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那地那人

2017-03-14 01:13李晨章炘炎
军工文化 2017年1期
关键词:医务室兵工厂株洲

李晨+章炘炎

中国航发南方办公大楼的前坪竖立着一尊铜像。铜像的体态并不算魁梧,但眼睛却格外有神。铜制材料的映衬下,每当阳光扫过,都会留下光芒。目光的方向,是公司的厂大门和钟楼,全厂职工每天都会从这里经过,他就这样默默守护着“南方人”的春夏秋冬。

吴运铎,是“中国的保尔”,是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100位英雄模范人物之一,是我国军兵工事业的创始者,更是将“南方”孕育的第一任厂长。在跟株洲结缘的短短几个月中,他带领着第一代“南方人”,在一片荒芜地土地上开垦出新中国军工魂的同时,也把不懈追求的信仰,撒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热土上。

在艰难中前行

吴运铎与株洲,似乎冥冥之中有一种缘分。解放战争后,新中国各项建设如火如荼。1950年5月,为全面提升国防能力,位于株洲的原国民党十一兵工厂更名为株洲兵工厂,负责为部队提供迫击炮等新式武器。

同期的某天,一架从苏联驶来的飞机落地,“枪炮大王”吴运铎走出了机舱。这位为部队研制出多种子弹、地雷和枪械,过程中被炸伤过左腿和左眼的英雄,在国外经过短暂治疗后又踏上了新的征程。而他的第一站,就是株洲——他成为了“282”厂以及后来航空企业“331”厂的第一任厂长。

百废待兴,创业并非易事。由于国民党在撤出前转移走了大部分设备,并对厂房大肆破坏,刚抵达株洲时,除了几栋一字形厂房,就是十几门锈蚀斑斑的山炮和一堆废弃的炮弹,军工厂位置偏僻,居住、交通条件并不发达,曾有老军工人如此回忆,当时是“吃饭缺食堂、解手缺茅房、喝的是塘泥巴水,走的是稀泥浆路”。

对于肩负着组织生产“82迫击炮弹”的吴运铎来说,形势容不得迟疑。抗美援朝战场上,前方将士们对新装备望眼欲穿,后方就得撸起袖子干!于是,他带着职工队伍,在这片瓦砾废土上,打下了第一根地基桩。

没有宿舍,家属就用篾片和泥巴搭成简易的棚子住,几家共用一间,中间用床单隔着,做饭直接在屋外垒灶。职工为了赶工程,直接百人左右组成一队,一人抱一垛稻草,一个挨一个地睡在工房的地上,不分黑白,倒头就睡觉,起来就干活。

即便环境艰辛,仍然有人对襁褓中的军工企业蠢蠢欲动。当时虽然全国已经迎来解放,来自不同势力的特務、反动派却仍在暗地行动。相传建厂初期,吴运铎的一大习惯就是绕厂巡视,行事低调的他由于穿着普通,被特务误认为是普通工人,刚要上去打听情报,便被吴运铎当场识破,当即组织警卫人员捉拿归案。

1950年10月,国家开始大力发展航空工业,在原来部分282厂生产力量的基础上,加上原徐州兵工厂的力量,孕育新中国航空发动机希望的“331”厂就此诞生,当厂长吴运铎得知将有来自徐州的“血液”输入进来时,兴奋得几夜未眠,一次次催人询问列车到站时间,并反复嘱咐接站人员,“到时候我一定亲自把他们接到株洲!”

10月19日,从徐州开来的两列“闷罐子”列车驶入株洲五里墩车站。火车刚刚停稳,提前赶来的吴运铎就迫不及待地上车迎接新同志,职工们也纷纷帮忙搬运行李和物资,火车除了一下子拉来近两千人马,还载了满满几车皮的军工生产物资,工厂的实力得到有力扩充,这也成为日后湖湘地区中小发动机生产大厂的雏形。

在一张拍摄于1950年的照片中,吴运铎站在一片竹林中,由于受伤的原因,他看起来有些驼背,用右手扶着翠竹,眉眼间却有种掩不住的坚定与自信,一如他每次研制新武器时的样子,这张无意中与竹子的合影,成为那个时期吴运铎精神的最好反映。

厂医院的故事

吴运铎留给株洲的,除了蒸蒸日上的军工大厂,还有那个陪伴株洲航空工业几十年的厂医院。

随着331厂的正式成立,越来越多的建设力量投入进来,整个株洲逐渐解放之初人丁兴旺,对生活设施的需求也越来越高。正当吴运铎忙着理顺下一阶段的生产计划,他接到了秘书的汇报:来厂医务室看病的人越来越多,在三间房的小医务室里,只有两个医生,医疗资源严重不足。

“看病这事情哪能马虎?”得知情況后,吴运铎立即赶往湘潭,找来某部队卫生队负责人宋山医生,组织医务室的扩建。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原来的3间房扩建成了14间。宋山医生临走时,还留下了5名医药人员和全部的医药器材,医务室也变成了“门诊部”,算是暂时解决了燃眉之急。但当厂区人数发展到2000余人,扩建后的“门诊部”在资源上也显得越发吃力。此时的吴运铎又请来了徐州兵工厂医务所的所长王洁哉,这是他的老相识,也是大恩人——最早发现吴厂长被炸伤的眼睛是可以通过手术恢复光明的,正是此人。

王洁哉带了一支22人的医疗队伍,医疗力量得到了扩充,但对于200多平米的门诊部来说,住院条件实在有限,医生大部分情况需要到家属村出诊,还要经常安排重病患者到长沙转院,常常忙得不可开交。

“动辄就要跑长沙,不是长久之计,我们必须要建自己的医院!”吴厂长一声令下,建医院被提上日程,他一边组织人员抓紧选择合适的地址,一边按照王洁哉的报告,筹备卫生训练班,培养初级护理人员,为厂医院配备足够的护士。临时医院最终选在了一间袁氏家庙,对外称作“株洲兵工厂临时医院”。为了给医院提供更好的条件,吴运铎特意从缴获的国民党物资当中,拨出汽灯、马灯、蜡烛保障医院照明,又找出仓库中仅有的两辆英国三枪旧自行车,解决医院通讯、交通难题,11月27日,临时医院正式开始收治病人,当天吴运铎来参观医院时,对医护人员说,今天既是临时医院的开张之日,又是新的医院开始筹建之时!在祠堂租期的两年之内,我们一定要把厂区的新医院建起来!还得靠大家继续努力!说完,他站起身,向所有人敬了一个军礼。

遗憾的是,相处的时间总是短暂的。1950年底,吴运铎调任武汉,他要离开这个亲手养大的军工新星,也没能看见日后新医院的落成。吴运铎临行不忘建医院的事情,留下了“工人医院”的题字后,才依依不舍地离开。

1986年9月12日,331厂收到了一幅特殊的题字,上面用苍劲有力的字体写着“发扬工人阶级光荣传统,在建设四化中再立新功。”右下“吴运铎”三字尤为瞩目。即便阔别几十载,对于当时已年过七旬的老厂长来说,株洲的军工事业始终在他的心里。

岁月不语,传承不息。如今的中国航发南方已经成为国家中小型航空发动机生产制造领域的领跑企业,各型号的任务与日剧增,经过65年的发展,“南方”已成了现代化企业。每逢节日,都会有青年员工自发组织为老厂长的铜像敬献花篮,再庄严地举起右手,在“把一切献给党”的基座前庄严宣誓:“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牢记动力强军、科技报国使命,认同公司文化,执行公司决定,遵守员工守则,忠诚企业,履行职责,激情奉献,为建设和谐富裕的南方努力奋斗!”

阳光普照下,清脆洪亮的声音似乎能让铜像的眼睛熠熠生辉,视线的尽头,大钟的指针正坚定而有力地向前走着,经久不息。

猜你喜欢
医务室兵工厂株洲
谢谢你
株洲为何是“火车拉来的城市”
四(1)班的故事(二)
花溪区建立离退休干部医务室
输液时短细管中为什么没有药液流出
美国富兰克林兵工厂F17—L半自动步枪
童心画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