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化红利如何持续释放?

2017-03-14 19:59周松青
紫光阁 2017年3期
关键词:公共资源难题市场化

周松青

党中央、国务院对在推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持续释放公共资源配置市场化红利高度关切。持续释放公共资源配置市场化红利,需要党和政府从公共资源配置的市场机制、市场配套机制和市场管理机制三个方面通盘思考,解决相关难题。

第一,完善公共资源配置的市场机制,破解配置的门槛难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体制市场化改革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与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相比,我国公共资源配置市场的门槛高、难进入、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还十分突出。要持续释放公共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红利,首先要在市场配置体制上形成一体多层的市场化配置平台体系,为降低门槛,形成广泛的公众参与打造市场平台基础。所谓一体,就是以市场为主体,着力打造公共资源配置的市场平台环境,用市场化意识主导公共资源配置活动,彻底遗弃长期存在的条块分割、行政主导的权力配置意识。所谓多层,就是建立与各地经济发展环境及水平相适应的各级配置平台,为多口径、多层面配置公共资源提供量大质优的场所和标准化服务管理体系。目前,公共资源配置的行政方式仍然大量存在,其中的重要原因是市场意识不强,没有可靠或足够的平台以达成配置活动。其次,确立公共资源配置的市场公有产权意识,为形成广泛的公众参与打造权利基础。公共资源配置过程中的群众参与度低的问题,一直得不到有效解决,其主要原因是没有建立公共资源配置与公众利益直接挂钩的公有产权机制。将公共资源配置与社会公有产权得失紧密挂钩,用利益均享来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公共资源配置与管理,就能以更高的群众参与度来推进公共资源配置的公开化,从而提高其配置效益。

第二,完善公共资源配置的市场配套机制,破解配置的博弈难题。无论什么样的经济行为,都存在利益博弈。例如,具有劳动能力的青壮年人口是巨大的社会公共资源,青壮年人口从农村转移到城市,或者从落后地区转移到发达地区,会给城市或发达地区创造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如果城市或发达地区无偿占有这些人口创造的经济资源,会将农村或落后地区变成人口以及经济荒漠。这种城市或发达地区对农村或落后地区进行利益博弈中的“抽血”行为,十分不利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平衡稳定发展。通盘考虑全国性的公共资源配置市场,应该打破地域限制以及行政区划限制,建立对等的农村土地与人口迁移补偿配套机制,甲地人口与资源迁移到乙地后,乙地获得的经济收益,要大幅度上缴中央,中央则以财政转移支付等形式平衡人口与资源挪出之地所受的损失,同时按照人口增量与资源增量增加人口挪入之地的土地、住房、教育等资源供应,对迁移人口进行“直补”或精准扶贫。只有建立起全国性或大区域性的公共资源配置的系列配套机制,才能有效遏制财富与公共资源分配的地域不公、级差不公,实现国家公共资源的均衡配置,真正实现人民群众对国家公共资源的均享。

第三,完善公共资源配置的市场管理机制,破解配置的落地难题。破解公共资源配置落地难题,需要逐步建立和完善切实有效的公共资源配置管理机制。一是建立和完善统一的公共资源配置法律法规体系,从国家层面对公共资源配置的基本精神、基本原则、基本内容、基本条款以及相关的法律责任进行立法,用法律规范公共资源配置活动的行政管理职能,以法制化解决公共资源配置的市场化服务管理难题。二是建立大监管模式,整合目前的公共资源配置条块式或分段式监管方式,建立公共资源配置市场监督管理统筹性机构,进行公共资源配置的全过程监督,从公共资源项目配置的决策规划、招标拍卖、施工建设、应用服务与管理,进行无缝式的持续性监督管理。三是实行“大综合,小摊分”模式监管,以相对集中的行政区划或地域为主,建立行业广泛、专业化程度相对较高的集中交易平台市场与专业服务管理机构,向所有参与或监督公共资源配置的政府機关、公众团体以及个人开放,将公共资源配置活动晒在阳光之下。

猜你喜欢
公共资源难题市场化
借调难题
试论二人台市场化的发展前景
离市场化还有多远
云南省积极推进公共资源交易标准化工作
“泛市场化”思想根源及其治理:评《泛市场化批判》
云南省搭建公共资源交易信息平台
天津的“5+1”公共资源交易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