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德全,陈 琳
( 1. 上海电力学院 外国语学院,上海 200090; 2. 上外贤达学院 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 200083)
翻译活动对汉语欧化的推动作用
赵德全1,陈 琳2
( 1. 上海电力学院 外国语学院,上海 200090; 2. 上外贤达学院 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 200083)
翻译活动对汉语欧化的推进主要始于明末清初,英语具有表达严谨和逻辑性强的特点,翻译时译者往往特意保留这些特点,往往形成带有“翻译腔”的汉语语体。在语言内部机制和社会文化作用下,这种“翻译腔”逐渐沉淀下来并融入汉语。汉语欧化过程是动态的,也是有限度的。
翻译;汉语;欧化;白话文
语言与文化密切相关,文化的相对独立决定语言相对独立性。具有几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国文化,造就了独特的汉语体系。纵观汉语发展史,汉文字从来没有停止过发展和演变的历程。从秦汉到明清,汉语经历了数次变迁才形成了现代汉语。明末清初,中国的大门逐渐被打开,西方文化慢慢渗透到中国社会,中国的商贸之门洞开,汉语欧化成为必然。翻译是汉语欧化进程的最直接推动力。
我们认为,翻译界一直诟病的“翻译腔”并不是一无是处的,它和汉语欧化有一定联系。很多研究将“翻译腔”定义为“游离于目的语规范之外的语言特征”[1],换言之,这些语言特征其实对于目的语读者来说是全新的,是带有异国情调的语言特点。甚至有译者为了某种目的专门追求这种效果。比如,五四运动时期的白话文运动中,就有很多译者专门追求“洋味”的语言风格,以挑战保守的文风。当然,这种追求有其政治原因,学者们称之为“翻译的政治”。这期间有几个非常有影响力的人物,他们主张译文的“翻译腔”,对汉语欧化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鲁迅就是“翻译腔”支持者,残酷的现状及对社会和生活的深刻感悟让他认识到翻译对社会的推动作用,即通过借助翻译的实践活动,引进先进文化,医治中国文化之痼疾,重新建构中国新文化,以实现中国革新的政治目的[2]。鲁迅强调“直译”甚至“硬译”,目的是想医治当时旧思想的顽疾,体现他在政治上对翻译的利用。 他致力于对传统伦理思想包括文字的改造,使翻译风格走向“宁信而不顺”,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白话文的欧化。提倡汉语欧化的另一人物是赵景深,他主张译文语言应该适当具有创作化特色:“我的理想是这样,创作应渐渐的使其欧化,译文应使其创作化,逐渐欧化;也就是说,倘若以欧洲文字为文法严密的文字,则应先将中国文字提高,而将译文降低,使得一般读者看惯了欧化的创作以后,再看翻译,便容易了。”[3]瞿秋白作为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力图引进马克思主义思想,他认为“翻译应当把原文的本意,完全正确的介绍给中国读者,使中国读者所得到的概念等于英俄日德法……读者从原文得来的概念”[4],而实现这一目的的策略之一便是尽量使用源语语言风格写出译文。
五四运动时期的翻译活动开创了汉语欧化进程的先河,自此,汉语欧化就没有停止过,而且翻译活动始终充当了该进程的原动力。谢天振教授曾就诗歌翻译谈及汉语欧化的必要性。他认为,译诗语言不同于原作的语言,也不同于译入语国的语言,因此,欧化几乎与生倶来地成了译诗语言的本相[5]。其实,不单是诗歌翻译,任何翻译,尤其是科技翻译,不可能完全脱离“翻译腔”,欧化的语言风格或多或少地会带入目标语中,久而久之,汉语的发展也会受到影响。单独从科技语篇角度看,英汉两种语言有其特殊差别。可以说,汉语科技语篇在很大程度上模仿了英语科技语篇特点,在风格上是英语取向的[6]。
从18世纪开始,西方科技呈现加速发展态势,中国坚守其传统文化堡垒的同时,对各领域科学规律的探索却持有一定程度的开放态度,这为西方科技著作的中译创造了有利条件。继佛经翻译之后,五四运动时期的翻译活动成为影响中国思想乃至文字的又一重要原动力。
(一)词汇欧化
翻译活动对汉语带来的最直接影响莫过于词汇层面了。通过翻译,汉语中引进了大量的外来词,这些词最初无非是简单进入汉语词汇体系,但是通过时间的积淀,它们逐渐被国人接受,有些新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汉语语义体系。在构词法方面,汉语新词产生就利用了英语中的的派生词缀,像前缀“非、反”,后缀“家、者、人士、主义、性、化等都可以加在某些名词前后,构成新词;另外,翻译活动对汉语词汇方面的影响还体现在产生了表示语法作用的屈折词缀。比如,表示复数概念的“们”已经在现代汉语中使用得非常广泛。Kubler(1985)认为,表示动词“体”的“着、了、过”也是欧化的产物[7]81。英语对汉语的影响还表现在词性变化上,比如“在”这个词,在白话文中用作动词,而通过英语长期影响,“在”已经具有了英语的“at, on, in”同样的语法功能。同样,“有关、关于、对于”相当于英语的“about, concerning, with regard to”,“作为”也是从英语“as”直译过来的。另有学者认为,双音节词和多音节词增多也是英语影响的结果[8]。科技翻译的作用在引进和创造多音节词方面尤为显著。
(二)句法欧化
现代汉语现状是由社会发展规律决定的。纵观中国社会发展史,语言文字的变化与社会需求和发展密不可分。自清民初,中国急需引进国外科学技术,以强国富民。科技翻译成为学习西方科学的最直接最有效途径。伴随五四运动时期的白话文运动,科技翻译被大量国民接受,科技汉语语体随之形成[6]。
经研究表明,“翻译腔”与翻译任务复杂度和源语的句子长度成正相关[1],而所谓的“翻译腔”其实就是过度欧化的汉语表达。较文学语篇而言,科技文本更符合这类情况,译者更容易产出带有“翻译腔”的作品。换个角度讲,读者初读译作也许会感觉到这种翻译腔的存在,但读多了,便接受了这种欧化的表现方式,甚至久而久之,人们在母语环境中也会不自觉地使用这类表达了。这便是翻译带来的欧化过程。其实,现代汉语中有很多我们已经习以为常的欧式表达,比如,“是+形容词”结构,就是英语系表结构的再现[9]。有学者用语料库手段对现代汉语的欧化结构进行过研究,结果归纳出三种由翻译活动引发的欧化机制:借用、激活和转用。“借用”就是通过大量的翻译活动,不断在汉语译文中使用外文结构,最后融入汉语结构,“是+形容词”便是典型例子;“激活”指通过翻译激活汉语中不常用的结构,使其使用频率增加,比如“就……说”结构、“着”字的进行时用法等;“转用”是通过翻译后,使源语中的某些句子结构在汉语译文中发生变化,既带有源语痕迹文符合汉语的某些特征。比如,“之一”表示“其中之一”,就是通过翻译活动改变后的用法[9]。
汉语的欧化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是符合科学发展规律的。关于汉语欧化演变的动因,我们认为可以分为内部动因和外部动因。
(一)语言内部的演变机制
Harris & Campbell认为,语言演变有三个基本机制:重新分析(reanalysis)、扩展(extension)和借用(borrowing)[10]76。这三个机制是通过翻译活动来起作用的。重新分析是译者消化理解原文的过程,扩展是译者利用母语知识产出译文的过程,而借用是译者利用自己的外文知识直译原文的过程。两个世纪以来,科技发展对翻译要求量愈发加大,这种机制愈发发挥作用。通过翻译活动,引发了汉语大量借用外语词汇和结构。而新引进的词汇和结构,经过大浪淘沙,有的被接受,并融入汉语体系,有的则转瞬即逝,最终被淘汰。以词汇为例,通过翻译活动,汉语会借用大量外来语,如最典型写音外来语——咖啡、的士、酒吧、可口可乐都是在扩展的机制下产生的词汇,它们需按照汉语的构词规律出现,是借用机制和扩展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同理,借用新的结构也受汉语表达习惯制约,生硬的借用只能被译文读者看作是“拙劣的翻译腔”。这种机制在汉语发展与演变进程中悄无声息的发挥作用,从未停止过,是导致语言演变的内部动因,这种动因的形成来自于社会文化。
(二)社会文化对语言的制约作用
社会文化是一切文学创作的源泉,包括语言的使用与发展。相对于上文中提到的三个语言演变机制,我们可以把社会文化看作是导致语言演变的外部动因。
我们可以分三个阶段描述中国社会文化对语言演变的推动作用。第一个阶段是五四运动时期的白话文运动。这一时期国内的社会文化运动对汉语欧化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包括鲁迅和瞿秋白在内的许多著名新文化人物大力倡导欧化语法,为西方科学与哲学思想进入中国大开方便之门。大量科技与哲学著作的翻译,为欧化语法的引入提供了广阔的实验空间,精英阶层的引导,引来无数学界追随者竞相模仿欧式表达。翻译成为五四运动时期欧化表达的主要阵地。在其影响下,语法书甚至教科书中欧化语法的使用则进一步合法化。欧化语法就是在这种社会力量综合力量的作用下,在翻译的浪潮中逐步建立起来的;第二个阶段是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之初。这一阶段是中国社会文化相对独立的时间。百年来的民族屈辱和文化侵略使得国人倍加珍爱来之不易的民族独立。体现在社会文化面就是寻求新中国之新文化独立,一度抵触西方文化渗透。体现在翻译方面,建国初期举国之优秀译者之力进行毛泽东选集的外译,同时也有大量西方左派作品译入中文。西方科技著作的中译相对较少甚至一度停滞,汉语欧化进程随之放缓;第三阶段为八十年代初的改革开放至今。经过几十年的民族文化建设与革新,国人却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西方科技的引进。这时科技翻译成为中国经济建设的金钥匙,大量科技文献在改革开放之初被译介到国内,文字句法的欧化进程加快,翻译队伍迅猛增长,传统汉语受到了水平参差不齐的译文冲击,而机器翻译技术的出现使欧化语言呈现出程式化趋势。
如上文所述,改革开放以来,翻译活动成为汉语欧化的直接动力,智能翻译软件的使用加强了汉语书面语的欧化趋势。与此同时,西方文艺作品翻译和互联网交流引发了汉语口语的欧化进程,甚至有人担心汉语会被过度欧化,这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一)口语欧化的表现趋势
我们认为,汉语欧化并不可怕,尤其不必担心过度欧化。诚然,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在世界信息交流空前发达的时代,语言之间的相互影响在所难免。网络及新媒体语言极度活跃,新词汇新表达法日新月异。但正如前文所述,语言的变化是受其内部机制和外部力量制约的。当代世界信息交流使得语言变化的内部机制空前活跃,同时多元文化格局成为语言演变的外部推力。汉语欧化呈现出新趋势:翻译活动正加速影响人们的语言结构,受其影响的语言结构呈现出明显的语法化趋势。
另外,文艺影视作品的中译也对汉语产生了一定的冲击,甚至有口语欧化现象。比较典型的汉语口语欧化现象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 新增模仿英语的感叹词,如:
哇哦(waoo)、嘿(hey)、噢(ouch)
2)汉字发音直接译自英语词汇,如:
拜拜(bye-bye)、脱口秀(talk show)、休克(shock)、酷(Cool)、马赛克(mosaic)、台风(typhoon)、木乃伊(mummy)托福(TOEFL)、雅思(IELTS)
3)汉语句式直接插入英文单词,如:
这个conference 的memo 我一会Email 给你。
4)汉语中大量直接使用英语缩略词,如:
WTO、NBA、APP 、CEO、PM2.5
5)直接套用英语句式,如:
我不建议你去找他。(模仿英文否定转移结构)
毋庸置疑,以上例子已经在影视剧和新媒体中高频出现,大众在很大程度上接受了这类表达,但由此断定它们已经融入汉语系统还为时过早。语言的变迁及语法化是个大浪淘沙的过程,只有那些合理的符合社会文化规律的语言才能最终沉淀下来。
(二)语言机制对汉语欧化的制约作用
社会文化对语言演变和语法化起到很强的制约作用。就汉语欧化而言,社会文化使之不能超过一定的限度。汉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所形成的社会文化心理不仅制约汉语欧化限度,而且有时还会同化来自西方的语言因素。汉民族的主体意识、整体思维、对意义的追求和独特的互文传统都决定了汉语的欧化是有限度的[9]。
另外,汉语欧化的限度是随着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纵观百年汉语欧化历程,当社会出现变革和转型,对外开放程度加大时,大量翻译出现,外来语言因素对汉语冲击加大力度,而社会对外来词语和结构接受度变大,如五四运动时期和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的改革开放时期;相反,当社会保守势力占据上风,对外闭关自守,社会对外来语言的包容度就降低。而历史告诉我们,社会文化的开放与保守都是相对而言的,而且是不断波动的。这种波动围绕的一条不变的基线就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社会文化,这条线制约着欧化的各种现象和过程。另外,近些年来,中国国力增强,经济迅猛发展,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的影响力与日俱增,汉语也必然不断影响其他各国语言。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的开设,更是推动了汉语的影响力,我们虽然不能过早地将这种现象定义为世界语言的汉化趋势,但至少可以说,汉语热与中国科技成果的外译是不可小觑的汉语影响力推手。著名美国汉学家翻译家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在进行莫言小说的英译时,就大量地使用经过“汉化”的英语,而其译作深受广大英语国家读者喜爱,也在很大程度上助力了莫言先生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由此可见,汉语接受西方语言的影响的同时,也正有力地影响着其他各国语言。这两种方向相反的力量在历史的长河中此消彼长,不断变化。各国语言在趋同的同时又保留其社会文化特点。语言的接触是引发语言借用的前提条件,而语言借用是否带来真正的语言变化,要取决于输入方语言自身特点和使用该语言民族的社会文化和社会心理,正是这些因素决定了语言接触所引发的变化及时可能的,同时也是有限度的[9]。
总之,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科学技术使社会加速发展,科技信息交流是决定社会发展速度的重要因素。各民族的科技交流使翻译成为必要,翻译活动的繁荣又引发了各国文字的相互接触。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汉语首先接受了西方科技的影响,翻译从此引导了汉语的欧化过程。然而汉语的欧化是受我国社会文化制约的,汉语吸收了符合中国社会文化和社会心理的词汇和结构,这个欧化过程往往以“翻译腔”开始,到语言的本土与语法化结束。
[1] 王福祥,徐庆利. “翻译腔”与翻译任务复杂度和译者工作记忆关系的实证研究[J]. 外语教学, 2010(6):105-109.
[2] 张律,胡东平. 翻译的政治与译者伦理思想的彰显——以严复、鲁迅、瞿秋白为例[J].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5):116-119.
[3] 赵景深. 论翻译[J].读书月刊,1931(6): 23-24.
[4] 瞿秋白. 论翻译[J]. 十字街头,1931(12): 4-6.
[5] 谢天振. 翻译:作为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J].中国比较文学,1996(3): 34-37.
[6] 赵德全. 汉语科技文体翻译的英化取向溯源[J]. 中国科技翻译,2016(4):54-57.
[7] KUBLER, C C. A Study of Europeanized Grammar in Modern Written Chinese[M]. 台北:学生书局,1985.
[8] 郭鸿杰. 现代汉语欧化研究综述[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7(1):21-24.
[9] 朱一凡. 翻译引发现代汉语欧化结构的机制[J].外语研究,2011(6):76-81.
[10] HARRIS, A C, CAMPBELL,L Historical Syntax in Cross-Linguistic Perspective[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7.
TheRoleofTranslationintheEuropeanizationofChineseLanguage
ZHAO Dequan1,CHEN Lin2
(1.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Shanghai University of Electric Power 200090,China;2. Xianda College of Economics & Humanities, 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200083,China)
Strictly speaking, Europeanization of Chinese promoted by translation begins from the late Ming and early Qing periods. Being rigorous in expression and strict in logic, translators purposely retain some characteristics of English, and thus forms a special language style of their translation. The so-called translationese, promoted by the internal mechanism of language and the social cultural environment, is gradually integrated into the standard Chinese. The process of Europeanization of Chinese is dynamic but limited by related social cultures.
translation;europeanization of Chinese; the vernaeular
2017-09-01
赵德全,男,上海电力学院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
H059
A
1006-4702(2017)05-0110-05
(责任编辑陈尚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