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术后患者ICU护理要点及措施

2017-03-14 11:36:29韩美玲王梅花张国芹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江苏南通226006
当代临床医刊 2017年4期
关键词:脑血管病脑出血血压

韩美玲 王梅花 张国芹(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江苏南通226006)

脑出血术后患者ICU护理要点及措施

韩美玲 王梅花 张国芹
(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江苏南通226006)

目的探讨ICU脑出血患者术后护理的要点与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ICU脑出血30例患者的护理措施与方法进行总结。结果30例脑出血术后患者经过系统的、流程化的护理,并发症得到有效控制,患者机体功能恢复良好,大大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结论对脑出血术后患者注重生命体征监测,注意呼吸道护理、并发症护理、控制高血压降低颅内压、引流及拔管护理等操作,可以有效提高脑出血的临床治愈率,减少后遗症,降低致残率。

脑出血;ICU;护理

脑出血又称脑溢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的自发性出血,病因多样,绝大多数是高血压小动脉硬化的血管破裂引起,也称为高血压性脑出血。脑出血是中老年人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病,病死率和致残率都很高,是我国脑血管病中死亡率最高的临床类型。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最终目的是清除血肿,减轻脑组织受压,尽最大努力保证神经功能,减少或防止脑出血后一系列继发性病理变化,故术后护理显得尤为重要。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ICU收治了脑出血患者30例,将其其护理措施及方法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ICU脑出血住院患者30例,所有患者经CT或MRI确诊,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的标准《各类脑血管病诊断标准要点》中关于高血压脑出血的诊断标准。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46~79岁,平均年龄(65.4±1.3)岁。30例脑出血患者均行手术治疗,且术后行ICU内监测与护理。

1.2 护理方法

1.2.1 体征监测观察脑出血患者的呼吸、脉搏、神志及瞳孔的变化,神志是判断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病情变化及临床治疗效果的重要依据之一。昏迷加重的患者,往往会出现血压升高、脉搏加快、呼吸不规则、病侧瞳孔散大或对光反射消失等症状,这提示脑出血患者可能出现脑疝,随时有生命危险,需要立即报告医生并紧急处理。如果患者各种反射消失则提示患者病情进一步加重。如果患者双侧瞳孔散大则提示病情危急[1]。

1.2.2 呼吸道护理脑出血患者发病时有误吸的风险,治疗过程中,因咽喉部水肿、舌后坠及痰黏稠导致呼吸道梗阻的危险,保持呼吸道通畅非常重要。初入院时,及时清除呼吸道内异物,保持头高位,翻身叩背要及时,对于长期昏迷患者或呼吸困难者,及时气管切开。呼吸道护理时动作要轻柔,及时调整室内温度与湿度,保证患者呼吸道湿润。

1.2.3 并发症护理脑出血患者术后会伴有褥疮、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消化道出血、功能性消化道疾病等并发症。褥疮并发症护理时要保证清洁,并定时翻身,并辅以按摩;肺部感染并发症的预防要从保证呼吸道通畅方面来进行,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口腔分泌物,及时清洗各管道,尽量实现无菌化;泌尿系统感染预防需要针对尿失禁等患者尿管进行清洁护理,并监测尿液的颜色,引导患者进行膀胱训练;消化道并发症护理需要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并在饮食上科学护理,制定科学的排便时间表,针对便秘严重的患者行按摩护理[2]。

1.2.4 控制高血压,降低颅内压当血压≥200/ 110mmHg时,在降颅压的同时可慎重平稳血压治疗,使血压维持在略高于发病前水平或180/105mmHg左右,降压药不使用快速制剂,可口服卡托普利、倍他乐克等。急性期后颅内压增高不明显而血压持续升高应进行系统降血压治疗。脑出血后脑水肿48h内达到高峰,维持3~5d后逐渐消退。脑水肿可使颅内压持续增高,并致脑疝,是导致脑出血死亡及功能丧失的主要因素。常用甘露醇、甘油、呋塞米等治疗[3]。

1.2.5 引流及拔管护理术后常规放置引流管患者,应注意引流袋位置,避免过高引起逆流造成颅内感染或过低负压过大导致再出血,引流袋应与床面相平,每天定时检查引流是否通畅并及时更换引流袋,注意引流量、质、色等,操作过程中严格无菌操作,避免感染。正常引流3~4d,无呕吐、高热等症状后可拔管,反之可延长至7d,待症状消失后拔管,拔管时注意有无颅内压增高及局部脑脊液漏,若有异常立即通知医生处理[4]。

1.2.6 饮食护理脑出血患者多半有咀嚼或者吞咽困难,因此,缓慢进食及进水,以喂食流质食物为主,逐步过渡到半流质、普食。如患者无法自主进食需行鼻饲,采用鼻饲供给营养时,每次鼻饲前后都需要用温水冲洗鼻饲管,以保持通畅,每2周更换1次。饮食结构上,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热量及高维生素食物。

2 结果

30例脑出血术后患者经过系统的、流程化的护理并发症得到有效控制,患者机体功能恢复良好,大大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

3 结论

脑出血是一种急危重症,多发生于中老年群体中,严重的会导致患者肢体瘫痪、心理障碍及语言功能丧失等后遗症,也是各种卒中危重疾病中首要的致死因素,对患者生命安全与机体健康威胁极大。对脑出血术后患者注重生命体征监测,注意呼吸道护理、并发症护理、控制高血压降低颅内压、引流及拔管护理等操作,可以有效提高脑出血的临床治愈率,减少后遗症,降低致残率。

[1]蒲成英.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ICU护理措施及方法[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2,4(1):291.

[2]高婷,李晨笛,方敏.脑出血术后ICU内的临床护理分析[J].现代养生,2014,(2):188.

[3]张金玲,张海滨,徐敏.脑出血患者ICU护理措施及方法[J].中国处方药,2014,,12(6):127.

[4]彭思文.110例脑出血患者术后ICU护理观察[J].吉林医学,2014,35(24):5520-5521.

10.3969/j.issn.2095-9559.2017.04.089

2095—9559(2017)04—3310—02

2016-00-00

猜你喜欢
脑血管病脑出血血压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稳住血压过好冬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华人时刊(2018年23期)2018-11-18 16:56:35
血压的形成与降压
解放军健康(2017年5期)2017-08-01 06:27:34
脾切除后伴发脑出血1例并文献复习
脑血管病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相关性分析
纳洛酮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探析
CT全脑灌注成像在脑血管病变中的临床价值
中外医疗(2015年16期)2016-01-04 06:51:50
超声扫描心脑血管治疗仪治疗急性脑血管病50例
哈尔滨医药(2015年5期)2015-12-01 03:58:09
益气祛瘀丸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