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危险化学品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废物处理处置及全过程管理

2017-03-10 18:05:43
环球市场 2017年22期
关键词:危险废物废物化学品

唐 议

桂林市环境应急处置和固体废物管理中心

简述危险化学品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废物处理处置及全过程管理

唐 议

桂林市环境应急处置和固体废物管理中心

对于危险化学品发生的各种突发事故,在应急处置及其管理上是个非常严肃的问题,一旦处理不当,造成的环境污染是非常严重的,本文对此进行了详尽的分析。

危险化学品;废物处理;运输管理

前言

危险化学品环境污染事故应急过程中产生的应急废物因受到危险化学品污染也会具有某些危险特性,但我国有关文件并未对应急废物的去向、最终处置等做出明确规定。在应急废物处理处置中,还存在处置能力弱,现有技术应用性不足,处理处置过程长、产生二次污染风险的时间长、环节多等问题。

1 处理处置存在的问题

1.1 处理处置能力有待提高

危险化学品突发环境事故应急废物一般具有危险废物特性,需要专业的人员、专门的技术及设备方能保证应急废物得到安全妥善的处理。但当发生重特大突发环境事件时,短时间内会产生大量应急废物,远超出处置单位的处理能力,尤其是在安全填埋资源紧缺的地区,产生大量需要安全填埋的应急废物时,处置单位更是难以应对。

1.2 现有技术适用性存在不足

目前我国综合型危险废物处置单位处理的废物主要是工业危险废物,处理方法主要为焚烧法、物化法、固化稳定化及安全填埋法等,这些方法技术成熟,能够有效完成工业危险废物的无害化处理处置,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废物的性质可能更加复杂,现有设备或处理工艺往往难以应对,若不进行设备改造或开发新型处理工艺便难以充分发挥设备的处理处置能力,难以快速完成应急废物处置工作。

1.3 处理处置过程长,产生二次污染风险的时间长、环节多

应急废物处置可能受废物收集能力、运输能力、处理能力等多种因素影响而导致工作过程长,进而从时间上增大了产生二次污染的风险。此外,应急废物处置工作涉及到废物的收集、运输、装卸、暂存、处理处置及最终排放等多个环节,若有不慎,也会造成二次污染。产生二次污染风险的时间长、环节多是应急废物处置管理的又一大难点。

2 应对思路

2.1 充分调动社会资源,扩大应急废物处置能力

综合型危险废物处置单位作为危险化学品突发环境事故应急废物处置定点单位能够有效应对一般事故应急废物的处置工作,但考虑到重特大危险化学品突发环境事故应急废物处置工作的需要,在构建地方突发环境事故应急体系时应充分调动当地社会资源,特别是具有水泥协同处置能力的企业都纳入到应急体系中,以实现应急废物存储能力及处置能力的最大化,提高应急废物存储及处置能力。

2.2 加强技术研发,提高应急废物处置效率

综合型应急废物处置单位可通过与环保主管部门合作对当地重点风险企业进行统计分析,对历年突发环境事故信息进行分析总结,建立区域重点风险企业信息库、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技术库,并对当地典型突发环境事件或潜在重大事故风险源加强技术及物资储备。

2.3 应急废物处置全过程管理

目前针对应急废物处置管理的法规尚不完善,建议通过制定应急技术指南、应急废物处置技术指南等技术文件,对应急废物处置的各环节做出技术规定,通过技术指南的执行强化应急废物处置的全过程管理,从而消除应急废物处置因多环节交替而产生的二次风险。

3 危险化学品突发环境事故应急废物处理

处置全过程管理及重点工作应急废物处置工作从现场应急废物收集开始,直到废物处理处置及最终排放,这个全过程都需要加强管理。结合实践来看,这个全过程包括准备工作、现场收集、废物运输及处理处置四个阶段,各阶段又涉及多项具体工作。

3.1 准备工作

制定的工作计划应明确现场收集的作业范围、操作程序和方法、应急废物转移交接程序、运输路线和频次、操作的安全防护、突发事故应急等具体内容。

3.2 现场收集

由于事故涉及的危险化学品种类及污染情况不同,应急废物现场收集工作难度也存在较大差别,因此,以下将以涉及多种化学品的重特大事故为例对应急废物现场收集工作进行详细说明。

设立警戒区域:由于遭受化学品污染,危险化学品事故产生的应急废物通常具有危险特性,随意接触可能会造成人体伤害,因此在进行废物现场收集前应设立警戒区域,区域边缘应有明显警示标识,防止无关人员进入,造成伤害。

现场收集:收集设备应考虑防火、防爆等要求。现场收集可通过自吸式罐车、吸水泵加密闭式罐车等设备手段对现场废水及泥浆进行收集;通过挖掘设备对污染土壤及其他固体应急废物进行收集,尽量减少人员与废物直接接触,降低人员暴露风险。不同形态、危害特性的应急废物应分别收集,独立包装。

3.3 运输管理

运输管理是将应急废物从事故发生地安全运至处置场所的关键环节。2016版《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简称《名录》)豁免清单规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废物“经接受地县级以上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同意,按事发地县级以上地方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提出的应急处置方案进行转移”的,“转移过程不按危险废物管理”,但由于废物的特殊性,尤其是重特大危险化学品事故产生的应急废物,社会关注程度高,强化运输管理,即有利于降低运输风险也有助于消除社会恐慌。

确定:在制定工作计划时应对事发地至处置场所的交通状况进行充分了解,选择合适的运输路线及备用路线,确定的运输路线应尽量避免环境敏感受体、人群聚集地等特殊区域,以防止转运途中发生事故,产生二次危害。

管理:根据应急废物产生量、危害特性、废物形态等信息,确定运输车辆类型,并为运输车辆配备辅助工具、通讯器材等必要设备,对司机应进行必要培训,配发必要的防护用品,有条件的情况下可编制作业防护及应急措施说明书,配发司机。

3.4 处理处置

大事故时往往会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应急废物,超出处置单位的处理处置能力,因此应急废物运至处置场所时可能仍要经历暂存、厂内转运、处理及最终排放等多个环节,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废物性质的快速分析:在废物入厂交接时及时取样进行快速分析,结合废物现场收集时提供的标签信息对废物进行处置方案决策,然后可根据决策结果及设备运行情况考虑运抵废物是进入暂存场所还是直接进入处置环节。

4 结语

综上所述,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应急处理处置是一项极为繁杂且系统的工作,在管理的过程中必须严格依据相关的行为规范,进行科学的管控,将风险系数降到最低。

[1]李春华,刘颖杰,邵高耸.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力量安全保障体系研究[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6,(02).

猜你喜欢
危险废物废物化学品
深度睡眠或有助于有效排出废物
中老年保健(2021年4期)2021-12-01 11:19:40
废物不废的西瓜皮
基层中医药(2021年7期)2021-11-02 07:19:46
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实践与探索
劳动保护(2019年3期)2019-05-16 02:38:16
危险废物管理亟待改进
电子废物何处去
危险废物综合利用需规范
“废电线电缆是危险废物”为误解
危险废物处置需依法而为
《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解读
安全(2015年6期)2016-01-19 06:19:31
危险化学品事故为何多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