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 燕 (徐州李可染艺术馆 221000)
与其打造“画派”,不如塑造品牌
——试析彭城画派的发展之路
马 燕 (徐州李可染艺术馆 221000)
近年来,多地打造“画派”已经成为我国文化界的一种特殊现象。此中,地方政府建立“城市文化形象”的努力,对“画派”的涌现起到了推波助澜作用。画派能否“打造”?学界产生了质疑甚至批评之声。
中国的画派,基础是地域性、传承性的美术创作群体。画家从“个体意识”到“群体意识”的觉醒,是画派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画派”的形成与发展,关键不是人为的主观“打造”,而是顺应艺术规律,以地方画家的“群体意识自觉”、以深厚的艺术底蕴,创造出独树一帜、富有地方特色的艺术成就。
以张伯英、王子云、王青芳、刘开渠、李可染、王肇民、朱丹、朱德群等大师而富有盛名的江苏徐州“彭城画派”,以其浑然天成,自名称提出之日即备受瞩目,已成为前论的最好注脚。正如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刘大为先生所说,“现在很多地方是先提出一个画派的概念,然后再去着力打造,‘彭城画派’却不尽然。它首先作为一种具有相当底蕴的美术现象,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之后再被冠上‘彭城画派’这个名字,是自然而然的。”1。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冯远曾对记者说,“徐州文化现象值得好好研究,甚至可以将展览本身知名画家、优秀画家人数之多,成果之丰富,看作是艺术创作人才密集的特殊的徐州现象,这是中国当下其他地方没有的。”2。
本文分析了“彭城画派”的形成、推广和发展过程,对地方文化品牌建设方式作了有益的探索。
徐州,古称彭城。徐州美术源远流长,起于上古、兴于两汉,历代传承后于近现代尤盛。
自新石器时期的彩陶绘画,到汉画像石的瑰丽雄奇,到唐幢、宋帖历代书画家的不懈耕耘,6000多年文化史、2600多年建城史的徐州积累了大量美术遗产。彭祖故国、刘邦故里、项羽故都、两汉文化发祥地,更为其留下了大量具有高度艺术价值的古迹,以及“东方雅典”之美名。这些厚重的历史积淀,为近现代以来徐州美术博兴提供了丰厚土壤。
徐州地处南北要冲,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运河漕运,商贾云集,是文化交融之所。近代以来,津浦、陇海铁路在此交汇,独特的交通地理区位优势,使徐州成为西学东渐的前沿,古老的徐州美术必然焕发新的光彩。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北平、西湖和徐州四大艺专在近现代美术发展、人才队伍培养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作为尚且贫弱的徐州大地,四大艺专可居其一,源自徐州的深厚历史积淀,源自阎咏伯、王琴舫、萧龙士等一批先驱的不懈追求,也源自徐州地域的强大文化认同和向心力,即“群体意识觉醒”。这是“彭城画派”形成的坚实基础。徐州艺专存续了十四年,在培养大批杰出学生的同时,在整个社会营造了一种热爱美术的良好氛围,影响绵延至今。“彭城画派”师法古今、融汇中西的特点,也在此时定了基调。
通过百年来的赓续传承,李可染、刘开渠、朱德群等徐州籍美术大师早已蜚声中外,当代徐州书画家仍是名人、新秀辈出。尽管个性、师承、风格各异3,以彭城徐州为中心的区域性画家群体,在这方土地出生、成长,或走出去,或栖居本地,或走向世界,无论是固守国画传统还是师法西画技艺,总能博采众长、执着前行、潜心探索、殊途同归,或开宗立派,影响深远,或独树一帜,终成一家。无论何种形式,徐籍画家作品均具备质朴、雄浑的统一风格,折射出着古城徐州的深厚积淀和徐州地方有情有义、朴实厚重的文化性格;均表现出创新求新、不拘一格的开放特质,显示了“五省通衢”地缘环境下的文化包容心态和变革发展前沿的进取姿态。这样一脉画家群体自成一派,发扬光大,成为地方文化品牌,应是实至名归。
在多地“画派”被学界质疑的背景下,如何让“彭城画派”这一真正客观存在的主体为公众认识、发挥其应有的引领作用,是地方文化工作者的急迫任务。而明确“彭城画派”与某些“打造画派”的根本区别,以可靠的理论与现实为支撑,是建设“有名有实”文化品牌的关键所在。
“彭城画派”的提法于2013年10月正式叫响。汉风墨韵——李可染暨“彭城画派”作品展在位于古城南京的江苏省美术馆举行,创造了四个“首次”,拉开了此次文化品牌建设的序幕:首次对徐州籍艺术家成就进行了集中的展示;首次开展“品牌走出去”的整体探索;首次由全国的知名学者系统梳理研究徐州书画;首次举起“彭城画派”大旗,并将代表作品结集出版。
针对学理依据、历史渊源以及精神实质等学术问题,数十名各地文艺理论家、评论家及相关学者作了积极的探讨,特别是徐州的美术资源、徐州的美术精神,成为专家的讨论焦点,并被认为是“彭城画派”的有力支撑和发展的内在动力。专家一致提出:要继续加深“彭城画派”的研究力度,结合时代要求持续提升艺术的表现、创造、影响力。这就为“彭城画派”品牌的持续发展做了良好的开端,指明了方向。
一个月后,“汉风墨韵回乡展”载誉归来,吸引众多书画界人士和市民前往观展,大有“万人空巷”之势,显著增强了徐州文化自信,“彭城画派”概念自此深入人心。
依托于展览、推介,在交流中促成理论升华,是“彭城画派”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彭城画派”开放包容的本质,根据不同地域特点“量身定做”交流内容,则为加快认同、促进发展提供了更好的平台。
2014年3月,徐州市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彭城画派”书画作品晋京展。自本次展览起,从内涵拓展、传承发展的角度出发,在共同的艺术特质统领下,将油画、版画和雕塑等艺术门类纳入画派范畴,在全面展示徐州美术创作、展现书画徐州魅力的同时,以不拘形式突出地缘文化内在统一性的提炼,使得创作的思想体系更加完备。“彭城画派”得到中国美术界高层的权威认可,在徐州地缘文化与“彭城画派”的研讨会上,数十位全国一线美术理论家高度评价百年徐州美术精神,充分肯定“彭城画派”的地位,对“彭城画派”的确立和“彭城画派”的理论依据给予一致认同。
2014年12月上海中华艺术宫的展览,在形式及内容上作了精心努力并实现创意突破,突出徐州汉画像石的当代呈现方式及李可染、朱德群等大师与上海文化的关联,“彭城画派”与“海派”的关联等,吻合上海大都市的展示需求,由此徐州文化又在国际大都市上海成功亮相。上海美协主席施大畏撰文《当上海遇见彭城》发表在上海主流媒体,予以精辟论述。
2015年12月西安展,展览主题“从彭城到长安:跨越两千年的艺术对话”具有悠久的历史肌理和丰富的学术内涵,表明了富有当代性与地域性的创新精神。“长安画派”代表性画家王西京先生专门撰文论述:“陕西艺术家和徐州艺术家,都是沐浴着优秀的文化传统成长的,都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在世界艺术画坛里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黄土画派”创始人刘文西认为“李可染先生的创作是真正体现了艺术为什么人的问题”,正是为“祖国河山立传”。
与此同时,向外国驻华使领馆、海外文化机构、艺术院校的有效宣传,使得“彭城画派”发展得到了更广泛的关注。法国、奥地利、希腊等十余个国家驻华文化参赞、驻沪总领事等参加画展开幕式,对徐州古老的两汉文化和浓郁的地方文化表现浓厚兴趣。英国皇家美院、希腊中国协会、英国埃塞克斯郡(江苏省友好省)政府等发来贺信贺电;英国索尔福德大学(该国美术教育排名第一)传媒与艺术院副院长巴菲尔德、俄罗斯圣彼得堡文学艺术家协会执行会长安德烈•安纳多维奇等参与交流,在高度评价的同时发出邀请,希望“彭城画派”走出国门前往办展。2015年6月,“汉风墨韵——徐州‘彭城画派’美术作品展”在韩国大邱艺术节特别展出。
在传承与创新中,梳理大汉雄风与20世纪徐州美术发展,展示徐州百年美术发展史。“彭城画派”走上殿堂、走出国门、走向市场,在“三部曲”中,理论日趋成熟、体系日益完备、影响不断增强,由艺术创作成为艺术现象、由艺术成就成为文化品牌,已成为了一张标准的城市文化名片,取得了认可和成功。
在艺术影响、理论研究、载体建设的重大突破之时,今天的“彭城画派”有享誉中外的领军人物和创作群体,有兼容并蓄的艺术特质和文化价值,有影响深远的众多书画精品力作。更重要的是建立日趋完善的长效发展模式和软硬件环境。
针对徐州丰富、深厚的美术书法资源,在对百年徐州美术书法的系统梳理与整体研究基本上,在“彭城画派”与中国近现代美术的学术研讨成果之上,徐州市文联与国家画院理论研究院副院长高天民合作,梳理、传承徐州美术文脉,编撰出版了《徐州美术史》。这是对徐州书法美术历史的整体梳理与研究,这是对中国美术史的地域美术研究的一种丰富,也是对徐州美术发展的有力推进。
同时,为了更好地深入研究“彭城画派”,提高徐州美术书法的创作能力,成立“彭城画派”研究会,这是促进“彭城画派”理论研究与艺术创作可持续发展的又一重要举措。研究会的核心任务,首先是中青年美术人才的培养。围绕以人为本的理念,加大文化修养的广泛培育力度,进一步厚植美术长远发展之基;做好重点人才的选拔、施教,确保徐州美术家群体新人辈出,后继有人。其次,不断加强理论研究,创新体制机制,激发徐州美术的发展活力,组织好富有时代精神和地方特点的精品创作,实现“彭城画派”艺术财富的有效积累。与此同时,结合地方发展的大局,发挥文化护航作用,持续做好特色文化的宣传和推介,并吸引更多各地优秀文化参与“彭城画派”的品鉴、交流和丰富、发展。
“彭城画派”作为徐州特有的文化现象,已深深植入徐州的文化血脉。以徐州本地文化资源出发,以两汉文化为根基,传承发展彭城文脉,“彭城画派”文化品牌建设走出了坚实的步伐,并将继续在地方文化传承创新中书写闪亮之笔。
注释:
1.张婷.《画派不是被打造出来的》.中国艺术报,2014-3-27.
2.张晶晶.《彭城画派:地域美术重在精神传承》.《中国文化报》,2014-3-30.
3.梅墨生:序言,李瑞林主编.《当代徐州籍中国画名家作品集》,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5.
马燕,大学本科学历,徐州李可染艺术馆助理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