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用户思维的“参与式设计”

2017-03-12 05:59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200240
大众文艺 2017年24期
关键词:设计师用户产品

许 倩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 200240)

基于用户思维的“参与式设计”

许 倩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 200240)

21世纪是互联网的时代,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分析以及云计算的相继出现,使得互联网思维的出现成为必然,它对传统的企业价值链进行了重新审视。互联网思维的核心是用户思维,一种“以用户为中心”的思维方式。本文主要阐述了互联网环境下的用户思维的定义,以及参与性设计的定义与原则,通过两个典型应用案例对参与性设计做了进一步的解释,并且分析比较了传统设计和参与式设计中设计师和用户之间的关系。未来的设计,设计师与用户之间的关系更加平等,他们相互合作来完成产品的设计及一系列流程,用户不再是单纯的用户,更是产品的设计者。

互联网思维;用户思维;参与式设计;用户;设计师

一、用户思维

在风靡现代的互联网思维中,用户思维是其核心,对于用户思维相对准确的解释便是用户至上,用户体验至上,在价值链的每一个环节都要以用户为中心。产品设计、口碑传播、品牌宣传,生产销售以及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都需要用户的积极参与。好的用户体验必须是在每一个细节上去深思熟虑,用细节去打动用户,走进他们的心理,不仅要满足外在需求还要满足其潜在需求,给用户以惊喜,超出其预期;不仅要满足其生理需求,还要满足其心理需求,使其在内心深处产生认同感。

二、参与式设计

“参与式设计”这一概念最先起源于60年代的斯堪的纳维亚地区,其最初的含义仅仅是强调用户的参与性,尤其是表现在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强调听取公众的声音,使他们参与到决策当中。后来,这一概念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并最终发展成为了一种设计理论,并且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建筑设计,产品设计、城市设计等等,使得用户与研究者以及相关利益方一起参与到设计过程当中。

“参与式设计”从本质上来看,它只是“以用户为中心”的一个具体体现,强调用户更深入的融入到设计的全过程之中,参与到原型设计,与设计师一起发现问题、定义问题、解决问题等等,使得用户不仅仅是产品的最终使用者,更是设计者,大大激发了他们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与此同时,更重要的是深度挖掘了用户的需求,使得最终的设计产品与用户的需求更加贴合,以此来提升用户体验,而不是单纯地依靠设计师的工作经验以及他们的设计思路来猜测用户的需求。

1.“参与式设计”的方式

参与式设计方式的选择要考虑诸多因素,企业的战略情况、产品的设计类型,新产品或者旧产品的继续改进,可以大概分为三种方式:小组式,一对一式,在线开放式,要根据情况来选择适合的方式。

(1)小组式

用户以小组形式参加,每组的人数控制在6-8人,与焦点小组的方式比较相似。

步骤一般是:首先招募符合条件的专家用户,然后就是由一位对产品非常了解的主持人,向用户介绍设计的目的,阐述产品的基本目标,接着就是令用户根据自己的需要,对产品赋予新的功能,并利用合适的工具和素材,把自己的思路和想法记录并表示出来,最后由设计团队对这些设计思路进行记录分析、筛选,以此来完善产品概念。通过分析用户的行为习惯,可以挖掘出用户的潜在需求,然后进行相应的功能设计。

(2)一对一式

一对一式,顾名思义,意味着仅仅有一位用户参与这个过程,然后是1-2个设计师和用户研究人员对此用户进行相应的指导,用户可以和设计师进行充分的交流,有助于深度挖掘用户的需求。这种方式主要适用于那些用户群较少,而且对用户的要求较高的项目,一般都是专家用户,他们对产品的各方面了如指掌,具有很好的专业素养,并且一般都是技术狂热者,对于设计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3)在线开放式

互联网如此发达现代社会,可以通过线上开放的方式,来招募用户,并在网络上发布自己的产品,使用户对其进行评估甚至是体验,阐述对产品的意见。这种方式主要适用于视觉设计,比如手机APP的界面,或者网页设计等。

2.“参与式设计”在企业中的应用

小米公司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其米粉文化,重视用户的参与感。小米公司会不定期的举行粉丝交流会,并创建了独一无二的小米论坛,聚集着数百万的发烧友,他们想法设法让用户参与到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并从中找到存在感。对于米粉们来说,每一个小米产品的诞生都是他们怀胎十月最后呱呱坠地的孩子,他们爱护它,真心希望它越变越好。例如小米的MIUI系统的开发,设计师与工程师,长期在MIUI上与粉丝互动,用户会在论坛上积极发帖,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他们每周都会从用户的意见里筛选出合理的建议来进行系统的快速迭代,这是MIUI不断完善的主要来源。

“参与式设计”的概念运用最早的是无印良品公司。在无印良品公司内部有一个特殊的机构,称为“生活良品研究所”,而管理这个研究所的只有两个人,这个研究所利用非正式的方式与顾客交流。当顾客在实体店铺里没有找到自己想要的产品时,他们会主动地登陆“生活良品研究所”的网站,写下自己的意见和需求。顾客也可以对已有的产品提出自己合理的意见,管理者会通过用户的反馈来优化和完善产品。通过这样的方式,便可了解用户需求。萩原富三郎利用了大约五年的时间才使这个反馈机制不断地得到完善,并且深入人心。

三、用户与设计师关系的分析

1.传统设计

从设计逐渐走入人们的生活,并且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设计师好像一直占据着设计过程的主导地位,他们通过以往的设计经验,把自己想象成用户,进而分析用户的需求,最后确定产品的概念。而作为用户来讲,单单只是用户而已,所能做的只是使用最终产品,然后对其进行反馈。在这样的设计流程里,设计师与用户之间的界限是极其明显的,然而用户是产品的最终使用者,虽然在设计之初会通过用户调研来挖掘用户需求,然而达到的效果并不会很明显,只有让用户参与到设计过程中,把自己的需求融入到设计当中,才能更加准确的来挖掘用户的潜在需求。

2.“参与式设计”

在参与式设计当中,用户可以参与到产品链的任一环节。设计师与用户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用户转变了以往仅仅是产品使用者的身份,而是成为了产品的设计者和创造者,他们根据自身的需要来设计产品,赋予产品新的功能,完善产品概念,然而设计师的责任则逐渐转变为协助用户来设计更优秀的产品,他们把握设计的整体战略和方向,设计思路和具体细节交给用户逐渐去完善,之后由设计师进行更专业的筛选。参与式设计中,用户与设计师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逐渐趋于平等,他们都是创造者和设计者,用户有机会去设计符合自己需求的产品,而不是一个旁观者,去被动的接受已经设计好的东西。

四、总结

参与式设计作为一种新的设计方式,在互联网环境下,必定会取得更好更长远的发展,设计的根本目标是人,是为了满足人的需求,参与式设计把用户深切融入到设计过程当中,以用户需求为中心,不断地去发挥用户的主观能动性,去发掘他们的个性化需求,更加深入人心。在发展迅速的现代社会,要想追得上甚至超过社会发展的步伐,必须要不断地迭代更新,牢牢地抓住用户的心。参与式设计也会逐渐发展成为一种个性化设计,设计师不再完全掌控着设计流程,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求来设计产品,个性化的趋势必将会越来越明显。设计师与用户之间的关系也将会越来越模糊,在企业战略方向明确的情况下,用户参与设计,阐述自己的构思和思路,设计师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对用户的概念进行一步步地筛选,并去实现那些合理的产品概念。用户会逐渐成为设计概念的创造者,设计师逐渐成为设计过程的管理者,利用自己的专业素养把控全局,而不再是设计的具体实施者。

[1]何景浩.参与性设计的文化探讨[J]. 现代商贸工业, 2014, 26(14):71-72.

[2]M Wu, B Richards, R Baecker: Participatory design with Individuals who have Amnesia,Proc. Participatory Design Conference. 2004.

[3]E BJÖRGVINSSON: Participatory design and democratizing innovation, PDC '10, Sydney.2010.

[4]Michael J. Muller: Participatory design,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 Special issue Participatory Design, 1993.8.

[5]Amanda Cleveland: Participatory Design: History,Examples, and Promise,2013.

许倩(1990- ),女,汉族,山东菏泽市人,学生,设计学硕士,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2015级硕士生,研究方向:感性工程学。

猜你喜欢
设计师用户产品
我是小小设计师
设计师访谈
创意设计师
关注用户
两新党建新媒体用户与全网新媒体用户之间有何差别
关注用户
2015产品LOOKBOOK直击
天才设计师
新产品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