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的是全球化的视野、国际化的能力,我们必须给别人创造价值,必须给别的国家带来税收、带来东方文明。只有这样,浙商才能从昨天的“全国化”变成真正的“全球化”。
大家很担心特朗普上台会使中美关系、世界关系发生巨大变化,我觉得不会。美国经济依赖于全球化,总统在竞选的时候可以海誓山盟,但上了台必须尊重已有的制度和文化。
特朗普是一个商人,商人有三个必备的要求:结果导向、效率导向、公平导向。所以特朗普还是会结果导向,有效率意识,也没办法强迫别人。
企业家要拥抱变革
未来二三十年的变化会超出大家的期望和想象。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不学习、不思考,麻烦就越来越多。
企业家最怕一成不变。如果所有问题都解决了,需要企业家干什么?企业家就要去创造变革、拥抱变革。
大家比较恐慌技术革命,我想提醒大家,几乎每次技术革命都经历了50年,前20年是技术公司争论的阶段,后30年是技术进入社会应用的阶段。因此,应用变成了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互联网发展20多年来诞生了很多了不起的企业,如Facebook、谷歌、苹果、腾讯、百度等。但未来30年,如果这些企业不把技术、资源甚至掌握的一切方法与社会分享,我估计它们走不了多远。
互联网有没有邊界?没有。就像一百多年前“电”没有边界一样。过去以制造业为中心,未来将以创造为中心;过去20多年我们把人变成了机器,未来20多年我们会把机器变成人。
未来很多职业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以前我们让孩子背、记、算,但这些工作也许会被计算机全面取代。计算机不能取代的是创造力和想象力。未来的竞争将是创造力和想象力的竞争。
以全球视野思考全球问题
新浙商精神和全球化、国际化是连在一起的。国际化和全球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全球化是各国之间的问题,国际化是中国和世界的问题。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必须用全球眼光思考全球问题。我们要考虑的,不仅是中国与别的国家的关系,还要有担当,有全球视野。
国际化绝不等于会讲英文,也不等于在国外建工厂。国际化跟讲英文没有太多关系,而是尊重和欣赏另外一种文化。我们无论在哪里,都要思考当地的文化、就业、税收,思考怎样帮助当地的企业与众不同。
“爱商”赢得尊重
我们中有很多商人在非洲、欧美不太受欢迎,这跟“只把挣钱看得重要”的观念有关。如果你只是为了赚钱而走出国门,我相信你不会赢得尊重。
做企业要想成功,要靠智商、情商,还要靠“爱商”。成功的企业往往情商高,如果不想失败一定要有高智商。但成功了未必会受人尊重,想要赢得尊重就要有“爱商”。
只有担当、替别人着想,才会赢得别人的尊重。我们如果想得到外国人的尊重,就需要现有全球化的眼光和思考,然后再“国际化”。
人只吃白米饭不够,还得吃各种各样的菜,企业家的“灵感”也一样。企业家、生意人如果不看电影,怎么知道年轻人在想什么?如果不看电视连续剧,怎么跟孩子交流?如果不看时装秀,怎么知道未来的时装是什么?所以,我希望未来的企业家要学会生活,有生活才会有智慧。
新浙商须引领变革
新浙商必须引领变革:不仅是拥抱变革,更不是适应变革,而要成为变革中的“变革者”。
阿里巴巴的价值观里有一条是“拥抱变化”,我也相信做企业应当“在阳光灿烂的时候修理屋顶”。在企业觉得“最好”的时候必须改变,而不要在“风雪雨天”的时候改变自己的战略、策略。
战略改变而组织没有改变,就等于没有改变。20年以后,小企业的人员规模是30-200人,中型企业是200-500人,大型企业是500-1000人,超过1000人的企业将是超大型企业。
过去的三四十年,我们希望把一切非标准进行标准化;未来30年我们要把它们非标准化、个性化。柔性化生产、个性化定制将会是真正的未来。
数据时代“计划经济”更重要
浙商要敢闯才能创造未来,但单靠这些还不够。“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我们必须学会治“未病”,信息IT是对昨天的总结,而数据是对未来的研判和预判。
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到底哪个好?个人认为,未来30年,市场经济会发生很大变化,“计划经济”将会越来越重要。因为数据的获取使“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有可能被我们发现。
没有X光和CT机之前,中医“望、闻、问、切”独特的指挥系统;但X光技术诞生和应用之后,诊疗技术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数据时代,我们就像拥有了世界经济的“X光机”和“CT机”,新的理论和观点会随之诞生。
最后,我提醒所有企业家,每次技术变革都会导致商业模式、商业的组织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第一次技术革命诞生了工厂,第二次技术革命诞生了公司,这次技术革命将会以什么样的商业形式展现出来?这需要不断思考。企业要做到结果导向、效率导向和公平导向,就需要我们在人、文化和组织上不断变革。
我以自己为浙商感到骄傲。我们要的是全球化的视野、国际化的能力,我们必须给别人创造价值,必须给别的国家带来税收、带来东方文明。只有这样,浙商才能从昨天的“全国化”变成真正的“全球化”。(本文摘自马云11月19日在上海市浙江商会成立三十周年大会上的演讲,有删改,标题为编者所加,未经本人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