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容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 珠海 519088)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蕴
刘小容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 珠海 519088)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已成为党和国家当前发展战略与国家治理的重要一环,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又一重大理论创新,具有非常浓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蕴。本文从唯物论、认识论、辩证法和历史观的角度来解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其中关于实事求是、实践第一、统筹协调、人民至上的思想非常明显,它们之间有着深刻的实践理路、历史逻辑、理论素养和价值导向。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马克思主义哲学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湘西考察时,第一次提出了“精准扶贫”的发展理念。经过几年的丰富与发展,精准扶贫已成为党和国家当前发展战略与国家治理的重要一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扶贫开发实际相结合的重大理论创新。认真研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不难发现,它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蕴非常浓厚。从唯物论、认识论、辩证法和历史观的角度来解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其中关于实事求是、实践第一、统筹协调、人民至上的思想非常明显。
(一)物质决定意识:精准扶贫提出的理论依据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人们要想获得正确真理性的认识和实践的成功,就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到2020年要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实现全面脱贫,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一公里”。要在这样短的时间内,完成如此艰巨的任务,不能不讲究行之有效的方法,而“精准”则成为了脱贫之举成败的关键。
(二)问题导向:精准扶贫提出的现实逻辑
任何理论都是在特定时代中,在实践的探索中得到的产物,实践的需要推动了理论的产生。“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是客观评价历史扶贫成绩,清醒认知当前扶贫形势的产物。
改革开放以来,政府主导实施的大规模开发式扶贫战略成效显著,走出了一条世界瞩目的“中国式扶贫”道路,从1978年到2014年,累计减贫逾7亿人。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节点的迫近,我国扶贫开发已进入攻坚拔寨的冲刺期,所面对的多数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更精准的举措,才能打赢脱贫攻坚的最后决战。
(一)立足扶贫开发实际:“精准扶贫”基本方略的实践需求
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和目的,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在实践过程中,人们所获得的认识总是具体的、历史的认识。“精准扶贫”基本方略正是立足于我国当前扶贫开发的实际,做到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多、广、深”是我国当前贫困形势的三大特征:一是贫困人口数量多;二是贫困区域分布广;三是贫困程度依然深。在这样的形势下,传统的以县和乡镇为瞄准机制进行的扶贫已不能满足2020年全国消除贫困的要求。只有精准识别贫困户,实施精准帮扶,才能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因此,“精准扶贫”基本方略是充分理解中国贫困问题的历史根源与现实挑战的结果,是立足当前中国贫困问题、凸显中国脱贫需求、反映中国减贫视角的产物,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中国扶贫脱贫实际相结合的理论创新。
(二)在实践中深化发展真理:“精准扶贫”基本方略的生成路径
从实践出发到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发展,这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基本规律,体现了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辩证发展过程。“精准扶贫”基本方略正是在我国长期扶贫开发伟大实践进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浙江工作期间,就已开始着手探索推进新时期我国扶贫开发新模式,促进了当今精准扶贫思想的萌芽。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湘西考察时,首次正式提出了这一崭新的扶贫思想。
2014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主持召开以扶贫开发工作为主题的座谈会,对扶贫开发工作进行了战略性的部署,特别是“6·18”“10·16”两次重要讲话,从全局战略高度提出了“四个切实”“五个一批”“六个精准”等新观点、新思路和新要求,至此,习总书记的精准扶贫思想在实践探索中不断完善到正式形成。
2015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向广大党员干部及全社会发出了强有力的号召,号召全党全社会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超常规的力度,众志成城地完成脱贫攻坚目标,标志着精准扶贫思想进入全面实践阶段。
2017年2月21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首次提出“七个强化”:要强化领导责任、强化资金投入、强化部门协同、强化东西协作、强化社会合力、强化基层活力、强化任务落实。“七个强化”从整体入手,以系统思维聚合力,战略思维谋全局,从而为取得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理论指导,是精准扶贫思想的进一步深化。
普遍联系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之一。精准扶贫基本方略是唯物辩证法思想灵活运用的成果,其实施过程也必须遵循世界普遍联系的一般原则,这要求人们必须坚持整体性导向、全局性思维,统筹规划、协调推进。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精准扶贫是一项涉及各个方面和领域的系统性、综合性工程,要提升精准扶贫的实效,必须做到四个统筹。
(一)扶贫目标:把短期脱贫与永久致富统筹起来
在精准扶贫方略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既要努力解决短期脱贫问题,实现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的目标,还要为长远、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首先,要致力于发展支柱产业,以逐步改善贫困人口的生产生活条件;其次,在项目资金的使用上,既要把扶助扶贫对象增收脱贫作为首要任务,又要探索建立促进扶贫对象可持续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以根治贫困人口的脆弱性返贫问题;最后,统筹考虑教育、技能等层面的治本措施,提高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四要加强村级班子建设,让村“两委”成为引领群众加快发展的领头羊,打造一支永不撤走的工作队。
(二)扶贫主体:把政府扶贫与社会扶贫统筹起来
在精准扶贫中,各级政府处于主导地位,但目前有些地方在扶贫过程中出现了“市场缺,社会弱”的情况,因此,扶贫需要向整合多元主体资源的“握拳出击”转变。首先,改变各级政府只热衷于投入资金、实施扶贫项目的现状,鼓励全社会力量,尤其是东部发达沿海地区有实力的企业和个人积极向贫困地区施以援手;充分尊重市场在调节资源中的作用,摸索出一条产业扶贫之路,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发展适合本地区的特色支柱产业。只有适合当地发展的农村产业壮大起来,农民才会留下来,也才能充分发挥他们在精准扶贫中的主体作用。其次,大力推动各社会组织开展项目,深入基层,针对不同人群及贫困程度开展项目,传授生产技能,提升他们的自主发展能力。精准扶贫的深入推进,需要立足多元主体,强化多方资源整合,形成全面精准扶贫的合力,以自主的、开放的、先进的态势,实现中国反贫困的艰巨任务。
(三)扶贫动力:把外部帮扶与自力更生统筹起来
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外部帮扶是条件,自我奋斗才是根本。扶贫工作中,政府部门的“输血”较为重要,而扶贫对象的“造血”更为重要。政府在扶贫的同时必须扶志,既要送温暖,更要送志气。如果扶贫不扶志,贫困群众则“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那么即使一度脱贫,再度返贫的可能性也极大。扶贫必扶智,而教育是拔穷根、阻止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途径。习近平多次强调“扶贫必扶智、阻止贫困代际传递”,因此,让贫困地区的孩子能够有机会接受到与发达地区基本等同的教育,培养其自我发展的意识和能力,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
(四)扶贫方式:把精准扶贫与生态保护统筹起来
生态文明建设和精准扶贫都是国家前进发展中必不可少的环节。经济欠发达地区往往有着比其他地区更加良好的生态资源,过往的扶贫实践中往往会牺牲环境以换取经济的发展,结果是得不偿失。精准扶贫,应把扶贫开发和当地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两者的良性循环。扶贫过程中要秉承“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发展理念,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积极探索一条生态文明建设与扶贫脱贫共赢的发展之路。经济欠发达地区开展精准扶贫,就是要立足生态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为根本,以制度为保障,从而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共赢的结局。在统筹精准扶贫和生态保护的实践过程中,应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绿色生态为重点的产业开发,加快贫困村“一村一品”产业培育;加大以生态环保为核心的科技兴农力度;完善生态文明的制度机制建设。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将群众史观具体化为党的群众观点: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人民共享。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在“十三五”时期消除贫困,其是对“共享发展”的生动诠释,也是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充分说明了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的博大情怀。
(一)精准扶贫、共享发展
十八届五中全会将精准扶贫、全面脱贫问题作为国家战略,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心系人民群众的本质和实现全国人民共同富裕最高理想的价值取向。实现全面脱贫致富和共享改革开放的发展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本质、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贫困地区长期贫困,面貌长期得不到改变,群众生活长期得不到明显提高,那就没有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也不是社会主义。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消除贫困为首要任务,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终极目标。马克思主义理论从诞生至今近的170多年以来,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其原因在于它坚持与时俱进,坚持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
(二)精准扶贫、有效脱贫
习近平总书记在县、市、省、中央工作40多年,始终心系广大老百姓,尤其是贫困群众的生活,并在长期实践中逐步形成了“科学扶贫”“精准扶贫”“内源扶贫”等一系列重要扶贫思想,并提出“四个切实”“五个一批”的扶贫思想,丰富和完善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六个精准”“七个强化”的扶贫理论。
“中国梦”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崛起的壮举,是关乎每一个人的重要议题。落实好发展的全面性,是关乎中华民族在21世纪改革开放新局面及经济发展新常态格局下,能否凝心聚力的关键所在。精准扶贫基本方略是让贫困人口不疏离、让落后地区不掉队的伟大方针,是开创21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核心政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伟大成果。
【责任编辑:王崇】
B0-0;F323.8
A
1673-7725(2017)08-0076-04
2017-06-05
本文系广东省委宣传部2016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专项课题“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要论述研究”(项目编号:MYZX201629)阶段性研究成果。该课题同时被列为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项目“马克思主要研究专项”。
刘小容(1984-),女,湖南株洲人,讲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