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地方政府吸纳硕士毕业生就业创业状况分析

2017-03-11 08:02陈洪龙
关键词:生源硕士辽宁省

陈洪龙

(辽宁省大学生就业局,辽宁 沈阳 110032)

管理纵横

辽宁地方政府吸纳硕士毕业生就业创业状况分析

陈洪龙

(辽宁省大学生就业局,辽宁 沈阳 110032)

大学生是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人力资本,但是由于人口老龄化、人力资本流失等因素的制约,吸纳大学生就业创业成为地方政府的重要任务。根据近几年辽宁省硕士毕业生就业的基本情况,针对地方政府在吸纳硕士毕业生就业创业方面存在的问题,应采取搭建平台、设立周转房、廉租房、完善公共服务等措施,促进地方政府吸纳毕业生就业创业。

地方政府;硕士毕业生;就业创业;问题;对策建议

一、全省高校硕士研究生基本情况

(一)高校基本情况

辽宁省共有普通高等学校116所(本科院校65所,高职专科院校51所),培养研究生的科研院所11所及其他院校3所。有毕业研究生的高校及科研院所46所,其中,沈阳地区26所,大连地区13所。

(二)生源情况

据统计,2012-2014年,辽宁省共有毕业硕士研究生7.6万人,年均毕业2.5万人。其中,男生3.4万人,占硕士研究生总数的44.05%;女生4.2万人,占硕士研究生总数的55.95%。省内生源共有3.1万人,其中沈阳生源最多,共有0.8万人,占总数的24.93%,其次为大连,共有0.6万人,占总数的18.66%,盘锦生源最少,不足1000人,约占总数的2.59%。

省外生源4.5万人,其中山东省生源最多,共有1.1万人,占省外生源总数的24.81%,其次为河北省,共有0.5万人,占省外生源总数的11.75%。

(三)学科分布情况

从毕业硕士研究生学科分布上来看,门类比较齐全,各学科均有。在我省毕业研究生中,工学人数最多,三年共有2.8万人,占研究生总数的36.79%;其次是医学,三年共有1.2万人,占研究生总数的16.00%;军事学、艺术学、历史学、哲学人数最少,三年内毕业生总数之和仍不足2000人。

(四)就业基本情况

2012-2014年,全省毕业硕士研究生7.6万人,平均初次就业率为86.33%,其中,男生就业率为88.90%;女生就业率为84.31%。

1.就业单位流向。据统计,2012-2014年,在毕业研究生就业去向中,民营企业接收毕业生人数最多,共接收2.2万人,约占毕业生总数的32.23%,其次为国有企业,接收1.4万人,约占毕业生总数的20.14%。到基层就业人数最少。

2.省内流向情况。从省内各地区流向情况来看,沈阳市接收硕士毕业生人数最多,2012-2014年共接收1.5万人,占省内接收总人数的49.28%;大连市共接收0.8万人,占总数的27.76%。沈阳地区最有吸引力的十个专业是:工商管理硕士、设计艺术学、内科学、中医学、美术学、外科学、材料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音乐学、机械工程。

二、硕士研究生就业创业主要期待

(一)待遇要求

通过对高校在读和已毕业的研究生调研发现,硕士研究生对毕业初期薪资待遇普遍要求在4000元至5000元。目前工资还达不到学生期望的水平。但是很多毕业生希望在辽宁部分城市就业,虽然工资待遇相对较低,但是房价、物价等水平也相对较低。

(二)住房要求

外省生源的同学表示,在辽宁就业,户籍不是问题,但工资水平相对较低,导致生活成本占收入比重较大。特别是住房问题,租金高,占收入比重过大,是非省内生源的硕士研究生就业最为关注的问题。

(三)就业指导服务和用人机制

许多毕业生希望政府能够挖掘更多适合研究生的就业岗位,并完善就业指导服务。拓宽政策和就业信息宣传发布渠道,让硕士研究生能够更加便捷地了解需求岗位信息。硕士研究生在选择就业单位时,会很关注用人单位是否具有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自己是否有更大的提升和发展空间。

(四)创业期待

有创业意愿的硕士生,希望政府提供更多的专业化的创业指导服务,尽快建立与城市地位相适应的创新创业环境和孵化体系,在资金、项目、指导服务等方面给予更多优惠政策和扶持。

四、地方政府吸引人才政策存在的问题

(一)吸纳人才政策体系不健全

目前,辽宁部分城市已经出台了针对中科院院士等高端人才及获得博士学位取得正高级职称等高层次人才的若干优惠政策,但针对硕士研究生人才就业创业政策缺失,亟待解决。用于硕士人才培养、引进和后期服务的政策、项目、资金严重不足。

(二)工资待遇相对较低

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物质基础缺乏。相当一部分大中型企业效益不佳,与全国部分发达地区相比,辽宁省部分城市特别是二三线城市工资待遇相对较低,这也是导致人才流失,人才引进难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创业扶持力度不足

扶持创业的政策没有形成体系。创业扶持资金匮乏,小额贷款申请难,各区(县)创业指导服务体系和创业孵化平台建设亟须加强。

(四)缺少相应的监督检查机制

政府在制定了大学生创业政策后,因执行政策的能力、落实政策水平的高低不同直接影响到创业政策的效果,这就需要设立与创业政策相对应的监督考核机制,定期开展监督检查。

五、吸引硕士研究生就业创业的建议

(一)积极促进硕士研究生就业

1.整合各类企业和职能部门资源。有效整合央企、省直企业资源,建立协调机制,联合各类企业共同开发适合硕士研究生就业的岗位,在税收、融资、社保补贴、项目支持等方面与本地企业享受同等待遇。充分发挥政府各职能部门、行业主管部门的作用,打破行业和部门界限,整合资源,发挥各自优势制定吸纳硕士研究生就业的政策。

2.构建岗位和需求对接平台。充分发挥政府促进就业的重要职能,构建高校与产业集群、与行业、与地方政府对接岗位需求平台。把各市重大发展战略、重大项目、重大行业发展规划、重点产业集群建设与人才需求预测有机结合,把有效信息及时传递给高校,让毕业硕士研究生了解需求和发展情况,引导他们在辽宁就业创业。同时,引导高校与地方政府产业集群和产业园区、重点行业和企业联合开展“订单、定制式”培养、共建实习实训基地等深度合作,共同开展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和专业结构调整,合理规划高校专业布局,建立招生、专业设置、人才培养、实习实训、就业创业联动机制。实现高校人才培养、就业创业与辽宁社会发展深度衔接,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压力,转化为促进地方经济建设的资源和动力。

3.联合开展招聘活动。紧密围绕辽宁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结合产业集群建设和重点行业、重大项目对硕士研究生人才的需求,联合开展各类招聘活动。由市政府统筹协调,各区政府牵头,每个区每年组织开展不少于3场针对硕士研究生的大中型招聘活动。同时,由市政府协调市人社局、科技局、交通局、国资委、教育局等行业主管部门,每年组织不少于10场针对硕士研究生的行业性、专业性大中型招聘活动。

(二)为硕士研究生创业搭建平台

1.建设“硕士创业公寓”。硕士创业公寓既可以解决硕士生的住房问题,同时又可以为硕士生创业提供空间,满足经济新常态下,互联网创业的客观需求。建议市、各区(县)至少建立一个硕士生创业公寓,创业公寓应更多地立足于激活闲置楼宇。在创业公寓的一楼,建设“众创空间”“创业咖啡”“创业工坊”“青创空间”等,聘请导师指导,提供配套服务,给予房租、水电、网络资费等优惠,降低创业成本。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集群建设,打造具有行业特色、面向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综合创业平台。

2.加强创业孵化体系建设。市县两级政府和各级各类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工业团地应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优势,发挥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政策效能,利用各级各类科技创业园、海外学子创业园、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等现有条件,为研究生创业提供指导服务及有效的孵化。

充分利用高校科技园、产业园、工程中心和已建成的各类型孵化器的作用(如浑南国际软件园、机器人产业基地等),建立具有行业特色和专业优势的众创空间,为研究生创业提供场所、创业实训、企业孵化等系列服务。举办对应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集群建设的、专业化的“创业高峰论坛”“创业大赛”。宣传政策、扩大影响、汇集项目、聚集英才。县区政府至少要建立2~3个创业基地,构建市、区(县)、高校多级创业孵化体系,提供创业教育、创业实训、创业孵化、项目推介、经营咨询、法律援助等“一条龙”服务。逐步形成完善的创业指导和孵化体系,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3.建设研究生智慧创业平台。建设包含研究生创新创业政策库、专家库、项目库以及综合指导服务的“研究生智慧创业平台”。充分整合教育、科技、知识产权等系统的政策资源、专家资源和项目资源,形成综合指导服务平台。打造研究生“智慧创业”的新模式,推动智慧城市建设。

聘请专家为有创业意愿的硕士研究生提供全程化的创业指导、培训、实训以及咨询服务。整合各行业资源,建立创业导师库、创业项目库。在工商税务部门正式注册的创业研究生可享受一次性创业补贴5万元。可申请5万-20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市政府应给予贴息扶持。同时,可通过政府抵押、担保等方式,引导社会资本、风险投资机构为硕士研究生创业提供资金支持。

(三)设立“周转房、廉租房”

市县政府应协调、利用闲置房产资源,按照一定条件(如学历层次、急需专业、行业特点等),为就业的毕业研究生设立经济周转房和廉租房,或根据毕业生实际情况给予一定住房补贴。

(四)完善就业创业指导和各项公共服务,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和创新创业文化

1.完善公共就业服务。构建研究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与岗位信息综合网络服务平台,改善求职环境和条件,有效解决求职难、招聘难等供求信息不对称、供求渠道不畅等问题。在企业用人规范、劳动者权益保护等方面制定单独政策措施,避免招聘陷阱、违规用工等现象发生。通过融资支持、社保补贴、税费减免、项目支持等方面对企业进行扶持,引导企业提升硕士研究生工资待遇。

2.重点突出创业服务。要简化手续、降低门槛、建立绿色通道,在财税、金融、工商管理、项目孵化、企业发展等方面提供一对一的指导和帮扶。

3.营造创新创业氛围和文化。各级政府和全社会都要重视人才,鼓励创新创业,宽容挫折和失败,逐步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和创新创业文化。

通过多种方式,在全社会加大对吸纳研究生就业创业政策的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就业创业环境和氛围。如政府部门可大力宣传各项优惠政策和法律法规,营造全民促进就业、支持创业的社会氛围。各地方媒体,可借助其自身公信力,加大对研究生就业创业典型的宣传力度,引导更多的研究生为辽宁建设和发展建功立业。

(五)建立地方政府与高校以及省外高校的联系渠道和平台,形成吸引毕业生就业创业的有效机制

每年以政府或市长名义,向省内外硕士研究生发布《市长一封信》,介绍各市及各区(县)发展战略规划,以及产业集群和重大项目建设的人才需求情况,通过省、市各级就业服务网络平台及各高校就业网,向全省乃至全国大学生发布,鼓励、号召辽宁生源的硕士研究生回到家乡就业创业。

(六)建立有效监督机制

把吸纳研究生就业创业工作纳入到政府目标考核体系中,建立有效的监督检查机制,加大力度,进一步做好政策落实和监督工作。例如,可以组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教育、财税、工商等部门对各区、县的政策落实情况进行联合督查。

〔1〕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辽宁省“十三五”促进就业规划的通知〔Z〕.辽政发〔2017〕29号.

〔2〕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 〔Z〕.辽政发〔2017〕28号.

〔3〕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辽宁省沈大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年)实施方案的通知〔Z〕.辽政发〔2017〕10号.

〔4〕辽宁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做好2017届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 〔Z〕.辽教发〔2017〕26号.

〔5〕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校企协同创新联盟建设的实施意见〔Z〕.辽政办发〔2016〕64号.

D63-3

A

1672-5646(2017)05-0022-03

陈洪龙(1982-),男(满族),辽宁西丰人,高级工程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管理与服务。

(责任编辑 煜 旸)

猜你喜欢
生源硕士辽宁省
昆明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简介
新形势下提升传统本科专业生源质量的思考和认识
农村生源不是“摇钱树”
如何写好硕士博士学位论文
辽宁省各级工会收看十九大开幕会
辽宁省环境保护厅与辽宁省气象局进一步深化合作
辽宁省推广“煤改气”供暖执行居民气价
辽宁省建环保举报奖励制度
图表
陕北红色学校与国民党在西安的生源争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