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行肺切除在慢性肺脓肿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2017-03-10 15:35尚文华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71期

尚文华

(赤峰市医院胸外科,内蒙古 赤峰 024000)

慢性肺脓肿是一种内科常见疾病,分为慢性肺脓肿与急性肺脓肿两种类型,其中慢性肺脓肿是优于急性肺脓肿病情迁延导致[1]。以剖胸肺叶切除术作为传统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但由于患有慢性肺脓肿的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呼吸道基础疾病,对传统剖胸肺叶切除术耐受度较差,治疗效果并非理想[2]。我院对90例慢性肺脓肿患者实施逆行肺切除术,总结归纳研究结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我院于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90例慢性肺脓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男性患者50例,女性患者40例,年龄在25~70岁之间,平均年龄(42.50±3.5)岁;病程为1~5个月,平均病程(3.50±0.50)个月;浓重直径约4~11 cm,平均直径(7.50±1.50)cm;临床症状均表现为咳嗽、咳痰、反复发热、浓臭痰等,脓肿位有左肺上叶20例患者,左肺下叶13例患者,右全肺2例,右肺下叶20例患者,右肺中叶14例,右肺上叶21例。

1.2 治疗方法

双腔气管进行插管,患者取健侧卧位进行静脉符合麻醉。首先于后外侧切口入手,观察病灶部位及肺门状况,对手术可行性进行评估。将支气管显露出,进行肺动脉血管解剖期间同时处理支气管,自背侧贴近支气管前壁游离之,以此避免对前方肺动脉造成损害。以双7号线进行结扎,一边将支气管切断,一边收紧结扎线,保证结扎紧实。如果支气管不能充分游离,则通过中号弯圆针双七号线津贴支气管壁穿过,一边由背侧切断支气管,一边紧密结扎。通过支气管钳将远侧断端提起,处理肺动脉,切除病灶部位后按序清扫支气管残端及其他脂肪组织。

1.3 观察指标

观察术中失血量、术中术后并发症情况及住院时间,同时记录患者治疗效果。治疗效果分为治愈(肺浸润阴影消失)、好转(肺浸润阴影缩小50%)、无效(肺浸润阴影面积无变化或扩大),由治愈率、好转率得出治疗效果。

2 结 果

患者术中出血量为40 mL至150 mL,术后住院时间为7~15 d,平均住院时间(11.50±1.50)d,术后无重大并发症死亡情况,仅有2例换不感染患者,1例胸腔感染患者,4例肺不张患者,并发症概率为7.78%。全部患者中,有56例患者治愈,28例患者好转,6例患者治疗效果无效,治疗效率为93.33%(84/90)。

3 讨 论

肺脓肿是由于患者肺部化脓性感染形成,早期为肺组织的化脓性炎症,主要表现为肺实质坏死或液化,主要临床表现为高热、咳嗽、浓臭痰、畏寒等,是一种严重的内科肺部疾病[3]。根据病程是否小于3个月分为慢性肺脓肿与急性肺脓肿两种类型,其中慢性肺脓肿是优于急性肺脓肿病情迁延导致,多发于青壮年男性患者,冬春季发病率较高[4]。尽管随着医学水平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抗菌药物被研发应用于临床,急性肺脓肿发病率有逐渐减少的趋势,但慢性肺脓肿的治疗主要还是以传统肺叶切除术为主。

传统的治疗方法是通过肺叶切除术进行治疗,治疗效果明显,但由于病变部位周围血管丰富,慢性肺脓肿患者病程较长,肺组织纤维增生,导致肺门组织粘连严重,导致术中出血量大,并发症发生率较高,还有可能引起大出血等致死性并发症,并且患者如患有其他肺部疾病,机体对剖胸肺叶切除术耐受度较差,手术无法进行。

而通过逆行肺切除术,术前充分熟悉病情,评估手术可行性,减少手术期间探查率,先对支气管进行处理,游离支气管,延展松动肺门,降低处理肺门血管难度,再处理肺动脉,切除病灶部位,这样实施手术降低手术难度,大大减少了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本次研究中患者出血量与住院时间情况较优,治疗效果高达93.33%,同时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仅为7.78%,无严重并发症死亡情况发生,最大程度的保留了肺功能。

综上所述,逆行肺切除术应用于慢性肺脓肿患者治疗中,治疗效果确切,安全可靠,有效保证肺功能,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1] 陆卫光,盛泽波,刘璇,等.肺癌患者合并肺脓肿感染的特点与防治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6):1314-1315.

[2] 王翠珍,张绍刚.高龄糖尿病患者合并肺脓肿1例诊疗分析[J].临床军医杂志,2016,44(6):656-656.

[3] 洪燕萍,陈吉生.1例肺脓肿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抗感染治疗的病例分析[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6,7(17):41-43.

[4] 常志强.12例肺癌误诊为肺脓肿临床分析[J].空军医学杂志,2017,33(2):139-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