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我国轮胎行业形势不断变化,供给侧改革促进了轮胎行业的转型升级,原材料价格上涨、国外技术和贸易壁垒不断提高,使轮胎企业走向海外的过程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为此,第三方检测、检验及认证机构德国莱茵TÜV公司联合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于2017年10月26—27日在苏州举办了以“突破国际技术壁垒,开拓国内配套市场”为主题的论坛,邀请知名高校、轮胎和整车企业及检测机构相关专业人士到会报告。来自整车企业、轮胎企业、相关院校和科研院所的60多名代表出席了论坛。
近年来,轮胎企业不断寻求在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材料方面的突破,以提升产品质量。上汽集团商用车技术中心底盘部轮胎工程师周兴龙讲解了轮胎的开发流程,即从轮胎的定位、规格选取及应符合的法规要求入手,根据性能要求确定设计参数,以满足均匀性、NVH、耐刺扎、抗冲击等性能,并同时考虑整车的匹配。创研科技(昆山)有限公司张世禧总经理介绍了拖车法测试轮胎干地及湿地抓着性能的测试标准、测试方法以及影响轮胎湿地抓着力的因素。
对轮胎结构和动力学特性的了解是研究和提升轮胎性能的基础。清华大学汽车工程学院危银涛教授从轮胎结构和动力学角度分析了轮胎噪声的产生机理,介绍了轮胎NVH的研究方法、轮胎噪声的室内测试、仿真模型及优化方法。吉林大学汽车仿真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卢荡教授的报告涉及轮胎动力学特性和建模,重点讲解轮胎性能测试时的速度、路面、印痕中心的移动因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以及准稳态测试,并介绍了UniTire 轮胎模型的建模理论、设备、软件开发和数据处理等方面的内容。
为了增强轮胎企业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能力,德国莱茵TÜV大中华区相关技术人员介绍了TÜV轮胎性能测试的流程、轮胎标签制度以及TÜV轮胎产品国际市场准入服务的优势。国家轮胎及橡胶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孙钦军高级工程师介绍了轮胎道路磨耗测试的内容、意义、方法、法规要求及影响因素。
本次论坛有助于轮胎企业应对国外技术壁垒、提高轮胎性能,以满足整车配套需求,起到了构建整车厂、轮胎企业、检测机构等各方面沟通平台的作用,取得了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