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鳊苗种规模化繁育技术研究

2017-03-12 07:41朱爱奇展翠芬朱爱琴缪小平韩海琴
水产养殖 2017年12期
关键词:催产亲鱼鱼苗

朱爱奇 ,展翠芬 ,朱爱琴 ,缪小平 ,韩海琴

长春鳊(Parabramis pekinensis),地方名:鳊鱼、长身鳊、草鳊、油鳊、边鱼等,广泛分布于长江干、支流以及通江湖泊,其体型修长,肉质鲜美,消费者口碑好于团头鲂,是长江名贵鱼类。随着自然资源的衰退,长春鳊身价也随之上涨,市场单价比团头鲂高出2~5元,且供不应求,并且目前国内鲜有开展该品种的养殖研究报道。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引发了生产需求,养殖者已提出养殖该品种的技术要求。2010年至今,靖江市水产技术指导站先后承担了江苏省水产三新工程项目“长江长春鳊驯养、繁育技术集成攻关与示范”(PJ2010-42)和“长春鳊规模化繁育和池塘养殖示范推广”(Y2014-22),通过开展长春鳊亲本的采集、驯养、人工繁殖和人工养殖等系列技术的研究,实现了长春鳊苗种规模化繁育,开发出长春鳊这一具有良好发展潜力的长江名贵新品种。现将长春鳊苗种规模化繁育技术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人工催产、自然产卵的方法繁育长春鳊苗种,将注射催产剂的亲本放入催产池,通过一定流速的水流刺激,在8~10 h效应时间内使其自行产卵,卵吸水膨胀后及时收集,转入孵化环道进行孵化。

1.2 亲鱼的来源与选育

1.2.1 亲鱼来源 2010—2013年繁殖亲鱼为灌江纳苗驯养的长春鳊或从长江靖江段采捕的野生长春鳊。2014年以后挑选部分子一代培育为母本,父本仍为野生亲本。

1.2.2 驯养 收集的野生长春鳊下塘前使用20 mL/m3甲醛浸泡鱼体1 h消毒。野生鱼驯化期较长,下塘后10 d左右无摄食行为,为正常现象,但经过半年左右驯养,野生鱼出现抢食行为。

1.2.3 秋季静水培育 挑选体质健壮、活力好、鳍鳞完整,无伤无病的后备亲鱼,放入面积在4×667 m2以上的静水池塘中,放养密度为400~500尾/667 m2。后备亲鱼下池3 d后开始投喂生物饵料。

1.2.4 春季流水强化培育 到了冬季,将后备亲鱼从静水池转入6×667 m2以上的流水池培育,放养密度为300~350尾/667 m2。翌年的2月份开始,流水池每星期冲水2~3次,每次5~6 h。当接近催产前一周停止冲水,防止水流刺激而流产。强化培育期间投喂充足的富含蛋白质的饲料,保证营养供应。经过半年强化培育,长春鳊亲鱼性腺发育均能达到Ⅳ期末。

1.3 人工繁殖

1.3.1 亲鱼选择 至5月下旬开始检查亲本的发育成熟情况,将成熟的雌鱼鱼体向上,稍露出水面,两侧明显看到卵巢轮廓,用手轻压腹部,柔软富有弹性,雄鱼“珠星”明显,并有很强的粗糙感,鱼体腹部向上,轻压腹部两侧,有乳白色的浓稠精液流出,遇水迅速散开者为最好。

1.3.2 取精、挖卵检查 用吸管吸取雄亲鱼精液激活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精子活力情况,成熟的精子有30~50 s的快速运动时间;用挖卵器取出雌亲鱼卵样,将卵子放入培养皿中,加入透明液浸没卵子,2~3 min后观察卵的形态,成熟的卵粒大小整齐、饱满,全部或绝大多数卵核偏位。

1.3.3 催产配组 采用自然产卵方式繁殖长春鳊,雌、雄亲鱼比例为 1 ∶1.0~1 ∶1.2。

1.3.4 适时催产 长春鳊性成熟季节较团头鲂晚半个月左右,人工催产操作适宜水温在24~26℃,长江中下游地区适宜在5月下旬进行。

1.3.5 催产剂注射 为达到理想的催产效果,运用不同药物、组合及催产次数进行试验,筛选出最稳定的催产注射方法。

通过对比,确定采用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HRH-A2、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和DOM三种催产剂配伍。每尾雌鱼注射剂量为LHRH-A24 μg+HCG 800 IU(国际单位)+DOM 3 mg,雄鱼剂量为雌鱼的1/5剂量。注射部位为胸鳍基部。

1.3.6 产卵 催产剂注射后,按雌、雄亲鱼性比1∶1.1的配比,放入水深1.2 m、面积为20 m2的产卵池,产卵池中保持水流速为0.08~0.12 m/s,以刺激亲鱼性腺发育,实现亲鱼卵母细胞由Ⅳ期向Ⅴ期迅速转化。在水温24~26℃,长春鳊在10~12 h出现兴奋发情的现象,达到一定程度后就自然产卵。

1.3.7 人工孵化 根据长春鳊卵为无黏性的漂浮卵的生物学特性,孵化设备选用四大家鱼流水孵化环道。在流水孵化环道进行孵化不仅能取得很好的孵化效果,而且规模、批量生产长春鳊苗种省工省力。孵化过程中要求溶氧在4 mg/L以上,水温以25℃左右为宜。

1.4 鱼种培育

1.4.1 培育池准备 选择培育池面积5×667 m2~8×667 m2,池深1.5 m,池底平坦,无污染,进排水方便。5月中旬排干池水后用生石灰化浆进行全池泼洒消毒,曝晒1周后注水0.8 m,注水时用筛绢网过滤,防止野杂鱼苗、卵进入。注水后用氨基酸肥水膏肥水,培养饵料生物,以后根据水质状况用氨基酸肥水膏追肥,调节水色为黄绿色或黄褐色。

1.4.2 夏花鱼种培育 长春鳊鱼苗出膜5~7 d,口器、肠管形成,此时即可进行夏花培育。鱼苗放养前2 d,先进行试水,待池水毒性完全消失后进行放养。放养水花鱼苗密度20万~25万尾/667 m2,鱼苗下池后第2天开始泼洒豆浆,每日泼洒2次,每次泼洒量为5万尾鱼苗用1 kg黄豆浸泡后磨成的15 kg豆浆,沿池塘四周均匀泼洒,连用7 d。7 d后,逐渐改为投喂赤粉,先沿池塘四周均匀遍洒投喂,3 d后逐步靠近饲料台位置投喂,同时每次投喂时先敲击饲料台,使鱼苗形成条件反射。经过10 d的驯化,鱼苗可集中在饲料台摄食,此时,鱼苗规格达2 cm,可转入投喂粗蛋白含量为40%的鱼苗破碎开口饲料,投喂量以鱼苗不出现沿池环游为限。

1.4.3 大规格鱼种培育 鱼苗规格达到3 cm左右时及时分塘培育,夏花下塘后,继续投喂鱼苗破碎开口饲料。5 d后,投喂粒径为1.0 mm、蛋白含量为28%的浮性配合饲料;当鱼种规格达6.6 cm时,投喂粒径为1.5 mm、蛋白质含量为24%的浮性饲料,日投喂 2 次,投喂时间为 9:00—10:00、15:00—16:00,投喂量为鱼体质量的2%~4%。采用“慢、快、慢”的投喂方式和“少、多、少”的投喂原则,掌握在30 min吃完,做到“定位”投喂,尽量减少饲料的浪费,同时每月投喂一次拌有多维的药饵,预防肝胆综合征的发生。苗种经120 d培育,规格达9~11 cm,可进入商品鱼养殖阶段。

2 结果

2016—2017年按照上述方法在水温 23~26℃时,分4批催产亲鱼240组,共产卵3 760万粒,平均催产率89%,平均受精率达83%,孵化率达83.5%,共孵化出鱼苗2 604万尾,催产结果见表1。

3 小结

3.1 长春鳊本地池塘适应性

表1 长春鳊催产情况和结果

长春鳊除了温度适宜的季节活动生长正常外,在气温较低的11月—翌年3月间也未出现异常,这证明长春鳊适合该地水域、气候条件,并且可以自然越冬。野生长春鳊经过养殖中拉网锻炼,从离水易死适应为可以短时间离水存活。比较试验养殖长春鳊和同期长江靖江江段捕获野生长春鳊的体长、体质量,前者规格明显大于后者,这说明长春鳊在池塘中的生长速度明显快于野生长春鳊。分析其原因可能与长春鳊幼鱼经过自然淘汰和人为选优,体质健壮,适应力强有关,同时人工养殖环境下饵料充足、水质良好对其生长也有促进作用。因此长春鳊作为地方特色品种适合在该地池塘推广养殖,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3.2 后备亲本的选择与春季强化培育

收集的野生鱼经过驯养,必须挑选规格基本一致、体型完整、健康无伤的鱼作为后备亲本进行强化培育,否则培育的亲本成熟度难以同步,将会影响催产率。春季强化培育技术类似团头鲂,但要求饲料蛋白含量适当提高,特别注意不能选择配合饲料中含有棉籽成分的饲料,避免影响卵子和精子的正常发育,通过春季的强化管理,能培育出成熟良好的亲本是繁育成功的基础。

3.3 降低长春鳊亲本产后病死率措施

由野生长春鳊培育出的亲本性情暴躁,注射催产剂后应激反应强烈,产后受伤程度高,表现为体表全身充血发红,鳞片掉落,返塘后病死率几乎达到50%。试验通过筛选子一代作为母本,野生亲本作为父本开展长春鳊繁殖,应激反应明显降低。另外催产时将两次注射改为一次注射可有效避免亲本的受伤,有效降低了亲本产后病死率。

3.4 催产药物配伍

试验中采取了多种催产药物配伍方法取得不同的效果,从而筛选出简易稳定的配伍为雌鱼1次性注射 LHRH-A24 μg+HCG 800 IU(国际单位)+DOM 3 mg,雄鱼剂量为雌鱼的1/5。规模化繁育生产中应根据亲本的发育情况、催产时段、天气状况等多种因素灵活调整催产剂量,催产早期和晚期剂量可适当高一些,对成熟度特别好的雄鱼催产剂量可以降低至雌鱼的1/10。

3.5 培育全雌苗种

自然水体中,长春鳊雌雄个体差异明显,在池塘养殖中同样如此,一般雌鱼在池塘环境养殖3年个体能达到0.65 kg,而雄鱼只能达到0.4 kg,从而影响了长春鳊养殖的整体效益。今后研究人员可根据长春鳊生物特性,运用现代鱼类育种技术进一步开展长春鳊雌核发育研究,培育出全雌长春鳊苗种。

3.6 研究中的系统技术

长春鳊驯养、繁育技术研究中各个环节精细安排是长春鳊亲鱼顺利繁殖的保障。繁育技术涵盖了亲鱼的驯养培育技术、饲料投喂管理技术、最佳繁殖期的选择、有效催产剂的合理配制、产卵方式选择、精液质量的判别、孵化水环境的调控等整套技术。技术是来源于对长春鳊繁育习性的深入研究后,不断探索、积累、改进而产生的系统技术。该项目实施以来,长春鳊亲鱼培育技术合理,亲鱼发育较好,催产率、受精率和孵化率达到80%以上,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1]戈贤平.淡水养殖实用技术手册[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13-14.

[2]雷慧僧,姜仁良,王道尊,等.池塘养鱼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115-148.

[3]陶桂庆,徐正东,沈翠芳,等.长春鳊人工繁殖技术研究[J].渔业科技情报,2013,40(5):263-265.

[4]严保华,熊春贤,金方瑜,等.蒙古鲌人工繁殖技术[J].水产养殖,2015(5):37-38.

猜你喜欢
催产亲鱼鱼苗
双针刺疗法联合米索前列醇在118例孕足月产妇催产中的应用及对产妇宫颈成熟的影响
促进家鱼亲鱼性腺发育提早成熟的关键技术
黄颡鱼亲鱼培育的技术要点
中国主要养殖经济鱼类人工催产药物使用进展
1斤鲫鱼能卖10元!现鱼苗紧缺,养殖面积和产量锐减!对这条鱼,养殖户是忍痛放弃还是继续坚持?
惨!海南再现死鱼事件,石斑鱼养户亏上百万,刚投放鱼苗几乎全军覆没
花䱻亲鱼池塘套养培育及规模人工繁殖技术
按摩乳头能催产吗
鱼类催产激素对齐口裂腹鱼繁殖的影响
注水在四大家鱼亲鱼中繁育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