的要求。黑格尔说“人首先作为自然物而存在,其次,还为自己而存在,关照自己、思考自己,只有通过这种自为的存在,人才是心灵”[5]38。哲学家叔本华说:“生命呈现两种状态,那就是外在或客观、内在或主观,痛苦与厌倦在两状态里都是对立的,所以,生命本身可以说是在剧烈的痛苦与厌倦二端中摆动”[6]14按照叔本华的理解,人是具有双重本性的存在,人首先是一个肉体存在物,具有自然本性和物质欲求,当人们的物质欲求不能得到满足时,人就会感觉痛苦;而一旦人们的物质欲求得到全部满足时,人们的精神又会感到空虚与厌倦,又想摆脱这种厌倦无聊的状态,人生就会像钟摆一样在痛苦与厌倦之间来回地摆动着,在矛盾与困惑中挣扎着。雅斯贝尔斯也说:“由于人将自己分为灵与肉、理性与感性、人与物、责任与喜好、存有与现象、行动与思想、实际所为与行事本意等,他的见解也跟着有不同的意义。关键在于人总是要和自己作对,人的存在不可能没有这种人格上的分裂。但是,他并不满意这种分裂状态。他克服这种分裂的方法,他超越这种分裂所有的方式,在于显示出他对于自身的了解”[7]147。

中国传统哲学对人性的二重性及悖论性也有深刻的感悟与体察。《易传》曰:“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有的学者对此理解为,这里所说的“形”不是指外在的客观世界,而是指人的躯体,所谓的形而上或形而下,不是代表外在的自然界与内在的精神世界,而是代表生命的动向和人的意向性追求,“往上升越的路,就是道的路,往下凝聚的路,就是器的路,故一成道,一成器”[8]3-4。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与精神价值,就是对道的眷恋,就是形而上;追求感官快乐和物质欲求的满足,就是对器的追逐,就是形而下。无论如何划分和理解“道”与“器”、“形而上”与“形而下”的分界,它都反映与折射着人的生命的自然性与超自然性,肉体性与灵魂性的二元对立。在《老子》中还说“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也”。其意是说,我之所以有痛苦,是因为我有自然本性和物质欲求,如果没有了自然本性和物质欲求,也就不会有痛苦了。《老子》还进一步区分了“有执”与“无执”、“有欲”与“无欲”、“有为”与“无为”。《庄子》则提出了“有待”与“无待”、“形”与“心”、“物”与“道”的问题。魏晋玄学提出了“有无之辨”、“自然与名教之辨”。宋明理学更进一步提出了“天理”与“人欲”之辨。这些问题的提出,都是根源于人的自然性与超自然性,物质性与精神性、肉体性与灵魂性的二元对立。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人存在的二重化也有深刻把握与理解,青年马克思在中学作文中就曾提出:精神与物质、灵魂与肉体、理想与现实、本能与意识的对立与冲突问题,我们的一生不过是“一场精神原则和肉体原则之间的不幸斗争。”他在给父亲的信中还提出:“现有的东西”与“应有的东西”,“肉体本性”与“精神本性”之间的对立问题。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既把人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人首先是一个自然存在物,同时又把人看作是超自然的社会存在物。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草稿)中,还明确写道:“人双重地存在着,主观上作为它自身存在着,客观上又存在于自己生存的这些自然无机条件之中”[1]491。

综上可知,古往今来的哲学家和思想家对人性的二重性和悖论性都有不同程度的理解与把握,他们分别从不同的视角,用不同的方式,以不同的话语概括和揭示了人的悖论性。人就是一个自然性与超自然性、物质与精神、灵魂与肉体相统一的双重本性的存在。

二、道德本位的社会——“发呼情,止乎礼”

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中华民族的文化丰富而灿烂。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经过几千年的创造、发展、传承、融合、批判使其博大而精深,这其中包括风俗习惯、道德礼仪、法律观念、宗教信仰、国家制度等等,也就是小到黎民百姓的日常生活,大到治理国家大政方针无不涉及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这些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相互砥砺、相互批判、相互借鉴、相互磨合,逐渐形成了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派;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学说;以管仲、商鞅、韩非子为代表的法家学说。在这些学派的相互批判、相互融合的过程中,儒家学派逐渐脱颖而出,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学派和思想学术界的主流话语,同时儒家的思想学说还受到统治阶级的高度重视,并使其成为官方的合法性话语和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成为统治阶级制定方针政策的思想理论基础。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爱”思想,以“仁、义、礼、智、信”、“三纲五常”等孝悌、仁义性善、尊卑、长幼等思想为价值观的儒家思想,最适合于统治阶级用来教化民众。在儒家思想中政治上实施“仁政”、道德方面提倡“礼乐”、为人处世方法提倡“中庸”。儒家思想对于政治统治主要是“德治”,其主要表现就是提倡施仁政,反暴政,主张大德小刑、德主刑辅、省刑赋薄。董仲舒说“天道之大者在阴阳。阳为德,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是故阳常居大夏,而以生育养长为事;阴常居大冬,而积于空虚不用之处。以此见之任德不任刑也”[9]178。在儒家思想当中,道德礼仪是社会中不仅每个人所要遵守的最高的思想行为规范,也是统治者治理国家的重要思想武器。治理国家必须要以“德治”为本,也就是说,传统社会是一个道德本位的社会。在自然经济为基础的传统社会中,道德高于法律。孔子说“安上治民莫善于礼”,“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10]13。孔子认为要“以德化民”,用纲常伦理来教化和开导百姓,比用法律和刑罚来惩治百姓会更容易让人们接受,因为他认为人们本性是善良的,每个人都具有潜在的道德意识,有分辨是非的能力,这样他们会心悦诚服的遵守法律,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来教育和消除人们的犯罪心理。司马迁曾这样说“夫礼禁未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后;法之所为用者易见,而礼之所为禁者难知”[11]757。

传统社会强调以德治国,传统文化重视道德礼仪,传统社会的特征就是“以德为本”。传统社会重视道德礼仪,坚持以德治国的方略即“发呼情,止乎礼”,其经济基础是传统的自然经济。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传统社会,由于生产力不发达,经济效率低效滞缓,物质极端匮乏,无论人们怎样渴求和追逐物质利益,现实很难满足人们的基本物质需要。由于受客观物质条件的制约,人们自然物质欲求长期受到压抑,人们对物质利益占有与贪欲便逐渐萎缩,于是,人们便把主要精力和兴趣转向追求道德人格的自我完善,即所谓的穷则独善其身。中国传统社会知识分子的价值观是,“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再次立言”。追求人格完善,成为道德楷模,是知识分子首选的价值目标。

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熏陶,儒家思想文化已经根深蒂固地植入到每一个中国人的内心深处,中华民族是一个礼仪之邦,大多数人都能自觉遵守法律规范,践行道德礼仪。因此,面对着传统思想文化主张的理政以德、以德化民、以礼教民的思想,对一般民众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齐之以礼,重在培养和教化民众的自觉的道德自律意识,使民众自觉遵守法律及各种德道礼仪规范。

传统社会坚持以德为本,重视道德礼仪教化,其人性基础就是传统文化中的“性善论”。例如,在《孟子·告子上》中孟子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实际情况是人性中既有善良美好的一面,也有丑陋恶劣的一面,即所谓的“性恶论”。因为,人本来就是一种悖论性的存在,同时具有善良与邪恶的本性,在以德为本的社会中,将人性中亮丽、高尚、善良的方面,即人的道德、精神、社会、价值属性的方面最大限度地加以张扬,而将人性中比较恶劣和丑陋的一面暂时遮蔽起来了。人生活在这样社会环境中,从主观方面人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自己的个人私欲通过法律、道德、伦理等社会规范加以约束,将其限定在一个合情、合理、合法的范围内,从客观方面来说,由于传统的自然经济社会,生产力不发达,物质产品极端匮乏,人们的物质欲求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在现实生活中过着一种禁欲主义的生活。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可能实现的最大理想不是物资利益的最大化,而是理想人格的完善,所以古人讲“吾日三省吾身”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以,在传统的道德本位的社会中,主要是依靠道德礼仪来规范人们的思想行为,基本就能保证社会的安定有序。所以,在传统道德本位的社会中,人们的情感欲求只需通过道德礼仪即可加以有效约束,法律的外在强制则退居到次要地位。所以,人们才说“发呼情,止乎礼”,因为道德礼仪足以约束人们的行为规范。

三、利益本位的社会——“发呼欲,止乎惧”

历史的车轮不断向前,当今世界正处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之中,国际形势风云变幻,世界格局正处在动荡变革之中。面对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化的冲击,中国社会也在转型变革过程之中,当下中国正在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由自然经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之中。现代社会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社会。市场经济是一种法制经济,市场经济是一种平庸经济,市场经济是一种竞争的经济,市场经济又是利益至上的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个人都不再是传统社会中“理性道德人”,而是“理性经济人”。每个人都想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因为市场经济不是理想主义的经济,也不是浪漫主义的经济,市场经济是以承认每个人的平庸和现实利益为前提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要你不触犯国家法律,不侵害他人利益,每个人都可以堂而皇之地去追求和实现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而不必担心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和自己道德良心的责备。市场经济是能力本位,利益至上,自由竞争的经济体制,它给每个人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提供广阔的舞台,它也最大限度地调动和激发了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也把传统社会中被遮蔽的人的自私贪婪的本性激发出来了,人性中恶劣的一面,但也是最本真、最牢固的一面,最大限度被刺激起来了。于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些人为了实现个人或集团利益的最大化,便疯狂地、肆无忌惮地追求个人物质利益,其结果,必然导致社会和市场的混乱无序,在物质利益的驱使下,道德伦理、礼仪教养对人们已经丧失应有的约束力,仅仅依靠“发呼情,止乎礼”,已经显得苍白无力了,而必须代之以“发呼欲,止乎惧”,即必须通过法律的外在强制,才能对人们思想行为加以有效的规范和约束。

在现代市场经济为基础的社会中,主要是通过外在的法律对人们行为加以约束和规范,即必须是“发呼欲,止乎惧”。从“发呼情,止乎礼”到“发呼欲,止乎惧”的变化,是因为经济方式由自然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个人都可以最大限度地、堂而皇之地追求和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它把蕴藏在个人内在的潜力最大限度地挖掘出来了,把人们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最大限度调动起来了,全部投入经济发展与利益追逐之中。市场经济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个人的物质欲求都能得到充分的满足。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物质财富的丰富为每个人追求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提供充分的物质条件,使人们陷入了“丰饶中的纵欲无度”。但人们的欲望是没有止境的,正如古语所说的欲壑难填。这种拼命追求占有物质利益的结果使人们掉进异化消费的陷阱。人类的消费超出了生产、生活需要的合理范畴,消费的内容再不是单纯的对物的需求,而更多的是以物为载体的对欲望的需求,“一种永不满足、永无止境的‘欲求消费’就是异化消费。”[12]48“消费在本质上是人为刺激起来的幻想的满足,是一种与我们的真实自我相异化的虚幻活动”[13]134。阿格尔更尖锐地指出:“异化消费是指人们为补偿自己那种单调乏味的、非创造性的且常常是报酬不足的劳动而致力于获得商品的一种现象。”[14]494为了满足这种永远无法满足的物质欲求,人们必然不择手段地、疯狂地追求物质利益,其结果,必然导致市场经济秩序的混乱,乃至整个社会的混乱无序。一些企业和个人为了自己的眼前和局部利益,不惜损害和破坏人们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有些污染企业为了减少生产成本,本来安装了治污排污设备,但这些设备平时并不启用,只是为了应付检查之用。将污水随意排入江河湖泊,或用高压泵强行注入地下,结果导致江河湖泊和地下水的严重污染。将治理污染的费用转嫁给社会或子孙后代,将成本外部化。还有毒奶粉、毒胶囊、假羊肉、假酒、假烟等事件更是屡见不鲜。面对市场经济发展引发的各种社会乱象,仅仅依靠思想政治教育、道德礼教的约束与限制已经无济于事了。要想从根本上整治和解决这种混乱无序的状况,必须使用法律手段进行外在的强制。

市场经济是契约和法制经济,市场经济是能力本位或利益至上的经济体制,必须实行法律的外在强制的人性基础是,因为人是具有双重本性的存在,趋利避害、趋乐避苦、贪图安逸、追逐物质利益是人的自然本性,而人的自然本性与人的道德、精神、理想、价值等社会属性相比,其根基更加牢固可靠,无须后天学习、教化和训练,只要其存在条件和生存的土养一旦具备,它就会得到张扬和扩展,甚至会把人的道德、精神、理想、价值等社会属性所遮蔽。市场经济恰恰是以承认人的平庸为前提的,市场经济崇尚竞争,利益至上,在此前提下每个人都可以最大限度地追逐实现自己的最大利益。也就说是市场经济为人的自然本性的张扬提供了丰厚土养,人的自然本性就像打开了的“潘多拉盒子”,魔鬼一旦释放出来,就会一发不可收拾。关于人的自私贪婪本性问题,有股神之称的巴菲特曾经公开承认他自己的贪婪。他的炒股原则是“别人贪婪时恐惧,别人恐惧时贪婪”,他的这一原则,不仅是公开承认自己贪婪,同时也道出了他的竞争对手同样贪婪,区别只在于是何时贪婪。贪婪既是人的自然本性,更是资本和市场经济的本性。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援引英国工会活动家邓宁《工联和罢工》中的一段话:“资本害怕没有利润或利润太少,就像自然界害怕真空一样。一旦有了适当的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如果有10%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由此可见,人们从贪婪的自然本性出发,为了达到自己获取占有物质财富的目的,必然会采取各种方式与手段,甚至不惜践踏人间的道德、法律规范,使整个社会陷入一种混乱与无序之中。所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坚持利益至上原则的前提下,为了使社会正常运转和规范有序,就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坚持依法治国,用法律的手段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外在的强制与约束,即“发呼欲,必须止呼惧”。

当下中国正处在现代化发展的中期,市场经济体制已经确立,但体制还不够完善,机制还不够健全,还存在一些漏洞和盲点。而西方发达国家已经有几百年的现代化历史,市场经济体制比较完善和健全,人们的文明化程度、遵纪守法意识相对而然,比我们的国民更高一筹,这是一个不争的现实。面对中国现实国情与实际,我们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不能盲目效仿西方。我们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坚持以法治为主,德法兼治的原则。对那些违法乱纪的行为,必须加以法律的严惩,加大违法乱纪的代价,使其不敢轻易触碰法律这根红线。正如反腐倡廉所讲的要做到不能贪,不敢贪和不想贪。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 [英]罗素.西方哲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

[3] 何中华.哲学:走向本体澄明之境[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

[4] [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0.

[5] [德]黑格尔.美学:第1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6] [德]叔本华.人生的智慧[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

[7] [德]雅斯贝尔斯.当代的精神处境[M].北京:三联书店,1992.

[8] 王邦雄.老子的哲学[M].台北:台湾东大图书公司,1983.

[9] 彭林,黄朴民.中国思想史参考资料集——先秦至魏晋南北朝卷[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10] 孔子.论语[M].张燕婴,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

[11] 司马迁.中国古典名著普及文库:史记[M].北京:崇文书局,2010.

[12] [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

[13] [美]埃利希·弗洛姆.健全的社会[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88.

[14] [加]本·阿格尔.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M].慎之,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责任编辑:哲 文]

From “Starting from Emotion and Ending in Politeness” to “Starting from Desires and Ending in Fear”

MU Yan-jie,ZHANG Feng-ming

(College of Marxism,Jilin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12,China)

What is human essence or nature? This is an ancient and ever new topic which has inspired the ancient and modern,Chinese and foreign philosophers to explore.Although it has never got consistent answers,but philosophers implicitly or explicitly feel that human is a paradoxical existence which is a special existence of dual nature.As a natural long-term development product of evolution,the human firstly has the natural properties,a physical existence that will never be able to escape the fetters of natural property.But at the same time the human has supernatural moral,spiritual and social attributes which enable people to conscientiously abide by the moral and ethical code and other social norms,which make the human become the true sense.The human’s natural properties and instinct desire make people always consciously or unconsciously damage the social ethics.So in order to make the society more order and specification and harmony,also need the legal force as external constraints to constraint the nature property.

The Dual Nature;Natural Property;Social Attribute

10.16164/j.cnki.22-1062/c.2017.02.018

2016-08-10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研究专项工程项目(16ZZD032)。

穆艳杰(1959-),男,内蒙古通辽人,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峰铭(1989-),男,吉林长春人,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B089.3

A

1001-6201(2017)02-0103-05

猜你喜欢
存在物本性肉体
最有思想的句子
我的诗
珍妮·萨维尔
保持本性方能异彩纷呈
生 活
从肉体之欢到灵魂之爱——中国古代爱情小说的三大里程碑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人的本质理论的探析
“对象性存在”的三重规定性及其意义*
论现象学时空的实践本性
本性最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