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例腮腺区肿物临床分析

2017-03-14 11:36:29李丽李鹏媛石嘴山市平罗县人民医院宁夏石嘴山753400
当代临床医刊 2017年4期
关键词:腮腺面神经肿物

李丽 李鹏媛(石嘴山市平罗县人民医院,宁夏石嘴山753400)

76例腮腺区肿物临床分析

李丽 李鹏媛
(石嘴山市平罗县人民医院,宁夏石嘴山753400)

目的总结腮腺区肿物在本地区发病情况、构成特点、相关临床检查及治疗方案。方法对我院近10年间收治的经外科手术治疗的腮腺区肿物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地区腮腺区肿物高发年龄段为35-70岁,发病率男女性别比为1:1.2,良恶性之比为8.5:1,肿瘤与非瘤性肿物之比为19:1。良性肿瘤中多形性腺瘤发病率居首位,而恶性肿瘤中以粘液表皮样癌发病率居首位,占总病例数的6%,非瘤性肿物占总病例数的5%,术后病检回报为腮腺导管囊肿及结核性肉芽肿等。

结论腮腺区肿物多为瘤性肿物,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术前正确诊断对治疗方法的选择有重要指导意义。

腮腺区;肿物;临床检查;治疗学

本文对近10年本地区腮腺区肿物发病情况、构成特点、性别分布以及相关检查和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来源于我院近10年收治的经外科手术治疗的腮腺区肿物病例资料。本组腮腺区肿物病例76例,男性患者34例,女性患者42例,男女性别之比为1:1.2,良性肿物68例,其中多形性腺瘤36例,占总病例数的47%,腺淋巴瘤18例,占总病例数的23.6%,脂肪瘤2例,占总病例数2%,淋巴上皮瘤2例,占总病例数2%,淋巴囊腺瘤4例,占总病例数5%,肌上皮瘤2例,占总病例数2%,良性肿物中非瘤性肿物4例,其中结核性肉芽肿2例,占总病例数2%,腮腺导管囊肿2例,占总病例数2%,恶性肿瘤8例,其中粘液表皮样癌5例,占总病例数6%,腺样囊性癌3例,占总病例数4%。良恶性肿物之比为8.5:1,肿瘤与非瘤性肿物之比为19:1,良性肿瘤中多形性腺瘤发病率居首位,恶性肿瘤中粘液表皮样癌发病率居首位。本组病例均经术后病理证实。

病人发现肿物至就诊时间长短不一,最长20年,最短3天,平均2年。临床表现多为腮腺区无痛性肿物,一般与皮肤无粘连,大小不等,活动度尚可,形态可不规则,与周围组织界限尚清,肿物多位于耳垂下或耳屏前方,合并疼痛及腮腺上极肿物,术后病检回报多为恶性,部分病例为瘤性病变合并感染。

术前除进行全身麻醉前常规检查外,主要进行腮腺区B超、增强CT及MRI检查以了解肿物性质、边界、密度、大小、形态、与腮腺关系及邻近组织受累情况。

1.2 治疗方法腮腺肿物摘除采用全身麻醉,患者取仰卧位,全麻插管满意后肩下垫枕,头偏向健侧,患侧耳向上,常规消毒、铺巾,取耳前至下颌下切口,上起耳轮脚前,沿耳屏前向下绕过耳垂向后至乳突尖前缘,再向前下到下颌角下3cm向前至下颌下中部。切开皮肤、皮下、颈阔肌,在颈阔肌下向前上分离肌皮瓣至咬肌前缘,找到腮腺前缘,沿面神经走形平面钝性分离面神经浅叶与深叶,并解剖面神经各支,在耳垂下缘至上唇唇红上缘和鼻翼下缘连线中点之间的连线中间1/3处找到腮腺导管,在其上下方找到面神经上、下颊支,沿下颊支向面神经主干方向分离,找到面神经颈面支主干,再找到面神经下颌缘支、颈支,予以分离,在腮腺上缘和前上缘处找到面神经颧支和颞支,向主干方向分离找到颞面干,肿物位于腮腺浅叶者采用保留面神经的腮腺浅叶及肿物摘除加面神经解剖术,肿物累及腮腺深叶者行全腮腺及肿物摘除加面神经解剖术,若考虑肿物恶性可能性大,则根据病情决定是否保留面神经和扩大切除,术后辅以放疗。

2 结果

本组病例均经外科手术治疗,术后暂时性面瘫21例,经局部针灸理疗及营养神经治疗2月到半年均恢复正常。因术中切除面神经致永久性面瘫1例。耳颞神经综合征2例。本组病例术后随访2年无复发。

3 讨论

由于腮腺区解剖结构特殊,若处理不当,肿物可能复发并有可能造成面神经受损,出现面瘫症状,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且腮腺肿瘤术后复发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第一次手术切除不彻底,使肿瘤部分残留或瘤细胞扩散与植入,因此,首次手术是彻底治愈的关键。术式的选择非常重要,术前主要通过腮腺区B超、增强CT及MRI检查来判断肿物性质、边界、密度、大小、形态、周围组织受累情况,结合患者病史、症状、体征来初步拟定手术方案。术前一般不主张活检,防止瘤细胞扩散与植入。良性肿物一般采用腮腺浅叶或全叶及肿物摘除加面神经解剖术。恶性肿瘤中未侵及面神经的低度恶性肿瘤与良性肿瘤采用相同的术式,但考虑高度恶性肿瘤常切除同侧面神经,甚至同期行颈淋巴结清扫术。

综上所述,腮腺肿物生物学特性复杂,各有其发病特点,腮腺区B超、增强CT及MRI检查在腮腺肿物诊断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结合病史、症状、体征可为病变提供较为有效的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依据,对术式的选择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0.3969/j.issn.2095-9559.2017.04.067

2095—9559(2017)04—3278—01

2016-06-12

猜你喜欢
腮腺面神经肿物
浮针治疗面神经麻痹的研究进展
乳腺肿物的超声自动容积成像与增强磁共振诊断对比分析
带你了解卵巢肿物
幸福家庭(2021年1期)2021-03-08 12:31:51
腮腺木村病的DWI和动态增强MR表现
超声检查对腮腺肿大的诊断价值
腮腺脂肪瘤: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蒙西医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观察
高龄患者结肠癌伴右肝肿物的诊治探讨
面神经麻痹80例的护理干预体会
综合方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53例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