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经济大行其道盘点各国“共享”创意

2017-03-10 12:20白雅茹
辽宁经贸信息 2017年5期
关键词:购物者共享德国

◇白雅茹

共享经济大行其道盘点各国“共享”创意

◇白雅茹

当人们还没有意识到“共享经济”概念时,就已经有旅馆和酒店,让远道而来只作短暂停留的人们不用花钱买房也可以有一个休憩的场所。而今,从网约车、房屋共享、闲置物品交换平台到当下火爆的共享单车,“共享经济”的概念正在从方方面面渗透人们的生活,通过更加合理的资源再分配,为人们的生活省钱、省力,带来便利。

随着“共享”的概念越来越为人们所接受,更多创新模式被人们开发出来。比如在广州地铁的广州塔、大学城北等6个地铁站,出现了共享雨伞的相关设备,用户只要通过微信登录,绑定个人头像和昵称,微信支付押金即可进行租伞还伞。这项服务的创业团队叫做“魔力伞”,已在广州6个地铁站投了1000多把雨伞,虽然这种雨伞租赁业务前期投入巨大,但未来希望通过引入商家赞助来盈利。

共享充电宝瞄准了“低头族”出门在外手机没电的痛点,已经在各大城市走红。有不少资本也看到商机,频繁布局。据公开数据统计,从3月31日到4月10日10天时间5笔融资超20家机构入局,融资金额逼近3亿元。

除此之外,还陆陆续续出现共享篮球、共享KTV、共享健身房等各种共享形式。对于这些新生业态,一些用户表示欢迎认为解决了生活中的一些“痛点”问题,但也有声音认为某些共享领域缺乏技术壁垒,存在准入门槛低、盈利模式不清晰等问题。天津师范大学管理学院院长韦福祥针对共享充电宝提出质疑,他认为这从技术和经济等各个方面都不可行,一方面现在有很多地方都可以免费充电,带一条数据线就可以解决问题,另一方面从科技角度讲,有的企业已经在研发超长带电时间电池,共享充电宝可能没有长期需求。

的确,当前无线充电技术在发展,5月1日,苹果新专利“双频天线的无线充电和通信系统”就通过了美国专利局审核,该系统可以利用wifi为移动设备充电。快充技术也不甘为人后,“充电五分钟,刷手机一天”可能不再是梦。同时,电池容量也在不断扩充,一天一充发展到2天一充,再到7天一充是进步的规律。在新科技的发展之下,充电宝以后会不会消失都是问题更不用说共享充电宝了。

让人们把目光投向海外。在海外,“共享经济”是否也像国内一样大行其道?“共享”的概念在国外有怎样的发展过程,前景是否被看好?又有哪些国内还没有出现的“共享”创意可以供借鉴参考呢?

首先把目光投向俄罗斯。俄罗斯近几年已成为共享经济初创企业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许多俄罗斯人已经开始与陌生人共享公寓和汽车以寻求额外收入,但造成这种社会现象最重要的原因是由于卢布大幅贬值,让俄罗斯经济陷入至少6年来最严重的衰退,工资水平的下降以及高达两位数的通货膨胀率,老百姓实在负担不起过去的消费水平,而共享经济的出现恰好成为当前较好地维持生活且又省钱的工具而已,老百姓自己对于共享经济的热情并不高涨。

据俄罗斯观察员张舜衡介绍,除了共享房、车以及办公空间等传统业务之外,俄罗斯创业者和资本也是国际风投圈的活跃参与者。2015年3月,一名俄罗斯姑娘想在美国买俄罗斯出产药品,但代购实在麻烦。因为受到共享经济的启发,她便与两位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创办了一个让用户互相代购、送货的手机软件。这软件的使用流程非常简单,购物者只需要在平台上发布购物需求信息,然后即将前往购物者所在城市的旅行者会进行竞价,最后购物者选择最优报价确定交易,再设置安全支付保障后,购物者与旅行者就可以在约定的公共场所进行交货。这一方面让旅行者化身为代购,实现旅行赚钱两不误,另一方面为购物者提供更多选择,帮他们买到个性化的独特商品。以共享经济的形式解决了全球物流费用的问题。该初创公司已获得融资450万美元,在东南亚、南美、俄罗斯和乌克兰人气非常高。在过去一年中,俄罗斯共享房屋业务已经增长一倍多,但该业务负责人称,俄罗斯人其实非常重视自己的独立性,特别是经历共用厨房和浴室的苏联时代后,拥有自己的公寓或汽车是地位的终极象征,这种观念更是深入人心。从民众心理角度看,俄罗斯人对共享经济的喜爱并不存在真正的热爱,而仅仅是因为省钱。如果经济条件允许,俄罗斯人还是会选择住豪华酒店、使用计程车、去高级餐馆和购买奢侈品等传统消费模式。

再把目光转向德国。德国人非常注重隐私,很看重自己的私人空间。对于一些与自己生活紧密相关的东西一般很难与别人共享,就连小朋友在幼儿园学会的最重要的三个词都是“我”、“我的”和“不”。但是在他们日常生活中也免不了有一些领域需要选择共享来为自己创造更加便利的条件。他们又是怎样进行“共享”,从而同时满足保护个人隐私和便利日常需求双重要求的呢?

德国观察员薛成俊表示,德国人物权观非常强,物权概念非常明确,但是在生活当中也有共享,比如混居公寓,尤其是大学生为了省钱通常会和别人合租房子,这个时候除了自己卧室以外,厨房和卫生间都是共享或者共用。在很多大学生宿舍也是这个样子的,但是前提也是在确立物权以及义务划分的基础之上。有些上班族出于各种原因会与别人拼车,相互搭载。这些年悄然兴起的图书共享,在一些城市的街头安放着用钢铁和玻璃制作的特制书柜,人们可以将自己认为不错的书籍或者不再需要的书籍放在里面,与其他人共享,不需要借书手续,不需要押金,也没有归还日期,完全靠个人自觉。在德国也有所谓的共享自行车,其实是德国铁路公司放置的一些带有该公司标志的收费自行车,但是由于德国城市公交发达加上德国城市道路拥挤缺少自行车道以及偷车现象严重,德国窃贼偷自行车比较独特,不是卸个轮子就是拆个车座或者是车架,上锁完全没有用。而且德国严重缺乏摄像监控措施,所以像共享单车一类的资源共享在德国并没有大规模推广开来。

最后看澳大利亚。在2015年一项统计当中,有多于三分之二的澳大利亚人希望通过共享经济赚一点外快。比较普遍的自然是共享租房或者是租车,但也有一些澳大利亚比较特别的共享经济方式。目前发展最为红火的两种共享经济,一是流行于学生间的共享课本,二是流行于老年人间的共享购物。

澳大利亚观察员胡方介绍,由于澳大利亚的课本价格非常贵,而且很多这类书籍往往使用一个学期之后学生再也不会回头看,一本动辄几十甚至上百澳币的课本让很多学生觉得价格上有点吃不消,于是一家澳大利亚在线教育公司应运而生。这家公司是一群澳大利亚学生创办的,只有学生本身才会真正体会到每个学期开学时,面对着教授的书单去买书时对价格的无奈。一开始他们提供课本租赁的方式解决教材太贵问题,一本书的成本分摊到几届租书学生头上,自然租赁费用就低了,之后他们又把学生和老师的课堂笔记作为线上资源提供出来,业务也逐渐地扩大。而澳大利亚另一个比较红火的共享经济的产品是个共享购物网站,名字叫做“分享着购买它”。这个网站本身不提供任何的商品购买,但是它提供一个平台供大家在网站上配对,从而合在一起买东西大家一起用。比如在网站上比较热门的配对产品包括2~4个人一起买一辆房车、买一个摩托艇或者是买一艘游艇等。很多老年人挺喜欢上这个网站的,由于一个人买一艘游艇价格上划不来,而且也不可能驾着游艇天天出海,所以他们通过网站迅速配对,寻找大家住的比较近而且需求类似的人合在一起买。一般这类分享产品大多数属于度假性产品,房车、游艇一类,这并不属于人们天天需要的刚性需求,也只有这样大家错开时间分享使用才不会有过多纠纷,而这个分享配对购买网站本身也不会进行产品销售,主要是依靠注册会员盈利。

猜你喜欢
购物者共享德国
我们在德国怎么扔垃圾
超市布局让人变胖
一线城市电商增长瓶颈
德国弃煤的烦恼
“梦梦”“娇庆”德国行
挂羊头卖狗肉的“共享”营销
图书馆与出版企业数字资源共享的环境因素分析
开始敲门