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威
(武汉科技大学,湖北武汉 430081)
当前阶段我国的教育事业得到质的飞跃,诸多高校在大规模的扩招。然而我国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却始终较大,就业竞争激烈。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各高校应该加强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培养学生正确的就业观,从而能够帮助大学生在竞争激烈的社会市场中异军突起,有效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今天,本文就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为主题进行探析。
所谓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其主要内容就是指有关教师采取一系列教学措施,在教学过程中有效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选择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培养学生正确的择业观,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而职业生涯规划则是通过帮助学生能够有规律有计划的进行学习,让学生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明确一个学习目标,促使大学生能够朝着自己的目标而不断奋斗,让当代大学生能够举起奋斗之斧,劈开理想之石。由此可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联系,两者具备一些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笔者通过调查相关资料可知,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与核心部分是理想与信念的教育,教育目标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 “三观”(即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以及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从而能够为大学生未来的就业道路夯实思想基础,为我国奠定思想型人才基础。
而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目标也是针对大学生,明确大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注重大学生将来的发展。致力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专业能力,促使大学生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环境中脱颖而出、出类拔萃[1]。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思想政治教育具备着至关重要的指导作用,是保障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前提和必然基础。现阶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基础载体就是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具有渗透性。在职业生涯规划中巧妙融合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将大学生的职业理想、社会理想以及生活理想牢牢粘和,从而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以及就业观[2]。
职业生涯规划与思想政治教育在功能上是具有补充性的,两者能够进行互补,从而能够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众所周知,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能够提高大学生的专业能力、思考能力以及学习能力,促使大学生能够对自己进行正确的定位,从而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学会对自己将来的就业道路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总会遇到一些荆棘坎坷,这就需要对大学生进行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让大学生具有平常心,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无惧险阻,敢于面对,勇于承担;帮助学生体会“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内涵,促使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在我国教育事业飞速发展的今天,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仍然存在一些通病,不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过于追求“形式化”,没有突出独创性以及个性化,没有结合当代大学生的身心特点,没有遵循“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第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缺乏整体性。当代大学生的择业观念以及就业观念不够准确,存在局限性;第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思想政治教育手段过于单一,采用传统的“灌输型”教育模式,重理论轻实践,以致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变得没有生气,不能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缺乏实践性;第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思想政治教育手段缺乏现代性,有关教师没有与时代接轨,采用的教学方式缺乏现代多媒体技术手段,不能激发大学生兴趣;第五,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缺乏前瞻性,主要表现在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力量不足,以及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人员的能力不过关。
有关教师应该针对已经出现的问题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将思想政治教育巧妙融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从而能够促使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共同服务大学生,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工作经验以及查询相关资料提出以下见解。
据调查可知,我国多数高校大学生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包括有大学生对自身的评价不到位、职业理想以及职业道德不合实际等。基于此,我们在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中就应该从三个阶段来进行,从而能够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全程化。三个阶段分别为:第一,初始阶段:及时对低年级的大学生展开职业理想的教育,帮助学生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奋斗目标,树立自身的职业理想;第二,专业阶段:及时对大学生展开职业匹配的教育,并且帮助学生正确定位自身,从而能够对自身进行准确的评价;第三,毕业阶段:对学生展开职业道德教育以及职业价值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以及就业观,准确选择相应的职业[3]。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是全员性,不应该局限于学校教师。应该从多个角度出发,比如,重视大学辅导员的工作,大学辅导员其实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人员,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除此之外,还应该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任课教师的工作,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与理论知识,创新教师的教学方式,从而能够帮助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完美融入职业生涯规划。最重要的是,应该将高校、家庭与政府的力量进行合并,逐渐形成一种教育合力,共同帮助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教育,树立正确的三观以及就业观[4]。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我国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以及思想政治教育都在稳步发展。结合当代社会市场的实际情况,为了帮助学生在将来的就业中游刃有余,有关部门及个人应该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巧妙结合,从而能够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择业意识以及就业意识。
[1]许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13):48-50.
[2]黄恩超.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广西大学,2012.
[3]杜小明,曾献功,唐仁生,等.基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4):26-27.
[4]万四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