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高校教育中的应用及对策分析

2017-03-12 12:09金权鑫李芳芳金桂花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52期
关键词: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微课

金权鑫+李芳芳+金桂花

(延边大学医学院,吉林 延吉 133002)

摘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微课作为符合互联网时代特点的新型教学手段应运而生,本文分析了高校教育中微课的应用基础并对其在高校推广中产生的主要问题进行了阐述,并分析了其对策。

关键词:微课;高校教育;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52-0260-02

一、引言

互联网络时代的到来和移动终端的普及以及智能化进程,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对知识的获取有很大一部分由传统的书本、课堂转移到了网络平台上,特别是随着移动终端的普及以及智能化程度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习惯利用手机以及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来获得新知识,而人们对学习时间的分配也为了适应这样的改变,变得越来越片段化,在公交车、公园、停车场、咖啡厅,到处都可以看到拿着手机看新闻、浏览网络、看电子书的人群。微博、微信、微电影等适应新时代人们习惯的“微”产物成为了时代潮流,微课这种新的教学形式也应运而生。微课的概念是在2008年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戴维·彭罗斯(David Penrose)率先提出的,即“卫星视频网络课”(micro-course online video),指以短视频或H5等新媒体为媒介,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设计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在线网络视频课程。微课的优势体现在“短、小、精、悍”:时间短、容量小、内容精良、效果强悍,这是因为微课区别于传统教学,采取的是富媒体形式,将视觉、听觉、逻辑、感性等多方面刺激短时间内呈现给学习者,因此其时间虽然只有5—10分钟,但是因其载体的特点,会令人印象深刻。

二、微课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作为风靡全球的新型课程教学模式,是高校教育改革的一个新契机。微课并非单纯的“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概念,而是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可作为高校教育教学的一个非常有效的辅助教学手段。微课的形式与特点和现代高校教育活动有着很高的契合度,非常适合现代高校教育,为其在高校教育中的开展和推广提供了坚实基础。

1.微课能够满足高校学子的个性化自主学习要求。大学的教育与初高中不同,更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大学课堂内容深入而充实,光靠课堂学习无法有效掌握,这就需要学生发挥自主学习能力,通过预习、复习、查找资料等加深印象和了解。而现在大学生的主体是“90后”的新生代,这一代学生是随着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再加上电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他们非常擅长和习惯在网络平台获取所需知识,微课的网络平台可以给高校学生提供非常有效及简便的自主学习平台。

2.微课可以有效地辅助传统教学手段。传统的高校教育以课堂教学(课本内容为主)和实践教学(实践经验为主)相结合为主要形式,其优点是可以快速系统地将知识经验教授给学生,缺点是教师针对的是学生群体,只能采用“填鸭式”教学,缺乏针对性的个体教育,教学千篇一律,无法顾及学生个体接受程度的差异。微课可以将课堂教学的内容拆解开来,将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以富媒体的方式表现出来,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需求在网络上针对性地寻找相应的微课观看并进行学习,提高学习的目的性和效率。

3.微课符合现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习惯。步入了互联网时代的人们习惯了利用片段时间,很多学生已经习惯于利用生活间隙的短暂时间从网络获取知识,5—10分钟的微课正好迎合了这样的生活习惯。

三、微课在高校教学中应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微课作为新型教学模式,符合现代高校教学的特点,是高校教学改革的一个契机和方向,其开展及推广势在必行。但是作为新生事物,其开展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很多问题和困难,解决这些问题就成为了微课发展的重要关卡。

1.微课制作的资源问题。与传统教学不同,微课主要以富媒体的短视频为载体,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单从制作上,就有前期的素材收集、摄像、配音、后期编辑加工以及上传网络后的跟踪维护工作。因此,我们需要慎重地对待每一次的微课制作,从选题、构思、制作、后期编辑等方面精益求精,争取小投资大收益,特别要在选题和构思环节多下功夫,多次检查完善剧本,避免后期制作中发现缺陷,推倒重来,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費。可通过向学校的相关部门申请微课制作相关的软硬件设施,利用专业的工具有效地减少烦琐的重复性工作及技术难度,将精力更多地投放到微课制作的核心内容和结构设计上。

2.微课制作的结构设计问题。微课作为网络平台上的短视频模式,人们是否会有兴趣观看决定了其教学效果的好坏,因此,微课的结构设计至关重要。一部好的微课可以让人目不转睛地从头看到尾,且意犹未尽,而水平差的微课则会让人失去继续观看的欲望。微课的结构设计就如同电影的脚本,从根本上决定着微课的优劣,一个优秀的微课设计应考虑到时间、内容、构架、拍摄、后期制作及特效等方方面面。在时间上,微课一般以5—8分钟为宜,最长不应超过20分钟,这是因为人的集中力高峰通常只能维持6分钟左右,超过10分钟就会陷入低谷,学习效率会降低;内容主要指的是选题,微课因自身简短的特点,选题应尽量直击要害,选择一个具体要点,解释清楚,切忌选择模糊或者宽范围的题目,造成贪多嚼不烂的局面;构架决定着微课的表现形式,在遵循微课短小精悍特点的基础上,选择适合的内容及合理的编排可以大幅度提高微课的质量;拍摄手法、录音、后期制作以及特效的添加同样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对微课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3.微课制作师资队伍的建设。微课的制作不同于以往的传统教学,不仅需要制作者具有高度的专业知识,还要求具有一定的软件操作技术及拍摄等其他专业技能,一部优秀的微课需要涉及到教育学、心理学、摄像、配音、编辑、动画、特效等多专业的知识。现阶段,大部分微课是由一线教师制作,由于设计、拍摄、制作和编辑水平的限制,导致微课的质量普遍不高。这个问题的解决应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加强教师的相关专业知识技能的培训;二是将微课制作团队化,利用团队的力量取长补短,每个人负责自己擅长的部分,如后期的编辑和特效可交给信息化专业的专业人士等。

4.微课的评价标准问题。作为新兴的教学手段,微课的评价体系还不完善,而且微课是以视频文件形式发布在开放式网络平台,其效果反馈无法做到准确的量化,给微课评价体系的建立带来了极大困难。目前对微课的评价体系主要分为视频评价和网络评价两种,前者主要是质量评价,而后者则为效果评价。视频评价主要是针对微课本身的内容和结构,其评价指标包括七个方面:①微课的完整度,是否将选题内容完整而充实地展现出来;②选题的价值,选题是否具有代表性和示范性;③教学的组织与设计,视频的教学思路是否清晰,逻辑性强不强,内容是否紧扣主题;④教学方法和手段,视频能否引起学习者的兴趣和共鸣;⑤微课的技术指标,包括画面、声音、字幕的清晰度,视频时间的控制,特效的使用等;⑥教学目标和教学特色,是否完成了既定的教学目标和任务,教学过程是否形象生动,具有特色和新颖度;⑦教师的风采,教师的仪表、口语表达能力、个人魅力等。网络评价则是网络上学习者观看微课后的认可度,主要包括四个方面:①点击率,主要体现出微课在网上的关注程度;②忠诚度,连续观看时间在5分钟以上以及每月观看时间累积超过30分钟的用户数;③互动性,对微课的评价留言的次数和评价内容充实度;④易用性,视频是否容易被收索,是否容易受到关注。因网络的开放性和用户的不确定性,网络评价作为微课效果评价体系很难达到准确有效的量化,只能作为效果评价的一个参考,更加科学有效的效果评价体系还有待建立。

四、结语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全面到来,传统教学手段越来越无法适应时代的步伐,教学改革势在必行。高校教育作为教学改革的最前线,近年来出现了很多新型教学方法,如PBL教学、翻转课堂等,微课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手段,符合互联网时代人们的生活学习习惯,促进了高校教学形式的多樣性,是高校教育改革的一个新契机。中国的微课还处于起步阶段,这就需要我们共同探索经验、总结教训、制作出高质量的微课,推动高校教育改革。

参考文献:

[1]林鹏.微课的概念辨析与意义探究[J].高教论坛,2014,(6):22-24.

[2]夏仲文.利用微课程促进学科教学的应用研究与反思[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11):13-14.

[3]胡铁生,黄明燕,李民.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4):36-42.

[4]蒋咏华.高校微课建设问题及其对策研究.中国现代教育装备[J].2014,(23):73-75.

猜你喜欢
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微课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高校设计教育网络平台的服务系统设计研究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