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往圣继绝学:论历史教育与传统文化传承

2017-03-11 13:43尚海燕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7年21期
关键词:历史传统文化

尚海燕

(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江苏盐城 224005)

北宋大儒张载在《横渠语录》中有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大意是:为社会建立一套以道德伦理为核心的精神价值系统,为民众选择正确的、有意义的命运方向,继承先贤优秀的传统文化,为万世开拓政通人和之基业。因言简意宏,历代传颂不衰。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引用这一佳句,旨在激励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放眼祖国千秋大业,用渊博的才学承续先哲传统,融通一切文明资源,勇立时代潮头,在为党和人民立德立言中成就自我、实现价值、不辱使命。作为历史教育工作者,我们理应结合学科特点,使学生既能学到历史知识,又能深入了解传统文化,最终在历史教育中实现文化传承目标。

1 传统文化与历史教育概念

“传统”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阐释为“世代相传、具有特点的社会因素,如文化、道德、思想、制度等”;“文化”的释义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综合”。基于以上涵义,传统文化,是指一个国家和民族在其长期的社会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文化遗产,是国家和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丰富的教育资源,更是学校赖以生存的基础。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丰富多彩,源远流长。通俗的说就是包括有“仁、义、礼、智、信”的做人教养;有文学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有“文死谏,武死战”,“不淫、不屈、不移”的骨气和正气;有“修身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忧以天下,乐以天下”的济世情怀……这些优秀的文化精髓必需、理应得到很好的传承。当然,不同年代以及不同人所感知的传统文化,必然呈现出良莠不齐、精华与糟粕并存的状况。因此,我们只有站在所处时代,通过实践不断加以检验,才能进一步分清优劣,才能真正汲取精华剔除糟粕,从而正确发挥传统文化作用,体现其应有价值。

“历史”一词在《现代汉语辞典》中的释义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也指某种事物的发展过程和个人的经历。”“历史学”是以人类历史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历史教育,是以历史和历史学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活动。历史教育的“生命”就在于传承民族的历史精神和文化精神。于个人而言,可以增进知识、提高素养、以史为鉴、服务人生;于民族而言,可以培养爱国情感、增强民族意识、经世致用服务社会;于人类而言,可以传承历史、延续文明。学校的历史教育,无论其所面向人群的广度, 还是其传授方式的“正规”程度,都是进行历史传承的最重要形式。[1]

2 传统文化传承现状分析

纵观各国,尤其是我们近邻的日本、韩国都非常重视对青少年的传统文化教育,孩子从小就能从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中学到许多有关民族文化的知识,从小就被灌输“优秀的民族文化”这样一个概念。反观我国文化传承现状,我们的学生对待传统文化感觉生疏和茫然,传统的道德规范的逐渐流失值得我们深刻反思。[2]

2.1 历史学科被漠视、被边缘化

历史学作为一门修身和认知社会的学科,是一种长期的意识导向型的学科。它的主要作用在于能提高人们思想境界,认识社会现实从而进行科学决策。但是,这种道德素养和决策能力的提高,需要较长的形成过程。在提高人的技能方面,它不像数理化等工具学科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在功利主义的驱使下,各类人才选拔考试中,绝大多数不会考察应试者的历史水平。这在客观上强化了“读史无用论”。[3]虽然历史课基本上始终是各级学校教育的必设课程,但由于受到各种因素影响,存在的问题亦不容忽视。譬如,各高校历史教育专业举步维艰,大都面临着招生难、就业难的窘境。我们都知道,中学是公民人格塑造的重要阶段,但如果不是因为有限的、局部的中考、高考需要,历史课程一般不会受到重视。定位不准,深深地影响了教师的教学热情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庆幸的是,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课改的不断深化,这种局面正在慢慢改变。

2.2 传统节日和西洋节日的对抗

人教版师范学校历史教材中专门有“风俗节令”一章,笔者曾出了一道关于自己家乡春节习俗和对传统节日的理解的试题,结果发现学生回答大同小异,就是放鞭炮、吃汤圆、拜年、贴对联等,至于对自己是否要过一个原汁原味的传统年则无所谓。再者,现在大多数城市都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短信拜年、烫金对联、看场电影……我们传统的年味又在哪里?现在,年轻人对本国传统节日风俗日趋淡漠,却对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复活节等等趋之若鹜。九九重阳有几人还会去登高赏菊?何处还会再闻茱萸香?端午节除了象征性地吃个粽子,还有多少年轻人会去看赛龙舟、佩香囊、挂艾草?韩国江陵端午祭“申遗”成功的背后又给我们怎样的启示?历史上属于谁,应该是很清楚和明确的;至于现在谁传承得好,保存和保护得如何,恐怕是更为重要的。

2.3 外来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强势冲击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内涵博大精深。放眼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唯独中国的传统文化延续至今,从未中断过。然而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传统文化不断受到西方文明的冲击。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经济飞速发展,外来文化不断涌入。多元文化碰撞,有利于学生开阔眼界,但也对我们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构成了严重冲击。学生们啃着洋快餐,看着韩剧,哼着摇滚乐同时,也在逐渐淡忘传统的文化现象。如许多学生不会写信、写毛笔字、阅读古籍;有的学生谚语、成语词库极其贫乏;有的学生不熟悉儒家、道家思想,不认同屈原、文天祥的做法。但对于智能手机、QQ、微信、动漫游戏他们却是用得得心应手,对于一些网红、小鲜肉更是当成偶像崇拜。如何在历史教育中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发扬光大,并融合现代普世价值,是摆在当今我们面前的首要任务。

2.4 传统道德伦理与现代思潮的冲突

我们的祖先创造了五千年的文明史,留下了极其丰富而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鼓舞和激励各族人民奋力自强,开拓进取。但根据我们的调查,不少大中学生对自己家乡的优秀传统文化知之甚少,文化视野狭隘,传统美德的观念日渐淡薄。大部分孩子在家娇生惯养,普遍存在缺乏爱心,不尊敬长辈,自私蛮横,合作与分享能力差的现象。社会转型中的各种问题,伴随着世界一体化、信息化浪潮,几乎同时呈现出来。金钱至上,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负面思想也随之而来,导致学生荣辱观念淡漠,社会伦理道德缺失,甚至引起学生民族意识淡漠,民族自豪感的缺失。传统与现代、理想与现实、本土文化与西方文明多重因素相互交织,使广大学生面临前所未有的困惑与迷惘,这些都迫切期待我们教育工作者去解决。

3 历史教育学在传统文化传承中的基本作用

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深入民心,并使其成为世界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教育和媒介传播是保护和重构最重要的两个途径。在学校教育课程设置中,历史学科理应成为历史文化传承的最主要的、最重要的阵地之一。这是由历史学科的基本内容和历史教育的根本目的所决定的,并不只是因为其中有“历史”二字。历史教材及其拓展史料中包含有大量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有益成分。历史教学过程中也存在很多弘扬传统文化、培育民族精神的良机。历史教育在弘扬传统文化方面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

“只有通过历史,一个民族才能完全意识到自己。”历史教学在传承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具有非比寻常的社会作用。这是因为,在现代社会,人们要把更多的精力用到对实际生活有直接帮助的一些领域,学校中的学生也是这样,学生们可能比真正的社会大众更加注重一切活动的直接目的。此外,历史学科所讲述的毕竟是过去的事情,人们不可能对每件事情都去亲自探究来龙去脉。无论学生还是教师,肯定会在精力能力方面受限,所能依据的开展研究的客观条件也不允许。从而更加体现出了教与学这种直接传承的重要作用。为实现对传统文化的更好传承,历史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正确引导学生,不应将历史课当作完成各阶段学业的普通的一门学科,应引导其主动接受历史传统文化教育,最终实现公民教育的目的。

4 历史教育过程中传承传统文化的策略

当代学生对于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的漠然与疏远实在令人担忧。作为教学一线的一名历史教师,笔者认为必须直面现状,树立忧患意识,培养学生们的历史使命感,在历史教学实践过程中传承、创新传统文化,夯实学生的文化底蕴,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4.1 传统文化传承过程中的师能要求

在以往的历史课堂教学中,有多少教师能真正的把历史教学与传统文化相结合起来?这都要打个问号。因此,近几年笔者刻意地把传统文化融入课堂教学,在探究实践后结果表明:师生从中受益匪浅,既受到美的熏陶,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又提升了情操,丰富了历史人文素养。[4]同时,在一线历史教师所能发挥的自由空间,我们必须认真掌握教育的尺度。一般情况下,以教材为中心,教学内容与形式可以创新。尽管我们都知道历史不能假设,但历史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可以对一些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做出一定的假设,譬如,对历史上的许多人物的功过可以强调很多的客观原因,归结为由于历史局限性或客观被动性才有其所作所为。但基本结论就是基本结论,应该不存在为一时之需所做的随意改变,不要做先入为主的各种“翻案”。

韩愈在《师说》中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其道是教师的职责所在。作为人才培养者,教师不仅要通过掌握的知识去影响学生,还要通过自己的人格魅力和道德修养去感染学生。在教学中,教师更应该是闪耀着人文精神光芒的文化传承者,应以人格魅力吸引学生关注、热爱、传承传统文化。因此,教师首先必须具备完备的人格素养,即有崇高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强乐观,求真向善,有强烈的奉献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其次,教师必须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这就要求历史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思考积累。在积淀传统文化素养的同时,也形成一定的解读传统文化的能力。不断完善自身的人文理念和人文素养,开拓更为宽广的历史教育的天空。

4.2 挖掘历史教材,架构文化课堂

作为传统文化主要传承载体之一,历史教材中有不少包含传统文化内容的篇章,是历史教师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第一手资料。各种版本的历史教材更是处处彰显人文与文化的底蕴。课堂教学是对学生实施教育的主渠道。我们历史教师应该立足课堂教学,深入挖掘课文中所蕴涵的传统文化信息,加以丰富,传播给学生,用前人的智慧和精神财富循循善诱,从思想上影响学生,使他们真正懂得传统文化的精华所在,从而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对祖国的热爱,并接受人文情操的陶冶。

比如学习《著名的思想家》一章,要让学生了解诸子百家不同的政治观和为人处世观以及对后世的影响。通过对儒家思想主张的学习,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儒家的思想核心“仁”和“礼”,理解为什么说孔子是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思想家。很多重大历史事件如郑和下西洋、太平天国、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对儒家文化都有涉及。又如在维新运动中,维新派领袖康有为发表《孔子改制考》一文,在文中他通过附会儒家“公羊三世说”(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来论证变法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宣传西方的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和进化论思想。但是在辛亥革命中,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对待儒家思想文化的态度上却是模糊的,有时甚至在刻意回避。在这里老师可提问:为什么维新派以儒家的名义宣传变法主张,而革命派却直接宣传革命主张?在新文化运动中,资产阶级激进派抛出“打倒孔家店”的激进口号,对儒家思想进行了全面否定,但在法国的启蒙运动中,很多启蒙思想家却对中国的传统儒家思想趋之若鹜,伏尔泰就是其中之一,他特别推崇中国的儒家思想。在这里老师可提问:为什么中国的新文化运动全面批判传统的儒家思想,而西方启蒙思想家却对其极其推崇?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整合这些丰富的历史素材、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法,深入而准确地理解儒家思想的内涵,全面认识到儒家思想文化的精华和糟粕。[5]又如在《文学、艺术、史学家》一章学习过程中,可以让学生通过诵读唐诗宋词,感受文人的家国情怀,作品的美妙意境,体验不同作者的风格,揣摩字里行间洋溢着的情感。另外,历史教材中蕴藏了不少富有民族精神的素材,特别是一些历史伟人的语录和事迹。在教学过程中,历史教师可适当“借题发挥”,借助伟人的丰功伟绩,感受伟人的人格魅力,为学生的心智发展树立人格楷模。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有机地融入传统文化内容,如杰出人物的事迹、优美的自然人文景观、极具地方特色的风俗习惯等等,更能发掘出其中蕴藏着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乐观精神、诚实守信、勤劳质朴等丰富的德育内涵,有助于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升自身的人文修养,养成健全的人格和爱国爱家乡的思想情感。

4.3 运用史论互证,颂扬我国传统美德

“老师在课堂上讲述重要史实后,进行理论性的归纳和总结是非常有必要的。”[6]例如在讲述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点时,最好有历史事实佐证。因为只有如此,才可以使初涉人生的青年学生信服,进而潜移默化地完善自己人格行为。但需要注意的是,老师在讲史实或陈述观点时,要做到互为配证。例如讲中国传统文化所提倡的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兼容并包的博大胸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美德,先人后己的奉献品格,“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民族责任感等,都可以从历史尘埃中找到真实的事迹。抑或端午节、丝绸之路、都江堰、京杭大运河、长江三峡、四大发明等,都可互相印证进行说明。

4.4 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拓展传统文化视野

4.4.1 品读文化经典,开展文化活动

笔者所在学校每周一升旗仪式结束后全校师生诵读《弟子规》等经典;国学特色班每月举办一次文化学习沙龙,交流心得。为了促进大家相互学习,互相受益,在交流会上设立“百家争鸣”讲坛,引起共鸣。如“我们怎样继承传统文化”、“我们在文化传承中的角色”、“盐城地方传统文化”、“中秋文化主题班会”等,学生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通过讨论,不仅受到了文化的薰陶,又有助于学生了解自己家乡的文化,培养爱国爱家乡的情感,从而实现智育和德育等全面发展。

4.4.2 进行实地考察,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走出课堂,前往实地进行考察,让学生亲身体会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可以实现学生学习和老师教学的双赢。”因为对学生来说,得到课堂上得不到的东西,对老师来而言,可以达到课堂上难以达到的教育效果。例如:就盐城而言,为引导学生弘扬传统文化的精髓,老师可以将班级分成若干小组就盐城地方传统文化进行考察。具体做法: 第一,结合盐城的实际,利用现有的各种文化资源,把学生分成海盐文化考察组、红色文化考察组、珍禽保护文化考察组、乡村旅游文化考察组等,并由老师分别制订出每个小组的考察目标、方法和任务。第二,各小组分头行动,前往实地考察,并写出考察报告。第三,由老师在班上展示、交流各个小组的考察成果,并组织评委对考察成果进行评议,评选出优秀考察小组及若干个优秀考察人员。

“家乡是一座美丽的城,只有善于捕捉生活亮点的有心人,才能多获得一份欣喜。”现在我们要建立起开放式的教育教学理念,不断拓宽学习的渠道和路径,把教材学习同教育实践相结合,让学生成为不仅是历史知识的接受者,而且是文化知识的发现者、传承者。多元化、多渠道的教学形式,可以将优秀文化传统内化为学生的气质、人格、素养。

当然,在历史教学中贯注传统文化的方法、手段可能还有很多,在这里不可能进行一一列举。总之,教师应在课程标准指导下,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感同身受,这样学生既能学到了历史知识,又能深入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最终在历史教育中实现“文化传承”的教育目标。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并掌握其中各种思想的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学史可以看成败、明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志高昂、情飞扬、人灵秀,学伦理可以懂荣辱、知廉耻、辨是非。我们不仅要了解祖国的历史文化,还要开眼看世界,了解世界上各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中获得启发,为我所用。[7]这样才是我们应有的共识。

[1]何绍泉,王秀杰,郑宏伟,胡丽滨. 历史高效课堂与历史文化传承[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5.9

[2]陈浩.传承优秀文化 再造精神家园[J].中外交流,2015.12

[3]张书红.浅谈中学历史教育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J]都市家教,2013.6

[4]王亚.让传统文化在学生心中扎根[J].科教导刊,2016.2

[5]饶永山.钱穆“文化传承”的历史教育使命观对当今中学历史教育的启示[J].课程教育研究,2014.13

[6]李稚勇:《历史教育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7]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3-03(2)

[8]钟启泉《解读中国教育》[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9]余伟民《历史教育展望》[M].华东师大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历史传统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谁远谁近?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