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世俊 (浙江师范大学 321004)
浅析纪录片《归途列车》
沈世俊 (浙江师范大学 321004)
纪录片《归途列车》是导演范立欣的一部现实主义题材的纪录片。它以外出打工的农民工家庭为主要拍摄对象的,记录了一对来自四川的农民工夫妇在广东打工的经历和他们的家庭矛盾。该片放弃了之前关于农民工题材片子,要么只关注进城农民工在城市中格格不入的生活状态,要么只关注那些留守家庭的长期见不到家人的离别之苦的这种割裂的叙事方法。范立欣导演历时三年,大胆采用了城市、农村两线拍摄,交叉剪辑。一边是城市,一边是农村;一边是父母,一边是儿女;该纪录片通过这两条线索的交织,人物情感的碰撞,为我们展示出了种种的对比和变化,农村和城市,两代人的关系,命运等等。描绘出整个中国农民工群体的全景图。
农村;归途;城市
在纪录片的开头,出现在观众眼前的就是一大堆拥挤的人群,密密麻麻,个人在这样的人潮中显得格外的渺小、无助。紧接着就是灰蒙蒙的城市大景,近处低矮的楼房,远处在建的大楼,在雾霾的笼罩下,有种压抑的窒息。之后又是大堆的皮革堆在马路上。工人们赤裸着上身,搬运着货箱。镜头摇下来停在货箱的“MadeInChina”标志上,显然,这些货物是要被出口到世界各地的。中国是世界的工厂,中国工人便是世界的工人,出卖着廉价的劳动力为全球市场提供产品和服务。
在物质极大丰富的时代,消费社会在全球社会逐渐形成。在这个无论是物质的商品还是文化的商品,都是过剩的时代,浪费,不再成为一种道德上的维度,变成了社会学中与他人进行区隔的一种手段。“极大丰盛是否在浪费中才有实际意义呢?”鲍德里亚问出了这样的问题。然而就这这个极大丰盛的时代,作为生产者的中国农民工却只能在冬天光着膀子搬运货物。作为本片主角的张昌华和陈素琴,白天在一个封闭的,杂乱的制衣车间工作;晚上两人就挤在一个只有10平米不到的寝室休息。“因为不管是哪种社会,不管它生产的财富与可支配的财富量是多少,都既确立在结构性过剩也确立在结构性匮乏的基础之上。”当前的中国社会,产能是过剩的,生产的产品也是过剩的。但这个过剩是可能有“上帝”的一份,也可能有“祭祀”的一份,却很少有“凡人”的一份。在纪录片中有几次提到当时的宏观背景,奥运会与春节。在纪录片中张昌华第二次回家的火车上,有位农民工聊到了NBA,聊到了北京奥运会。奥运会是一种全民运动,但对于农民工来说,聊到奥运会就像聊到NBA,如同只是一种茶余饭后的谈资,其本身并没有参与其中。就像鲍德里亚所说的,当代中国的物质丰富,文化丰富,并没有面向农民工开放。城市化建设也没有惠及这些支撑起中国经济的群体。仿佛有一道隐形的墙,搁在他们与城市之间。城市这个意象对于这个群体来说,就像导演在纪录片里所拍摄的,是拥挤的,是肮脏的,是忙碌的,是充满铜臭味的。他们为了家庭拼命工作,把所得的薪水尽可能的寄回家。他们享受不到灯红柳绿,整个城市在他们看来就是一个巨大的工厂,而他们则是这工厂里面的机器,每天做着简单、乏味、重复的工作。
对于他们来说,家就成了唯一可以慰藉的情感寄托。家在农村,回家的路是不好走的,却怎么也挡不住他们回去的心。回家对于他们这些在外面辛苦劳动了一年的农民工来说,是最好的安慰。入眼是一片青翠,披着霞光,张琴背着箩筐行走在田间。导演用诗一样的镜头,画出了张昌华夫妇的家乡。悠闲而开阔,诗一般的田园生活。这一片宁静,让从众声喧哗的城市里回来的张昌华夫妇松了一口气,也让观众们松了一口气。导演特意用两种极端的环境,所要描写的,虽然未必是要宣扬那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但是肯定在控诉工业化大生产对农民工群体的异化,使农民工变成了物的繁殖工具,工业化的奴仆,流水线上的机器人。创造了物质大丰富的这个群体,却始终被排斥在外,城市依旧不是他们的归宿,只有在农村才能找到一片宁静的天空。讽刺的是,他们在农村也待不了多长时间,假期一过,就又要踏上去向城市的路途。年年归途,却不知何处是归宿,也许他们一直走在归途。
张昌华的女儿叫张琴,正处于青春叛逆期的年龄。由于张昌华夫妇很早就外出打工,张琴从小就由外婆带大,自小就缺乏母爱与父爱。父爱与母爱的缺失,更加造成了张琴的这种叛逆的性格。家,对于她来说,不像对于她的父母,没有一种割舍不下的情怀。她的父母看来,人活着就是为了一个家。他们在广州努力工作就是为了能够养得起这个家,活着,并不是仅仅为了自己。张昌华夫妇为了这个家放弃了自己的梦想,但又把他们的梦想寄托在了他们的儿女身上。身为农民工的他们,并不希望儿女们继续走老路,而是把张琴和他弟弟送到了学校去读书。在镜头中,张琴背着收回来的玉米,弯着腰。瘦弱的肩膀背负的不只是这些玉米,还有父母那沉甸甸的期望。然而,长期以来父母的缺位,让传统中国的权威家长式的家长丧失了权威性,传统的中国式家庭,家长的意志可以成为孩子的意志,家长的理想可以附加给孩子,让孩子替代性地实现家长未实现的理想。权威性的丧失,让处于青春叛逆期的张琴本能的反抗加诸其身各种要求负担。在与父母地争吵过程中,一句“老子”,引爆了积压许久的矛盾,长期收到压抑的父权,便对张琴采取了传统的打骂式的教育。结果却是父女两人对打起来。片中,她在爷爷坟头就表示“不想见她的父母”。父母的殷切期望,张琴并不理解,她所要做的,就是离开“这个始终是个伤心的地方”。去追求所谓的自由和理想。父母长期在外打工挣钱,很少回家来看看她,慢慢地在其心中便产生了一种金钱比情更加重要,在她看来,钱可以使她的父母几年长时间不回家来看她,有了钱,她就可以想去哪里,就去哪里,有了钱,就可以向着自由和理想迈出坚实的一步。相比于这个偏远的农村,外面的世界显然更加精彩,至于父母的期望,家庭的责任,她并不想承担。家庭中关键成员的缺位,导致家在张琴心中变得无足轻重,她无法理解,为何她的父母长时间不来看她。
可以说父母的缺席,童年的缺失,过早的负担起家庭责任,加上特定阶段的青春叛逆期,所有因素的综合,促成了张琴这种如此叛逆的性格。父母最后还是选择了妥协,张琴最终还是踏上了去赚钱,去漂泊的路途。在去往深圳的火车上,就如她在片中所说的那样,她也不知道那里是不是一个能够实现她的梦想的地方。
张琴放弃了父母给她安排的中学、大学、工作的相对保险的道路,而是选了了去一个未知的,充满着风险的城市。看起来这是一个正在青春叛逆期,正想挣脱父母怀抱,探索外面世界的必然选择。但是在正常的家庭,父权的压制,通常会及时的阻止这种倾向。张琴,作为农民工的子女,需要学会常人不该有的成熟,需要面对常人不该有的事物。或者说她正是用这种方式,反抗父权的方式,去抱怨这些年来,父母只注重她的成绩,而对她其他方面的忽视。
并不是谁都能懂得“天下父母心”的,张琴不懂,她不懂为何父母长时间不去看她只为赚钱,不懂为何父母每次回来都要关心她的成绩,不懂父母把她送往学校就是为了让她将来更好地融入外面的世界。张琴在片中再一次出现,她已经在成为了一个夜店的服务员,扭动的躯体,闪烁的灯光,喧哗的音乐,迅速褪去了张琴原本的青涩懵懂。她想要以她自己的方式融入了这个大城市中,获得了她念念不忘的自由。这是她的青春的选择,也是她的大城市梦。在这个光怪陆离的城市中,张琴能否实现她想要的梦想,是成功还是沉沦,这只能靠时间来证明。
《归途列车》是导演范立欣给这部纪录片所取的名字。列车自从它被生产出来,开始运营的那一刻开始,其一生便牢牢地被套在了铁路的铁轨上了。虽然有终点站跟起点站,还有无数的中间站点,但那一站都不是它的归宿。它永远走在归途上,可能只有到了列车报废退休的时候才能真正走到终点。一路的风景,只能匆匆掠过,而不能停留片刻。从终点走到起点,从起点走到终点,虽然沿途的风景在不停的变化,但走的依旧是这条老路。
在纪录片中的张昌华夫妇一家的命运也是如此,他们挣扎地想改变自身的处境,农村人想离开农村,去大城市过更好的生活。张琴的奶奶在片中提到,她年轻的时候也想离开农村,只是为了照顾家里的农田而没有去成功。到了张琴父母的那一代,随着中国工业化的大规模,农村人纷纷外出打工。一边是为了挣钱补贴家用,一边是为了走出偏远的农村,去大城市闯荡一番。然而命运却给他们开了一个玩笑,很多人并不能融入到这些他们辛勤工作的城市。一些人在城市里工作了大半辈子,却怎么也洗不掉农民工的标签,进城是农民工,出城依旧是是农民,仿佛转了一个圈,又回到了原点。
或许对自身的经历感到失望,不敢再有太大的理想,于是很多像张昌华夫妇那样把自己的梦想寄托给了他们的子女。在陈素琴跟女儿通电话时,在他们过节回家时,都不忘问问张琴的学习成绩,期望他们的子女能够成龙成凤。为了张昌华夫妇未实现的梦想,张琴背负着太多的期望,多到她不能承受的地步。她需要在学校去实现她父母的梦想,在家里要替代父母对外婆尽孝,又要照顾年幼的弟弟。对于她来说,学校是一个不自由的地方,是一个被强加的地方,而家在她看来,更加的不自由。张琴用稚嫩的肩膀,代替了原本属于她父母的责任。难怪她会觉得这个家“始终是个伤心的地方”。因为在这里她得不到她同龄人应有的快乐,有的只是超越同龄人的责任和负担。就像列车,拖着大量的货物人口,在已被建设好的轨道上行驶。虽然能够看到沿途的风景,但只是轨道旁边的风景,而不能越出轨道。
张琴最终还是选择了逃脱,她也选择去了广州打工。这是在公然地违背父母的意志。从这里开始,张琴和她父母之间的矛盾开始激化。矛盾的爆发点则是在春节回家之后,陈素琴提出要在家带张琴的弟弟阳阳,而张琴回了一句:“阳阳,你放心,她不可能留下来带你。”于是张琴与其父母的矛盾就激发了。张昌华看似以对父母不敬的借口来教训张琴,其真正的原因则在于张琴对于父母给她安排的违逆,偷偷跑去了广州打工。张昌华以不敬为借口,来强化她的父权。可以大胆的想象,如果张琴没有顶住父亲的责骂,她还是会被送到学校上学。当然最后她顶住了,不但顶住了,还自己一个人悄悄的跑去了深圳,彻底偏离了父母为她设计的轨道。
列车跑得再快,跑得再远,它所凭借的还是路上的一双铁轨,只能沿着这个轨道,不能迈出去,迈出去就是出轨了。而列车由起点站开向终点站,终点站又成了下一个起点站,起点站也成了下一个终点站。列车就这样在起点站与终点站之间来回跑。张昌华夫妇想要改变张琴命运的努力如同列车沿着冥冥中的轨道,又开回了起点站。以此,我们可以推测,导演并不看好张琴的未来。归途列车,这是不是导演在暗示着我们张琴的命运也如同这列车,在同一条线路上来回运动,她所谓的自由和理想,只是列车沿途的风景,一闪而过,可见而不可及。
[1]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2]王晶.让纪录片大胆发声——对话《归途列车》导演范立欣[J].数码影像时代,2013,06期.
[3]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4版.
[4]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5]赵晔琴.农民工:日常生活中的身份建构与空间型构[J].社会,2007.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