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胜 陈胄
(海军蚌埠士官学校安徽财经大学 蚌埠 233012)
李鸿章海军人才建设思想探析
陈胜 陈胄
(海军蚌埠士官学校安徽财经大学 蚌埠 233012)
李鸿章作为力主加强海防、建设近代化海军的领军人物,高度重视海军人才队伍建设,将人才视为海军建设的根本。李鸿章在创办清末海军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海防急务,人才为本”、“出洋学习,师夷制夷”“、不定章程,难垂永久”、“中体西用,自立自强”等海军人才建设思想,这些思想认识深刻、影响深远,仍值得我们借鉴。
李鸿章 清末海军 人才队伍 建设思想
李鸿章所处的时代,可以说“实为中国与世界始有关系之时代,亦为中国与世界交涉最艰之时代”[1]16-17。当时的清政府面临着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面对这种时局,李鸿章敏锐地觉察到不能再墨守成规,必须变法自强,向西方国家学习。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李鸿章力破陈规,大胆创新,大力兴办洋务,高度重视海防及海军建设。虽然其一手创建的北洋海军在中日甲午海战中全军覆灭,但其在创办海军过程中形成的海军人才建设思想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有感于中外形势的鲜明对比,李鸿章深感人才之重要,认为时代急需新型人才,海军建设急需新型人才。他将人才视为海军建设的根本,指出“伏思水师为海防急务,人才为水师根本”[2]1552。李鸿章之所以特别重视海军人才队伍建设,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现实的强烈需求。鸦片战争后,清王朝的国家安全面临严重威胁,特别是海防力量薄弱,根本无法抵御外敌入侵。通过对清朝安全形势的分析,李鸿章认为要想有效维护国家安全,必须尽快加强海防力量建设。1870年,他任直隶总督伊始便上言清廷:“选将练兵筹备海防一节,尤为目今要务。”[3]75李鸿章认为加强海防、建设海军,一方面要变法自强,另一方面要学会用人,“居今日而欲整顿海防,舍变法与用人,别无下手之方”,“而尤以人才为亟要”[4]826。面对岌岌可危的安全形势,必须加强海防海军建设,而加强海防海军建设离不开精通于此的海军人才。
其二,海军专业性强,需要高素质的专门人才。李鸿章认为要想在海防上与强敌相抗衡,必须有高素质的人才,仅凭低素质的人,纵使勇敢无畏也不能取胜。同时,海军是专业性极强的军种,官兵必须经过长期严格的训练方能胜任,而清军中无论是陆军还是旧式水师将领等旧式人才,都不能胜任海军职责。“陆军宿将,强令巡海,固迁地弗能为良。即向带内江长龙、舢板之楚将,不习海上风涛,向带红单艇船之粤将,又不习机器、测量理法,均末便轻以相委。”[5]32所以,必须大力培养适应海军建设所需要的新型人才。
其三,海军人才成才难度大、成才周期长。李鸿章认为:“凡学生自入堂、上船、出洋,培养磨练必须十余年,拔十或可得五,再充兵船头目,荐升管驾、统领,庶与西人技能相颉頏,其成材固若斯之难也。”[5]32同时还要做到培养有续,否则“将来即有防海万全之策,数十年后,主持乏人,亦必名存实亡,渐归颓废”[3]81。他充分认识到了海军人才培养的艰难与漫长,必须坚持不懈地对海军人才进行持续培养。
1876年,李鸿章应邀在烟台观看了英、法、德等国铁甲战舰的海上操练,叹为观止。参观时,他看到英国的军舰上有日本士兵随船训练,“是知出洋学习造驶之举,实为中国海防人才的根本”[6]948。于是大力支持左宗棠首倡的福州船政学堂学生留欧学习一事,同沈葆桢联合上奏,指出了仅在国内学习的弊端,认为只在国内仿制而不出去留洋学习,其结果只能是始终落后。强调必须让学生出洋学习,亲临实地,参与其中,方能得其诀窍。
在李鸿章等人的大力倡导下,1877年3月,福州船政学堂学生30人赴英法学习驾驶制造,李鸿章对他们的要求是“务令通船新式轮机器具,无一不能自制,方为成效”,“务令精通该国水师兵法,能自驾铁船于大洋操战,方为成效”[7]1212。第一批留学生于1880年回国,李鸿章认为留学成效显著,达到了预期目的。在第一批学生学成回国后,李鸿章与沈葆桢又奏请续派,主张继续派遣留学生,去西方学习最新的军事技术。第二届留学生共计10人赴英法学习。1885年11月,李鸿章等人奏请续选闽厂学生出洋肄业,从北洋海军和天津水师学堂选拔10人,从福州船政学堂选拔24人,赴英法留学。甲午战争前,总计共派出三届留学生共70余人。
留洋学生学成回国后,在海防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883年1月,由福州船政学堂第一届留学生设计制造的中国第一艘巡洋舰“开济”号下水,性能达到当时世界先进水平。1885年,留学生在船政工程处和各厂任总工程师和工程师达16人,成为技术骨干。留学生中多人先后成为海军各级主要指挥官、主力舰舰长,逐步成长为清末民初海军高级将领。留学生中许多人在各水师学堂从事任教或管理工作,有20余人先后在福州船政学堂任教,严复担任天津水师学堂总教习,蒋超英任江南水师学堂总办,魏瀚任黄埔水师学堂总办,李和任南京海军军官学校校长。除此之外,留学生在思想文化、外交与法律等方面也取得巨大成就。
洋务派创办海军的过程就是海军近代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着海军建设观念的转变以及由水师旧制到新制的转变。不管是曾国藩为长江水师制定的章程,还是洋务派为适应近代化海军建设所制定的章程,都是各自为政,有着明显的不足。李鸿章意识到有必要建立一个统一有效的海军章程。1888年,李鸿章借鉴西方海军尤其是英、德两国海军章程,领导制定了《北洋海军章程》,这个章程既吸收了西方的先进思想,又保留了部分传统旧制,体现出了鲜明的时代特点。
在规章制度的制定和规范管理上,除《北洋海军章程》外,李鸿章还做了许多其他工作。针对水师学堂学生——未来的海军人才,制订了《天津新设水师学堂章程》、《天津水师学堂续订章程》,对入学资格、学习期限、福利待遇、教学计划等进行了规定。针对留学人员制订了《选派船政生徒出洋肄业章程》,加强对留学人员的管理,明确了学生的培养目标和学习年限、地点、专业,规定了考核管理措施以及待遇和奖励办法等。
《北洋海军章程》在执行过程中并没有真正落到实处,经常人为变动,造成了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混乱局面,致使北洋海军的规章制度形同虚设。其将领生活腐化堕落,海军军官大多奢侈浮华,嫖赌是平常事。刘公岛上赌馆、烟馆林立,妓院就有70多家。对于有法不依的现象,李鸿章并未引起足够重视,反而对此比较宽容。《北洋海军章程》的起草参与人周馥曾感叹道:“余订海军章程,赏罚各有条例,而将官多不遵行,相国(李鸿章)阅操亦示宽大,谓此武夫难拘绳墨。”[8]306纪律的松弛、生活的腐化、高层的放任,严重影响了北洋海军官兵的士气和斗志,这就为甲午海战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为了改变被动挨打的局面,李鸿章积极开展洋务运动,向西方学习,创办了多所海军学堂,培养了一批近代化海军人才,有力推动了清末军事变革和军事近代化的进程。李鸿章虽积极求变,但他所主张的变革具有极大的保守性,突出表现在其变革的指导思想——“中体西用”上。李鸿章认为中国与西方的差距不在体制上,而主要在器物上,认为只要中国有了如外国般先进的武器装备就足以平内乱和抵御外侮。李鸿章还意识到“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9]188。在这种“中体西用”思想的指导下,李鸿章以“强兵”为目标,筹建新式海军以及海军学堂,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是,他并没有认识到中国与西方的真正差距在何处,固守着陈旧腐朽的“中体”不放,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形成的海军人才建设思想必然存在明显的缺陷和不足。
李鸿章创办的海军学堂虽然在教学内容上以西方科学技术为主,在办学形式上也仿效西方,但是“中学为体”作为办学的根本指导思想贯穿于学生的招生和培养之中。在招生上,要求报考的学生对四书五经有初步了解,会做八股式的策论。学生通过考试进入学堂后,仍不放松对学生进行封建思想的灌输,唯恐学生在学习西方军事技术的同时思想也随之西化。坚持“西学为用”的思想使得军事学堂尤其是海军学堂过于注重培养技能型人才,普遍忽视对学生进行军事理论和战术素养的教育,使得培养出来的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强,但是战术素养不高,未能培养出优秀的统帅和作战指挥型人才。李鸿章“中体西用”的海军人才建设思想并不适应近代化战争的要求。在惨烈的实战中,顽强的战斗精神和过硬的军人品质是能打胜仗的重要保证,而在甲午海战中,北洋海军官兵的战斗精神和军人品质与日方相比,存在较大差距,恐战怯战、临阵逃脱、战场投降屡屡发生。
一支舰队需要熟练操控舰艇和使用武器装备的人才,更需要卓越的战斗指挥员。甲午海战中,北洋海军缺乏随机应变的战术机动,在遭受猛烈进攻、战场形势发生变化后,不能及时根据战场情况变换舰队队形,指挥员战术素养差的缺陷暴露无遗。西方人士曾对这场战争作过这样的评论:“今观黄海海战,清军犹如在利沙的意大利军,阵形早已混乱,号令不一,行动各异,全舰队好似没有指挥官。”[10]287李鸿章在海军人才培养上倾注了大量心血,也造就了一批近代化的海军人才,但是中日甲午战争的惨败,证明当时清政府的海军人才能力素质与日本海军人才相比存在较大差距,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有很多,“中体西用”的人才培养指导思想就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
[1]伍跃.李鸿章事略(外八种)[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4.
[2]王朴.李鸿章全集(第3册)[M].海南:海南出版社,1997.
[3]刘中民.中国近代海防思想史[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
[4]王朴.李鸿章全集(第2册)[M].海南:海南出版社,1997.
[5]张侠、杨志本.清末海军史料[M].北京:海洋出版社,1982.
[6]高时良.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洋务运动时期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7]唐小轩.李鸿章全集(第2册)[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8.
[8]皮明勇.中国近代军事改革[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8.
[9]陈景磐,陈学恂.清代后期教育论著选(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10]戚其章.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续编:中日战争(七)[M].北京:中华书局,1996.
K250.6
A
2016-12-09
10.16565/j.cnki.1006-7744.2017.08.32
陈胜,海军蚌埠士官学校教授,研究方向为军队政治工作;陈胄,安徽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