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应娟
(昆明医科大学海源学院 人文社科部,云南 昆明 650106)
摘要:毛泽东思想是在毛泽东对近代中国国情的正确认识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在近代中国革命的实践中,毛泽东始终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原则,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去探索中国的革命道路,了解和把握革命规律;同时,他还善于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方法对中国社会的历史和现状进行深入地分析与研究,很好地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两者的有机统一。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国情
中图分类号:B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52-0038-02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所形成的理论成果。正是由于毛泽东对于当时中国国情的正确认识和科学分析,从而探索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实际的革命道路,最终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革命的胜利。毫无疑问,毛泽东对改变近代中国命运做出了不可磨灭的伟大贡献,结束了中国人民长期深受剥削和压迫的局面,使中国的面貌焕然一新。
近代中国革命的历史充分证明,只有对中国国情的正确认识与科学分析,才能明确中国革命的性质、任务、道路、前途等问题,才能指导中国革命走向最终的胜利。而毛泽东正是看到了这一点,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正确认识并科学地分析了当时中国的国情,在实践中不断形成的毛泽东思想才最终指引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一、毛泽东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正确认识近代中国的国情
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哲学基础,它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即在我们头脑之外的客观实际是第一性的,而人的意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第二性的。因此,当我们认识事物的时候,就必须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而不是从主观意识或概念、原则出发。毛泽东正是本着这个原则,展开了对近代中国国情具体、深入地探索。
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马克思主义逐渐传入中国,它唤醒了中国的无产阶级,促使中国共产党诞生。然而,对于年轻的中国共产党来说,如何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当时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却是摆在中国共产党面前的一道难题。因为中国是一个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中国社会有着不同于欧洲、不同于俄国的国情。在这种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如何运用一般的共产主义理论进行中国革命,既没有现成的经验,更没有现成的结论。毛泽东正是本着唯物主义的求实精神,一切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深入实地,进行调研,不断总结革命实践中的各种经验教训,最终才找到了正确的道路。
早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当时党内不少人还沉溺于共产国际的指示,始终认为中国的革命道路应该也是同俄国一样的,把革命的重点放在敌人力量相对集中的城市,而完全没有真正深入中国社会,去了解当时中国的社会状况。所以,年轻的中国共产党遭遇了惨重的失败。在大革命失败之后,革命力量受到严重打击,艰难保存下来的部分力量虽然后来有所发展,但相对于国民党新军阀来说,革命力量过于弱小。在这革命的关键时刻,毛泽东及时总结革命经验,认真仔细地分析失败的原因。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的队伍,上了井冈山,建立了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斗争,实行工农武装割据。为了弄清楚地主和富农的情况,毛泽东作了寻乌调查,了解贫农和雇农问题。为了弄清楚农村分配土地的状况,又作了东塘等地的调查。一条适合当时中国国情的土地革命路线,就是在此基础上产生的。调查就是解决问题,就是具体地了解中国国情。通过多次调查,毛泽东在土地革命时期,逐渐形成了这样一个思想——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并写出《反对本本主义》等文章。“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反对本本主义”,今天已成为人们的座右铭,它指导着中国人民特别是各级领导者的行动,使他们重视调查研究,注意了解国情,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事业中,避免或少走弯路。
应该说,毛泽东在各个时期的许多重要著作,如《井冈山上的斗争》《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等都是毛泽东本着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深入中国社会,了解探寻中国问题的症结之所在的理论成果。在井冈山期间,毛泽东研究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的特殊性,指出中国的红色政权之所以存在,是中国特殊的国情决定的,从理论上阐明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的客观依据。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根据革命形势的变化,深入分析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中国人民与日本帝国主义的特殊关系,揭示了中国抗日战争的必胜的方向和持久的特点。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人民革命战争进入到关键的时刻,毛泽东又根据实际,提出了不断革命,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思想。进一步研究了中国社会的特殊性,并根据中国社会的实际,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提出了不同于苏联无产阶级专政的人民民主专政学说。由此可见,毛泽东总是能够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和变化,根据革命斗争的需要,来认识中国的国情。
二、毛泽东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方法来科学分析近代中国社会
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是认识阶级社会的科学方法,它为我们透过纷繁复杂的阶级社会现象,认识阶级社会的本质和规律,提供了科学的指导。正如列宁所说:“马克思主义提供了一条指导性的线索,使我们能在这种看来扑朔迷离、一团混乱的状态中发现规律性。这条线索就是阶级斗争的理论。”■毛泽东对近代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正是将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方法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典范,是毛泽东对近代中国国情进行科学分析的重要内容。
1926年开始,革命席卷中华大地。伴随着革命的来临,谁是革命的领导者,怎样指导中国革命,谁是革命的力量、谁是革命的对象以及怎样尽可能多地争取革命的同盟军等等这样一些问题,许多人都不是很清楚。正如毛泽东指出的“中国过去一切革命斗争成效甚少,其基本原因就是因为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所以,如何探索并找到一条救国的正确道路,是当时中国共产党需要去认真思考的重要问题。而要认清这些问题,中国当时的国情是关键。中国的近代社会,同纯粹的欧美资本主义社会有着很大的不同。在资本主义社会,随着机器大工业的发展,其阶级关系日益简单化、明朗化。而在中国,却走着一条迂回曲折的道路,中国的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呈现出非常纷繁复杂的现象。毛泽东从中国社会的经济基础出发,客观地分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经济地位和政治态度,分清了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1926年3月,毛泽东发表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比较明确地回答了以上这些问题。而且,毛泽东还运用历史的比较方法,对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特点作了具体的分析。可以说,这篇文章也初步奠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基础。1927年革命事态的发展,证实了毛泽东预见的正确性。这篇文章深入地对中国社会各阶级进行了分析,完全符合当时的中国国情。
在分析了当时中国社会的阶级状况的基础上,为了更深入地了解中国革命的这支主力军,支持农民革命,毛泽东于1927年1月4日至2月7日,实地考察了湖南省湘潭、湘乡、衡山、醛陵、长沙五县,写出《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一文,这是在那个时代,了解中国农民,进而了解中国国情的一篇极其重要的文章。
总之,在近代中国革命的实践中,毛泽东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近代中国的国情进行了深入、科学地分析,逐步形成了指导中国革命最终走向胜利的科学指南——毛泽东思想。作为一个科学的思想体系,在毛泽东思想中,始终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思想,体现著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注释:
(1)列宁选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5:426.
(2)毛泽东选集[M].人民出版社,19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