柘城县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必要性和预期目标分析

2017-03-12 10:16柘城县水利局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17年1期
关键词:柘城县高标准农田水利

□□□(柘城县水利局)

柘城县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必要性和预期目标分析

□刘 娟□陈奕名□李长春(柘城县水利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确保粮食生产水平的关键所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通过对柘城县的基本情况和农田发展现状情况进行调查研究,进一步指出柘城县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的必要性和预期的目标效益,并希望通过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的建设,能够进一步提高柘城县农田高标准建设水平。

高标准农田建设;必要性;预期目标

0 引言

柘城县通过旱涝保收高标准基本农田的建设,达到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实现集中连片,发挥好规模效益。在保证耕地数量不减少的前提下,通过完善田间基础设施,提高耕地质量及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柘城县高标准基本农田面积的比重。另外还要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建立保护和补偿机制,促进柘城县旱涝保收高标准基本农田的持续利用。

1 柘城县概况

1.1 自然条件

柘城县地处河南省东部,属淮河流域,为黄河冲积平原,位于商丘市西南部,东径115°06′~115°32′,北纬34°~35°15′,区域面积1 048 km2,其中耕地面积7.15万hm2。东与商丘市睢阳区相邻,西与太康县交界,南与鹿邑、淮阳接壤,北与睢县、宁陵毗邻。

柘城县由于受季风影响,四季差异明显,多年平均降雨量为720 mm,年内降雨一般主要集中在7-8月份,雨量占全年降水量的50%左右,而冬季至次年2月雨量较小,仅占全年降水量的6%左右,多年平均径流深70 mm。年平均气温14.30℃,最低极端气温为-18.90℃,最高极端气温为42.80℃,全年无霜期217 d。

1.2 土壤及耕地现状

1.2.1 土壤类型及分布

柘城县土壤分布主要有潮土、沙姜黑土两个土类。沙姜黑土类,分布在柘城容湖地带。潮土类,分布在除柘城容湖以外的地带。

全县土壤呈弱碱性,PH值在7.80~8.30之间,适宜多种作物生长。

1.2.2 耕地现状

柘城县2011年总耕地面积7.15万hm2,有效灌溉面积2.54万hm2。高产田主要分布在远襄镇、马集乡、胡襄镇。由于水利工程条件的制约,其余各乡均为中产田,地势平坦、无丘陵,地块相连,有利于高标准农田建设。

2 柘城县域小型农田水利现状

2.1 县域水源工程运行情况

柘城县现有机电井12 690眼,总装机6 000 kW,其余机井均无配套措施,且现有机井分布不均,有的地块2 hm2/眼,机井过密,有的地块6.67 hm2/眼,机井缺乏,旱时不能及时浇灌,其中完好正常运行的有11 655眼,淤积严重可修复的有1 035眼,损坏率约为10%。

2.2 灌区渠系工程现状

柘城县支、斗、农渠2 123 km,淤积平复严重,路坝较多,排水不畅。

2.3 涵闸工程现状

柘城县境内共修建涵闸38座,其中大型水闸砖桥闸1座拦蓄水量1 500万m3,2006年维修加固,运行良好;中型水闸8座,拦蓄水量160万m3,4座正常运行,4座带病运行;小型闸涵29座,拦蓄水量1 160万m3,除涡河近期治理工程实施中新建的12座外,其余全部带病运行或损坏严重。

2.4 节水灌溉及高效节水发展状况

柘城县仅有管道输水节水灌溉面积133.33 hm2。

3 柘城县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的必要性

针对柘城县概况和农田水利的情况,大力开展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增加粮食供给、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必要组成部分。

3.1 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是促进农业增产的重要举措

柘城县是国家贫困县,经济薄弱,农业基础条件差,旱涝灾害频繁。2010年汛期发生洪涝灾害,全县受灾人口超20.06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2 800 hm2,农作物绝收面积360 hm2;倒塌居民住房1 141间,损坏房屋2 132间;冲毁桥梁4座;直接经济损失4 543万元。

旱、涝灾害频繁,暴露出现有农田水利设施存在的突出问题,直接影响着农业和粮食生产、农村经济的发展。柘城县开展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可以有效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农业抵御旱、涝灾害能力,提高粮食产量,是促进农业增产的重要举措。

3.2 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是提高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柘城县主要种植作物以小麦、玉米、红薯、谷子、豆类为主,经济作物有棉花、三樱椒、烟叶、油菜、大蒜、花生等10多种,是全国三樱椒之乡,蔬菜有白菜、胡芹、葱、蒜、瓜果等10大类。通过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建设,可以有效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扩大有效灌溉面积,合理利用水资源,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因此,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是提高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3.3 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是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迫切需要

目前影响农业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之一,是来自农业生产过程中大量施用化肥和农药。高标准农田建设及相应整合资金的投入可以促使农民采取综合农业技术、工程措施,可以使化肥、农药等的施用大大减少,这样尽而达到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目的。

进行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建设是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措施,更是本次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目标。

3.4 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迫切需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和农民知识化。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必须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大幅度提高农民收入。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进一步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加大科技投入,发展高效农业必须有水利作支撑。因此,柘城县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迫切需要。

4 柘城县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确保达到预期目标

柘城县现有耕地面积7.15万hm2,有效灌溉面积2.54万hm2,根据《财政部、水利部关于实施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的意见》要求,依据《柘城县农田水利建设规划(2010-2020年)》,按照灌溉保证率P=75%、5 a一遇排涝标准,确定柘城县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2012-2014年)建设目标为项目区内全部为井灌区,面积6 076.73 hm2,全部发展低压灌溉,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0.80以上。

按照柘城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柘城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柘城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成立柘城县水利局乡镇水利站的通知》的文件精神,积极推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护机制改革。项目工程完成后,移交给各项目村或农民用水协会,由村集体、农民用水协会对工程运行进行管护。

5 总结

总之,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柘城县是旱涝灾害频繁发生、经济薄弱,农业基础条件差的国家贫困县,水利基础条件对农村经济发展更是至关重要。为了尽快改善柘城县农业生产的水利条件,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使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进行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建设是非常必要。

[1]闫长辉,曲保恒,赵玲.浅谈乐陵市“旱能浇、涝能排”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3(5).

[2]张莹慧.沿黄平原地区高标准方田建设探索[J].中国水利,2014(5).

[3]李霞.桐柏县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5(15).

[4]付莹莹,石建华.我国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必要性探究[J].企业文化(下旬刊),2015(4).

[5]余雁平.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区规划设计[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3(5).

(编辑:刘青)

TV93

:B

:1673-8853(2017)01-0031-02

2016-11-14

猜你喜欢
柘城县高标准农田水利
山西省2020年建成高标准农田16.89万公顷(253.34万亩)
坚持高标准严要求 确保按时保质完工
柘城县
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技术推广
农田“高标准”带来农业高效益
推进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力促现代农业高效发展
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思考
柘城县卫计委召开全县卫计系统脱贫攻坚及健康扶贫迎检会
“两委”换届发动攻坚——确保啃掉“硬骨头”、实现“高标准”
柘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