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福全,薄利惠,王 婷
(河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300401)
太行山红色文化在当代农村的传承
任福全,薄利惠,王 婷
(河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300401)
太行山红色文化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传承太行山红色文化有利于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有利于带动农村整体经济的发展。受物力、财力以及农村现有条件的限制,太行山红色文化的传承存在重视程度不够、传承方式与内容单一等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路径是:农民自身要重视对太行山红色文化的传承;完善太行山红色文化传承的方式与内容;提高当地政府对太行山红色文化在农村传承的重视程度。
太行山红色文化;农村文化建设;传承研究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在全国人口中占有很大比重,其思想和文化素质是影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性因素。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农民的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农民的素质也在不断提升,农村文化建设在不断探索中有了很大进展。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在各种文化相互激荡下,部分农民容易受到外来思想的影响,暴露出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客观上需要用正确的舆论、科学的理论来引导自身的发展。太行山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战争年代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正确舆论、科学理论的具体体现,也是对中华民族精神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传承“太行山红色文化”所包含的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求真务实、爱国为民等核心内涵,用太行山红色文化引导广大农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今天,中国共产党正在领导全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为实现伟大中国梦而奋斗。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成效,关乎这一伟大事业的进展。推动太行山红色文化在农村的传承,对加快农村文化建设进程特别是对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传承和发展太行山红色文化在一定意义上就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和践行。太行山红色文化折射出的无私奉献、爱国为民等精神内涵与社会主义主义核心价值观所要求的爱国、敬业是高度一致的,这表明太行山红色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内在融通性,也可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在传统文化包括传统红色文化的基础上不断融入新时代元素而发展、提炼出来的。因此,在农村传承太行山红色文化,不仅能拓展在农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而且有利于广大农民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文化的熏陶,提高自身精神追求,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贡献一份力量[1]。
太行山红色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和发展太行山红色文化有利于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首先,太行山红色文化源于军民一心、团结奋战,广大人民群众对它怀有深厚的民族情感,传承太行山红色文化有利于人民群众深刻地认识并坚定地信仰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从而自觉凝聚在党组织周围,积极参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其次,太行山红色文化蕴含的为国为民的高尚情感能够激励广大基层党员干部不断提升自身素质,自觉抵制腐朽思想,充分发挥基层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从而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资源的优化和整合是太行山红色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必须开发利用好太行山红色文化资源。为此,要切实创新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模式,变单一模式为综合模式,使红色文化资源依托文化教育的平台,建立文化资源的长效发展机制,把农村现有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产业优势。做大做强太行山红色文化品牌,为社会各阶层提供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是带动农村广大人民群众脱贫致富的有效举措,也是切实改变现有的单一发展模式、积极响应党中央倡导的促进红色旅游、从整体上拉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需要[2]。
改革开放以来,广大农民群众精神生活面貌总体上是健康向上的。在传承太行山红色文化的过程中,广大农民群众的表现有积极的一面,但由于受到物力、财力和农村现有条件的限制,加之部分农民自身科学文化素质相对较低,部分领导干部在传承过程中对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了解不够,认识不足,致使太行山红色文化的传承还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部分农民受教育程度不高,思想认识不到位,不能真正理解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不高,甚至有些农民缺乏精神支柱,精神生活空虚,不愿意参与红色文化活动。
第二,部分农民把红色文化简单定位为革命文化,错误地认为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太行山红色文化已经过时。有些农民受西方文化的影响较大,对弘扬传播红色文化不够热心,对精神层面的追求较少。
第三,部分农民把传承太行山红色文化的行动功利化,错误地认为传承红色文化的主要目的在于获得经济利益。为了达到这一目的,部分太行山红色文化宣讲者不尊重太行山革命历史事实,对革命史实、英雄事迹等红色资源任意解读、随意宣讲。他们宣扬的不是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不是先辈为革命献身的壮举,而是一些道听途说的野史,甚至是艳史。这种做法对弘扬太行山红色文化、教育农民群众没有起到任何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对太行山红色文化的颠覆,甚至可以说是对革命历史的亵渎。
第一,部分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比较落后,农民群众对物质生活条件需要的迫切性超乎对精神文化的需要,使得当地政府仅凭自身的力量宣扬太行山红色文化,难以有效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致使太行山红色文化的传承方式比较单一、成效不彰。
第二,部分农村当地政府过于强调红色文化的权威性,在向广大人民群众传播太行山红色文化的过程中使用的方式过于死板,削弱了红色文化原有的感染力,使得红色文化难以引起广大人民群众的共鸣,更难以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奠定坚实的根基。
第三,部分农村在传承太行山红色文化的过程中,片面、教条式地宣扬太行山红色文化内容,未能有效融入与新时代精神相应的价值观内容,不能做到与时俱进、发扬光大,导致广大人民群众对红色文化的认可度偏低。
第一,受到物力、财力及农村现有条件的限制,部分地方政府对在农村传承太行山红色文化的宣传费用投入相对不足,只能将太行山红色文化宣传的重心放在城区,未能切实找到适合乡村弘扬太行山红色文化的有效途径。
第二,部分领导干部没有从战略的高度认识到宣传红色文化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制定政策多、落实少,且政策制定缺乏民间监督,加上宣讲力度与政策执行力度不够,导致群众很难感受到红色文化的魅力所在,难以实现太行山红色文化在农村的传承价值。
第三,部分农村地方政府对社会风气缺乏强有力的正确引导,导致部分农民思想意识、价值观、道德观错位,缺乏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部分青年农民不再坚守勤劳致富、守法经营的美德。
如何加强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实现农村文化的再造,成为一项缩小城乡差距、提高亿万农民素质、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历史造就了太行山红色文化,时代需要太行山红色文化。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应该多方探索太行山红色文化在农村传承的路径。
第一,广大农民群众要积极弘扬太行山红色文化,树立富有时代性的理想信念,注重提升自身的精神涵养。在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我们更要树立甘于奉献的集体主义思想,养成“共享共建”的理念,切实增强对集体的认同感,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出谋划策。
第二,广大农民群众要深化红色意识,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党史观,注重提升自身的理论素质,增强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尤其是部分青年农民,要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勇于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三,农民群众自身应端正心态,正确认识太行山红色文化,在传播太行山红色文化的过程中,内容一定要实事求是,注重历史的真实还原,重视精神文化的培养,在合理、合法追求自身利益的前提下,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太行山红色文化传承活动。
第一,农村基层组织是传承太行山红色文化的主要阵地,其中党组织是关键。要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为红色文化传承“起好头、带好路、做好样”。农村基层党组织要扎根于农村,更加深入了解农民各方面的需求,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干部的整体素质,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从而把传承太行山红色文化工作落到实处。
第二,太行山红色文化的传播与宣讲应采用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以现实生活中群众身边的优秀事迹为素材,创作编排文艺节目,通过电视、广播等各种媒体进行全面推广,充分利用网络,建立红色文化网站,使得太行山红色文化的传承更加具有感染力与吸引力。
第三,要深度开发太行山红色文化资源,增加参与性、体验性项目,在新农村建设中要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的作用,把教育性、文化性与休闲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寓情于景、寓教于乐,使太行山红色文化的内容结合新时代元素,不断得以充实、完善[3]。
第一,太行山红色文化的传承,离不开地方政府的财政支持。地方政府要紧贴人民生活实际,整合现有的文化资源优势,通过兴建或者改建文化广场、“文化大院”等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文化场所,为传承红色文化提供专门的平台,真正做到为人民群众谋福利[4]。
第二,太行山红色文化的传承,当地领导干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当地领导干部要从思想上认识到传承太行山红色文化的重大意义所在,在落实过程中要加大红色文化的宣讲力度与政策的执行力度;其次,当地领导干部要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为传承太行山红色文化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5]。
第三,太行山红色文化的传承,离不开地方政府的价值引导。在传承太行山红色文化的过程中,地方政府要把红色文化的精神与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创办丰富的红色文艺节目,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红色文化传承的热情,使之感受到红色文化的魅力。
总之,太行山红色文化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农村传承太行山红色文化对于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带动农村整体经济的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为此,积极探索太行山红色文化在农村传承的方式方法,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弘扬太行山红色文化的积极性,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意义尤为重要。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在完善太行山红色文化传承方式与内容的基础上,提高农民自身与地方政府对太行山红色文化传承的重视度,将健康向上的时代元素融入红色文化,指导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1]杨建辉.试论红色文化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价值及其实现途径[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11):102.
[2]路飞飞.新时期弘扬太行精神的意义与途径[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1(9):74-77.
[3]王中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视域中的红色文化传承与创新[J].山东社会科学,2010(10):134-137.
[4]马静.论红色文化社会治理功能及其实现机理[J].广西社会科学,2016(8):182-186.
[5]孙志勇,冯译冉,刘青.“太行山红色文化走廊”育人模式的 探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3):65-66.
On the Contem porary Rural Inheritance of Red Culture in Taihang Mountains
REN Fuquan,BO Lihui,WANG Ting
(College of Marxism,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Tianjin 300401,China)
The red culture of Taihang Mountains has important contemporary value.Inheriting the red culture of the Taihang Mountains is conducive to promoting and practicing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which is conducive to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grassroots party organizations and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ural economy as a whole.Due to the restrictions in terms ofmaterial,financial resources and existing conditions,in rural areas,the Taihang Mountains red culture in the process of transmission still some problems.Basic solutions to the problems are as follows:Farmers themselves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the Taihang Mountains red culture heritage;Improving the Taihang Mountains red cultural heritage of the way and content;Increasing the local government on the Taihang Mountains red culture in the rural heritage of attention.
Taihang Mountains red culture;rural culture construction;inheritance research
G122;D64
A
1009-7740(2017)03-0087-04
2017-08-28
任福全(1953-),男,河北秦皇岛人,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