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柳娟
小学科学教学内容大多与学生日常生活相关,而学生在没有接触科学这门学科之前,已经对生活现象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形成了自己的认识与理解。但这都是学生的生活经验,不属于科学范畴。或者说这些认识与科学概念上的理解有一定的差距,或者说具有片面性。这种现象在科学教学中一般称之为迷思概念。在课堂上这种迷思概念容易给教学造成一定的干扰。但是很多老师在课堂上往往围绕教材转,或者开门见山,直接讲授科学概念,却忽略了学生固有的迷思概念。这对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概念是不利的。教师须要充分认识到迷思概念的危害,帮助学生重新建构科学概念。笔者结合实际,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重点就小学科学迷思概念转换浅析其策略,以便参考。
一、溯本求源,了解学生迷思概念根源
小学科学内容大多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关。在学习之前,大多数学生已经形成了一种固定认识,或者说固定理解,而这种理解在生活上也许说得通,但是从科学概念上理解,则有点片面,或者是错误的。比如“噪音”,生活中的理解与科学概念中的理解完全是两回事。固然学生的生活理解与科学内容联系不大,但却是学生知识建构的重要内容。同样这也是他们学习科学概念的重要起点。如果处理不好,或者不处理,必然会影响课堂学习效果。对此教师要重视学生的迷思概念,尽可能通过谈话法、观察法以及画图等方法与学生进行深度对话,了解学生迷思概念,并对此进行分析,以便制定相应对策为其转变创造条件。比如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中的《沉与浮》这一单元内容,笔者就通过深度对话来了解学生迷思概念。
师:你们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会浮在水上?
生:木头。
生:冰。
生:柴油。
…………
师:不错,这些东西都是浮在水面上的。那么你们现在概括一下,具有哪些特征的物体会浮在水面上。
生:浮在水面上的一般都是比较小的。
生:浮在水面上的都是比较轻的。
生:我认为物体大而且重量轻的物体会浮在水面上。
…………
经过对话发现,学生对浮在水面上的物体理解是不同的。有的与科学概念差距较大,或者说理解完全是错误的,可以说是属于迷思概念;而有的认识不够全面,或者说有点接近科学概念。比如在第一次师生对话中,虽然学生都能举例说明浮在水面上的物体,但是在第二次师生对话中,引导他们抽象概括浮的概念时,学生之间则有明显的差距。对此教师要通过分析,或者小组交流、多种对话的形式了解不同学生的迷思概念层次,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课堂教学内容,以便让所有学生都能正确理解。比如第二次对话中,关于沉与浮的概念,教师可以通过及时举例来反驳学生的观点,并借此让他们反思,引导他们不断总结,继而最终得出正确的概念。
二、层层推进,引导学生转变迷思概念
了解学生迷思概念是前提,转变才是关键。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必须真正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通过对话、根据学生迷思概念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不断优化活动过程,从而推促学生及时转变迷思概念,以便形成正确的科学概念,为下一步持续学习做好铺垫。
(一)需要优化活动过程
教学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只是起到引导作用,给学生搭桥,给他们撑船。对于科学教学来说也是如此。这边是已有的结合生活体验的迷思概念,那边则是教师帮助学生达成的需要建构的科学概念。其中桥、船对于学生来说,则是从迷思概念到科学概念之间过程的转变,即教学中设计的各种活动。但是有人走过去,有人渡船过去,哪种方法更省事,则需要教师结合学生实际不断优化教学活动,从而为学生能够轻松便捷地建立科学概念创造条件。比如《运动和力》这一科学内容,对于学生来说,绝大多数从生活经验出发,认为静止的物体没有受到力,笔者了解学生这一迷思概念后,设计了相关教学活动。
1.在课堂上通过游戏实验,让学生感受到力有方向、大小之分,同时让他们尝试学会用力来改变物体形状以及方向与运动状态。
2.出示生活中各种关于受力的画面,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体验,力是怎样作用在物体上的,其结果如何,怎样知道一个物体受了力的作用?
3.组织力量相近的学生做掰手腕游戏,并引导学生分析两者尤其是相对静止时的受力状态,从而感知物体在静止时也受到力的作用。
对于科学教学来说,每个活动都是教学环节的一部分,而正是这些活动帮助学生一步步修正迷思概念,最终真正建立科学概念。因此教师要重视教学中活动环节的设计,尤其是结合学生迷思概念实际层层进行,这样才有针对性,才能环环相扣,才能彰显活动效果。
(二)需要优化材料结构
对于科学实验来说,实验材料是做实验的基础,没有材料,一切都是空中楼阁。通过实验材料,学生不仅可以了解实验的原理,同样也是解决问题、获取知识、提升能力。实验材料相当于桥梁,帮助学生沟通科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通过优化实验材料结构,往往能够帮助学生推促他们优化从迷思概念到建立科学概念的转变过程。比如《固体的认识》这一部分内容。笔者经过交流发现,小学生对固体这一特性缺乏足够的认识,认为静止的、成某种固定形状的才是固体,而那种“流动”的不属于固体。比如认为烟、灰尘就不是固体。这也是他们认识上的一种迷思概念。对此笔者设计了以下教学活动。
1.引导学生对生熟鸡蛋进行比较:学生通过比较,就能对典型的固体特征有了更深的印象,为下一步持续转化创造条件。
2.指导学生认识相应固体,包括木块、石头、铁块以及玻璃、塑料等,以便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来了解固体的相应特征。
3.通过放大镜帮助学生了解微小固体,比如通过点燃蠟烛搜集相关烟尘,让学生感受到大固体与小固体之间的区别。
案例中设计的这些活动,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借助优化实验材料结构,通过设计由大的固体逐步认识到小的固体,从而帮助学生打破旧的迷思概念,逐步建立新的关于固体认知的科学概念。
三、借助方法,帮助学生建立科学概念
转变,前提是要引导学生发生冲突,通过这种冲突才能加深学生影响,才能让学生感受到过去概念内涵的不足,这样便能打破旧有概念,帮助他们重新调整,继而建立新的科学概念,完善新的知识建构。
(一)巧用类比
当新概念与迷思概念发生冲突时,怎样让学生转变,并接受新的科学概念?笔者认为可以结合学生实际认知冲突,采用类比方法,通过比较剖析帮助学生理解迷思概念与科学概念之间的细微差别,以便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概念内涵,从而帮助他们建立新的概念知识,继而推促概念理解转变。
比如“静止在桌面上的书将受到桌子施予书的力”这一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概念理解上有点难度。为了让学生强化理解,帮助他们在理解中内化概念,笔者就采用了类比方法。先让学生想象把书放在弹簧上,这样学生大多能理解弹簧对书产生了力的作用。这时再引导学生继续想象,如果继续增加书本,直至书本把弹簧压平,形成了“桌子”,这时帮助学生建立了“弹簧”与“桌子”之间的联系,从而理解“静止在桌面上的书将受到桌子施予书的力”这一概念。
(二)巧借模型
科学模型主要出于科学研究特定目的,用物质模型或者借助思维对原型客体的一种本质理解建构的模型。对于实验课来说,很多教学内容都可以借助模型来帮助学生建构科学概念。这种巧借模型的方式有利于把抽象的内容化为具体,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还能强化其对内容的理解。
比如《地球的运动》这一内容,有少数学生对地球公转以及自转现象不能很好地理解,甚至还产生一些错误,认为太阳围绕着地球转,那么地球就是不动的。这其实就是一种迷思概念。具体教学中笔者就采用模型帮助学生来理解公转与自转,即用手电筒来模拟太阳,用篮球来模拟地球,这样通过“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同时,“地球”也在自转,了解一年四季、昼夜的变化。另外,还可以借助课前课件中模拟的地月运动内容,让学生对地球运动有深刻认识,从而帮助他们建立起科学概念。
总而言之,针对小学科学教学,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方法来了解学生迷思概念,继而采取各种手段优化活动内容以及科学材料,继而帮助学生不断完善概念内涵,丰富概念外延,以便建立科学概念,最终激发学生科学兴趣,培养其创新思维,提升他们科学素养。
(作者單位:江苏省如皋市港城实验学校小学部)
编辑∕于金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