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仁
观德亭记
王守仁
君子之于射也,内志正,外体直,持弓矢审固①,而后可以言中。故古者射以观德。德也者,得之于其心也。君子之学,求以得之于其心,故君子之于射以存其心也。是故懆②于其心者其动妄;荡于其心者其视浮;歉于其心者其气馁;忽于其心者其貌惰;傲于其心者其色矜;五者,心之不存也。不存也者,不学也。君子之学于射,以存其心也。是故心端则体正;心敬则容肃;心平则气舒;心专则视审;心通故时而理;心纯故让而恪③;心宏故胜而不张、负而不驰;七者备而君子之德成。君子无所不用其学也,于射见之矣。故曰:为人君者以为君鹄④;为人臣者以为臣鹄;为人父者以为父鹄;为人子者以为子鹄。射也者,射己之鹄也;鹄也者,心也;各射己之心也,各得其心而已。故曰:可以观德矣。作《观德亭记》。
(原文据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王阳明全集》)
【注释】
①审固:检查、审视自己的姿势是否正确稳固。
②懆(cǎo):忧虑不安。
③恪(kè):恭敬、谨慎。
④鹄(gǔ):箭靶的中心。
【译文】
君子在射箭时,内心思虑纯正,外形身体正直,手持弓箭审视自己的姿势是否正确稳固有力,这样以后才考虑发射中不中靶的问题。因此古代根据射箭来考察一个人的品德。品德,是来自内心的一种收获。君子治学,是讲究心灵收获的,所以君子在射箭上也是用心的啊。这是由于内心躁动不安的人,他的动作必定是随意的;内心摇摆不定的人,他的视线必定是飘浮的;内心惭愧的人,他的气息必定是微弱的;粗枝大叶的人,他的相貌必定疏懒;内心骄傲的人,他的神色必定矜持;这五种情形,就是失去本心造成的。之所以丧失本心,是因为没有学习。君子学习射箭,就是要保留本心。这是因为:内心端正,身体就会正直;内心恭敬,神情就会严肃;内心平静,呼吸就会舒畅;内心专注,视力就会清晰;内心通透,所以能把握时机而作出处理;内心单纯,所以能谦让并严格遵守规矩;内心宽广,所以成功时不会张扬,失败时不会松懈;如果这七者都具备了,那么君子的品德也就形成了。君子没有不运用所学知识的,在射箭上也能体现出来。所以说:作为别人的君王,就要以君王的标准为目标;作为别人的臣民,就要以臣子的标准为目标;作为别人的父亲,就要以父亲的标准为目标;作为别人的子女,就要以子女的标准为目标。射箭,就是要射中自己的目标;目标,就是自己的本心;每个人都要对准自己的内心,都要获得自己的本心罢了。所以说:射箭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品德。谨此写下这篇《观德亭记》。
【简析】
正德十三年(1518)正月,王阳明抵达江西赣州龙南县,指挥征三浰巢贼。为教化百姓,龙南教谕缪铭奉王阳明之命建观德亭,建成后,王阳明非常高兴,作《观德亭记》。本篇通过古代士子必学的六艺之一“射箭”来探讨学习做人的问题,认为君子学习射箭,就是不断地使自己的内心趋于中正安稳的过程,每一支箭都对准自己的内心,将射艺修习之根本落诸人的内心存养,只有力求内心修养臻于心端、心敬、心平、心专、心通、心纯、心宏,七者完备,方能百发百中。心气略有亏欠,必然在射箭过程中露出端倪。射箭如此,做人同样如此,每一个人都应该以如何做好君王、臣民、父母、子女等具体身份为目标来反复审查、矫正自己的行为,通过致良知来实现做人、做事都符合天理、恰到好处。阳明心学以“心外无物”“知行合一”著称于世,这篇《观德亭记》就很平实而生动地说明了“心外无物”的道理,但并不是纸上谈兵,而是王阳明自身“知行合一”的结晶,正因如此,才说得这么全面、内行、亲切,成了阐述中国传统射艺极其经典的篇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