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台湾电视剧在大陆的没落

2017-03-12 05:59欧柚希重庆邮电大学404100
大众文艺 2017年24期
关键词:偶像剧大陆

欧柚希 (重庆邮电大学 404100)

浅谈台湾电视剧在大陆的没落

欧柚希 (重庆邮电大学 404100)

台湾电视剧行业在八九十年代到本世纪初期曾经出产过许多经典电视剧,但伴随着大陆经济的崛起,台湾经济的停滞不前,台湾电视剧行业逐渐衰落,到了2011年,台湾电视剧在大陆几乎彻底失去影响力,本文主要从五个方面分析电视剧行业在大陆市场日益没落的原因。

创意枯竭;本土化;人才流失;冲击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到本世纪初期,是台湾电视剧,尤其是言情偶像剧的鼎盛繁荣时期,在此期间,诞生了许多经典的,受众广泛的电视剧,在大陆也引领了一股风潮,如由琼瑶小说改编而来的《婉君》、《青青河边草》、《一帘幽梦》,还有就是各大电视台自制的青春偶像剧,如《流星花园》、《海豚湾恋人》、《王子变青蛙》、《恶作剧之吻》、《放羊的星星》等。但是台湾电视剧行业也在不断地没落,到了今天,其影响力在大陆可以说是日益惨淡,微乎其微了,不少台湾导演、演员看中了大陆影视行业的潜力,也开始北上,寻求在大陆发展的机会,在电视上也充斥着越来越多的由台湾班底制作的大陆电视剧。

一、剧情简单,创意枯竭

台湾电视剧,(主要是乡土剧和偶像剧)最大的特点就是剧情简单,剧种单一,家庭伦理剧和青春爱情剧占据了电视剧行业的半边天。惯常的套路就是王子与灰姑娘的故事或者丑小鸭变天鹅的故事,随便列举一部,例如2006年播出的《恶魔在身边》或者是《恶作剧之吻》便是如此:平凡的女主角爱上光芒万丈的男主角,由此展开了一系列“玛丽苏”的剧情。

这种剧情在十年前可能会让年轻观众觉得新鲜和向往,但随着时代的改变,两岸经济发展的差距逐渐扩大,在大陆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大陆观众的文化需求或者说艺术的审美需求早已向着更高的层面发展。而为迎合台湾观众而制作的电视剧里还在动不动就上演着“霸道总裁”、“豪华跑车”或者是“高大上的上流社会”,而对于这些单一剧情和角色设置,大陆观众早已见怪不怪,这些套路已经重复上演十余年,早已看腻。

台湾文化氛围也越来越趋向于内向化,本土化,而本土的题材越来越难引起大陆观众的共鸣。

二、本土化,难以引起大陆观众共鸣

再有就是台湾电视剧本土化严重,难以引起大陆观众共鸣,最直观的一个方面就是口音。虽然台湾演员说的也是普通话,但大多数是带着方言腔调的普通话,同大陆电视剧里演员字正腔圆的发音不同,一听就感觉得到浓厚的地方特色。其实并不是没有台湾演员会说普通话,纵观老一辈话剧出身的台湾演员归亚蕾、金士杰、李立群等都能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但台湾的青年演员,大多数都不是科班出身,例如模特出身的郑元畅、阮经天、何润东和贺军翔等,早年都撑起了台湾偶像剧的半片天空。也有很多唱而优则演的代表,如张韶涵、王心凌等,也是前些年炙手可热的偶像剧女主角。他们没有经过系统正规的培训,就像精心包装的商品一样,外表更重要,业务能力上肯定是不及有着坚实基础,系统训练的老一辈,更何况台湾偶像剧里本来就是以台湾强调为主流,但也正是因为这样,演员的台词能力受限,更有的大部分不敬业的演员就算北上来大陆谋取发展,也不肯下功夫提高台词功底,不管出演什么样的角色都还是操着一口台湾口音,在大陆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曾经蓬勃发展、走在潮流尖端的台湾影视文化在大陆逐渐失去影响力,台湾腔在大陆观众心中早已不具备优越感,反而显得不伦不类和不敬业。

方言在影视作品中原本是为了塑造地域特征、人物形象或是突出喜剧效果,例如《火锅英雄》里演员说重庆话,《唐山大地震》里演员说唐山话,《平凡世界》里演员说陕北话,都是为了达到一种艺术效果,口音的自由切换本就是优秀演员的基本功,但偏偏大部分台湾演员却不愿意改变。许多台湾演员接拍的都是大陆背景的角色,却说着违和的台湾口音,《鬼吹灯》里的胡八一由阮经天饰演,原本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在知识青年下乡的背景下却操着一口台湾腔,让观众出戏的同时也展示出了他们的不敬业和对观众的不尊重,长此以往,观众和市场自然对台湾影视行业感到抗拒。

三、人才流失

从八十年代到两千年初期,大陆的经济还不如现在,虽然人口众多,市场却并不大,因为人均消费低,在影视行业的资金投入也不如台湾,台湾电视剧行业在当时全面压制着大陆市场,但是现在,台湾经济低迷,对电视剧制作的投入也远不如大陆。大陆有大量的资金投入去购买版权,布置场景,培养新人或者干脆就请大腕演出,自带市场号召力,保证精良的制作,而且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消费能力自然也就上涨,与之相比,台湾就相形见绌了。在2008年之前,台湾演艺和幕后制作人员来大陆工作,有诸多限制,在一个剧组里合拍片的台湾演职人员不能超过3到5人,且合拍片不能进入黄金档,还要经过广电总局层层审批,因此,许多电视剧虽然有台湾资金或演职人员的注入,却不能大张旗鼓,批着大陆剧的外衣从审核,销售到播出都享受着大陆电视剧的优惠政策。到了2008年,广电总局宣布大陆和台湾的合拍剧经由大陆主管部门审核后,可作为大陆电视剧播出和发行,台湾演职人员到大陆工作的条件放宽。

面对庞大的大陆市场和更高薪酬的诱惑,台湾的影视从业者当然更倾向于到大陆发展,这几年大火的演员赵又廷、彭于晏、霍建华、郭采洁和林心如等大批台湾知名演员还有台湾电视剧导演陈铭章(代表作:《王子变青蛙》、《命中注定我爱你》)、刘俊杰(代表作《薰衣草之恋》),台湾观众恐怕也只能通过大陆的影视作品才能看到他们,这也使得台湾人才流失,电视剧行业的没落是必然结果。

四、各地电视剧的冲击

前文也提到随着大陆经济的发展,电视剧行业也欣欣向荣,2010年之前大陆的电视剧荧屏上不光充斥着港台电视剧,大陆电视剧的占领的市场也不容小觑,凭着大量的资金投入,大陆电视剧的质量也在不断提高,竞争力在不断增强。台湾电视剧在大陆几乎彻底失去影响力是在2011年,当年,内地电视剧井喷,不仅捧红了大批的演员,也把台湾电视剧顺利挤出大陆市场。当年爆红的有《甄嬛传》、《宫锁心玉》、《步步惊心》、《裸婚时代》、《千山暮雪》和《爱情公寓2》等。

而在资金投入方面,台湾是远远不及大陆的,台湾偶像剧教父刘俊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说过:“大陆电视剧蓬勃发展,一集一小时的制作费,在50万元人民币左右,如果是大制作,则无上限;在台湾,一集90分钟的戏,能有20万元人民币已属不错。台湾更不可能有电视台或公司出几千万甚至上亿元人民币去拍一部剧。”况且大陆面积广阔,为电视剧的外景拍摄提供了绝佳条件,还修建了大量影视城,这都是台湾不能比的。

观众总是喜新厌旧的,永远都在追求新鲜。韩剧产量高,剧情多样曲折,引人入胜,俊男美女的光鲜靓丽,也让其在内地市场上占据了大量份额,还有英剧、美剧和日剧,甚至是泰剧的夹击,台湾电视剧被彻底打压。

五、网络剧的冲击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网络视屏平台的兴起,单一的电视传播途径被打破,再加上移动终端如手机、平板电脑的便捷和高效致使一大批电视观众转移到网络平台上来,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7年第40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7.51亿,占全球网民总数的五分之一,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到7.24亿,2017年上半年网络娱乐类应用进一步向移动终端转移,中国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5.65亿,其中手机视频用户规模为5.25亿,手机网络视频使用率为72.6%,在网络视频用户不断增加的背景下,各大视频网站开始自制网络剧。不少网剧制作精良,题材新颖,由于网络剧的审核标准略微宽松于电视剧,电视荧屏上有的,网剧都能有,电视屏幕上没有的,网剧也有,题材的多样性和创新性吸引了大批电视剧观众,特别是年轻人。从最初的《灵魂摆渡》、《无心法师》、《盗墓笔记》到《太子妃升职记》、《鬼吹灯》、《河神》和《白夜追凶》等,几乎每年都会出现几部大热的网络剧。网络剧在蓬勃发展——大量资金的投入,启用炙手可热的明星,不缺品质、深度和热点,自然也就瓜分了电视剧市场,而且观众都是健忘的,台湾影视行业如果没有好作品,自然就会被遗忘,被挤出市场。

[1]新浪影音娱乐:《“假大陆”剧明年将绝迹 台湾演员内地拍片松绑》http://ent.sina.com.cn/v/m/2007-11-14/16141791874.shtml

[2]西陆网:《偶像剧人才转战大陆 台湾拍戏像打游击》http://shizheng.xilu.com/20140625/1000150002411239.html

[3]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7年8月4日

欧柚希,重庆邮电大学研究生。

猜你喜欢
偶像剧大陆
埃及迷妹 为中国偶像剧痴狂
台湾偶像剧20年:从梦幻走向现实
“大女主”刷新爱情偶像剧
“大陆阿里山”春正浓
冰之大陆
冰之大陆
IQ大陆
偶像剧与阶层问题
冰之大陆
国产偶像剧的创新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