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京凯
从“一床被子”看共产党员的“一辈子”
□ 王京凯
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到了红军“一床被子”分给群众一半的故事,深情讲述了党群血肉联系、军民雨水情深的感人事迹。笔者认为,红军战士这一义举,不仅体现了革命军人不顾个人冷暖为党为民的高尚品质,更诠释了一名共产党人保持与群众风雨同舟、生死与共的政治本色。
“一床被子”,商品价值并不高,但是在物资十分匮乏的战争年代,分一半给群众。对自己来说,无疑是捉襟见肘、雪上加霜的事情,意味着风与雪、生与死的考验。对群众来说,或许会成为帮助他们度过严寒的“救命被”。毫不利己,舍己为人,这不正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吗?这不正是我们每一名共产党员需要用一辈子为之奋斗的目标吗?
做一名有益于人民的共产党员,不在于口号喊得多响、调子定得多高,也不见得一定要做出多么惊天动地的业绩、轰轰烈烈事情,而是要把党的宗旨铭记于心,落实到行动上,时时、处处、事事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想群众之所思,解群众之所盼,为群众造其福。从入党的那天起,我们每一名党员身上就已经烙上了服务人民的印记,流淌着造福百姓的血液,这是我们的职责,也是我们的使命。
点滴之间见真情。党员的一言一行代表着党的形象,一举一动都关系着群众的口碑。群众对我们的期盼和要求并不高,有时仅仅是一个亲切的微笑、一句暖心的问候、一次善意的举动,都能打动群众的心、解开群众困惑、帮助群众渡过难关。所以我们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意识,从点滴做起,主动亲近群众,把群众当成亲人,将群众冷暖安危的小事当作自己为之努力奋斗的大事,这样才能得到群众的理解、拥护和支持。
毛泽东同志早年说过,“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做一名党和人民需要的党员,不是一劳永逸,一善定终生,也不能因为做了一些好事、实事,就可以沾沾自喜,躺在功劳簿上享乐自满。党员是 “一辈子”的事,一生为之努力的目标,没有“星期天”,也没有“退休日”。党员过去优秀,不代表现在优秀,现在合格,也不代表将来一定合格。往往越是认为位高权重了,越容易脱离群众;越是感觉功成名就了,越容易放纵自己;越是到了紧要关头,越容易站不稳脚跟。这就要求每一名党员要始终如一、坚持不懈地加强党性修养、保持戒骄戒躁的作风,不忘初心,铭记使命,这样才能永葆共产党员的纯洁性和先进性,也才能真正做到对党尽忠、为民尽责。
(责编:张灵霞)
《〈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辅导读本》
人民出版社 出版
(2016年11月第1版)
2016年10月24至27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深刻阐述了从严治党的必要性、紧迫性和重要意义,审议通过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为帮助广大党员、干部全面学习掌握《准则》和《条例》的精神实质,本书对《准则》和《条例》进行了系统、深入的解读,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学习贯彻落实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的重要辅导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