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超 (黑龙江大学 艺术学院 150000)
偶像电影中的符号意义消费到符号本身消费之转变
张海超 (黑龙江大学 艺术学院 150000)
当今,偶像电影在商业电影市场中大行其道,偶像电影俨然成为了大多数青少年观影时的不二之选。这里所说的偶像电影并不仅是指过于注重“偶像”选择而忽略“演员”选择的电影,更是指因为过于注重“偶像”选择而对剧本、表演、剪辑等方面产生消极影响的电影。偶像电影对传统电影的各种造型手段、叙事手段、象征手段产生了巨大冲击,甚至对大众电影审美乃至社会主流价值观也产生了不良影响。从符号学的角度来看,受众对偶像电影的符号意义消费早已逐渐向符号本身消费转变。
偶像电影;意义解读;符号消费;意义消费
随着经济水平的日益提高和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娱乐消费、文化消费在大众的日常支出中占有的比例越来越大。电影票房即是娱乐消费和文化消费的重要体现之一。传统的娱乐消费和文化消费为大众提供了一系列有意义的符号,大众获得并解码这一系列有意义的符号,然后为此买单。而如今,以电影票房为代表的娱乐消费和文化消费越来越倾向于符号本身消费,而不是符号所承载的意义消费。以“小鲜肉”、“网红”等为核心的偶像电影越来越多地进行单纯的“符号”售卖,而不再重视符号意义的表达。此类电影的畸形发展给整个电影市场带来的问题和弊端引起了电影业界和学界的高度重视。
一般来说,叙事型的故事片是大多数主流电影院线在排片过程中的首要选择。电影院线在排片时之所以倾向于故事片,是因为其相对于纪录片、艺术片等电影类型更容易被大众接受。故事片之所以更容易被大众接受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由于故事片里的戏剧冲突相比纪录片、艺术片等电影类型更能引起观众的兴趣;另一方面,在观众口味日益挑剔的娱乐消费社会,言情片、惊悚片、喜剧片、伦理片等各种类型的故事片所带来的新奇体验更能满足观众的观影需求。
故事片既然是叙事型的影片,那么导演最先要思考的问题便是如何讲好这个“故事片”的“故事”。剧本是电影的基础,好的剧本更是一部优秀电影走向成功的前提。故事片剧本需要通过演员进行表达和阐释,而优秀的演员往往是剧本的生动再现,更是艺术风格的体现者。因此,导演在选择演员的过程当中通常会考虑如下三点:第一,演员自身性别、年龄、长相、体型、气质等条件是否符合剧本角色要求;第二,演员是否有足够的能力去清晰、完整、准确地表达电影的情节和主题;第三,演员的公众形象、档期安排、票房号召力等其它条件是否适合电影。从演员角度来说,只有上述三点达到有机平衡,影片才能最好地表达出剧本的内涵和导演的意图。但是如今越来越多的电影选择忽视第二点,而过分地注重演员的外在形象和“票房号召力”。这里的“票房号召力”是指具有舆论热度的“明星”,而非传统意义上演员所具有的“票房号召力”。
主打明星粉丝,为迎合明星粉丝而拍摄的电影叫作粉丝电影,这类电影投资小,回报大,虽多为质量不高的影片,但是有固定的粉丝群体作为票房的保障。“偶像电影”和“粉丝电影”在本质上是一回事,只是角度不同。这里提及的“偶像电影”即是另一个角度的“粉丝电影”。“偶像电影”并不是以影片内容或叙事方式为划分的常规电影类型,而是一种以“偶像”为电影拍摄原则的“粉丝经济”的产物。
其实,“偶像电影”并非新奇之物,早在20世纪初期,明星制度就已逐步建立。好莱坞赫赫有名的女演员凯瑟琳•赫本、英格丽•褒曼、伊丽莎白•泰勒等,无一不是享誉全球的超级偶像,但是这个“偶像”的概念中,最主要的成分是“演员”,并非仅是舆论热度。除了众多业内知名电影奖项对她们电影表演的肯定外,她们对每一部电影准确、精湛、完美的演绎更是获得了全球影迷的广泛好评。她们被美国电影学会评为“百年来最伟大的女演员”,而不是“百年来最伟大的女偶像”。她们拥有美貌、名气、影响力,但其在电影的表演中只是一名沉浸在角色中的优秀演员,即“戏中演员,戏外偶像”。这与当代偶像“戏里戏外皆是偶像”有着非常明显的差别。
演员是一个复杂的符号集合体,这个符号集合体包括语言符号(如语气、语速等)、表情符号(如眼神等)、动作符号(如手势、步伐等)等。演员作为一个符号的集合体需要协同布景、音乐等符号集合体共同构成一个更大的符号集合体——整部电影。整部电影作为一种符号集合体,必然携带和承载着大量的意义,其存在也必然是为了传达意义。从单一的符号到整个符号集合体,导演对电影符号的运用都是为了传达某种思想或情感,这些思想或情感也就是这些单一的符号和整个符号集合体所携带并要表达的意义。
受众在观影过程中通过电影符号获得电影所要表达的意义并为此买单,完成电影消费过程,这是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进入消费市场的正常传播过程。然而,如今的“偶像电影”却脱离了这种传播形式,“粉丝观众”为了一些毫无表演功底又不思进取的“小鲜肉”、“网红”走进影院而对影片质量全然不顾。偶像电影大部分的资金预算都给了这些“偶像”,所以在拍摄、剪辑、特效制作等方面的投入自然较少;加之高片酬请来的“偶像”在表演上也没有好的表现,影片的质量当然不会高。不过即使这些“偶像”的表演不好,即使这些电影制作的水平不高,其票房却依旧能取得不错的成绩。这种畸形的电影发展形态在如今的电影市场里屡见不鲜。
以前的电影市场并非没有“偶像效应”,只不过“偶像”的演技才是“偶像”之所以成为“偶像”的主要原因。反观如今大肆横行的“偶像电影”,大多数“偶像”只能引起舆论热点,而毫无表演功底。演员是故事片中的重要意义载体,不合格的演员会影响观众的讯息接收和意义解读。这些“偶像”在电影符号系统中不仅没有做到一个演员应该完成的表意工作,反而还由于片酬过高、不敬业影响了电影其它环节的拍摄和制作,导致影片质量越来越低。消费者从“电影内涵消费”变成了“偶像消费”,实际上也就是从“意义消费”变成了“符号消费”。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选择电影时不再以艺术为选择去看演技,也不再以技术为标准去看质量,更不再以获得意义为目的去看符号。这种现象似乎告诉电影投资方,电影的剧本、剪辑、制作、演员的表演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没有能引起舆论热度的“偶像”来保证票房收入。这种电影的畸形发展不仅不利于电影事业的进步,长此以往还会形成“华而不实”、“急功近利”的文化风气。
杜颖,陈林侠.文化偶像、青春消费与符号经济[J].艺术广角,2013(05):9-16.
张海超,黑龙江大学 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