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笑非
大唐信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浅谈“互联网+”时代的人力资源管理新思维
孙笑非
大唐信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互联网+”所代表的是一个时代的标志,这个时代是一个开放性的信息时代。“互联网+”就是未来社会发展的新趋势。由此可见,全面、完整的理解“互联网+”的科学内涵是十分重要的。本文以“互联网+”的阐述和分析入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互联网+”时代的人力资源管理新思维,期待能够为新时代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互联网+”时代;人力资源管理;新思维
相信如今每一个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都深刻地体会到,企业的员工中独生子女和90后所占比重越来越高,他们个性鲜明、“特立独行”、好奇心强、勇于接受新鲜事物,但却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信息时代的优先体验者,那就是“热衷于上网”,例如:网络游戏、网购、社交平台等等。由此可见“互联网+”已经渗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那么,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何不顺应社会的发展,改善思维,赋予工作“趣味性”、“互联性”呢?
“互联网+”所代表的,是利用互联网在资源整合、技术、信息等方面的优势,将互联网用到我们日常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之中,从而促使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工作效率的新型经济发展形态。
1、“互联网+”鲜明的时代特征
(一)开放:“互联网+”是一个开放性的信息时代,其特点包括了“相互关联”、“信息共享”、“低成本”、“零距离”[1]。人们在“互联网+”时代中以前述特征形成一个有机的生态圈,在这个生态圈之中,各个“有机体”之间的关系,既有竞争关系,又有合作关系,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所以说,“互联网+”时代是一个更加民主化的时代,人们能够更加自由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展示自己的思维,跨界、跨区域、跨时间交流更加普遍和简洁。
(二)大数据:基于大数据的分析,能够从小样本中推测出大趋势,能够从不确定的数据中获取确定的事实[2]。大数据能够加快企业的知识积累应用、转化创新速度,同时提高其效率,进而促进人们真正意义上到达“知识经济时代”。
2、“互联网+”时代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如果我们将“互联网+”与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结合起来思考,“互联网+”时代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应当何去何从?笔者认为,应当是企业员工与上下级之间、与所联系的客户共同参与,通畅、自由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共同解决遇到的问题,信息透明化、以价值(包括客户价值、人力资本价值等)为连接点的网状价值结构[3]。
在这个结构之中,起点和终点是每个参与人的价值,企业所有的员工都是为了实现自身的价值而努力工作,我们需要成为努力创造价值的团队。也就是说我们只有通过管理,促使企业各个部门能够培养、激发出优秀人才,不断提高人才比较优势,整合人才资源,才能最大限度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1、“全员式”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互联网+”时代,强调互联互通、跨界思维[4],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应当将这种“无边界管理”模式“活学活用”起来,建立“全员式”人力资源管理。通过全体员工的共同参与,能够更好地发现员工的潜能,协调员工个人发展和企业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使得两者之间相互支撑,进而提升管理效能。
2、平衡员工工作与生活之间的关系
互联网使得人们的沟通交流更加便捷。这一变化应当是一把“双刃剑”,因为它在便于人们沟通交流的同时,增加了人们的“沟通负担”。
例如,有不少员工反映,下班时间仍然会收到电子邮件、微信等工作布置之类的信息,模糊了工作与生活的界限,工作时间被拉长,生活乐趣被冲淡。如果长时间在这样的精神状态下工作,员工自然会产生厌烦、抗拒心理,同时长期的疲劳状态,会导致员工承受较大的精神压力,导致员工就会不堪重负而产生辞职的想法,如此企业就会丧失人力资本。
那么,如何利用互联网来解决其所带来的负面问题呢?通过建立优秀的社交网络平台,实施“弹性工作制”,或者通过微信和QQ邮件发送生日贺卡、个性视频展示等关心、调动员工积极性的信息,建立多元化的激励措施,与员工在工作、家庭、线上、线下进行互动,让员工在工作中体验到生活的快乐,在生活中也能承受工作之累,维护工作与生活的平衡,促使企业管理制度的落实,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创造条件。
3、“自主管理”
互联网时代是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每人每天都可以轻松获取各种各样的信息,而当前企业员工中,90后所占的比率较重,由于时代、性格、家庭成员等因素影响,他们每天上网时间很多,对于网络的兴趣十分浓厚。网络使得员工之间、员工与领导之间的关系变得更紧密,在网上,员工能够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和决策权。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可以将人力资源管理转化为“自我管理”,通过互联网平台传播优秀的价值观引导,如敬业、爱岗、奋进、笃信等,帮助员工建立职业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从而让员工潜移默化的接受“管理教育”,促进员工和企业共同成长。
4、充分利用大数据共享服务平台
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可以引进“互联网+”时代的各种信息媒介,例如采用大数据共享平台来分析员工工作绩效、预测离职率、离职原因等。通过大数据分析,能够在满足企业对员工需求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满足员工对企业的需求。从而使得员工更加忠诚于企业,使得企业获得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5]。
将“互联网+”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相结合,能够使得员工管理、企业文化、管理理念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因为,“互联网+”会带给人们全新的思维,这种思维总的来说就是结合企业当前状况,如员工情况、技术优劣等,对新旧的思维进行“批判性继承”,提出新的思维模式,并结合“互联网+”时代的各种信息媒介和平台,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赋予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新鲜的血液”。
[1]鲁辉.人力资源管理新思维——基于传统行业时代与互联网时代的比较[J].江苏商论,2015(9).
[2]储苏凯.基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人力资源管理新思维[J].宁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2).
[3]吴伟.浅谈我国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进程及新趋势[J].科技信息,2011(32).
[4]陈海侠.基于互联网时代的人力资源管理新思维的探索[J].商场现代化,2017(1).
[5]胡卫红.转型期,人力资源管理的“新思维”[J].中外管理,2015(9).
孙笑非,男,大唐信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人力资源部人才评价与培训高管长期从事人力资源管理与培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