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蔚宇,臧日霞
(山东省潍坊市潍坊学院,山东潍坊 261000)
当代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现状及其对策研究
喀蔚宇,臧日霞
(山东省潍坊市潍坊学院,山东潍坊 261000)
在信息化网络技术背景下,与互联网有关的产品逐渐进入到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中,方便了学生的日常生活。但是网络技术的应用,如同一把“双刃剑”,在为学生提供学习的同时,也给学生的学习成长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采用何种有效对策,强化当代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首要问题。
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现状;对策
网络技术的应用能够突破时间、空间的界限,方便学生查阅、浏览自己所需要的学习资源,以丰富自身课余生活。但是当前有部分学生不能有效利用网络来学习,过度沉迷于网络虚拟世界中,被网络中的不良信息所影响,心理产生扭曲,使得自己偏离正道,从而走上犯罪道路。因此在当代大学生学习中,加强网络安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当代大学生会通过网络进行学习、购物、观看电影、与他人交流、发表言论,足以证明网络技术已经深入到学生学习、生活中,丰富了学生的日常生活。但是由于当代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薄弱,对网络上的信息缺乏是非辨别能力,导致学生在利用网络方便自己日常生活的同时,也将自己置于网络安全风险之中。具体体现为:学生通过计算机网络来购买自己所需要的产品时,因自身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在进行网络购物时,对于厂家上传的产品描述内容理解存在偏差,导致自己在收到货物后,发现产品质量与描述质量不符,使得自己不小心上当受骗。此外,学生在利用网络来购物的同时,也会通过网络社交平台与他人沟通、交流,讨论在生活、学习中的所见所闻,或者是玩游戏,以缓解学习上带来的压力,但是这些平台的使用都需要进行注册,填写身份证号码、个人电话、邮箱账户以及家庭住址等个人资料,一旦网络环境出现安全防护漏洞,不法分子便会通过计算机病毒与木马程序对网络进行攻击,窃取学生的个人信息,并进行贩卖,谋取利益,给大学生用户的人身安全构成威胁[1]。
网络信息技术因其自身具有隐蔽性的特点,学生通过网络查询自己需要的信息资源,发表自己对生活、学习中的意见、看法,并与他人进行交流时,都不会将自己的真实姓名显示出来,在这一隐蔽的环境中,学生会卸下自己的心理防范,降低自己的道德标准要求,随意在网络上发表言论,散播谣言,说低俗之语,甚至是弄虚作假,进行网络欺诈,直接影响到社会和谐稳定。
网络属于一个虚拟的世界,能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这样学生在登录相应的网站时,便能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学习资料,同时还能扩大学生的社交平台结交兴趣相投的朋友,观看自己喜欢的电影,玩游戏。但浏览网页的过程中,由于部分学生缺乏自控能力,导致自己沉迷于网络世界中无法自拔,这样不仅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成绩,还给学生的日常生活带来不良影响。
在学生使用计算机网络时,由于学生本身的安全防范意识薄弱,使得自身极易遭到网络的侵害。具体体现为:(1)网上交友受骗。处在大学阶段的学生心思单纯,辨别能力薄弱,容易相信别人,许多不法分子就利用学生这一弱点,将大学生锁定为行骗的目标,进行不法活动。(2)网络交易受骗。随着网络购物迅猛发展,大学生都会通过网络来购买所需要的产品,但是由于大学生的网络购物安全意识薄弱,在进行网络购物的过程中,会将自己的个人信息泄露出去,被违反分子利用。(3)容易遭到网络攻击。虽然大学生在校期间,具备相应的网络知识,但是由于计算机网络系统环境存在漏洞,防控能力薄弱,加上大学生缺少网络安全意识,没有认识到网络系统潜在的危险,导致学生在使用计算机网络的过程中被计算机病毒与木马程序的感染,使得计算机系统瘫痪,丢失储存的文件,甚至是被犯罪分子窃取,威胁到学生自身的人身安全[2]。
网络安全教育作为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因此在网络时代下,加强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不仅是高职院校给予重视的重点内容,也是大学生自身需要注意的问题,必须在使用计算机网络的同时,不断提升自己的网络安全意识。但从我国当前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现状来看,在进行当代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过程中,受传统注重理论知识教育观的影响,部分教师过于注重学生思想素质的培养与课堂知识传授,忽略了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认为网络安全教育可有可无,对学生的教育没有多大作用,使得大学生的网络安全防范意识不足,缺乏对网络风险的认识,导致大学生上网成瘾,过度沉迷于网络虚拟世界中难以自拔,甚至是精神失常,给学生的生命安全产生威胁。因此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中,首要的任务便是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力度,强化学生的网络责任意识,教学学生如何安全使用计算机网络,严格规范自己的网络行为,同时营造安全的网络使用环境,提高网络安全防范能力,让学生能够在校园学习、生活中成长成才[3]。
在当代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中,要想提高他们的网络安全意识,离不开计算机有关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因此在当代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中,应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制定完善的教学计划,将计算机操作知识与信息资源检索知识纳入到教学大纲中,让学生明白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安装步骤、工作模式,学会系统管理用户、文件与其他硬件资源的安全管理方法,以提高大学生对网络的利用技能。例如为了强化学生判别网络中不良信息的能力与解决网络安全问题的能力,在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方面,学校应结合自身的情况与学生的学习需要,将计算机网络实现技术、信息数据保存、病毒防治、密码加密以及防火墙等实践操作技能加入到计算机理论教学内容中,完善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计划,组织网络安全培训,定期考核评估学生学习掌握的情况,从而实现大学生对网络利用技能的提升。
为了提升大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高职院校领导层在思想方面给予重视,在行动方面给予支持,依据学校的有关管理制度,完善校内管理制度并设立网络安全教育管理机构,明确相关管理工作人员的职责、义务,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要求工作人员定期管理校内图书馆与计算机机房,确保图书馆与计算机机房管理有序进行。此外,还需加大宿舍的管理,有效解决学生因上网而晚归、不归以及通宵等问题。例如为了避免学生受网络不良风气的影响,在学生宿舍管理方面,某高职院校结合学校办学的情况与学生的需要,统一安装校园网,方便集中管理,并协调移动通信部门加强对学生使用网络的监管力度,要求在晚上10点30分后对学生宿舍停网,防止学生使用电脑通宵玩游戏。并安排学生宿舍的宿管人员加强对宿舍的巡逻,依据学生宿舍管理名单检查每个宿舍学生是否到齐,对于请假的学生应有请假条、写明请假原因,而晚归、彻夜不归的学生,必须及时向上级领导部门汇报,给予相应处罚,从根源上杜绝学生晚归、彻夜不归的现象发生。
开展网络安全专题知识讲座,有利于增强学生网络安全意识,带领学生时刻关注网络安全热点新闻。但是为了保证学生学有所用,在开展大学生网络安全专题知识讲座时,应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与网络使用问题,具体介绍在使用计算机时所涉及的网络数据、信息内容、防火墙、身份鉴别、信息基础设施以及数字签名等技术的工作原理、作用,提醒学生使用计算机时,应及时更新计算机病毒与查杀病毒软件。此外,为了活跃网络安全专题知识活动的气氛,还可与学生讨论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网民,采取何种有效措施来应对消极、不健康的网络信息,对于计算机使用中的漏洞,应当如何修补,保证系统安全运行。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学生实施网络安全教育,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网络信息安全意识,还能约束与规范学生上网的行为,避免在网络上发表低俗之语。例如为增强当代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提升安全防护技能,在校园内形成人人学安全、懂安全、重安全的良好气氛,某高职院校以“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为主题,由网络安全教育的老师采取线上推广网络安全法律法规和视频,线下结合主题班会、专题讲座等方式,对学生们讲解了《网络安全法》,并详细分析当前网络安全现状和存在问题,针对现阶段网络诈骗、色情、赌博、黑客攻击、非法窃取个人信息等社会关注、人们关注的突出违法行为以及日常工作、生活中存在的网络安全风险,提出了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让学生自行抵制网络谣言,倡导健康文明安全上网。
为了贯彻落实报告精神,实现新时代的网络教育,必须对网络安全高度重视,面向院校建设网络安全教育网站,并针对网站建设需求与建设主体,确定网络安全教育网站的建设模式,在网络安全教育网站中上传实体网络安全防范、网络安全五大攻击过程、网络安全防御技术、计算机内部安全防范机制、网络安全管理制度、黑客入侵方法和动机、网络安全病毒防治产品、网络犯罪法律、网络安全各项规定、计算机基础有关知识以及网络安全BBS块等网络有关知识,并对这些知识进行细化,为学生学习提供丰富资源,从而巩固学生的网络安全知识[4]。
综上,要想当代大学生不被外界因素迷失本质,规范学生的网络行为,强化学生网络安全意识,真正成为一名合格优秀的大学生,必须组织培训,提高大学生对网络的利用技能,加强网络监管,改善网络不良风气,开展网络安全专题知识讲座,让他们了解提高自身网络安全意识的重要性,并建设网络安全教育网站,方便学生在健康的网络环境中学习、生活。
[1]张珍瑜.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现状及对策分析[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4):26-27.
[2]朱奎泽,鲍凡.当前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教育问题述论[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6):131-136.
[3]李欣怡.当代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现状及其对策[J].科教导刊,2016(7):165-166.
[4]董艳.当代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现状及其对策[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87-88.
G647.4
A
2096-4110(2017)03(c)-0042-02
喀蔚宇(1978-),男,蒙古族,内蒙古赤峰人,山东省潍坊市潍坊学院,讲师,辅导员,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臧日霞(1980-),女,山东潍坊人,山东省潍坊市潍坊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