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际关系理论创新角度看“一带一路”倡议

2017-03-11 18:41唐沁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7年9期
关键词:倡议一带一带一路

唐沁

(江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无锡 214122)

从国际关系理论创新角度看“一带一路”倡议

唐沁

(江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无锡 214122)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是由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重要国际合作倡议,已经得到了国际上的广泛认可。国际关系从产生至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逐步发展成为一门热门学科。目前,以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和建构主义理论为代表的国际关系三大理论流派在学术研究领域均出现式微的态势。本文从国际关系理论创新研究出发,介绍了国际关系理论的主要流派,并分析“一带一路”倡议对国际关系理论的创新贡献。

一带一路;国际关系;理论流派;大辩论;理论创新

“一带一路”倡议均由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志提出,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2013年9月7日,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时指出:“为了使我们欧亚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我们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这是一项造福沿途各国人民的大事业。”2013年10月2日至3日,习近平在访问东盟时指出:“东南亚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加强海上合作,使用好中国政府设立的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这是“一带一路”倡议首次提出的时间和地点,它对推动国际合作以及国际关系理论创新均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1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时代背景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基于鲜明的全球时代背景。国际层面,近年来,世界格局处于深刻的变化之中。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经济持续在低位徘徊,增长乏力;贸易与投资多年保持低迷态势,贸易保护主义明显抬头;地区动荡因素持续增加,恐怖主义、分裂主义蔓延不止;全球治理制度改革推行艰难,全球气候治理又增变数;南北差距进一步拉大,贫困仍是发展中国家急需解决的首要问题。这些均说明世界格局的变革基于全球经济增长、贫富差距、恐怖主义、全球治理等因素的影响。与此同时,国际关系的发展又呈现出新特点,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的兴起加速了国家间的深度融合,和平、合作、共赢已经成为时代的主旋律。

对于中国自身层面,改革开放近40年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已经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形成了方位全、领域宽、层次深的对外开放格局。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世界的发展需要中国发展的示范效应,需要中国持续推进全方位的对外开放,需要中国推动建立新型国际关系合作模式,整合国家间的发展要素和资源,互惠互利,合作共赢,推动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提出的,它饱含着和平、发展、共赢、繁荣等核心理念,体现着对国际关系理论的创新发展。

2 当今国际关系理论主要流派及发展趋势

作为系统化的知识形态,国际关系理论是作为用来更好的了解、归纳和预测国际关系现实及走向的工具而产生的。在发展过程中,国际关系学借鉴并吸收法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学科的思想精髓已经成为一门热门学科。其中,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具有一个特殊的核心——大辩论,它是国际关系的重要叙事传统。伴随着国际关系现实的衍变,上百年来国际关系理论经历了多次大论战,主要包括:上世纪30至40年代的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论战;上世纪50至60年代的传统主义与科学行为主义论战;上世纪80至90年代的新自由主义与现实主义论战;以及20世纪初的理性主义与建构主义论战。通过长期的理论大辩论,形成了目前以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和建构主义三大理论范式为代表的国际关系理论主要流派。

三大国际关系理论流派均具有自身的理论基础及基本原则。现实主义理论突出权力对国家开展国际行为时所作决策的影响,主张对利益与权力的考虑高于道德和理想。现实主义理论的基本原则包括:国际体系是无政府状态;主权国家是国际体系的主要行为体;国家是为自身利益行动的理性行为者;国家的首要目标是自身安全与存续;权力,特别是武力,是国家安全的最好保障。自由主义理论突出合作,强调国际合作的可能以及国际制度的作用。自由主义理论的基本原则包括:国际体系是无政府状态但存在秩序;国家是主要行为体但其他行为体日益变得重要;国家不仅仅关注生存,甚至首先不是生存,而是如何生存得更好;国际制度等规范维护国际秩序。建构主义理论突出社会建构的作用,强调人的能动性对于国际关系的影响。建构主义理论的基本原则包括:国际体系是无政府状态,但无政府状态呈现出不同的逻辑;国家是主要行为体,但是全人类亦是行为体;国家首先关注生存,但生存的意义是社会建构的。

长期以来,国际关系理论以三大流派为主导的格局没有改变。大辩论仍是国际关系的主要叙事方式,也是产生大理论和新范式的重要渠道。但进入21世纪以来,大辩论已经渐渐消失,范式之间的争论随之失去了动力,国际关系理论创新的脚步正在明显衰退。这一现象已经引起了学界专家的重视与讨论,托马斯·库恩指出,国际关系理论发展正处于常规科学的阶段,即在主流理论范式的指引下开展知识积累研究,为理论创新做储备。目前,自由主义、现实主义、建构主义三大理论流派的主导地位依然稳固,但在学术研究上的指导作用已大不如前。同时,虽然近年来出现了一些新的理论路径或研究导向,如“微观理论、实践理论”以及国际关系研究的各种“转向”等,但新世纪以来尚未有大理论面世确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国外不少专家、学者对国际关系理论的创新发展呈看衰的态度,杰夫·科根认为国际关系理论已经不具有创新的动力;蒂姆·邓恩甚至提出国际关系理论发展是否已经终结的议题。从国际关系理论的工具属性出发,真正具有长久生命力的理论要能够解释、改造世界,更要能预测世界格局的走向,并针对格局的变革提出解决方案和路径,但既有的国际关系理论已经不能满足这种国际关系现实分析以及研究的需求。

3 “一带一路”倡议对国际关系理论的创新贡献

在国际关系理论中,首先考虑的核心问题是安全,即战争与和平,如果没有战争则首先考虑冲突与合作。正如马斯洛的人的需求层次理论一样,国际关系理论的内涵与目的是国际行为体在寻求安全并在实现安全的基础上,寻求更高层次的利益满足。从历史上看,国际关系中出现的每一个重大历史转折点,都极大地促进了国际关系理论的创新发展。甚至可以说,国际关系理论的创新发展,就是在国际关系现实、现有理论范式以及专家学者三方之间的互动中得以实现的。“一带一路”倡议是在目前深刻的历史变革中提出的,对推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以及国际格局变化将产生重要作用,也必将推动国际关系理论的创新发展。

3.1 理论基点的创新

传统国际关系理论尽管存在多个理论流派,但国际关系理论出发的基点均是国家安全,从自身安全的考虑出发。“一带一路”倡议以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造福全人类为基点出发,体现了与传统国际关系理论的不同及创新发展,使中国的外交理念站在了道义和时代发展的制高点上。自“一带一路”倡议首次提出以来,迄今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支持,一大批早期收获项目落地开花。可以说,在全球化进程遭遇阻碍,民粹主义、孤立主义和保护主义思想回潮,全球治理体系处于变革的关键时期,“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行将使全球治理实践不断向前推进并优化,也将为国际关系理论的创新实践提供了鲜活素材。

3.2 理论主体的创新

国际关系行为主体范围伴随国际关系现实以及理论的发展不断拓展,从最早认为只有主权国家才能作为国际关系行为主体,到国际组织、非政府组织都被认为可以作为国际关系行为主体,到近年来领导人外交的兴起,使得个人也被认为可以成为国际关系行为主体。“一带一路”倡议再次创新发展了国际关系理论的行为主体。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过程中,我国内部按照相关政策梳理出很多节点城市,这些节点城市往往有在“一带一路”沿线上的对接城市或合作领域,将在 “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过程中发挥各自不同的作用。这使得不具有主权的国内个别省份或者节点城市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指导下可以开展类似于国际关系性质的行为,这无疑是对国际关系理论行为主体的创新实践。

3.3 理论渊源的创新

自国际关系理论产生以来,国际关系理论研究一向以西方学者主导,理论渊源多来自于西方哲学或社会学相关思想。近年来,中国的国际地位进一步提升,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国际关系理论研究逐渐兴起,中国的悠久历史蕴藏着丰富的文化,“一带一路”倡议恰恰体现了对国际关系理论渊源的创新。中国传统文化“以和为贵”,倡导天下大同的“仁”的理念。从“一带一路”的名字就可以看出中国的传统文化色彩,“丝绸之路,古已有之”。丝绸之路不仅仅是古代中国与沿线各国贸易来往的重要通道,更润物细无声地滋养着我国与沿线各国的地域文化。“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中国文化的求大同而存小异、和谐共生、多元并存等思想之美都体现在了“一带一路”倡议之中,使我国国际关系理论更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一带一路”是经济合作的倡议,更是文化共鸣的倡议,通过深层次的文化共鸣,更能促进国际关系行为体增强互信,开启合作之门。

3.4 理论路径的创新

传统国际关系理论从自身安全出发,采取的理论路径多为结盟,即采取战略或战术上的集体行动来确保自身安全或达成安全之上的诉求。“一带一路”倡议秉承中国一贯独立自主和平发展的外交政策,即在坚持不结盟的原则前提下广交朋友,形成遍布全球的伙伴关系网络。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志同道合是伙伴,求同存异也是伙伴。”这正是对传统国际关系理论路径的创新,也正因为此,“一带一路”倡议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响应,形成了国际社会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大好局面。

4 结语

“一带一路”倡议是习近平总书记从着眼构建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和促进各国共同繁荣进步出发而提出的,创造性的把中国梦同沿线各国人民的梦想结合起来,赋予古代丝绸之路以全新的时代内涵。我们要继续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外交思想,在 “一带一路”建设的国际合作框架下,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共谋发展新动力,拓展发展新空间,加强理论创新,切实走出一条与各国合作共赢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路,朝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不断迈进。

[1]马建英.美国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与反应[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5(10):104-132,159-160.

[2]胡令远,王高阳.国际关系理论正在走向终结吗?[J].国际观察,2015(6):63-74.

F114

A

2096-4110(2017)03(c)-0104-02

唐沁(1985-),女,汉族,江苏无锡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跨文化交流。

猜你喜欢
倡议一带一带一路
全球发展倡议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浙江向全行业发起廉洁自律倡议
“一带一路”我的梦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数说“一带一路”这5年
A Dialogue about Innovation in Global Economy Governance in Chongqing
“一带一路”倡议需人才护航
“走出去”能否搭上“一带一路”这趟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