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班 固
国学选萃
天地
[东汉]班 固
天者,何也?天之为言镇也。居高理下,为人镇也。地者,元气之所生,万物之祖也。地者,易也。万物怀任,交易变化。
始起先有太初,然后有太始,形兆既成,名曰太素。混沌相连,视之不见,听之不闻,然后判清浊,既分,精曜出布,庶物施生,精者为三光,号者为五行。五行生情性,情性生汁中,汁中生神明,神明生道德,道德生文章。故《乾凿度》云:“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质之始也。阳唱阴和,男行女随也。”
天道所以左旋,地道右周何?以为天地动而不别,行而不离,所以左旋。右周者,犹君臣阴阳,相对之义也。
男女总名为人,天地所以无总名何?曰:天圆地方不相类,故无总名也。
君舒臣疾,卑者宜劳,天所以反常行何?以为阳不动无以行其教,阴不静无以成其化。虽终日乾乾,亦不离其处也。故《易》曰“终日乾乾”,反覆道也。
(原文据中华书局1994年版《白虎通疏证》)
【译文】
什么是天?天就是安定的意思。天在高处治理万物,实现人的安定。地,是元气所生的,是万物的始祖。地,就是变化。地育养万物,是不断变化的。
开始有太初,然后有太始,万物开始萌蘖,这就是太素。太素是混沌状态,看不见,听不着,此后清浊之气分判,便有了日月星辰的罗列以及万物的产生。“精”是日、月、星三光,“号”是金、木、水、火、土五行。五行生成情性,情性生成中和之气,中和之气生神明,神明生道德,道德生文章。所以《乾凿度》说:“太初,就是气的开端。太始,就是万物的开端。太素,就是物质的开端。阴阳一唱一和,男女相互伴随。”
天道为什么左旋?地道为什么右转?天和地是相对变动但不分离的,所以天是左旋的。所谓右转,就好像君与臣、阴与阳之间关系,是相对而言的。
男女可共称为人,天地为什么没有总名?答案是:天是圆的,地是方的,两者不同,所以没有总名。
君主舒缓而臣子劳攘,地位低下的适合劳作,天为什么违背自己的常行?因为阳气不动的话就无法施行其教化,阴气不静的话就无法成就其教化。虽然阳气无时无刻不在运动,但却从来不离自己的分位。所以,《周易》说“终日乾乾”,就是这种道理。
【简析】
自从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等人的提议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汉代的经学被立为官学,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到东汉时期,经书的知识系统内部产生了很大的歧异与混乱,作为经学载体的章句也变得繁琐不堪。建初四年(79年),汉章帝接受杨终的建议,召集诸儒,整饬经学,共正经义,其最终成果即《白虎通》(又称《白虎通义》等)。《白虎通》几乎涵盖了汉代的思想、社会、政治、礼俗等方面的内容,可谓汉代思想的百科全书。
本选段体现的是汉人的宇宙生成论,以及以“一体”“感应”为核心内容的天人关系说。以《白虎通》一书中的观点,宇宙经历了太初、太始、太素三个本源阶段,然后产生元气,元气裂变为阴、阳,从而进一步产生天地、三光、五行以及世间万物。《白虎通》之所以要叙述宇宙论,正是要为其政治观念建立一个“天经地义”的基础。由此,阴阳的原则就是君臣、夫妇、父子关系展开的原则,体现出将天道与人事捏合为一体的整体性思想理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