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分析

2017-03-10 15:14:17刘德友
环球市场 2017年20期
关键词:工程施工水泥建筑工程

刘德友

德州市陵城区建筑工程公司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分析

刘德友

德州市陵城区建筑工程公司

目前,在我国建筑工程里面,混凝土的位置至关重要,对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和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时,提升混凝土施工效果能够有效保证工程质量。本文首先阐述了混凝土优缺点及施工技术应用的必要性,然后简单介绍了几种混凝土施工方法,接着分析了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最后提出加强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措施方法。旨在进一步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以及建筑工程质量。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1 引言

在当下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于生活舒适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建筑工程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规模也在迅速扩大,但随着快速发展的情势,人们对于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有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新形势下,对施工技术进行创新,才能让建筑行业向着健康高效的方向发展。

2 混凝土优缺点及施工技术应用的必要性分析

2.1 混凝土优缺点分析

作为建筑工程施工当中涉及到的关键技术之一,混凝土具有诸多优点,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其还具有一定的缺点。首先,关于混凝土的优点。非常便于使用,钢筋辅助支护模板,使得可塑性明显提高;耐久性非常好,与砖混相比较来说,框架混凝土具有相对稳定的结构,抗震性也不错,房屋分隔自有多变;成本相对较低,具有丰富的原料,当前已实现了商品化;性能非常容易调整,可以有效满足不同结构项目的需要;环保,能够利用各种工业废料,包括粉煤灰、矿渣等。其次,关于混凝土的缺点。极易有裂缝的情况出现,具有太大的自重,相对较长的养护期,寒冷地区所用工期比较长。

2.2 施工技术应用的必要性

总之,该项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价值非常高,所以,其已经成为建筑工程中非常普及。因此,把该项技术引入建筑工程之中,对于整体施工质量的提升非常有帮助,并且还能够为优化建筑工程建设工作奠定基础。

3 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

3.1 基础工程施工环节

基础工程施工就是工程项目的地基部分建设,建设地基的过程中需应用自浅至深的模式,优先进行深基础建设,之后实行浅基础建设,以避免工程附近建筑的受到影响。进行建筑地基建设阶段需格外注意深基坑的降排水,以保证工程施工的地基稳定。

3.2 承台工程施工环节

承台工程建设需基于建筑的标高进行针对性的检测,一般的承台结构是以水平分割为核心,一般主基础是采取两层建设,两层均需进行砼浇筑,浇筑周期一般为6天,其厚度的规定相对细致,一般需大于1.5m,且彼此间需运用合理的间隔方案,比如应用抗拉钢筋装置。如果可能,采用此类施工模式一方面可以切实减少砼内温度,另一方面可以减少工程成本投入,节省资源能源。

3.3 遵循砼施工流程

进行工程项目砼施工阶段,需严格依照施工流程进行。一般情况下,是应用自远及近的流程实行。由于砼施工在某些情况下处于非平坦位置,此类存在坡比的位置进行工程时,需确保砼首次浇筑便即完成,之后再实行另外侧,最终进行顶部。进行砼施工的总体环节中,需将砼运输至泵安放的施工现场的中央部位,以便输送。

4 混凝土的质量管理控制

4.1 注重对原材料的质量把握

原材料的质量优劣是影响混凝土施工工程的首要条件,因此要注重对原材料质量的把握。严格控制对原材料的质量进场标准,对于原材料的各项质量标准的检测要做到全部达到规定技术指标之后方可使用。针对水泥,要注重对水泥强度,供货商的保有质量证明书、品种、出厂日期等相关要素进行检查,在购买水泥之后,还应当定期对水泥进行关于强度,细度,安定性等因素的抽样检查。如果检查出水泥的强度低于水泥强度应该达到的标准,应该不允许其进场和使用。针对砂石,要注重对砂石含泥量的检测。除了控制砂石进场时的标准,在砂石购买之后,如果检测出含泥量超标之后,要向相关的生产部门及时反馈,并采取应急措施。针对骨料,要在确保骨料不掺有杂质和有害物质的基础上,对高质量、高强度、物理化学性进行把控,满足具体相关规范。

4.2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在施工过程中,应合理设置混凝土配合比,根据配合比参数来准好一系列的原材料,并对材料进行计量,将相关的材料进行混合、搅拌之后,将混凝土运输到建筑工地,在现场开展混凝土浇筑工作。混凝土浇筑前,要对施工现场的基本环境、模板质量等予以严格检查,严格控制混凝土浇筑质量,实现浇筑与施工环境间的无缝对接,还要对混凝土材料的下落高度进行精准控制。一般来讲,在开展浇筑施工时,从吊斗位置上下落高度参数应控制在2.0m以内,若超过2.0m,应使用溜槽、导管、串筒等元件来进行处理与应对[5]。实施振捣操作时,为加强对混凝土施工质量的管控,可使用插入式振捣器,且应用振捣器时,不可在同一区域进行长期逗留,否则极易出现离析现象。浇筑工作的开展,应使用分段式方式,在现场使用振动器来辅助施工,旨在保证分层使用的厚度参数,且厚度参数应控制在300.0mm左右,振动点则要依照先纵后横、先远后近的操作顺序进行操作,运用分层浇筑方法能大大提升振动质量。振动操作时必须要谨慎、规范,浇筑好的商品性混凝土,要在凝结之前可实施第二次浇筑,这样可大大增强混凝土抗拉强度,也可提升混凝土的粘合性。

4.3 混凝土后期的养护工作

混凝土的后期养护工作是确保混凝土质量的关键方面,混凝土的凝结过程,一般都是在自然环境下进行的,为了在这个过程中保持水泥的水化反应,对混凝土后期的养护工作一定要提高重视程度,一定要督促专人对混凝土进行后期的养护工作,养护的最佳时间务必在终凝后的12小时内进行,对于体积比较大的混凝土的后期养护工作,一定要结合具体的气候条件按照施工技术方案把温差控制在设计的要求范围之内,从而使混凝土的后期养护工作保质保量的完成。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不论是国内或是国外,建筑施工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均获得了普遍的运用,可进行工程施工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仍然需强化理论知识与专业技术水平,并切实应用到实际的工程施工中,进而确保工程项目施工的正常进行,最终为我国建筑行业的稳定发展提供助力。

[1]陈健.浅析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J].四川水泥,2015,02:125.

猜你喜欢
工程施工水泥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模式创新探索
造价预结算在建筑工程中的审核方式及应用实践
水泥像被踢死事件
趣味(数学)(2021年5期)2021-10-13 06:49:16
采暖工程施工常见问题探究
建筑工程预结算审核中常见问题分析与处理
探讨自来水管道工程施工的通病与防治
隔震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BIM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论高层建筑电气防雷接地工程施工
水泥搅拌桩在城市道路软基处理应用中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