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孟超 李美群 付 婷 游 靓 邓 敏
作者单位:江西省人民医院 一部C区 330006
开展品管圈活动提高老年病房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万孟超 李美群 付 婷 游 靓 邓 敏
作者单位:江西省人民医院 一部C区 330006
目的 提高老年病房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方法 成立以“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为主题的品管圈,通过现状调查,找出手卫生依从性低的原因,设定目标,制定并实施可行性对策,观察比较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后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率的情况。结果 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后,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率由原来的16%提升到了80%,手卫生不规范因素中主要原因总不规范率由原来的84%下降到了14%,效果良好。结论 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医护人员的手卫生意识及依从性均明显提高,并逐步建立起良好的手卫生习惯。
品管圈 医护人员 手卫生 依从性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大量免疫抑制剂及激素的使用,各种侵入性操作的增加,抗菌药物的滥用,社会的老龄化,促使医院感染问题日益突出。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表明,由医护人员传播细菌造成的医院内感染占所有原因的30%[1],特别是医护人员的手上常常携带大量的病原菌,甚至有时为耐药菌,成为医院内感染的主要媒介[2]。2009年卫生部颁布《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中提出:手卫生是降低医院感染最基本、最简单和最重要的措施之一。本科室由于住院患者均为年老体弱、全身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因此加强医护人员手卫生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本科于2016年5月27日至2016年8月31日开展“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2016年5月27日成立以“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为主题的品管圈(QCC)。圈名“守护圈”,设辅导员1名,由护士长担任,圈长1名,由主管护师且为我科院感质控护士担任,副圈长1名,圈员5名,共8人自愿参加。活动计划至2016年8月31日结束,活动频次每周1次,每次20分钟,对象为我科临床全体医护人员。
2.1 选定主题 由全体圈员运用头脑风暴法提出目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列出4个首要问题,根据可行性、迫切性,圈员进行打分,此次得分最高的“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确定为本次活动主题。
2.2 计划拟定 制定活动计划,确定每步骤完成所需的时间,将活动时间计划绘制成甘特图,活动周期为2016年5月27日至2016年8月31日。
2.3 现状把握 由QCC管理小组成员根据卫生部2009年制定的《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标准,采取隐蔽性观察手法,现场观察临床医护人员在接触患者前、接触患者后、无菌操作前、接触患者体液后、接触患者环境后“5”个最佳洗手时机,连续5周300次手卫生执行情况,进行数据统计。通过鱼骨图从材料、设施、环境、人员、监测、法律法规6大方面分析医护人员手卫生缺陷的原因(见图1),并得出手卫生依从性差的前6大主要因素,将其绘制成柏拉图(见图2)。根据二八法则,二八定律,只要改善问题20%的主要因素就能取得预计效果的80%,认清主要原因,抓住主要问题,从中得出主要原因是医护人员工作忙洗手嫌麻烦、认为戴手套可代替洗手、接触同一患者污染部位到清洁部位觉得是同一人可不洗手等,久而久之形成了医护人员洗手随便,依从性低的现象。
2.4 目标设定 通过品管圈方法的目标值设定公式进行设定。目标值=现况值-(现况值×改善重点×圈能力)。通过现状把握,数据分析得出300次手卫生的不规范率为84%,执行率为16%,改善重点累计百分比为73.81%。圈能力计算公式=圈员对圈能力评价平均值×100%,除辅导员外,7名圈员通过自行打分(能自行解决5分,需要一个单位合作配合3分,需要多个单位配合1分)得出圈能力为65.8%,最后得出目标值为43.2%,即通过QCC活动,全科医护人员手卫生不规范率将由84%下降到43.2%。
2.5 计划拟定与实施
2.5.1 加强培训,提高手卫生意识:临床中不少医护人员觉得戴手套就安全,可这种安全仅仅是保护自己更多,而忽略了患者。为了改变大家的观念,开展多彩的培训方式,发放书面宣传教材,观看宣教片“拯救生命,清洁你的手”,强化医护人员的手卫生意识。在此基础上开展一对一的手卫生操作示教,制定培训标准化流程,临床工作中互相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使手卫生人人重视。
2.5.2 全面整改,保障洗手设施便利:工作中大多医护人员嫌忙,没时间洗手,或是嫌洗手麻烦。我院为三级甲等医院,科室护士与临床床位比是按国家卫生部要求正常配备的,护士长根据科室情况进行合理排班,从而避免患者治疗高峰期手卫生执行率低的情况。通过整改,将快速手消毒液放置在晨护车、治疗车、发放口服药护理车、病历车上,并在每个房间门口安装快速手消毒液架,每个房间门口放置一瓶,科室领取60ml小瓶快速手消毒液,医护人员每人口袋放置一瓶,且在治疗室、医生办公室、处置室放置含护肤功能的蓝月亮洗手液,并放置抽纸方便擦手等。让洗手设施人性化,快速手消液无处不在,使医护人员养成常洗手、常消毒的习惯。
图1 影响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原因分析(鱼骨图)
注:系列1:累计百分比,系列2:未进行手卫生次数。图2 医护人员未行手卫生影响因素分析(柏拉图)
注:系列1:活动前平均值,系列2:活动后平均值。图3 活动前后团队综合能力(雷达图)
2.5.3 增设醒目标识:为了让医护人员耳濡目染,在病房门口、治疗室、医生办公室、处置室洗手池处张贴手卫生7步洗手图及WHO最佳洗手5个时刻图。在晨护车、治疗车、发放口服药护理车、病历车上张贴“您洗手了吗?”温馨提示语,病历上张贴圈徽等提示标识。特殊病房如多重耐药菌患者,床头放置“接触隔离”牌,起到警示作用,床尾放置快速手消毒液,卫生间放置洗手液,方便医护人员诊疗和护理时行手卫生,减少因需洗手跑回治疗室,节约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2.5.4 强化常态监督,与绩效挂钩:每人建立个人手卫生小档案,临床工作中相互监督,4人为1组,每组选举一名组长,每月进行手卫生理论及操作考核,护士长不定期抽查,考核成绩记入个人档案,每月进行统计,纳入每月绩效,鼓励医护人员自觉执行手卫生规范。
2.6 效果确认 QCC活动后期5周,圈成员同样采取隐蔽性观察法,现场观察临床医护人员在WHO最佳洗手“5”个时机300次手卫生执行情况,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并记录。
2.7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 17.0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QCC活动有形成果可见,医护人员5个手卫生指针平均依从率从16%提高到了80%,且每个指针依从率活动后均较活动前明显提高(均P<0.01,见表1)。医护人员手卫生不规范因素前6大主要原因总不规范率由原来的84%下降到了14%,较活动前明显下降(P<0.01,见表2),且远远超过了预期下降至43.2%的目标。无形成果可见,通过这次QCC活动,全体圈员在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大家在齐心协力的同时,互相间建立了信任,增强了团队凝聚力,活跃了科室气氛。整个过程中每个人都收获甚多,每个人都在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寻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这不仅是对自己工作的重新审视,更增加了每个圈员的责任感和学习的积极性,及解决问题能力的自信心(见图3)。
表1 QCC活动前后医护人员5个手卫生指针依从情况
据有关调查显示,在护士为患者进行晨间护理,医生给患者查体、换药后,从他们双手采样的结果显示带菌率为100%[3]。医护人员手上携带的病原菌是医院感染的主要致病菌,手卫生是医院感染控制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4]。科学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是关键。
QCC活动根据主要原因制定对策明显提高了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保证了患者安全。活动期间每日督查,形成手卫生的氛围,改善明显,奖励刺激对行为的抑制作用具有时效性[5]。在手卫生依从性的整个调查过程中,当医护人员发现被观察时,可能会改变他们的手卫生行为,手卫生依从性相对高一些,对调查的结果可能有影响,所以我们要从根本上改变医务人员的观念,增强其主动洗手意识,持续改进,提高手卫生依从性[6]。通过QCC活动,科室对医护人员的手卫生管理从培训内容、考核方法、监管手段、操作流程上进行了标准化,通过标准化将手卫生的管理制度常态化, 利于手卫生习惯的养成,保证手卫生依从性的持续改进。
表2 QCC活动前后手卫生不规范因素主要原因发生率
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使全体医务人员都能参与到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活动中来,集思广益,加强团队协作,充分调动人员积极性和责任感[7],在提升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同时,大家学会了制作甘特图、鱼骨图、柏拉图、柱状图等。
综上所述,开展品管圈活动不仅可以丰富医护人员的专业知识,增强科室团队凝聚力、和谐度,还能提高医护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在极大程度上保障了患者及医护人员的健康。
1 黄金姣,梁金清,李春莲,等.PDCA循环管理在门诊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2013,13(4):267-268.
2 孙伯英,吴修荣.影响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相关因素的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9):1276-1278.
3 苏冬梅,李春林.静脉穿刺前后操作者手的细菌学监测与洗手消毒液的选择[J].护士进修杂志,1997,12(9):8-9.
4 李卫光.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管理[J].中国护理管理,2009,9(6):19-20.
5 谷莉,白学军,王芹.奖惩对行为抑制能力和自主生理活动影响的时效性[J].心理学报,2014,46(10):1476.
6 刘晖,何深文,周裕梅.院长查房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4,13(4):251.
7 熊罗乐,王晓燕,荣晓莲.品管圈在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中的效果评价[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13):78-80.
10.3969/j.issn.1672-4860.2017.01.057
2016-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