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朝晖
航天企业作为特大型国有企业,一方面肩负着为国防现代化提供高新武器装备的神圣使命,一方面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力量,发挥着引领科技创新的重要作用。中国航天科工二院是国家空天防御导弹研制的总体单位,近年来,运用航天系统工程思想,按照“坚持价值导向,坚持引领发展,坚持系统推进,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探索实践了“1355”创新文化路径,即,一个创新文化理念系统,三大融入策略,完善五大创新机制,构建五大创新平台。
坚持价值导向
凝炼和践行创新文化理念体系
航天领域是最具创新活力也是最需创新精神的领域之一,航天企业在推进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目标上有着更为艰巨的使命和责任。二院在“科技强军、航天报国”的使命引领下,坚持自主创新,用科学精神指导创新活动,形成激励和奖励创新成果的价值导向,构建了以“一个目标、一个价值观、一组精神”为主要内容的创新文化理念系统。结合“建成国际一流的空天防御技术研究院”的愿景,二院确定了“领跑空天防御,打造中华神盾”的创新目标;结合大防务、大智慧、大安全的战略要求,确定了“铸就空天神盾,佑我中华圆梦”的创新价值观;传承和弘扬航天三大精神中蕴涵的创新基因,凝炼了“敢于超越、勇于攀登、善于实践、甘于奉献”的创新精神,创新文化理念的确立,成为二院推进创新文化的价值导向。二院通过培育创新意识,倡导创新精神,使创新文化理念深入人心,营造了良好的创新文化氛围。
坚持引领发展
创新文化融入企业发展战略
二院将创新文化建设置于发展战略的高度,进行顶层策划,以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源动力,以先进文化引领科学发展。
融入规划,二院确定了在2020年前建成“国际一流的空天防御技术研究院”的目标,将“创新驱动”和“文化兴企”确立为核心发展战略,并纳入“十三五”发展规划,与企业发展“同规划、同设计、同部署、同实施、同考核”,通过提升软实力来提高二院核心竞争力。
融入品牌。二院着力于创新品牌的塑造、营销和传播,安保科技系统成功护航平安奥运、平安世博、平安亚运、平安大运等,创造了多项国内第一,大力弘扬“科技强警我争先,航天安保我奉献”的“航天安保精神”,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表彰和国内外的广泛赞誉,创造了“航天安保”这一中国安保第一品牌。
融入党建。二院党委坚持以创新思维为统领,以“抓好党建是最大的政绩”为目标,准确定位并充分发挥党委的“科学发展引领力、稳定全局控制力、坚定不移执行力、和谐向心凝聚力、攻坚克难战斗力”的政治核心作用,为企业创新发展把方向,谋大局,出成果,出人才。
坚持系统推进
建立完善推动创新的机制
建立完善自主创新的决策机制,决策机制涉及到航天企业自主创新的市场定位与项目技术方向选择、资金投入、条件保障等重要内容,是影响自主创新活动众多因素中最核心的因素。二院探索建立市场运营决策制度,以市场为导向,牵引技术创新发展方向;以客户满意为需求,保证技术创新始终与客户的实际应用一致;以经营绩效为目标,加快技术成果应用转化;建立了创新项目技术风险与投资风险决策制度,规避技术风险和投资风险;建立了推行专家评估制度,在发展方向、战略定位、技术选择、合作体系等方面进行规划安排和部署。
建立完善自主创新的资源整合机制。创新资源是保证自主创新的基础条件,从制度上保证人、财、物的投入比例与投入方式。二院出台《二院军品技术创新自筹资金项目管理办法》等政策,科技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年平均比例超过12%,远高于国家首批创新型试点企业的平均水平;加强科技创新战略顶层导引,明确要求各单位须按照不低于营业收入总额3%的比例安排本年度自主创新经费预算。
建立完善创新项目的组织管理机制。优化、调整创新项目的组织管理,是使创新组织管理运行最大限度满足创新活动的需要,二院采取有力措施,保证创新项目持续运行和有效推进,逐步实践缩短管理链条、根据项目大小实施“责权利”相一致的分级管理;固化工作流程,有序引导科研创新工作的课题申报、立项评定、过程检查以及结题评定等各个环节;强化自主管理、鼓励联合攻关、成果共享、风险共担的管理模式,各级各类人员的创新积极性与主动性得到有效调动。
建立完善创新成果共享机制。创新成果共享与知识产权保护是强化技术创新的经济激励,是企业开展自主创新的重要制度前提。二院建立创新成果共享机制,落实按要素分配制度,维护创新者的首创利益,激发创新者的创新热情和活力;落实创新成果登记制度,根据创新成果技术进步水平和涉及企业商业秘密情况科学划分技术成果等级,对创新者给予一次性成果登记奖励;强化团队创新意识,鼓励和支持发挥集体智慧开展创新活动。
推进创新成果评价激励机制。创新激励与公正评价是保证自主创新活动能够有效运行的有效手段。二院设立创新基金奖励制度、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实施办法,建立了完善的创新能力评价体系,覆盖了国家创新型企业评定标准的定量指标和创新组织与管理的定性指标,定期开展创新能力评价工作;将创新工作、创新项目研发列入对院属单位主要负责人的经营业绩考核;落实创新人才福利待遇,创新活动的科技带头人、技术骨干、青年后备力量给予相应保障。
坚持以人为本
构建推动“双创”落地平台
二院构建了包括创新队伍、创新研发、协同创新、思想保障和群众性创新平台的五大创新文化平台,成为推动创新发展的强大引擎。
构建创新队伍建设平台。二院实施“核心人才工程”,打造高素质队伍,出台了首席专家选拔制度,设立了空天防御人才奖,加速培养创新型人才队伍。目前二院拥有两院院士6人,490余人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涌现出一批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全国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技术能手和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围绕国家重大型号项目攻关和高技术预研,将技术水平拔尖、年富力强的中青年骨干人才推举到带头人位置,带动团队整体能力提升。
构建创新研发平台。以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作为新技术产品的孵化器,不断拓展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目前,二院拥有1个国家工程中心、5个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8个专业工艺分中心等创新研发平台。实施统筹建设规划,近年来70余项建设项目完成竣工验收,代表国家水平的测试场等一批新的高技术设施投入使用,武器装备研发创新能力条件实现了跨越式提升。
构建协同创新平台。二院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开展军、地之间,产业链上下游和横向之间的协同创新,通过合作开发、科技成果转让、共建研发机构、建立创新平台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合作,在推进军民融合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协同创新过程中总结出了“四共同”原则,现已成为航天系统协同创新的金科玉律。
构建创新思想保障平台。针对科研人员在创新项目研制不同阶段的思想变化,结合创新项目的不同阶段、不同特点,重点开展创新文化服务与保障。在项目立项阶段,二院组织多种形式的进场会,调动创新激情、推动创新立项,激发科研人员中蕴藏的创新潜能;在技术攻关阶段,紧密跟踪人员的思想变化,利用《空天防御內宣》等媒体,给予科研人员有力的精神支持,协调科研群体激发更大的团队效能;在试验验证阶段,通过设立“连心卡”等形式减轻科研压力、做好思想保障。
構建群众性创新平台。二院以群众性创新活动为支撑,形成浓厚的创新氛围,使“人人可以创新”、“创新就在身边”的观念深入人心。目前二院共有各类“双创”团队600余个,设立青年创新奖,大力推进青年五小成果、青年创新项目、青年创新工作室等青年创新创效活动,引导职工的创新行为,推进了创新日常化、岗位化。
建设世界科技强国,需要我们加大创新文化的培育和践行,助力航天事业实现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