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晓玲
(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广东广州510631)
辨析、超越、复兴: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的当代理解
余晓玲
(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广东广州510631)
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在历史哲学领域里实现了从形式到内容的跨越式变革,时至今日它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当代价值。但目前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的研究形成了各家争鸣的现状,对这一争鸣现状和不同观点进行辨析,是正确把握和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的前提。相对于思辨的历史哲学流派和分析的历史哲学流派,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在历史本体论和历史认识论方面的独特回答和内在统一诠释了其所具备的超越性。这种超越性不仅体现在文本上,更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直面时代,在现实的社会问题的回应中彰显当代价值。
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超越性;当代价值;复兴
对历史的探索亘古至今都是人们无法在现实中避免的问题,正如汤因比所说“人生存在于时间的维度上;现在行动的发生不仅预示着未来,而且也依赖过去。如果你故意忽视、不想或磨灭往事,那么你就会妨碍自己现在采取理智的行动。”[1]67从这个角度上说,人不仅是社会性的动物,也是历史性的动物,人创造了历史,并且思考历史。正是基于人的这种基本的历史意识,历史哲学作为一门哲学与史学之间的交叉学科,以哲学的眼光审视历史,在西方思想文化史的发展中应运而生。对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的理解有多种诠释,在这些诠释中进行辨析,把握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超越性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的当代理解合理性的前提,并在现实社会问题的回应中使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得到发展和复兴。
从目前国内对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的研究现状来看,现有的学术文章当中对于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的一些根本性问题,例如“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是否存在”、“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是否属于某种历史哲学流派”、“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与历史唯物主义之间的关系”等仍存在着各种理解:有文章认为“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人类社会历史的总体看法和理论”[2]22,也有观点认为“在马克思那里,历史哲学已经终结”[3]116;有人把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划入思辨的历史哲学流派[4]87,也有人主张把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定义为“批判的历史哲学”[5]5。因此,对这些根本性问题进行辨析,主动消解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被误读的部分,对于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十分必要。
(一)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是否存在
这一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来自一种认识误区,即许多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不存在的原因在于马克思本人曾经否认自己的历史理论属于历史哲学,因为马克思本人曾说过:“如果一定要把我关于西欧资本主义起源的历史概述彻底变成一般发展道路的历史哲学理论,一切民族,不管他们所处的历史环境如何,都注定要走这条道路,……这样做,会给我过多的荣誉,同时也会给我过多的侮辱。”[6]130实际上,我们理解他的这句话离不开当时的时代背景,马克思的历史理论是在对思辨的历史哲学批判继承的基础之上建立发展的,他在这里所讲的“历史哲学”并非我们现在所讲的广义的历史哲学,更大程度上特指当时带有唯心主义倾向的思辨的历史哲学。
从马克思的论述可以看到,他对关于西欧资本主义起源的理论变成人类社会一般发展道路的理论是持批判态度的,正如当时马克思做出了自己的回应:“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7]57在这里马克思也从贬义上使用了哲学家这一概念,但从来都不妨碍我们认为马克思本人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任何概念都是随着事物的发展而发展的,历史哲学的概念也是如此,尽管马克思从贬义上使用过历史哲学一词,但是这也并不意味着历史哲学在马克思这里终结,或者说在马克思这里终结的是试图为历史绘制一幅确定的图景的思辨的历史哲学。正如美国学者特雷弗·罗伯也在他的文章中表明:“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之所以影响巨大,部分原因是人们普遍地需要‘历史哲学’,而称之为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哲学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功。”[8]30
(二)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是否属于某种历史哲学流派
对这一问题的理解要回到西方历史哲学理论流变的史实中来。最早明确使用“历史哲学”一词的是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他在文章《历史哲学》中把启蒙哲学运用于历史,他把全部人类历史看成是理性与迷信、知识与愚昧斗争的过程,认为应当以理性原则作为衡量史料和历史价值的标准,否定了在欧洲长期处于统治地位的神学历史观;而历史哲学作为一门单独的学科得以公开承认则是在以1784年赫德尔的《哲学历史观念》的公开出版以及1837年黑格尔的遗著《历史哲学讲演录》的刊行这段时期。1951年,英国哲学家沃尔什在他的著作《历史哲学导论》中,第一次明确将历史哲学区分为思辨的历史哲学与分析的历史哲学两大流派,将20世纪初德国历史学家齐美尔提出“历史科学史怎样成为可能的?”后以及围绕着这一问题出现的回答归为分析的历史哲学。从时间维度上看,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产生于思辨的历史哲学之后、分析的历史哲学之前,因此有文章从产生的时间这一角度出发,将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看成是思辨的历史哲学;也有文章从理论产生的社会现实和研究路向角度出发,将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划入分析的历史哲学。
实际上,无论是思辨的历史哲学还是分析的历史哲学的理论观点都有其合理性和进步性,但是二者也都存在着不足之处。思辨的历史哲学围绕着历史本体论,试图把历史过程本身当作一个整体,力图在杂乱无章的历史事实背后探求出理性的原则、规律或者意义。他们存在一个普遍的问题,即“通常带有浓厚的形而上学观念的局限,缺乏严密的、科学的、语义学的与逻辑学的洗炼。”[9]54这个缺点带来了思想理论上的漏洞、混乱和种种问题,使他们不能建立一个完整坚实的科学体系,而不断遭到来自20世纪形成的分析派的攻击。分析的历史哲学严厉地批判了以往的思辨的历史哲学,将研究重点从历史本体论转移到历史认识的性质和方法的分析上来,认为要理解历史事实,首先就要分析和理解历史知识的性质。但是分析的历史哲学机械地将历史科学类同于自然科学,把对历史的理解局限于语言和逻辑的分析,将历史完全等同于人的主观思想功能,试图以认识能力的自我批判来取代对历史的探讨。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是在对思辨的历史哲学的批判中产生发展的,马克思对思辨的历史哲学的批判不仅在时间上比分析的或批判的历史哲学要早,而且真正击中思辨的历史哲学的要害,可以说“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真正宣判了思辨历史哲学理论的死亡”[10]16。因此,对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的理解既不能仅从产生的时间维度出发将其划入思辨的历史哲学,也不能因其对思辨的历史哲学的批判而简单地将其归到分析的历史哲学。20世纪40-50年代以后,西方历史哲学的主流内容转向了对历史认识的性质、特点和方法进行分析,而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不仅有对历史认识论的分析,更进一步将历史本体论与认识论、方法论相统一,成为了与分析的或批判的历史哲学以及又兴起的思辨的历史哲学三分天下的重要一维。
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不但改变了历史哲学从观念出发考察历史的思辨视域,也拒斥将历史科学类同于自然科学,将历史视为人主观认识的产物,是对思辨的历史哲学和分析的历史哲学的超越,这种超越性至少体现在作为历史研究的基础问题历史本体论和历史认识论的理解上。
(一)历史本体论的不同回答——现实的人是历史的主体
思辨的历史哲学将理性观念、绝对精神、人类意志等看成是历史主体,例如黑格尔认为“世界历史是‘精神’在各种最高形态里的、神圣的、绝对的过程的表现——‘精神’经过了这种发展阶段的行程,才取得它的真理和自觉。”[11]93分析的历史哲学主张要理解历史事实是什么,首先就要分析和理解历史知识的性质,于是将研究的重点从解释历史转移到解释历史知识的性质上来,认为对历史的认识取决于人们如何描述历史,把孤立的、非社会性的人作为历史的主体,更有甚者从根本否认历史本体论存在。马克思批判了将意识、目的等作为人类历史本质的观点,从实践的观点来理解事物、现象和人的作用,提出人类历史是一部劳动生产发展史,历史的主体是现实的人。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做出了不同以往历史哲学观点的全新结论:“全部所谓世界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的诞生,是自然界对人说来的生成”[12]92,作为历史创造者的人,既“是生活在社会、世界和自然界中有眼睛、耳朵等等的属人的主体”[12]84,也是“可以被思考和被感知的社会之主体的自为的存在”[12]84,“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而且从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中还可以描绘出这一生活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反响的发展。”[13]73
马克思深刻全面地阐述了人作为历史主体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首先,人作为历史主体是自然存在物,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自然界,人通过劳动实践对自然界的改造中确立主体地位,主体通过对客观对象的改造,使其转化为自身的本质力量,客体得以对象化到主体;其次,人作为历史主体还是社会的存在物,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指出了作为历史主体的人除了物质生产和物质需要,还有人的自身再生产和人的自身再生产需要,这是人们“第一个历史活动”和最初的社会关系。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将人看成是进行两种生产,具有两种需求,并处在一定社会关系的现实的人,并把现实的人确立为历史主体,与过去的自然主义历史观、宗教神本主义历史观、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历史观、黑格尔唯心主义历史观等在原则上区别开来。
(二)历史认识论的不同理解——坚持唯物主义原则和辩证法原则
思辨的历史哲学在历史认识论上大多带有唯心主义色彩,研究重点在解释历史事实的性质;分析的历史哲学在历史哲学思想史上实现了由本体论到认识论的转向,将哲学思考从历史本体引向人们的思考本身,这一转向具有重要意义,但它用知识论语境取消或代替了历史哲学本身固有的本体论问题的思考,完全回避了历史哲学最基本最重要的对象和前提。
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主张历史认识的客观性,但这种认识是建立在唯物主义原则和辩证法原则的基础上的。历史认识的客观性与主体性是对立统一关系,主体性是客观性的前提和保证,达到客观性是发挥主体性的目的。历史客体的客观性质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唯物主义自然观所理解的自然物质的客观性,历史客体虽然以自然物质为前提,但它的实体是人的历史活动,因此只能从人的历史活动去寻求解释和说明。“作为历史主体的人在历史活动中既以认识的方式对待历史客体,同时也以价值的方式对待历史客体。”[14]46在历史认识过程中,历史认识主体作为现在的一部分,必然会以当代的观点来认识历史及其意义,但并不意味着历史本体论的虚无,认识主体可以遵循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通过逆向推理,从果到因重构历史及其过程。正如马克思所说:“资产阶级社会是历史上最发达的和最复杂的生产组织。因此,那些表现它的各种关系的范畴以及对它的结构的理解,同时也能使我们透视一切已经覆灭的社会形式的结构和生产关系……人体解剖对于猴体解剖是一把钥匙。低等动物身上表露的高等动物的征兆,反而只有在高等动物本身已被认识后才能理解。”[15]23这种对于历史的逆向理解不仅在客观上符合历史发展的逻辑,在主观上也有利于历史认识主体能动性的发挥。
历史客体的客观性,首先表现为人在历史活动中形成的社会关系和发展趋势,是不以任何个人意志为转移的,成为最终决定人的历史活动结局的客观力量;其次,每一项历史活动前后之间存在着不可改变的客观联系,前人历史活动对后来及其历史活动来说,是一种客观存在的、既定的基础。正如马克思所说:“历史的每一个阶段都遇到一定的物质结果,一定的生产力总和,人对自然以及个人之间历史地形成的关系,都遇到前一代传给后一代的大量生产力、资金和环境,尽管一方面这些生产力、资金和环境为新的一代所改变,但另一方面,它们也预先规定新的一代的生活条件,使它得到一定的发展和具有特殊的性质。”[16]92因此,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也破解了克罗齐“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难题,摒弃其他历史哲学流派出现的科学主义历史认识观或人文主义历史认识观将过去、现在、未来分割开来的观点,认为历史是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辩证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长青生命力就在于它与时代和社会发展的互动性,因此,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的当代理解不能停留在观点争鸣和理论诠释上,更要立足现实,发挥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在解答社会实践问题的作用,才能使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的当代价值得以彰显和复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空前提升。但是伴随着经济腾飞和社会发展,我们也不可避免地面对新的问题:同文化和价值多元化一起悄然滋生的道德迷失,同物质生活多样化一起与日俱增的消费主义,同片面追求经济效率一起泛滥的工具理性等等,这些问题将人置于一种意义消逝、失去自我的境地,也带来人对自然的过度消费、环境问题日益威胁人类生存的困境。使我们不得不停下来叩问自己: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发展观?我们如何对待现在所处的时代?而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有关历史本体论和认识论的经典理论恰能对此作出有力的回应。
(一)以现实的人为逻辑起点的发展观
西方已有许多敏锐的思想家警觉到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现代人面临的意义迷失及其隐患,这些现代性问题虽发轫于西方,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推向了世界各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中国也身在其中,在经济发展的蓬勃景象背后,同样潜藏着精神性和价值性的困厄和迷离。改革开放以来,多元的西方思潮和价值涌入中国,尤其在自由主义思潮和个人主义思潮的影响下,中国传统的价值体系遭到冲击,原有的道德判断标准受到影响,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标准来断定是非,每个人都有权选择自己生活形式的权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而且这种价值不可被评判。这种相对主义使人们陷入以自我为中心的原子式的个人主义当中,最终导致价值标准混乱,人生意义迷失。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还体现在人类与自然关系上,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征服自然的广度和深度都在扩大,将人类作为整体当成与自然世界相对立的人类主体,这种“人类中心主义”造成了人类对自然的过度开发,环境污染、自然灾害等反过来威胁人类生存。
马克思将现实的人作为历史主体的深刻揭示表明“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7]23-24,并将人类解放作为他一切理论的终极追求。这一终极追求指向的主题就是将人类从现实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必然王国”转变为“自由王国”,实现共产主义社会。这一转变过程不仅是生产方式、制度组织的转化,更是人自身的革新,“因此,共产主义不仅是一种全新的社会结构的生成,更是一种全新的人的历史的生成”[17]164。在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视阈下的现代性问题根源就在于现实的人被遮蔽,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当今社会,对经济效益的追求成了衡量发展的决定性尺度,工具理性大行其道,人的价值也被工具化。中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历了以制度变迁为基础的经济建设、科教兴国以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等为特征的过程,也是不断探索符合时代特征的发展观的过程。党的十六届三种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价值原则体现了人在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人既是发展的创造主体,也是发展的价值主体与根本目的;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确立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进一步明确了如何发展、为谁发展的科学发展思路。五大发展理念坚持和强调人民主体地位,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获得感。从过去片面地偏重于物质财富的增长的发展追求转向重视人本身的解放与全面发展上来,展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现实的人是历史主体的深刻意蕴。
(二)过去、现在、未来辩证统一的时代观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发展之迅猛前所未有,科学技术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已经超过了教育内容体系改革升级的速度。事实证明,如今在校大学生学习的很多专业知识待到走出校门时已经无用武之地。因此,在观察考虑问题时,不能仅仅只把目光放在“现在时”,更要密切关注“将来时”,也就是说必须要有超前的意识,不但要看到目前的发展状况,而且要看到未来发展的趋势,对将会出现的问题要有预判,从而引导社会健康发展。历史、现在、未来有着环环相扣的联系,对未来发展的认识和把握不能离开历史和现在,可以说历史和现在就是未来发展趋势预测的客观现实依据。在马克思看来,历史的每一阶段都是建立在前一代传给后一代的大量生产力、资金和环境基础之上的,人们的历史活动不是随意进行的,每一代人的活动都有一个既定的前提,这个前提对人的活动来说不仅仅是制约,同时也构成这一代人历史活动的可能性的空间,这一包含可能性的活动又是指向未来的。这就意味着为了实现最好的可能性,就必须进行积极筹划,“通过批判旧世界而发现一个新世界”就是指通过研究人们活动的历史前提和拓展时代课题的问题空间,从中寻找建立新世界的条件。
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现代性问题和弊病也随之而来,西方发达国家兴起的后现代主义思潮对现代性的批判方兴未艾,使得我们产生了这样的疑问: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是否在奔赴一个错误的方向?确实,目前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所遇到的贫富差距过大、自然环境污染、道德文明滑落、能源资源紧缺等现代性问题都对改革和发展提出了挑战,但是“按照马克思社会发展规律的辩证法,我们不能因噎废食,不能因为出现了现代性的问题而放缓现代化建设的步伐,更不能动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信念和信心”[18]。在社会转型期的中国,更要清醒的时代观,认识到我们所处的现在是过去每一代人发展的结果,同时又预示着未来,在这个过程中,现实的人作为历史主体,能够继承过去、立足现在、筹划未来。因此,我国的现代化进程不是照搬西方发达国家的历程,而是积极吸收西方现代性文化中的优秀成果,同时从孕育我们的中国传统文化母体中寻求德性力量来消解现代性理性精神工具化、功利化、技术化的偏向。从这个角度上讲,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年大会上提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正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辩证统一的历史认识的体现,既包含对过去的传统文化的吸收,又展现对未来道路和方向的坚定。
有学者认为“按照历史哲学对象的发展过程,可以把已有的历史哲学分为三种形态,即历史观、史学观和哲学观,也可以称为元历史、元史学和元(历史)哲学。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属于第三种,即历史哲学的最高形态:元哲学形态。其他派别的历史哲学都没有超出历史观和史学观的水平。”[10]54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内在的超越性赋予我们积极回应时代需求的发展观和时代观,为处在社会转型期的中国面对从何处来、要到何处去的根本问题提供了清晰有力的解答方案,其蕴含的丰富价值将在现实的社会历史中不断彰显。
[1]汤因比.汤因比论汤因比[M].上海:三联书店,1997.
[2]胡为雄.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及其当代意义[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1(8).
[3]王晓升.黑格尔历史哲学的扬弃与历史唯物主义的深化[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4]顾祖钊.从历史哲学到文学——马列文论研究中应该澄清的问题[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
[5]何萍.阿多尔诺与马克思的批判的历史哲学传统[J].哲学研究.2015(5).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8]特雷弗·罗伯.马克思和历史研究[J].外国社会科学,1980(2).
[9]何兆武.从思辨的到分析的历史哲学[J].世界历史,1986(1).
[10]庄国雄,等.历史哲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11]黑格尔.历史哲学[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
[1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1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4]万斌,等.论马克思历史哲学的本质特征[J].江西社会科学,2007(8).
[1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7]刘同舫.马克思的解放哲学[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5.
[18]孙利天.现代性的追求和内在超越[J].中国社会科学,2016(2).
Discrimination,Surpass,Revival:The Contemporary Understanding of Marxist Philosophy of History
YU Xiao-ling
(College of Politics and Administration,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Guangzhou,Guangdong 510631)
Marxist philosophy of history has achieved a great-leap-forward development in form and content.It still has an irreplaceable value today.As matters stand,there are a hundred schools of thought contend in the academic study of Marxist philosophy of history,which need to be discriminated first.Then we can correctly understand and grasp Marxist philosophy of history.Relative to Speculative Philosophy of History or Analytical Philosophy of History,the unique perspectives and internal unity of historical ontology and historical epistemology reflect the transcendence of Marxist philosophy of history.The transcendence not only embedded in the text but also in the solution of current social evils.
Marxism;philosophy of history;transcendence;contemporary value;revival
A81
A
1671-9743(2017)01-0060-05
2016-12-21
2016年华南师范大学青年教师科研培育基金项目(16SK01)。
余晓玲,1984年生,女,福建永安人,讲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