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丽娇
(昭通学院,云南昭通 657000)
“文化再生产”理论最早由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提出,他认为:“文化的创造和再生产,始终都同人类的生存需存能力和生存意向在生活过程中的表现形态,也是人的本性和内在本能的自然展现。[ ]”也就是说,文化不可能以复制的形式发展,而是通过动态的发展进行传承,从而使社会延续。这是由文化的本质决定的,文化需要维持和更新,必然要进行再生产。因此,文化再生产是指不同民族为适应社会谋求发展,与时俱进调适自身的一种行为。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弘扬民族文化才能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然而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冲击下,民族文化正面临巨大挑战,特别是古老且悠久的彝族文化急需结合时代背景,加强文化再生产。
彝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民族,全国彝族人口871万多人,主要分布于云南、四川、贵州、广西等省(区)内。云南彝族人口共计502.8万,楚雄州彝族人口为75万多人。近年,在政府政策和彝族群体的努力下楚雄彝州文化发展较迅速。
2.1.1 区位优势。作为滇中的一个重要区划,楚雄彝族自治州是一个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的地区,地理环境优越。楚雄北枕金沙江,中扼滇东、滇中和滇西的交通枢纽,且处于“滇中旅游文化圈”,亦属“滇西旅游文化圈”要塞。此外,楚雄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法、包括水能在内的能源等自然资源极为丰富,有利于经济生产的发展。
2.1.2 文化优势。在历史文化方面,以禄丰恐龙谷、元谋人、万家坝铜鼓为代表的“三古文化”较典型,此外,也有建于唐代的大姚白塔,与北京故宫同时期建造的姚安德丰寺,以及全国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孔子铜像。楚雄在夏商时期被记为“梁州”作为滇池和洱海之间,特别是古西南丝绸之路的一个通衢。在民族文化方面,楚雄彝族民族服饰图案精美,种类繁多,其中,织麻布和纺大草别具匠心;民族饮食风味独特,彝医典籍全面多类;彝族节日达30多个,古风、遗风传承至今,特别是有“活化石”之称的婚恋习俗以及图腾、鬼神、祖先崇拜等遗俗,具备了民族民俗文化的民族性、边缘性、复合性和开放性的特点。此外楚雄彝州民歌、民间舞蹈和民间乐器特色明显浓厚,构成了其彝族文化的丰富性。
2.2.1 同化现象严重。随着现代传媒、网络等新兴文化快速兴起,文化交互范围更大、领域更宽、频率更快,彝族文化的现代化不可避免,原有的生存样貌难以保持。例如楚雄很多彝族村落在二三十年前曾是民风淳朴、彝语、彝韵都能贯穿于家家户户的,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彝族服饰、饮食、习惯、文字、语言等基础文化正在消逝。
2.2.2 保护意识淡薄。相关部门对彝族文化保护工作重视不够,彝族同胞对保护彝族文化重要性的意识不高,有形或无形的文化遗产,未能采取有力措施加以保护,尤其是彝族古老建筑或传唱的彝族古曲以及医药技术,据统计,老彝医、能够主持祭祀的“毕摩”逐渐减少。
2.2.3 文化产业投资有限。楚雄州地处西南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落后且缓慢,导致总体投入民族文化保护和开发资金较少,远远不能适应彝族文化发展的需要。因资金的制约,造成一些重大的文化产业项目,如“禄丰恐龙文化园”、中国彝族十月太阳历文化园、元谋东方人类祭祖台文化工程、彝族医药文化产业发展等无法良好运作,难以为继。
2.2.4 缺乏科学创新性和战略部署。楚雄彝族在文化创新与改造力度上不够。其在歌舞、语言、民艺传承等方面缺乏创新。再生产过程中,自我更新、自我创造、自我发展的方向不明确、思路不开阔、效果不明显。此外,彝族文化资源分布较分散,旅游景点和民族工艺品规模小、投资少、效益差。总体缺乏战略部署和规划,缺乏文化精品以及较大影响力的代表性文化名家,缺乏“造势”战略眼光和创新思维。
为更好发展彝族文化,楚雄州加大彝人古镇、十月太阳历公园建设发展、申报世界吉尼斯万人“左脚舞”等,然而,具体措施还应该聚焦于以下几个方面:
各级部门对保护彝族文化的大力支持是彝族文化得到有效保护与传承的根本保证。一是要认真贯彻党方针政策,通过相关的法律法规对民族民间的传统文化进行保护,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使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得到法律保障;二是要增加经费支持,对传承人进行培养,对从事民间艺术者给予适当的生活支持与鼓励,使彝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得到资金保障;三是要采取有效措施,把散落在民间的文物进行及时收集、补救、管理,并纳入文物保护之列,使彝族文化遗产得到有力保护;四是重视彝族传统节日习俗的引导和保护,对青年一代彝族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让他们在彝族传统节日的熏陶下成长,做到继承与发展有机结合,彝族文化的再生产才会更有生命力。
教育是传承文化的重要途径,彝族文化的推广应贯彻到教育中。首先,彝族聚居地的学校尝试进一步创新和推广双语教学模式,实行汉、彝双语教学,让年轻一代认识本族历史、学习本族文化、了解本族艺术,明白自己的责任与角色,增强对本民族的认同感;其次,组织彝族艺人编写彝文教材,对彝族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进行记载,形成教材,开设彝族文化专业特色班,培养真正的彝族人才;最后,在彝族家庭里实施彝族文化的熏陶和影响,使彝族节日、习俗、歌舞、历史等传统文化在学校与家庭之间相互渗透。提高传承彝族文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彝族文化的再生产。
加强自然资源与彝族文化协调发展。一是加快彝族地区文化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的进程。楚雄彝族文化资源和旅游产业尚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有较大的发掘、开发的潜力和空间。因此,有计划地合理开发,保留彝民族本土文化的延续性,辅之旅游名胜和旅游产品文化,弥补一直相对落后的旅游礼品和旅游纪念品开发的不足,是当前开发旅游资源的重点。二是挖掘彝族民俗文化资源,打造彝族品牌文化,增加民俗民艺的旅游内容和项目,例如彝族歌舞、歌等,让游客既能欣赏自然风光,又能体验到浓郁的彝族文化,享受到独特的彝族风情。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对楚雄彝族文化再生产的研究,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彝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高宣扬.布迪厄的社会理论[M].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
[2]杨甫旺.楚雄彝族文化史[M].云南大学出版.2002.
[3]谭瑾,王晓艳,李曦淼.原型性再生产:社会变迁下的彝族传统文化传承——以昙华十八月历为例[J].毕节学院学报.2012.7
[4]王进,廖玲.毕摩文化再生产论——布迪厄理论在毕摩研究中的运用[J].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6
[5]陈九彬.文化自觉与民族文化研究[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2.3
[6]曾豪杰.楚雄彝族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5
[7]罗曲,秦艳.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族群创一方文化[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0.10
[8]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